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百草枯中毒急救及护理体会

牛素贤

关键词:急性百草枯中毒, 急救, 护理, 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 年4 月-2010 年8 月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内科一般急救加血液净化治疗和精心护理,提高了治愈率,取得了较好疗效.结论 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口服百草枯中毒后引起肺纤维化及多脏器功能损害,及时准确抢救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骆常义辨治慢性肾病的经验

    骆常义主任中医擅治慢性肾病,认为本病主要病机是肺脾肾三脏俱虚,从而导致运化失常,开阖不利,水湿内生,进而气滞血瘀,积结成毒.治以健脾利水,因肾摄精为法,通补结合,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作者:向光全;骆常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 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方法 通过查阅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结论 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对策等方面阐述中药不良反应研究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以便合理使用中药,从而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薛晓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新形势下对护患关系的探讨

    在医院,护患关系是护士所面临的重要的关系,护患关系从患者就诊即建立,直至出院后才告完结,随着护理模式向系统化整体护理转变,以及人们医学知识普遍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立一个新的护患模式是摆在护理管理者和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拟就护患关系的有关问题与护理同行进行探讨,以共同商榷增进护患关系的对策及措施.以便有的放矢地调控护患关系.现对新形势下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及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王玉芹;张爱红;李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弥可保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分析

    本文主要选择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弥可保联合前列地尔的患者78 例,随机的分组可以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 例),通过分析可以得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弥可保联合前列地尔的治疗有了有效的方法,从而更好的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在过去传统的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观察组加用弥可保500μg、前列地尔100μg,都各自加入250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进行1 次,以4 周为一个疗程.终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2%,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7.54%,差异比较明显,因此,观察组对多数患者的尺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相比较对照组是比较快的,弥可保联合前列地尔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作者:闫向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 是指从小儿出生前至生后1 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的脑损伤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智力、语言、视听觉等多种障碍[1],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病程长、恢复慢、致残率高,除了药物治疗外,康复护理尤为重要.我院自2009 年6 月-2009年12 月共收治76 例脑瘫患儿,经综合治疗,针对性实施康复护理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贾慧敏;郑菊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蒙医药治疗雷诺病临床观察

    雷诺病是指患者受寒冷或紧张的刺激后,手指(脚趾)皮肤突然出现苍白,随后变紫、变红.伴局部发冷、感觉异常和疼痛等短暂的临床现象.常反复发作.可以是原发的,即出现再无其他疾病者,称雷诺病.笔者2008 年--2010 年采用蒙医辩证论治雷诺病39 例,疗效满意,先介绍如下:

    作者:赛日吉玛;阿斯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21例静脉血栓病因分析和护理总结

    目的 降低静脉血栓形成和预防因血栓形成带来的并发症.方法 调查分析各类血栓形成原因,制定有效预防和护理措施.结论 切实落实各项宣传和护理措施的实施,降低静脉血栓发病率.

    作者:薛玉枝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加强专科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专科学生时期是成熟人格的第二次诞生期,第二时期所要得到的社会支援和外因影响比母胎时的第一次诞生期更为重要.因此,加强专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专科学生形成正常的人格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曲亚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DR高千伏摄影与普通高千伏摄影在尘肺检查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直接数字X 线摄影(DR)在尘肺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在尘肺检查中,随机抽取200 名志愿者进行DR高千伏和普通高千伏摄影.由多位有经验影像科医生对影像图片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胸部DR 高千伏和普通高千伏胸片质量优片率分别为90%、43%,优片率经x2检验( x2=15.6,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对胸部肺内细微结构显示率分别为91.8%、56.3%,总体显示率经x2检验(x2=150.2,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胸部DR 高千伏摄影与传统的高千伏摄影相比,不但能够满足摄片要求,而且在图像质量和细微结构的现实率上有明显提高,使尘肺小结节状阴影和胸膜斑的检出率大大提高,从而便于提高尘肺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有效的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崔喜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住院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肺结核大咯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 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组(实验组)和传统的医疗护理组(对照组)各60 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服务,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邱英梅;叶虹;朱妹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作为传统头皮针更新换代的产品,近年来普遍应用于国内临床,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减少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降低静脉炎发生率等优点,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随时进行输液治疗,且功能逐步扩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医护人员针刺伤的概率[1、2].现将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田园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AFU与AFP联合检测对诊断肝癌价值的探讨

    目的 探讨α-L岩藻糖苷酶(AFU)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诊断肝癌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0 年3 月~2011 年3 月收治的56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60 例其他肝病患者进行α-L岩藻糖苷酶(AFU)与血清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观察AFP、AFU 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肝癌组患者AFP、AFU 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U、AFP 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3.21%、80.36%;特异度分别为88.33%、80.00%,AFU 和AFP联检阳性率为94.64%.AFP阴性的15 例患者血清中,AFU阳性率为73.33%(11/15),表明AFU 对AFP 阴性的PHC 患者具有较高的补充作用.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有互补诊断价值.结论 AFU 与AFP 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AFP 和AFU 单项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玉香;林丽;张睿;付杰;初桂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部位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部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 年至2010 年期间接受治疗的踝关节骨折22 例和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20 例,均采用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术后随访评价两种骨折患者恢复指数.结果 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组:3分的有10 例(占50.00%),2 分的有7 例(占35.00%),1 分的有3 例(占15.00%),恢复指数为2.35.比较两组3 分例数和恢复指数,踝关节骨折组显著高于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组(χ2= 6.271,p<0.05;χ2= 5.206,p<0.05).结论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较治疗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更佳,更适合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作者:陈一帆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8 年6 月至2009 年6 月收治的70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应用SF-36 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及健康指数.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后的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及健康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肝癌介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

    作者:温婷;陈丽玲;李任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由方剂主药和主功效命名的中药方剂名称英语翻译策略探析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方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工具,要使中医走出国门,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以方剂主药加主要功效命名的方剂名称英语翻译的策略.

    作者:段忠玉;林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吸入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吸入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 48 例COPD 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给予噻托溴胺吸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FVC、FEV1 明显增加,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吸入噻托溴胺可有效改善COPD 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文小鹏;宋集成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肌间沟臂丛加颈浅丛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肌间沟臂丛加颈浅丛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实用性.

    作者:张秀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关于中风病人健康教育的思考

    中风病人的健康教育有正式和非正式健康教育活动.笔者经过在中风病专科的临床实践,加强中风病的健康教育对患者、家属及其他人大有裨益,根据我国国情,认为当前对中风病人进行非正式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的条例越具体越通俗越易被人们接受,只要掌握方法,抓住时机,同样能取得好的效果,值得提倡.

    作者:应荷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剖宫产术后有效止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 了解剖宫产术有效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方法 选择2008-2009 年渭南市中心医院妇产科经剖宫产分娩产妇,术后采取硬膜外自控镇痛止痛50 例作为实验组,常规止痛方法50 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产妇术新生儿初次吸吮,初乳时间,三天内哺乳次数等进行观察统计.结果 术后采取硬膜外自控镇痛止痛,初乳时间明显提前,产后三天哺乳次数明显增加.结论 剖宫产术后采取硬膜外自控镇痛可以改善和促进母乳喂养.

    作者:赵莉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64例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 回顾64 例胸腰椎骨折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观察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和局部脊柱的稳定性.结果 全部病例椎间植骨均牢固融合,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保持满意,钢板螺钉未松动,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有效恢复率为94%.结论 采用脊髓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方法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东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