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意义

房立君;徐启芹;余慧林

关键词:医学检验, 临床沟通
摘要:检验科的重要任务是为临床科供应高质量检验报告,检验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科室的判断,一个精确的报告,有益于大夫对病人的诊疗,而一个不精确或者错误的报告会给病人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乃至危害性命安全.检验科除了增强科室管理,执行实验室认证后的规律,开展全程质控之外,还要收集临床科室的反馈意见,学习临床知识才可以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而临床科室又需要检验科对报告解答及进一步地理解检验项目标临床意义,在众多一样意义项目中怎样精选更有所值的项目.因而两方的严密结合、沟通、对话,很应该的.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科护师的职业形象和护生的带教

    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精神科病房实习,高素质的职业修养和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在精神科护生的带教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薛焕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手外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手外伤后主动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对30例手外伤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患手总的主动活动度(TAM)和功能独立评定(FIM)的评价,发现治疗后手功能障碍明显改善.结论:康复治疗能较好改善手外伤后运动功能障碍,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林子玲;赖家盈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开塞露用于产后尿潴留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产后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物理疗法.观察组采用开塞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结论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较好,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运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112例新生儿肺炎X线检查的特征分析

    目的:总结新生儿肺炎的X线检查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间于我院诊断为新生儿肺炎的患儿112例,回顾分析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放射X线检查且X线资料完整;结果:11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中吸入性肺炎59例(52.68%),感染性肺炎53例(47.32%),其中X线检查示:小病灶影68例,大病灶影56例,节段或大叶性影6例,肺纹理增多或肺门影模糊75例,急性肺膨胀征33例,支气管气象49例,心后影征25例,上纵膈模糊、心缘模糊或横隔模糊23例,局限性肺气肿、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膜反应、肺不张、气胸等并发症8例;结论:X线检查在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简便、快捷、安全、有效,是临床诊断新生儿肺炎的主要也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余红兵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

    从三方面探讨了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上明确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加强文化建设,培育大医精诚团队.

    作者:张亚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浅谈实习护士的综合教育管理

    护士是人类身心健康的维护者,护生是未来的护理队伍,实习护生是护生过渡到一个合格护士的转轨阶段,强化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的教育,是当今临床带教老师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ERG理论在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ERG理论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从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引进ERG理论应用于骨外科护理工作中,对每例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满意度调查,实施1年后,统计患者的满意度,与未采用ERG理论指导前进行比较.结果:采用ERG理论指导骨外科护理工作后患者满意度较未使用前有显著的提升(P<0.05).结论:以ERG理论指导骨外科护理工作,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不同诉求,针对性的实施护理,能大大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获得良好的医患关系,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浅谈中药的炮制

    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在制备各种剂型之前,一般应根据医疗、配方、制剂的不同要求,并结合药物的自身特点,进行一般的加工处理,才能使之既充分发挥疗效或减轻不良反应,在大程度上符合临床用药的目的.本文主要从药炮制的目的和具体炮制方法两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王玉娟;孔晓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形成延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与单纯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形成延缓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实验组30眼行复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28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眼压及前房形成延缓的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眼压控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小梁切除术控制前房形成延缓优势明显.

    作者:曲有贵;王延杰;郭中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药物利用与依从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患者药物的利用和依从性.方法:选取2009年-2010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174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复诊,且病情大于6个月,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调查.对174例患者均采用调查间卷的形式,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患者的一般情况,服用的药物及药物服用情况即用药依从性.结果:随着患者的年龄的增加,服药依从性也相应增加;已婚患者相对其他婚姻状况的患者依从性更好;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较其他文化程度的依从性好;人均月收入5000以上的较其他服药依从性好.良好的医患关系也促进了服药的依从性;药物品种对患者服药依从性也存在着差异,另外,疗程长的患者,药物依从性就较差.结论:健康教育,良好的医患关系,家庭氛围和谐均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应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性等合理选择用药.

    作者:梁业宾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论老年人口腔疾病的预防

    据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口腔健康与维护的知识相对缺乏,因此,做好老年人口腔预防和保健知识的宣传极为必要,并应加紧防治老年人龋齿、老年人牙周疾病、牙齿过度磨损、口腔粘膜病等损害老年人健康的口腔疾病.

    作者:岳秀菊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8例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院4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进行临床研究和记录;结果: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比较明显;结果:临床研究表明,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很好,尤其是药物结合针灸治疗.

    作者:黎益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结肠癌致肠梗阻手术治疗61例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因结肠癌导致肠梗阻的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6年4月至2010年6月外科收治病给予手术治疗的61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观察以及随访,对61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调查的61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手术的患者手术皆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其中有腹部切口感染的7例,引起肺部感染的患者2例,引起吻合口瘘的患者2例,引起腹腔感染的患者1例.术后由于肺部感染导致多脏器衰竭而死亡的患者1例,另1例由于术后腹腔感染终导致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经本研究调查,在结肠癌患者出现肠梗阻的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因此及时的采取手术治疗以及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尽早治疗,是提高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患者恢复效果.

    作者:聂炜;汪生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手术治疗73例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与非手术治疗比较,分析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确证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73例,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41例),对照组给予非手术治疗(32例),通过比较两组治疗指标如呼吸、心电图、意识、颅内压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临床结果显示两组各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预后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外科手术在重症颅脑外伤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兴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逆行切除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88例分析

    目的探讨逆行胆囊切除术临床应用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了经逆行胆囊切除术病人88例.结果88例中,转开腹手术2例.其中1例为胆囊坏疽,胆囊壁组织脆弱,三角区解剖不清,粘连广泛而紧密,另1例为气腹效果不好,手术空间不够.其余均成功完成手术,无胆道损伤病例,全组无死亡.结论腹腹腔镜胆囊逆行切除术疗效满意,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成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辛伐他丁联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辛伐他丁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时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丁联合曲美他嗪,观察2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丁联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蒋超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鞣酸软膏处方改进和质量控制

    目的:改进鞣酸软膏的配制工艺,提高鞣酸软膏的质量并测定含量.方法:按改进后的处方配制,用络合滴定法对鞣酸作含量测定.结果:改进后的处方增加人了甘油的使用量,鞣酸含量稳定.平均含量9.92%,RSD为2.39%,结论:配制工艺改进后提高软膏质量,并且测定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伍章保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42例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了全敌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10年4月期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42例患者采取了全舰关节置换术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本组42例患者中有2例术后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亡,其余40例均获得随访,术后3个月按上述疗效标准评分,优24例,良10例,差6例,优良率8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此类患者,可使患者能尽早下地负重行走,减少了并发症发生,并合理的解决了患髋的功能障碍.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林钊雄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重度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重度环状混合痔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将128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PPH组(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组)和PPH加部分外痔切除术组,每组各64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PPH+部分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方面较单纯PPH无明显增加,但患者满意度却大大提高.结论PPH+部分外痔切除术拓展了单纯PPH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适应证范围,是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佳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金卫兵;兰长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开腹手术患者应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开腹手术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比较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比持续硬膜外麻醉组起效快,麻醉效果好,P<0.05,腰硬麻组出现低血压比例较高,P<0.05;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两组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持续硬麻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变化也具显著性差异,P<0.05,腰硬麻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后下降差值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腹肌松弛度好等特点,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相比局麻药用药量也少,结合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特点,临床麻醉效果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海燕;罗辉;刘海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