学术投稿

档案信息资源在深化医院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崔永莉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 医院改革, 作用
摘要:医院档案工作要适应卫生改革的要求,有效服务于医院管理及各项工作,就必须从医院工作性质入手,以服务于医院全面工作为宗旨开展档案业务建设,提高整体水平,促进自身发展.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VLH——D盆腔炎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盆腔炎是指生殖器官(子宫、输卵管)盆腔腹膜及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炎.炎症受累轻重不同,可以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累及几个部位,统称盆腔炎[1]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脓肿.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增高的趋势.由于慢性盆腔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既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又给病人造成痛苦,甚至引起妇女不孕,同时给病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作者:李灵芝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30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 0 10 年03 月至2011 年01 月期间30 例经脐单孔LC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 例患者中3 例中转为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 例中转开腹,余26 例成功完成单孔LC,所有病例未放置引流,无出血、胆漏、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4 天出院,随访3-6 个月,患者无明显不适,对单孔LC 所带来的美容效果积极肯定.结论 经脐单孔LC 是安全可行的,但操作难度大,对术者技术要求高,同时脐部操作装置及手术器械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因其美容效果肯定,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在有条件的医院应积极推广.

    作者:汪庚申;秦伟;王海久;张威庆;周瑾;程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总结

    目的 总结对我院34 例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整体护理过程,探讨对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更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肝病及糖尿病的病理特点及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感染护理,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结果 患者住院短时间为7 天,长为135 天,21例治愈,9例未愈,4例死亡.结论 通过护理后,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掌握自我检测方法,合理控制饮食以减少复发的次数,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刘艳;王丽净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2010年我院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类中成药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2010 年我院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类中成药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0 年使用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类中成药的使用品种、金额、用药频率、日均治疗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我院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类中成药用药金额排列前5 位分别为:血塞通针、灯盏花素针、生脉针、步长脑心通、参麦针.用药频率排列前5位分别为:步长脑心通、灯盏花素针、丹参片、麝香保心丸、参附针.日均治疗费用排列前5 位分别为:生脉针、血栓通针、血塞通针、疏血通针、参麦针.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有17 个品种、用药金额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类中成药全部金额的百分比为58.2%.结论 1我院临床医师在运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时,用药合理.2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是我院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中成药,用药量还有增加趋势.

    作者:刘国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三七化瘀壮骨散治疗骨蚀的临床疗效观察

    骨蚀一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股骨头坏死,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方法繁多,如西医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医的针灸按摩,中药的内服外敷等.尽管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疗效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手术治疗,虽给少数患者解决了一些症状及功能问题,但从总体上来看,手术花钱多,后遗症多,多数患者乐于接受非手术治疗.中医的非手术治疗无损伤,无痛苦,费用低,疗效显著.

    作者:王军;郑开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医院中药房管理

    医院中药房是由调剂室、中药库房组成的一个辅助科室,为确保医院用药安全有效,医院中药房管理应从药品质量、炮制、贮藏、调剂以及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管理,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充分发挥祖国医学在临床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郑喈喈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药物稳定性改善方法综述

    检索近年来有关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改善的文献,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提出药物制剂稳定性改善的方法,供学习和参考.

    作者:惠秋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60例慢阻肺病患者的社区肺康复治疗

    目的 观察社区肺康复治疗对慢阻肺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慢阻肺患者共60 例,治疗组、观察组各30例分别作康复治疗与一般治疗,并作对照.结果 慢阻肺患者发作次数大大减少,慢阻肺患者发病持续时间大大缩短.结论 社区康复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慢阻肺患者康复率,减少慢阻肺患者的复发率.

    作者:施文权;孙书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柔性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护士长通过柔性管理激发护士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 护士长在尊重护士的人格与个人的尊严的前提下,在提高护士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的基础上,主动性落实护理工作.结果 通过柔性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得到提高,护理部每月护理质量考核中,始终保持前例.结论 护士长柔性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管学妹;黄荔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不同浓度川芎嗪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收集眼科临床手术切除的人翼状胬肉标本,消化分离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分别在pH 为7.40 和pH 为6.00 的条件进行,以无血清RPMI 1640 培养液配制终浓度为4.0mg/ml、2.0mg/ ml、1.0mg/ ml、0.5mg/ ml 和0.25mg/ ml 的川芎嗪药液,0.02%的丝裂霉素C(MMC)作为阳性对照组,pH为7.40 和/或pH 为6.00 的RPMI 1640 培养液作正常对照组,对体外培养的胬肉成纤维细胞进行作用.通过光镜观察对细胞进行计数;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技术检测显示细胞存活率,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 细胞计数和MTT 法检测结果显示,在pH 为7.40 的条件下,与正常1640 培养液组比较,4.0mg/ml的川芎嗪对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01).在pH 为6.00 的条件下,与正常1640 培养液组比较,不同浓度的川芎嗪和pH为6.00 的1640 培养液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pH 为6.00 的1640 培养液组比较,4.0mg/ml的川芎嗪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其他浓度的川芎嗪,0.5mg/ml和0.25mg/ml 的川芎嗪可明显促进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生长(P<0.001).结论 川芎嗪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具有双重作用,较高浓度的川芎嗪(4.0mg/ml)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较低浓度的川芎嗪(0.5mg/ml、0.25mg/ml)在pH 为6.00 的条件下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有保护作用.

    作者:孙倩娜;邓新国;高杨;何梅凤;李娜;郭文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中国农民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体医疗保健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村医疗保险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现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并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办法.

    作者:魏守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探讨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治疗前后,其陪住家属的情绪差异.方法 采用BPRS、TESS评定患者治疗效果;采用SAS、SDS 评定固定陪护组、轮换陪护组的负性情绪,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家属负性情绪的差异.结果 36 例患者完成4 周治疗显著好转,不良反应较轻.75 名家属在陪同患者入院时的SAS、SDS 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第4 周时评分都明显改善,但轮换的陪护家属情绪改善较固定的陪护家属更为明显.结论 固定陪护家属因长期在院陪护,承受更多因患者导致的压力和相对缺少社会支持,应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作者:徐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肠内营养的护理

    肠内营养(EN)[1]是将鼻饲管经一侧鼻腔、口腔或胃肠造瘘口等插入胃或肠内,从管内滴入食物,以保证患者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的临床治疗方法.近年来,肠内营养在临床营养支持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对外科大手术后的营养支持.

    作者:赵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院前急救中医疗纠纷的防护措施

    院前急救所进行的是遭受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行为.由于院前急救时间短、风险大,有时患者病情重复杂多变,病种杂;加之出诊工作没有规律性,对救治要求较高,而条件有限,没有较为隐蔽的治疗空间,经常在患者家属和围观者的视线下进行救治,医护人员的言行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各种医患纠纷.为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及其工作中的防范风险和医疗纠纷的能力,保护医护人员的合法利益,本文探讨院前急救中常见的医疗纠纷及防范对策,以作为其急救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刘智琼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相关心律失常的分析

    目的 分析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相关心律失常发生及转归情况.以加强对术后心律失常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 年9 月-2010 年8 月先心病介入治疗246 例.术后心律失常发生及转归情况.结果 220 例封堵成功,23 例球囊扩张术成功.术后共新发心律失常49 例,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9.9%.其中窦性心动过缓2 例.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共31 例.房性心动过速2 例,房室传导阻滞11 例.其中8 例为1 度及2 度1 型房室传导阻滞.1 例为2 度2 型房室传导阻滞,2 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双束支传导阻滞,5例单纯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结论 心律失常是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但大多较轻微,往往无需特殊治疗而恢复.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是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后较严重并发症,其危险性较大,需积极药物治疗.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郭纯彬;魏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Hcy的相关因素分析

    高Hcy血症与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并认为高Hcy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易出现早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近年来认为可能与高Hcy血症有关.本文旨在探讨糖脂代谢紊乱过程中Hcy的代谢变化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孙连增;李兆全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喘可治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喘可治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7年3 月~2009年4 月收治的120 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喘可治注射液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1)观察组痊愈41 例,显效16 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痊愈25 例,显效19 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与对照组从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罗音消失时间方面比较具有显著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喘可治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额尔登托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我院门诊中成药不合理使用分析

    目的 抽查我院门诊不合理中成药处方,对中成药使用方法错误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我院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7月至12月门诊处方1200张,根据<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不合理用药表现在:辨析病证不明确,临床诊断与药物适应症不符,配伍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当,超疗程用药.结论 中成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医院应该加强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相关知识的培训.

    作者:李荣;蒋英蓝;曾敬怀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急救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 年4 月-2010 年8 月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内科一般急救加血液净化治疗和精心护理,提高了治愈率,取得了较好疗效.结论 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口服百草枯中毒后引起肺纤维化及多脏器功能损害,及时准确抢救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牛素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中药药理学>作为传统的中医药学与现代药理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自1920年代创建以来,发展非常迅速,成为现代医药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志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