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检查病人的有效沟通与护理

郑红北

关键词:病人, 有效沟通
摘要:彩超待查病人的特点是病种多,病情复杂,尚未确诊.病人对医院环境生疏,对健康知识了解少,患者易出现恐惧紧张心态.为了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检查,及时正确的护患交流,有效沟通是关键.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患者,在护理工作中,护理服务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患关系的好坏.而良好的护患关系又是建立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护士在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应时刻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在沟通中要注重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注重姿态;掌握有效沟通技巧,使患者及家属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以达到积极配合彩超检查的目的.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有关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讨论

    目的分析临床常用中药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根据相关因素制订相应防范措施.方法检索2002-201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期刊,收集有关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分析其机体、药物、配伍禁忌、反复用药等因素的关系.结果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与机体、药物、配伍禁忌、反复用药等因素有关,其中相当一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并未完全清楚.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尤其应加强对年老、婴幼儿患者不良反应的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郭耀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妊娠对再次妊娠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与术后再次妊娠率差异.方法:40例异位妊娠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血β-HCG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对照组血β-HCG值高于治疗组(P<0.05).说明治疗组血HCG下降速度更快.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所有患者出院后都没有采用避孕措施,治疗组1年后再次宫内妊娠12例(60.0%).对照组再次宫内妊娠4例(20.0%),治疗组1年的再次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治疗异位妊娠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使血HCG下降速度更快,也不影响再次妊娠率,能维持妇女正常生育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凤翔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预防措施.方法总结分析11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116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0天.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2周以内,临床上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多为小肠炎性水肿粘连所致.应采用非手术治疗.

    作者:杨岗;张金禄;张凤样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分析

    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常易导致心脑梗塞和脑出血等严重疾患,笔者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和临床实践认为,本病病机在于气血瘀阻.与年龄、情志以及饮食等方面有关.故根据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从未病先防和疾病防变两方面进行论述,探讨中医治未病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具体应用.

    作者:陆向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门诊查结核病痰点防治问题的探讨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门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查痰点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基层医院提高涂阳病人发现的措施.方法:根据查痰点病人登记本、查痰登记本、转诊登记本及结防机构对基层医院的督导和痰检质量控制情况的分析和评价.结果存在专职工作人员比较欠缺、实验室的安全防护设施也比较差、仪器设施比较陈旧、宜传的力度都不够和患者就诊认识不高,理解出现误区等问题.结论:提高对查痰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查痰点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加大宜传力度.

    作者:王鹏;华令军;彭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5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5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普瑞博思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58例患者治愈36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38%,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普瑞博思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应付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硬膜外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的临庆研究

    目的:观察硬膜外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对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25例)和硬膜外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组((B组,25例),采用Steward评分法评价术后麻醉苏撰,10min Steward评分≥4分的患者将其送回普通病房,若相反将其送到麻醉后监护室,并记录麻醉药用量、手术中觉醒、术后躁动.结果:经过研究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满意,相对于A组的用药量,B组的瑞芬太尼、丙泊酚和维库溴铵均低(P<0.01 ),10min Steward评分≥4分者B组约占84%(21/25),要比A组的56%(14/25)高得多;在拔管时B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平均动脉压与A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具有使手术后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尽早的苏醒.

    作者:余汝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标本放置时间对尿有形成份分析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放置时间对尿液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用UF-10001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即刻、1h、2h、3h、4h、5h各时间点尿液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的数量,并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各时间点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与即刻测定结果比较尿红细胞计数随放置时间延长呈趋势性降低,并在4h后降低皇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和上皮细胞计数5h内结果稳定,未产生显著差异(P>0.05),小红细胞5h内形态未发生显著变化,大红细胞在3h后出现皱缩、异形红细胞增多等形态的改变.结论为确保尿液常规枪验结果,尤其是尿红细胞形态的准确可靠,标本必须新鲜,并尽可能在4h内完成检验.

    作者:杨一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药加艾灸治疗痛经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艾灸治疗女性痛经的疗效.方法本组共80例痛经患者,年龄在13-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2.6岁,80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按照<中药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为痛经患者.结果按照<中药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本组80例患者中有75例患者连续3个月未复发,有4例患者疼痛减轻或出现再次复发情况,有1例患者无效,总体有效率为93.8%.结论本组研究表明,中药加艾灸治疗痛经取得良好疗效,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清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浅谈中西药在女性慢性尿路感染中的应用

    尿路感染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多见于女性,易反复发作.长期应用抗菌药物不但降低人体的免疫力,还易引起菌群失调.因此探讨中西药对女性慢性尿路感染的发病机制的认识和治疗有其意义所在.

    作者:彭芳;张家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诸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预防感染的措施和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老年呼吸内科568例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院内感染32例,占5.63%.结果:肺部疾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广谱抗生素应用均为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对感染患者的血液、痰培养结果显示以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为主.结论: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首先是消除传染源,保护易感染人群,合理治疗与合理用药,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作者:赵广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针灸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讨论通过中医针灸推拿来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众多患者中选择符合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的30例的病人.在治疗之前用问卷(McGill疼痛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测,在通过针灸推拿治疗之后,再次对患者进行问卷评测(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并从中得出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评分和治疗后在对患者进行评分,得出结果后,利用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治疗前后分值的差异(P<0.01).结论:中医针灸推拿在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上有非常明显的疗效.一方面缓解了疼痛的感觉,另一方面也很好地改善了患者的记忆力症状,对失眠以及精神状态差等一系列症状有良好疗效.所以,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上,中医针灸推拿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作者:万满堂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肝脾肾对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研究肝脾肾对糖尿病的影响.方法:从肝、脾、肾屯方面分别论证找出和糖尿病的关系.结果:肝、脾、肾两脏出发,临床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肝脾肾对糖尿病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何文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罗红霉素胶囊的处方工艺改进

    为筛选罗红霉素胶囊的佳处方和制备工艺,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不同辅料和制备工艺对罗红霉素胶囊的质量影响表明,改进处方工艺后制备的罗红霉素胶囊溶出度大为提高,45min溶出度>90%.本法处方合理、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郝留山;杜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方法

    近年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老年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老年人呼吸系统感染率尤为显著.这就要求相关的医护工作人员对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做到全面精心的护理,使其疾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下面笔者根据平时的临床护理中的一些经验,简单介绍下对老年呼吸系统患者的护理方法.

    作者:任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两种不同手术内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内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对比情况,以期更好的开展肱骨干骨折手术治疗.方法:肱骨干骨折患者60例根据入院顺序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于普通钢板的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基于髓内钉的方法治疗.结果:经过治疗随访后,治疗组的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为73.3%,治疗组的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普通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方法,采用基于髓内钉内固定方法的治疗肱骨干骨折可以加快恢复肘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善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MRI在腰椎间盘源性腰痛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I在腰椎间盘源性腰痛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从腰椎间盘MRI检查患者中选择54例临床表现为腰痛,24无临床症状患者,分析并记录MR[影像资料所表现的腰椎间盘情况.结果54例临床表现为腰痛的患者,椎间盘脱出25例(46.3%),椎间盘膨出19例(35.2%),椎间盘突出10例(18.5%) ; 24例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腰椎间盘退变19例(79.2%),椎间盘膨出3例(12.5%),椎间盘突出2例(8.3%).19例腰椎间盘退变患者呈现为软骨终板变性,其Modic分级:Modic Ⅰ级Ⅱ个,Ⅱ级6个,Ⅲ级2个.椎间盘纤维环后方高信号区(HIZ)有38例,占48.1%.结论椎间盘的形态学改变、HIZ信号改变等均是椎间盘源性腰痛的重要征象,MRI能清楚显示这些信号变化,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鲍义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手术室护理配合体会,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LC患者护理配合.结果: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无中途转开腹、术后感染、出血及电灼伤.结论:细致、周到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和保障.

    作者:李玉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下颌骨埋伏阻生牙并发症的处理

    笔者收集了10年中所诊疗的50例下领骨埋伏阻生牙.进行了总结和报告,有阻生牙引起的并发症有38例,占本粗生病例的百分之七十六.笔者充分考虑到埋伏牙的局部特点,对骨埋伏阻生牙的危害性必须引起重视.

    作者:宋乐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新形势下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和信息化也逐渐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在医院的管理中,也逐渐的由开始的人工管理向计算机管理转变.然而在医院的管理中,医院的档案管理作为其主要管理环节,在医院的管理上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医院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针对这些问题上,主要做以下论述.

    作者:王海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