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转移癌62例临床体会

杜振广;黄海;徐绍年;李福生;王亮

关键词:胸腰椎转移癌, 椎体成形术, 疼痛,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转移癌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胸腰椎转移癌62例,对82个椎体行 PVP 治疗,其中胸椎45个,腰椎37个。每个椎体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2~7 ml,平均4.5ml。术后观察疼痛缓解情况;X 线及 CT 复查,了解记录活动改善状况。结果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4~72 h 疼痛开始明显缓解,术后60例活动状况改善,但神经功能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62例随访3~28个月,平均8.2个月,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结论 PVP 治疗胸腰椎转移癌,能即刻缓解疼痛,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其术式简单,安全可行。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远端与近端结肠癌在临床、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上的区别

    背景远端和近端结肠癌在起源,基因暴露,环境诱变及肠道菌群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然而这些差异很少被用来解释如何影响肿瘤的发生机制,特异的治疗响应及预后情况。研究系统性探索了远端与近端结肠癌的差异及这些差异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转移癌62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转移癌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胸腰椎转移癌62例,对82个椎体行 PVP 治疗,其中胸椎45个,腰椎37个。每个椎体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2~7 ml,平均4.5ml。术后观察疼痛缓解情况;X 线及 CT 复查,了解记录活动改善状况。结果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4~72 h 疼痛开始明显缓解,术后60例活动状况改善,但神经功能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62例随访3~28个月,平均8.2个月,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结论 PVP 治疗胸腰椎转移癌,能即刻缓解疼痛,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其术式简单,安全可行。

    作者:杜振广;黄海;徐绍年;李福生;王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中国肿瘤外科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涎腺腺泡细胞癌5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涎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涎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1例,女4例。肿瘤位于口腔牙龈1例,腮腺4例。临床表现为生长缓慢无痛性肿块4例,另1例肿瘤近期生长迅速,偶有疼痛。镜下观察:组织学形态4例呈乳头囊状型,肿瘤细胞形态温和;1例实性伴微囊型肿瘤浸润性生长伴点灶状坏死,肿瘤细胞异形明显,呈高级别转化形态。免疫组化染色示 CK 阳性,P63、SMA 阴性;Ki-67阳性指数4例﹤5%,1例高级别患者为30%。4例随访13~7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1例高级别患者术后10个月死亡。结论腺泡细胞癌好发于女性腮腺,通常为低度恶性,而高级别转化腺泡细胞癌预后差,其临床综合治疗尚须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志强;胡利兵;黄述斌;李松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检测 EGFR 基因突变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建立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分析技术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方法,并探讨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建立HRM 技术检测 EGFR 基因突变方法,并用其检测2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石蜡包埋标本,并与测序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建 HRM 检测方法 Tm 与 ct 值的 CV 值均较小,重复性好。HRM 法检测标本 EGFR 基因突变的结果与测序法相比,突变总检出率分别为40.0%和37.0%,敏感性为100%,特异性﹥95%。结论 HRM 法检测 EGFR 基因突变,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操作简便,节约时间,成本低,适用于临床。

    作者:王卓;井昶雯;曹海霞;马蓉;吴建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带蒂背阔肌修复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缺损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乳腺癌保乳术后行带蒂背阔肌整形修复乳房缺损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13年11月1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带蒂背阔肌整形修复乳房缺损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及术中的护理要点。结果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重建乳房外形满意,术后随访未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行带蒂背阔肌修复术的护理要素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的心理疏导,合理的手术体位安置,熟练的术中配合及严格的无菌、无瘤操作。

    作者:孙香美;柏红;丁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共对20例胰腺癌患者行 CT 引导下胰腺原发灶或肝脏转移灶穿刺活检术,分析穿刺活检的敏感性及临床价值。结果所有病例一次穿刺成功率100%。20例(23次)中穿刺诊断恶性病变18例,敏感性90.0%(18/2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不可手术切除的胰腺癌诊断价值高,且安全可靠。

    作者:冯勇;张晋;马大伟;夏雷;孙磊;李旸;庄一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32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过程,总结探讨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Dixon 术平均4.2 h,Miles 术平均3.1 h。患者术后36~72 h 肠功能恢复,无输尿管损伤、肠瘘、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发生切口感染,经换药、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3 d。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崔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辅助下结肠癌根治术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3例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均在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4 h,术中出血量30~40 ml,清扫淋巴结数目4~15枚。术后排便时间2~3天,住院天数9~11天。术后病理:所有标本切缘未见残留癌细胞。术后未见输尿管、肠管等重要脏器损伤病例,亦无吻合口瘘、狭窄、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 Dukes 分期:A 期5例,B 期14例,C 期4例。共随访3~18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无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禁忌证及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而且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好,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作者:杨波;王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区域性和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和浅叶切除术的适用病例、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06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山西医科大学附属长治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4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38例,区域性切除术46例。术后随访2~5年,记录术后复发、面神经损伤、涎瘘和 Frey 综合征的发生病例数,并进行分析。结果46例均获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病例。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8例(17.39%),浅叶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15例(39.47%)。结论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于边界清楚、活动度好、直径≤2 cm 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对于直径﹥2 cm、边界不清楚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仍需采用传统的浅叶切除术。

    作者:任晓旭;牛勇梅;秦晓中;李高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扩大切除联合电子线照射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目的:观察扩大切除联合电子线照射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行肿瘤扩大切除术,术后1个月开始接受局部放疗,采用8 MeV 电子线行单野垂直照射,200 cGy/次,5次/周,同时加用0.5 cm 补偿块,照射至总量为50 Gy 后缩野行局部加量照射10 Gy。对治疗中、治疗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对5年无复发生存率进行统计。结果所有患者电子线照射治疗中、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术后随访5年以上,无失访者。15例中仅1例在术后4年时出现局部复发,再次行扩大切除术及术后放疗,无远处转移复发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3.3%,复发率为6.7%。结论扩大切除联合电子线照射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亚梅;彭云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Namp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确定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83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 Nampt 的表达情况。Nampt 表达与临床病理变量间的关系采用χ2检验;Nampt 对总生存率的预后价值采用 Kaplan-Meier 法评价。结果 Nampt 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其表达程度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 TNM 分期相关;在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表达阴性的癌组织中Nampt 表达更高;Nampt 高表达与较低的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相关。结论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的Nampt 与更多的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及不良预后相关。

    作者:毕铁强;周军;梁文学;刘毅;李淑琴;高希涛;沈俊;王培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47例肝门部胆管癌的相关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肝门部胆管癌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4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门部胆管癌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全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63.6%,3年生存率为18.2%,5年生存率为6.8%。Cox 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分期和局部浸润与转移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的预后与肿瘤分期和局部浸润与转移密切相关,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有望获得良好的近远期治疗效果。

    作者:张大伟;李滢;邢雪;张东生;王占春;信明军;许评;董汉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恶性输尿管梗阻腔内治疗的现状

    恶性输尿管梗阻单纯依靠利尿剂、血液透析等来达到改善肾功能的目的,已被证实疗效不确切。输尿管支架置入术(ureteral stent,US)和经皮肾盂穿刺造瘘(percutaneous nephrostomy,PCN)是目前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常用的治疗手段。作者通过查阅和分析中、外文文献,就 US 和 PCN 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的手术适应证、操作要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做进行综述。

    作者:李韬;谭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肺部混合性磨玻璃密度影诊断肺部周围型小腺癌1例

    肺部混合性磨玻璃密度影(mixed ground glass opacity,mGGO)是由多种原因造成肺泡含量下降或肺泡未被完全充填,肿瘤细胞沿着肺泡壁附壁生长伴有肺泡塌陷、弹性纤维中重度增生和网状结构断裂时一种非特异性表现。在高分辨率的 CT 图像上表现为:密度轻度增加,支气管、血管纹理仍可清晰显示,部分伴有实性结节。

    作者:魏云炜;黎涛;白崇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miR-17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 miR-17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经手术切除的50例原发性结肠癌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分析 miR-17的表达情况。结果相对于癌旁组织,50例结肠癌组织中 miR-17表达下调(P ﹤0.05),其表达与TNM 分期以及浸润深度有关(均 P ﹤0.05)。结论 miR-17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桂亮;王太洪;张弘伟;卢有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长春瑞滨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复发转移鼻咽癌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复发和(或)转移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92例复发和(或)转移晚期鼻咽癌,既往均予一线化疗或同步放、化疗。长春瑞滨25~30 mg/ m2,第1、8天,静脉滴注,30 min 内完成,奈达铂100 mg/ m2,第1、8天,静脉滴注。长春瑞滨滴注前后将25%硫酸镁4 ml、2%利多卡因4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化疗3周为一周期,重复4~6周期。结果 CR 2.2%(2/92),PR 52.2%(48/92),NC 21.8%(20/92),PD 23.9%(22/92),RR 54.3%(50/92)。1年生存率52.2%(48/92),2年生存率15.2%(14/92),中位生存期14(4.2~33.0)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为5.3个月。结论长春瑞滨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和(或)转移晚期鼻咽癌具有协同作用,毒副作用可耐受,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宋海平;王宏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湿性敷料在氟尿嘧啶植入剂所致术后难愈伤口的应用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植入剂所致术后难愈伤口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发生的7例氟尿嘧啶植入剂所致术后难愈伤口采用湿性敷料进行特殊换药护理。结果7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后伤口均愈合,取消了原来的植皮计划。伤口愈合时间为15~31天,平均为(19±5.5)天。结论湿性敷料治疗氟尿嘧啶植入剂所致术后难愈伤口效果良好,缩短了愈合周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邓建玉;陈瑞治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单层排线吻合法在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单层排线吻合法在食管癌及贲门癌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7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采用单层排线法吻合(单层排线组),155例采用传统食管-胃双层包埋法吻合(传统组),对比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单层排线组术后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仅有2例轻度吻合口狭窄(占1.27%);传统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5例(3.23%),吻合口狭窄8例(5.16%),其中5例为中、重度狭窄。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以单层排线吻合法行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食管-胃吻合,操作简单、省时、易学,并能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

    作者:阎德杰;赵国强;马志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启事

    作者:《中国肿瘤外科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江苏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江苏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