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廖宝共;梁海英;覃君德;唐利艳;覃莲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川穹嗪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摘要:目的 考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记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1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63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川穹嗪注射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为80.65%,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较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结果较为满意,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能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聚甲酸磺醛溶液治疗宫颈糜烂疗效

    宫颈糜烂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宫颈糜烂为慢性宫颈炎中常见的病理改变之一,主要病因是南于宫颈管柱状上皮抵抗力降低,病原体侵入引起感染,此病患者腰酸痛、白带增多,影响工作.长期慢性刺激可导致宫颈鳞状上皮发生不典型增生,少数患者可诱发宫颈癌,因此积极治疗宫颈糜烂是降低宫颈癌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女性患者尿道恶性黑色素瘤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例特征、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方法 同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间收治的5例女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发现尿道口赘生物,肿瘤组织病理学形态虽不一致,但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随访4个月至3年,其中2例患者因复发或转移死亡,另3例患者健在.结论 女性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少见,易误诊.病理检查应结合病史早期诊治,综合治疗.

    作者:苏宇;周兴;邓振农;陈志光;郑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40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防治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选择2008至2011年期间来我院分娩的产妇总共2103例,其中40例产后出血患者,年龄跨度为22至36岁,平均年龄为26.8岁.其中28例发生于剖宫产,12例发生于经阴道分娩.结果 产后原因主要是子宫乏力、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粘连,残留、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此外,进行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的产妇总共780例,28例出现产后出血,占3.58%.而进行阴道分娩方式的产妇总共有1323例,12例出现产后出血,占0.91%.结论 及早诊断出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孙霞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手术室整体护理医患沟通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患者在手术室整体护理期间的沟通信息情况,分析手术室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情况通过患者亲属进行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亲属需要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希望照顾好病人占92.5%,主刀医生经验占85.0%,主刀医生水平占77.5%;而不需要的选项有7项,主要原因是亲属已充分了解并相信医院的力量以及亲属在术前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结论:在手术室整体护理期间,通过调查患者家属,可以进一步畅通医患沟通,对增强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童志敏;李瑷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分析脑外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2例脑外伤患者,根据其有无发生院内感染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各51例,对比分析引发感染的因素.结果:发生院内感染21例,感染率为20.59%,调查显示年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气官切开、抗生素联用、置胃管、伴有基础病症等均为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明确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后,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控制感染程度.

    作者:聂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

    浅谈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

    作者:李素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对供应室进行科学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寻求科学有效的供应室管理方法,提高供应室工作效率,确保临床安全与需要.方法:加强业务学习、规范操作流程、合理使用资源、人力.结果:保证了临床需求,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了供应室工作效率,节省了能源资源.结论:科学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医疗需要的必要方法.

    作者:毛东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腹腔镜保守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输卵管妊娠且均要求生育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A组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B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二者术中、术后及一年后受孕情况.结果:A组与B组相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一年后受孕几率均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优于开腹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再受孕成功儿率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树突状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目的 研究利用磁珠分离方法获取单核细胞,用细胞因子GM-CSF和IL-4联合诱导使之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方法,并对培养的细胞从形态,表型,功能等三个方面进行鉴定,从而探索出一套较成熟的DCs的培养方法.方法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获取白细胞悬液中的白膜层,然后通过磁珠分离的方法,收集高纯度的单核细胞.在细胞因子GM-CSF和IL-4的刺激下,将细胞培养至7天左右,收集细胞进行流式分析,并进行淋巴细胞增殖实验,鉴定细胞是否为树突状细胞.结果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培养第7天,大部分细胞呈单个悬浮,并有明显的毛刺样突起.流式分析发现细胞高表达DC表面特异性抗原CD80,CD86,HKA-DR,并且不再表达单核细胞表面抗原CD14,细胞纯度约为93.12%.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显示DCs可明显刺激初始型淋巴细胞增殖.结论 通过磁珠分离的方法获得单核细胞并利用GM-CSF和IL-4细胞因子诱导可成功培养出纯度高的树突状细胞.

    作者:张锋;卢东旭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如何进行病人教育

    病人教育是护士对住院病人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而进行的一种健康教育.它是通过向病人传授所患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调动病人积极参与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中注视对病人的教育工作,将病人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中.把为病人提供重要的医学护理知识,指导促进疾病康复和预防疾病复发作为重要职责.现将我们的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屈金翠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浅析肾上腺髓脂瘤的CT诊断

    肾上腺髓脂瘤又称肾上腺髓性脂肪瘤、肾上腺骨髓脂肪瘤,临床少见,是一种罕见的无功能性肾上腺良性肿瘤.Gierke于1905年先对本病进行描述,Oberling于1921年将它命名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以前多由尸检发现,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明显提高,笔者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分析其病理、CT表现及鉴别诊断.

    作者:刘更生;王少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消化不良的主要临床表现及临床治疗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2010年2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消化不良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42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和病程等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1个月内使用抑酸剂及其他药物可能影响患者胃肠功能的药物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按照FD的罗马Ⅲ的诊断标准进行小儿消化不良诊断.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 对疗效分析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食欲不振、腹泻、腹痛、腹胀、恶心和呕吐等,两组患者在各种临床症状表现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短.结论 采用有针对性的吗丁啉和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且临床症状消失快,应加强临床使用及推广.

    作者:李伟;曹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100例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常规预防性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0~14d,术后早期主动、被动活动肢体,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用全面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100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患肢肿胀消退,未出现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手术后的危险并发症,必须采取基本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的综合预防护理措施,以确保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琴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半夏泻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服用小柴胡汤浓缩煎剂,对照组(18例)口服奥美拉唑及吗叮啉,两组均21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

    作者:罗佩杰;刘飞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早产产妇的护理

    早产产妇的心理特点、相关的护理措施等,早产产妇的指导.

    作者:李锦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手术治疗脊髓空洞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利用手术治疗脊髓空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脊髓空洞症患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情况分为两种手术方式:后颅窝减压和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结果:2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中,出院后症状大多都有所改善,有4例神经功能障碍基本未变.结论:脊髓空洞症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应用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要及时进行.

    作者:马士朋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药材常见变质现象的防治方法简介

    该文总结归纳了目前防治中药材常见变质现象的各种方法,包括传统经验贮藏和现代化学防治方法等,重点阐明将药材密闭贮藏于阴凉干燥处的好处,对药材仓管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蔡扬帆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者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脏超声指标和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pro-BNP(NTpro-SNP)水平的变化.结果 参附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两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能进一步缩小左心室舒张(LVEDD)和收缩末期内径(LVESD),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均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室重构.

    作者:付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哮喘日记在儿童哮喘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目的:通过分析记录哮喘日记下患者的病症等级,旨在呼吁对哮喘患者进行哮喘日记的记录.方法:调查山东地区2010年间10家医院中的儿童哮喘病患者,并分两组进行对比.一组为在记录哮喘日记下的患者情况,另一组为没有记录哮喘日记下即采用回忆方式下的患者情况.调查采用无记名形式.结果:每组调查人数为120人,结果显示,采用哮喘记录下的患者在急诊、住院方面数量都有所降低,其中采用哮喘日记下的患者急诊数为16.7%,而未采用哮喘日记下的患者数量达到30%之多.另外,采用哮喘日记下的患者对哮喘病控制分级更符合实际情况,提高了患者治愈的几率.后,采用了哮喘日记下的患者在生活质量和PEF值等方面都优于另一组.

    作者:王绪栋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五子平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临床观察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咳嗽痰多喘促鼻煽为主症,重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症,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小儿肺炎,临床治愈一般在半个左右,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用五子平喘汤加减治疗此病,可使病程缩短3到5天,并使症状很快缓解,临床应用二十余年,疗效确切.特在此与同仁交流.

    作者:郑静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