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次性输血器在鼻饲中的应用

张瑞瑶

关键词:一次性输血器, 鼻饲, 一次性输液器, 营养液浓度, 医务人员, 临床工作, 经济负担, 病人, 粘稠度, 过滤器, 工作量, 痛苦, 输入, 方法, 冲管
摘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用一次性输液器为鼻饲病人输入营养液时,常因营养液浓度及粘稠度高,一次性输液器管腔及过滤器小堵管而烦恼,堵管后就不停的冲管甚至重新置管,这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还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现在介绍一种简单而又不易堵管的方法.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干预对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影响.方法对需进行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60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于预前、后效果对比.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了解了中风的复发的危险因素,掌握用药知识,从而提高了服用药物的长期依从性,改变了生活方式.结论健康教育干预使中风二级预防措施更有效落实.

    作者:梁锦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奥卡西平治疗创伤性癫痫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对于创伤性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79例创伤性癫痫患者,17例无治疗史、53例未规范治疗的患者采取奥卡西平单-服药法,维持剂量为600mg~1500mg.有德巴金药物治疗史的9例患者采取德巴金联合服用奥卡西平治疗方法,奥卡西平维持剂量为600 mg~1200mg.治疗一年后,对比分析79例创伤性癫痫患者治疗前后脑电图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79例创伤性癫痫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显效43例,显效率约为54.43%;有效23例.有效率约为29.11%;无效13例,无效率约为16.45%;总有效66例,总有效率约为83.54%.治疗前79例创伤性癫痛患者当中有4例脑电图无异常表现,正常率约为5.06%,治疗后有19例患者脑电图无异常表现,正常率约为24.05%,治疗前后脑电图正常率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卡西平对于创伤性癫痫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王风霞;王丰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急性期脑梗死脑电图检查

    脑梗死(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IS),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研究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脑电图(EEG)的特征性变化,及时了解脑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转变,以便指导临床用药,预测病情转归,判断预后情况.

    作者:刘雅丽;周聚双;宫秀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探讨监督抽验中中药饮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加工炮制供医疗配方用的制品.饮片的真伪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由于中药品种的复杂性、市场混乱等因素,中药饮片仍然存在着以伪充真、以劣充好、真伪混杂等混乱现象,严重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

    作者:吴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旨在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门诊ASAI~II级早期妊娠并自愿接受静脉无痛人工流产孕妇88例.静脉缓慢注射瑞芬太尼(1μg/kg)与丙泊酚(1.5~2mg/kg);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ECG)、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按优、良、差三级进行麻醉效果评定.结果给药后2min、手术开始后lmin,MAP有轻度下降,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给药后2min、手术开始后1 min的HR,RR及SpO2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 0.05).其中有11例发生一过性呼吸抑制,Sp0O降至84%-90%,无一例出现严重低血压、心动过缓.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可为无痛人流提供安全可靠的麻醉,瑞芬太尼可抑制呼吸,须有严格的呼吸管理.

    作者:陆晓刚;李晖;王燕琼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超声诊断在胸腔积液诊治中的价值分析

    超声诊断在胸腔积液检查中具有灵敏度高、定位准确、无电离辐射、经济方便、可重复性、动态性等优点,优于X线等其它辅助检查,已成为临床估计胸腔积液的深度和积液量,协助胸腔穿刺定位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王仁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老年心脏急症的院前处理方式与预防监控

    目前,心脏急症在老年人群发生率较高,是威胁老年患者生命安危的主要病症,社区医护人员常是第一处置人,在首诊时做出迅速正确的诊断和处置,赢得时间后送,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朱跃进;林朝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情绪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就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检索国内外的主要医学数据库,获取有关键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情绪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v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就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情绪影响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之间在焦虑情绪的改善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目前医护人员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对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的健康教育尚无法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情绪,还需进一步进行此方面的研究.

    作者:董玲玲;王秀菊;李天民;陈雁敏;刘秀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从临床实践中谈中医的几个特点

    中医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临床工作中有深刻的体会.第一、整整体观念.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脏器、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保持协调平衡.从整体分析病情,治疗仪通判着眼,往往能出奇制胜.但整体两字,看似容易,却与医者的学识、经验密切相关,临床诊断时不认真、仔细观察不能体会.

    作者:唐志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血压病人社区管理

    目的探索适合社区应用的、规范有效的高血压病例管理模式.方法通过抓住高血压病人这条主线,采取集中干预和病人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对高血压的控制发生作用.结果通过集中干预随访和病人自我管理相结合,达到规范化管理的有45.53%;行为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改变;降低了管理人群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以病人自我管理为主的社区综合管理,形成医患互动,使高血压管理由被动变成主动,才能使高血压管理真正有效.

    作者:陈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医方法的传承与创新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研究中医方法的传承与创新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必然途径.也每一个中医工作者乃至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做的事情.

    作者:赵焕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药物利用与依从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患者药物的利用和依从性.方法:选取2009年-2010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174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复诊,且病情大于6个月,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调查.对174例患者均采用调查间卷的形式,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患者的一般情况,服用的药物及药物服用情况即用药依从性.结果:随着患者的年龄的增加,服药依从性也相应增加;已婚患者相对其他婚姻状况的患者依从性更好;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较其他文化程度的依从性好;人均月收入5000以上的较其他服药依从性好.良好的医患关系也促进了服药的依从性;药物品种对患者服药依从性也存在着差异,另外,疗程长的患者,药物依从性就较差.结论:健康教育,良好的医患关系,家庭氛围和谐均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应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性等合理选择用药.

    作者:梁业宾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益宫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宫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益宫颗粒1袋,日3次冲服.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50%,总有效率78.13%;对照组痊愈率31.25%,总有效率56.2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益宫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

    作者:郭铁生;金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论2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临床治疗

    本文通过22例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再出血与患者血压、手术操作、手术时机等因素有关,进一步提出了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处理措施.

    作者:谢宏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和比较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正常单胎头位足月妊娠具有引产指征的产妇一般资料,按照对照、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促宫颈成熟,诱导产程发动进行引产,对照组采用缩宫素静脉滴注进行引产.观察和分析两组产妇引产效果、临产和分娩时间、总产程及副作用.结果观察组引产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引产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用药至临产时间、分娩时间、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在用药过程中出现3例副作用,对照组用药期间无明显副作用,两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临床使用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显著,成功率高、产程短,但偶有出现宫缩过强、过频无缓解而剖宫产,所以用药后要加强临床监护.

    作者:卓清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肝脾肾对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研究肝脾肾对糖尿病的影响.方法:从肝、脾、肾屯方面分别论证找出和糖尿病的关系.结果:肝、脾、肾两脏出发,临床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肝脾肾对糖尿病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何文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小儿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

    小儿是处于迅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殊人群,其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与成人都有很大的不同,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全.因此,儿科用药绝不能把它简单的看成是成人的缩影.但儿科用药不合理现象目前依然存在.现对小儿用药常见问题作一分析,以及对如何合理用药作一探讨.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急腹症的临床治疗研究及体会

    目的了解急腹症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以便为今后此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至2010年11月间收治的216名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临床症状、病史问寻、B超以及X光等检查分析得出,引起患者出现急性腹痛的疾病分别为痛经[50例]、胃痉挛[50例]、急性阑尾炎[48例]、泌尿结石[46例]、胆结石[18例]、大叶性肺炎[2例]、带状疱疹[2例].结论急腹症作为某些疾病的表现形式,较为常见,在临床上应准确诊断、及时治疗以便在大程度上减轻病人的身心痛苦.

    作者:邹军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46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中药方剂.结果:显效32例,占69.57%;有效9例,占19.57%;无效5例,占10.86%,总有效率89.1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张志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肝脂净方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肝脂净方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熊去氧胆酸150mg,每日2次口服;治疗组30例在口服熊去氧胆酸的基础上加服肝脂净方剂(组成:葛根、蚕沙、法夏、陈皮、茯苓、泽泻、丹参、地龙、生山植、莪术、甘草、鸡内金、火麻仁),每日1剂,每次两次口服.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测血脂(TC、TG、HDL、LDL等)、肝功能((ALT、AST、GGT、ALP、TBIL、DBIL等)及行肝脏B超或CT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脂净方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刘雄;张继红;谈燕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