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芳芬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3年间于我院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97例,所有患者均行肺部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主肺动脉栓塞5例.第2级左右肺动脉栓塞19例共34支,第3级肺叶动脉栓塞265支,第4级肺段动脉栓塞共526支,第5级亚段肺动脉栓塞289支;结论:多层螺旋CT对于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不久将来有望成为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刘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脑梗死(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IS),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研究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脑电图(EEG)的特征性变化,及时了解脑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转变,以便指导临床用药,预测病情转归,判断预后情况.
作者:刘雅丽;周聚双;宫秀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分型治疗腰腿痛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中医科采用中医药分型治疗腰腿痛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7例(54.84%),显效4例(12.90%),好转6例(19.35%),无效4例(12.90%),总有效率达87.10%(27/31);结论对腰腿痛患者的不同病情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才能达到对症下药的作用.
作者:王雯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中医内服外洗治疗,对照组常规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愈率(68%)显著高于对照组(10%),(P<0.05).经秩和检验,实验组总体治疗效果也优于对照组(H=5.12,P<0.05 ).实验组消化道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23,P<0.05 ).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更好,胃肠道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朱美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浅谈若干年来社区预防保健工作的几点体会
作者:徐百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临床特点以及急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的资料并总结.结果乌头碱中毒大多数为药酒导致(86.84%),极易导致心律失常(本组病人100%),在急诊科综合治疗疗效较好结论乌头碱中毒时在综合治疗同时,要重视阿托品的使用,并积极处理室性心律失常.
作者:范峻峰;江炫光;康春强;郑小凡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讨论体外冲击波在治疗骨关节慢性疼痛以及软组织损伤方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8月收治的骨关节慢性疼痛或软组织损伤患者48例,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的疗效情况.结果 48例患者治愈23人,显效15人,有效4人.无效6人,总有效率为87.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骨关节慢性疼痛及软组织损伤具有损伤小、无痛苦、疗效好等优势,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珊珊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本文主要探讨了西医的损伤控制理论、中医的骨科急救方法以及中医补法在面对骨科急性损伤救治方面问题的结合施治,希望可以为中医在骨科急性损伤临床急救方面的结合治疗寻找到一个突破口和契合点.
作者:汪绪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胃镜下息肉治疗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0年8月~2011年1月间,我院经胃镜下息肉氩气刀凝固术及电凝电切术治疗128例胃息肉患者的手术配合和护理情况.结果对胃镜下治疗息肉的方法进行总结.128例病人中,123例未发生并发症,占96.2%;4例发生切除后切缘出血,占3.1%,均于手术时采取氩气刀凝固或注射方法成功止血;发生胃粘膜穿孔1例,占0.7%;未发生死亡病例.所有病例经过内镜下治疗及术后护理后均得到治愈.结论胃肠道息肉的胃镜下治疗中,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胃镜下胃息肉的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洪珍;印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国务院在2006年提出城市医疗服务体系的总体部署.以推进建立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要求社区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开展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李锦;张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通过与非手术治疗比较,分析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确证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73例,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41例),对照组给予非手术治疗(32例),通过比较两组治疗指标如呼吸、心电图、意识、颅内压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临床结果显示两组各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预后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外科手术在重症颅脑外伤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兴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前,心脏急症在老年人群发生率较高,是威胁老年患者生命安危的主要病症,社区医护人员常是第一处置人,在首诊时做出迅速正确的诊断和处置,赢得时间后送,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朱跃进;林朝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效率,快节奏强竞争的社会,这就不可避免地使我们处于无形的紧张和压力之中.本来,适度的紧张和压力是健康的刺激剂,过度紧张却使我们长期面反复地处于超生理紧张状态,如果不加警惕,将会危害身体健康.
作者:常国栋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不同放置时间对尿液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用UF-10001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即刻、1h、2h、3h、4h、5h各时间点尿液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的数量,并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各时间点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与即刻测定结果比较尿红细胞计数随放置时间延长呈趋势性降低,并在4h后降低皇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和上皮细胞计数5h内结果稳定,未产生显著差异(P>0.05),小红细胞5h内形态未发生显著变化,大红细胞在3h后出现皱缩、异形红细胞增多等形态的改变.结论为确保尿液常规枪验结果,尤其是尿红细胞形态的准确可靠,标本必须新鲜,并尽可能在4h内完成检验.
作者:杨一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阴道B超在围绝经期异常阴道出血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份门诊以阴道不规则异常出血的围绝经期的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院215例围绝经期阴道异常出血患者经阴道彩色B超诊断与病检结果对比.功能性子宫内膜增生63.2%,子宫内膜息肉71.9%,子宫内膜癌82.4%,子宫内膜炎与老年性阴道炎76.9%,子宫粘膜下肌瘤58.3%.结论:阴道B超对围绝经期异常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雷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子宫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择期子宫切除术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42例(观察组)和硬膜外麻醉组42例(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腰一硬联合麻醉患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结论:腰一硬联合麻醉可以作为子宫全切除手术优先考虑的麻醉方法,疗效满愈,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项忠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X线特征分析对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206例新生儿肺炎的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6例新生儿肺炎的X线中,吸入性肺炎89例,占43.2%,其中早期新生儿及早产儿1例,占91.0%,晚期新生儿8例,占9.0%,具体表现为斑片状及斑点状阴影59例,表现为肺纹理增粗、肺门增宽21例,并发肺不张9例;感染性肺炎117例,占56.8%,其中早期新生儿及早产儿10例,占8.5%,晚期新生儿107例,占91.5%,具体表现为双肺广泛点片状影87例,表现为心缘及横膈边缘模糊17例,并发肺出血及心力衰竭13例.结论:新生儿肺炎X线胸片可表现为间质型、实质型、混合型,胸部摄片是新生儿肺炎诊断的重要临床手段,同时结合临床体征进行鉴别诊断.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周磊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分析脐带绕颈在分娩过程中的各种并发症及其风险,总结其分娩方式的选择、临床措施及分娩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0年间100例脐带缠绕病例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其中缠绕1周59例,缠绕2周35例,缠绕3周以上6例;选取非脐带缠绕产妇202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分娩方式的选择、胎窘及新生儿窒息等的情况,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中自然分娩72例,其中缠绕1周56例,缠绕2周16例;剖宫产28例,其中缠绕1周5例,缠绕2周15例,缠绕3周8例;发生胎窘23例,新生儿窒息6例;对照组中自然分娩147例,剖宫产55例;发生胎窘9例,新生儿窒息5例,两组分娩方式的选择、胎窘及新生儿窒息等的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缠绕周数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影响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脐带绕颈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导致新生儿窒息,故孕产时均应加强胎儿监护,临床上大多数为自然分娩;关注胎儿缠绕情况,尤其对于缠绕--2周的,及早发现胎窘,尽快结束分娩,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对降低新生儿窒息,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姿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依立替康+奈达铂联合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将2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单独放疗组(10人),依立替康+奈达铂联合联合放疗组(10人).比较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依立替康十奈达铂联合治疗组完全缓解6例((60.0%),部分缓解3例(30.0%),稳定1例(1050)有效率9050;单独放疗组完全缓解4例(40%),部分缓解2例(20%),稳定4例(40%),有效率60%.依立替康+奈达铂联合联合放疗组完全缓解和有效率全部高于RT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c0.05).结论:依立替康+奈达铂联合治疗宫颈癌能够提高中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罗仁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6例癫痫患儿采用拉莫三嗪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1.67%,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8.20±5.80分,高于治疗前的48.17±7.08分(P < 0.05).结论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临床效率高,不良反应少,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泓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