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吕德成
目的:探讨脊椎血管瘤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2000年10月~2010年10月间的33例脊椎血管瘤.女19例,男14例;平均年龄54岁.13例患者因局部疼痛就诊;12例截瘫;8例存在神经根刺激症状和局部疼痛.9例患者为单纯局部疼痛,影像学无脊髓及神经根压迫,行经皮椎体成形术.24例患者存在硬膜囊或神经根压迫、软组织包块较大、或脊柱不稳,接受开放手术.结果:9例行单纯椎体成形的患者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平均随访41个月,疼痛均完全或明显缓解.开放手术的24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前路手术平均出血为2 739 ml后路手术平均出血为1 619 ml(P=0.12).1例腰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出现椎体周围血肿并继发下肢静脉血栓.1例胸椎后路手术患者术后出现血肿后截瘫加重.1例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出现伤口感染.19例患者开放手术前存在疼痛,手术后17例疼痛完全或明显缓解.12例截瘫患者的Frankel脊髓功能评分提高1~2级.结论:根据脊椎血管瘤患者症状产生的病因以及患者二般情况,应用多种相应外科技术治疗脊椎血管瘤,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全功;穆亮;杨自立;黄珂;邓旭立;康翔;李欣 刊期: 2011年第15期
黑木耳是我国珍贵的药用和食用真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有关黑木耳的较强的富硒能力,可通过菌丝体使无机硒吸收转化富集于子实体中,黑木耳硒多糖是一种免疫激活剂,能通过活化WK细胞阻止癌细胞增生,该产品具有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辐射,降血脂等多种活性,因此,进行黑木耳多糖的研制,对于开发高附加值食用菌系列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振兴经济,具有重要经济效益,对防病治病,抗肿瘤研究,提高人们免疫功能,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
作者:陈国静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种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革兰阳性菌、厌氧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属于繁殖期杀菌剂,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重症细菌性感染、多重耐药株感染、医院获得肠杆菌属细菌的感染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目前,已有两代产品应用于临床,分别以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为代表,本文对该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和合理用药作一讨论.
作者:罗艳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的良好手术方式.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进行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观察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1例因合并慢支并发支气管肺炎,3例切口感染,经过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阑尾切除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手段.
作者:杨学文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母体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3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的临床资料,同时对同期正常孕妇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母体和围生儿结局.结果:ICP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严重影响母婴安全,应加强孕期监护,必要时终止妊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围生儿患病率及病死率.
作者:袁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分布宽度(RDW)及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K5000型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50例健康体检者及100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测定,并进行红细胞的MCV及RDW的对比监测及分析.结果:(1)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中48例MCV明显降低,RDW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2)18例无转铁蛋白血症例中MCV及RDW均高于正常范围,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3)6例慢性感染性贫血MCV均在正常范围,RDW均略高于正常,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4)14例β地中海贫血例中13例,铁粒幼细胞贫血中12例MCV及RDW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上述几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的红细胞的MCV及RDW的改变各具特征,这充分表明MCV及RDW对诊断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了血常规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很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卿 刊期: 2011年第15期
静脉采血是一项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但由于各种原因容易产生心理恐惧.心理恐惧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心理反应[1],恐惧同其它心理过程一样,是由过强的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使原有大脑皮层的动力定型受到破坏,引起人的超限抑制,降低有机体的工作能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作者:杨芳;张菊红;张晓梅;虎明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库尔勒巴州人民医院2006~2009年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 3D60 血培养仪,采用ATB细菌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细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2006~2009年库尔勒巴州人民医院血培养共1056例,血培养阳性131例,阳性率为12.4%,其中革兰阳性菌68例,革兰阴性菌55例,真菌8例,各占总数的51.9%、42.0%、6.1%.革兰阴性菌敏感性较好的药物有亚胺培南、头胞哌酮/舒巴坦,革兰阳性菌敏感性较好的药物有万古霉素.结论:应规范临床血培养标本留取的方法以减少污染,加强疑似败血症患者血液中病原菌的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减缓细菌耐药情况的发生.
作者:施丽;胡学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应用针刺与中药相结合对脑中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10月,我科收治的100例脑中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单纯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组50例患者应用针刺与中药相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1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中,治愈患者15例,临床显效患者20例,临床好转患者10例,临床无效患者5例,其总有效率是90%;而对照组50患者中,治愈患者11例,临床显效患者17例,临床好转患者7例,临床无效患者15例,其总有效率是70%.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针刺与中药相结合方法对脑中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唐燕青 刊期: 2011年第15期
2009年1月--2010年10月间我科共收治骶骨肿瘤手术患者24例,文章对病例术后常见并发症情况及预防、处理体会作总结.
作者:郑珂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煎服,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84.4%(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
作者:黄世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收集临床常用的鱼腥草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穿琥宁注射剂、清开灵注射液剂等抗病毒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提示在临床使用时,加强此类药品临床观察,确保合理用药.
作者:冀文斌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针刺加中药热敷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加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结论:针灸与中药热敷结合治疗混合型颈椎病,作用途径不同,相互配合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孙勇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以利培酮为对照,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青少年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青少年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疗效相当,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阿利哌唑组(P<0.05).结论:阿利哌唑治疗青少年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服药方便,更适合青少年儿童临床使用.
作者:何金华;普建文;李斌 刊期: 2011年第15期
70例眼眶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并统计分析.结果CT直接征象为眼眶骨质不连续、凹陷、移位.眶内肌肿胀,相邻鼻窦积液等间接征象.多层螺旋CT扫描能准确显示眼眶骨折的征象,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戚绍飞;李锋;盛俊卿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30例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7月~2010年8月收治的60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青霉素G治疗,并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近期、远期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可以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药物,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伟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3例急腹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腹症中确诊为异位妊娠142例(73.6%),卵巢破裂19例(9.8%),急性盆腔炎18例(9.3%),其他14例(7.3%).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妇科急腹症病种多、病情变化迅速,诊断要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凌家梅;胡林 刊期: 2011年第15期
高度近视的并发症可导致失明,如过早出现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和黄斑变性.因此研究高度近视的病因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高度近视眼球的病理,并研究了高度近视的病因以及具体的治疗方法.
作者:余红存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结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入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采用单盲,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对照组则采用肌注维生素B10.1g,维生素B12 500mg,隔日一次.观察两组综合临床疗效、局部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煜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折损伤手术治疗.方法:膝部损伤:胫骨平台、股骨髁骨折伴交叉韧带、半月板、侧副韧带损伤病人42例手术治疗.结果:36例获随访,按HSS评分标准1:优19例,良11例,可4例,差2例.结论:膝关节骨折损伤,良好解剖复位,有效、稳定内固定,修复韧带损伤,恢复关节结构稳定,早期非负重功能锻炼,大程度恢复关节功能.
作者:朱建辛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