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蒙医药治疗雷诺病临床观察

赛日吉玛;阿斯亚

关键词:雷诺病, 蒙医药, 临床观察
摘要:雷诺病是指患者受寒冷或紧张的刺激后,手指(脚趾)皮肤突然出现苍白,随后变紫、变红.伴局部发冷、感觉异常和疼痛等短暂的临床现象.常反复发作.可以是原发的,即出现再无其他疾病者,称雷诺病.笔者2008 年--2010 年采用蒙医辩证论治雷诺病39 例,疗效满意,先介绍如下: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炎80例临床分析

    大肠炎症性疾病种类繁多,临床上引起症状都极为相似,多数表现为腹痛、粘液便或脓血便,或便秘;或伴有某些全身症状.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内外同治,中西药物合用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医治疗湿疹20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203 例湿疹患者的皮损特点和临床表现,方法随机抽取2008 年1 月~2010 年12 月来我院就诊的203 例湿疹患者的临床报告进行分析,其分为湿热并盛、脾虚湿盛、肝胆湿热、血虚风燥、湿瘀互结5 型,以除湿止痒为治疗原则辨证论治.结果 治愈158 例,见效32 例,无效13 例.结论 笔者认为中医药在治疗慢性湿疹方面与西药比较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势.

    作者:刘承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葛根素在临床中的应用

    葛根素是豆科植物野葛干燥根提取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扩张心脑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主要用于肺心病、心血管疾病、脑梗塞、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管性痴呆、眼科疾病等治疗,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逐渐深入,许多新的作用和用途被人们所发现,本文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对葛根素在临床中的应用做一概括.

    作者:魏令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伤寒论》悸证研讨

    目的 研究张仲景<伤寒论>根据悸证表现的不同特点进行辨证治疗的方法.方法 将<伤寒论>中有关悸证论述的条文及治悸方药综合分析研究.结果 悸证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外候,多以阳虚为主致水逆上泛而成.根据悸证的不同表现可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揭示病因病机,推断病势发展.治悸各方以通阳温阳兼以制水为主,根据不同兼证遣方用药.结论 通过对<伤寒论>中悸证的研讨,可以看出张仲景在辨证论治上非常精细,遣方用药非常严谨.研究探讨中医古籍,对提高理水平,指导实践,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尿液干化学法与红细胞镜检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尿液干化学法检查与红细胞镜检比较分析.方法 用桂林优利特半自动尿液分析仪和奥林帕斯显微镜,进行红细胞检测.结果 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差别很大,而阴性符合率两种方法比较接近.结论 干化学法可以提高红细胞检测的灵敏度,对尿液红细胞被破坏的样本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而镜检可以鉴别红细胞的形态,对肾小球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有重要价值.

    作者:时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DM)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对100 例DM 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管理的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管理好饮食、适当运动、正确的药物应用、自我心理疏导,提高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结论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李许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不同类型腰间盘突出患者的影像学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腰间盘突出患者的影像学分析,以提高腰间盘突出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选取我院20086月-2010年10 月收治的不同类型腰间盘突出患者114 例,对其影像学分析过程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经过影像学分析得出:本组病例中L2-3 间盘突出9 例(7.9%),L3-4 间盘突出28 例(24.6%),L4-5 间盘突出57 例(50.0%),L5-S1 间盘突出20 例(17.5%).经过影像学分析,本组114 例腰间盘突出患者中,椎间盘突出87 例(76.3%),其中单节段腰间盘突出53 例(46.5%),两个节段突出34 例(29.8%).同时,本组病例在影像学分析中,CT 扫描中普遍表现为椎体后缘、中心后半圆形、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影,以及前缘与椎间盘相连,密度与椎间盘一致,软组织块影出现率达到100%.结论 与传统X 线相比较,在腰间盘突出患者的影像学分析中采用CT 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基本可以达到90%以上,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不同工艺对茵栀黄注射液质量的影响

    目的 对不同工艺茵栀黄注射液质量进行研究.方法 以黄芩苷含量、鞣质检查、澄明度为主要指标,对不同工艺的茵栀黄注射液进行质量考察.结果 工艺对质量的影响较大,其中茵陈提取总黄酮,水提醇沉制得金银花提取物,配液后进行超滤或者加壳聚糖澄清,这两种工艺较好且稳定可控.结论 两种工艺均可用于茵栀黄注射液的质量改进,是有效的方法,其中加壳聚糖澄清改进工艺的茵栀黄注射液效果同于超滤,且成本低,且工艺简单,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作者:孙树文;郭跃;王建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探讨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对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分析.方法 本院于2009 年至2011 年共纳入150 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1、2、3 组,1 组:辛伐他汀(北京红惠生物药业生产),口服,40mg /d;2 组:阿托伐他汀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口服,20mg/d;3 组: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口服,10mg/d,治疗期为8 周.结果 1组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成本低,疗效好;2组治疗方案增量成本,疗效也是差的,为差方案;3 组瑞舒伐他汀作为新近国内上市的药物,它的使用规范,临床效果和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均需要进一步探讨.结论 对于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成本低,疗效也好,就目前来讲,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杨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温针灸足三里对运动性疲劳大鼠5-HT的影响

    目的 观察温针灸足三里抗运运动性疲劳大鼠5-HT生成、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周递增游泳训练的方法复制慢性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针灸组、普针组.测定递增游泳训练后各组大鼠力竭游泳时间、下丘脑内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的变化.结果 温针灸足三里可以延长大鼠游泳力竭时间,与普针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温针灸足三里能够减少5-HT的生成,与普针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温针灸足三里能够促进5-HIAA的生成,与普针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温针灸足三里能够抑制5-HT生成,同时加速5-HT代谢,从而有效地改善大鼠疲劳程度.

    作者:李虹霖;张淼;徐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抑郁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并发抑郁状态的情况.方法 对50 例SAHS 患者和30 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对其抑郁症状评定.结果 SAHS 组SAS 量表、SDS 量表标准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AHS 组抑郁发生率为43%,SAHS 组抑郁情绪与夜间总睡眠时间,NREM和REM 睡眠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6),与觉醒次数及睡眠潜伏期呈正相关(r>0.3).结论 SAHS患者存在显著的抑郁症状,需要进行心理护理.

    作者:李书云;丁军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外科急腹症病人应用整体规范化护理分析

    目的 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整体规范化的护理培训,提升护理人员处理外科急腹症病人的急救护理能力.方法 将300 例临床急腹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0 例(由经过整体规范化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对照组150 例(由未经过整体规范化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以及护士自信率.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以及护士自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外科急腹症的患者应用整体规范化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急救成功率,效果满意.

    作者:刘红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胃镜检查确证的1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埃索美拉唑治疗组( A组)、莫沙必利治疗组( B组)、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组( C组).A组口服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次,2次/d,B组口服莫沙必利5 mg,3次/d,C组埃索美拉唑的用法用量同A组,莫沙必利的用法用量同B组,治疗8w,观察疗效.结果 A组有效率为78%,B组有效率为68%,C组有效率为90%,三组之间的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疗效优于埃索美拉唑或是莫沙必利单一治疗.

    作者:朱雪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如何突出地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出院指导

    中医护理在整体护理中占有一定作用和地位,本文就患者在出院时,护士利用医学理论给患者做健康指导教育,使得中医理论融入整体护理之中,使整体护理内涵更丰富,形成中医独有的护理学科,从而护理也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在临床上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周楠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医院中药房管理

    医院中药房是由调剂室、中药库房组成的一个辅助科室,为确保医院用药安全有效,医院中药房管理应从药品质量、炮制、贮藏、调剂以及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管理,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充分发挥祖国医学在临床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郑喈喈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从阿司匹林抗血栓新用途研究老药新用的临床价值

    目的 根据阿司匹林在治疗脑血栓中取得的良好效果来论证老药新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给脑血栓形成的患者给药后,应用放免法对血小板功能进行检查.结果 17例脑血栓患者中有13 例有明显好转.结论 阿司匹林除了显著的解热镇痛之外,还具有抗血栓的作用.这一实例说明药物不应该只停留在常规原有的治疗作用上,还应该更多用于临床来治疗其他的疾病和临床症状群,老药新用对药物本身还是整个临床医学都创造着巨大的价值.

    作者:王晔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新癀片结合抗生素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40例

    目的 新癀片结合抗生素联合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观察.方法 共观察40 例急性乳腺炎患者,治疗组20例,口服新癀片(厦门中药厂生产)每次3 片,每日3 次;青霉素800 万U,每日1 次静点;对照组20 例,炎立消1.0g,每日2 次,加青霉素800 万U,每日1 次静点.结论 A组有效率90%,B 组有效率7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作者:乔良;刘淑杰;代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植物原形破壁技术在当归提取前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植物原形破壁技术在当归提取中的应用.方法 将当归药材按该工艺进行破壁,破壁药材与未破壁药材分别粉碎成约0.3g的药材小块,分别用70%乙醇于40℃、60℃、80℃温浸2h;80℃条件下于1h、2h、3h、4h、5h取样,分别测定其阿魏酸含量.同时测定破壁药材和未破壁药材的阿魏酸、挥发油含量.色谱柱为TIANHE C18 (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40:60:0.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 不同提取条件下,破壁后的当归药材,其阿魏酸提取率大于未破壁药材,且破壁后阿魏酸提取曲线和挥发油提取曲线均在短时间内达到平滑,而未破壁的则始终保持上升趋势.结论 植物原形破壁技术可以明显缩短当归的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

    作者:魏洪君;王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透骨草外洗方治疗头部湿性型脂溢性皮炎80例

    目的 观察透骨草外洗方治疗头部湿性型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 例头部湿性型脂溢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透骨草外洗方,对照组外用希尔生,6周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透骨草外洗方在治疗头部湿性型脂溢性皮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任;杨素清;王松岩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结核分枝杆菌快速药敏实验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是全球范围内普遍的慢性传染病之一,据估计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亚洲地区占全世界受感染人群的三分之二.我国是全球22 个结核病高发病国家之一,发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1 ] .全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结核病疫情有高患病率、高耐药率、低递减率等特点.[2]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TB, MDR-TB)的流行扩散使结核病的治愈率大幅下降,在初治和复治患者中的治愈率分别为40%和20%[3] ,严重遏制了WHO 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实施及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是全球结核病控制的一个难题.

    作者:郭德芝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