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半夏泻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2例疗效观察

罗佩杰;刘飞红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 胆汁反流性胃炎
摘要: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服用小柴胡汤浓缩煎剂,对照组(18例)口服奥美拉唑及吗叮啉,两组均21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清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清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8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病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清溃汤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0/42),对照组总有效率73.8%(31/42).结论 自拟清胃健中汤治疗湿热型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邹树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心理护理对心内科介入术患者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心内科介入术患者的心理情况,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我院心内科介入术患者,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在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和试验组干预前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51.7±9.4分和40.5±8.6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试验组平均满意度评分95.4±1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16.5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患者的心理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烧伤焦虑患者心理干预护理模式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模式对烧伤焦虑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08例烧伤后具有焦虑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烧伤面积、病程、病情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组病人于入院24小时内确定实行心理干预,并连续心理干预7天,评估干预效果;对照组除不予心理干预外,其他治疗、护理及评估方法均同干预组.结果:干预组在伤后第7天焦虑值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心理干预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烧伤焦虑患者的焦虑状态,不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对进一步完善整体护理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应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讨论.方法:以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采取综合护理方式的11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其随机的平均分为具备可比性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人性化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后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采用综合性护理,能够显著提升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预后效果,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作者:孙晓静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糖尿病性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CT特点及其急性期预后关系.方法 将119例脑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30例患有糖尿病的脑梗死,对照组89例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组的发病临床表现,CT特点与急性期预后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性脑梗死较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预后差,好转率低.结论 控制好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可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科面临的问题及体会

    目的:了解儿科患儿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所面临的问题及护理体会,以便指导儿科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对儿科健康教育必要性进行分析.结果:患儿陪护人员的复杂性、健康教育方法不当、自身缺乏教育知识技能、语言缺乏艺术性和吸引力、护患沟通不良或障碑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健康教育效果.结论:提高患儿及陪护认知疾病及保健知识,掌握科学的健康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终达到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的目的.

    作者:刘志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参附通脉胶囊联合血栓通粉剂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参附通脉胶囊联合血栓通粉剂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到2011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单独给予血栓通粉剂治疗,治疗组给予参附通脉胶囊联合血栓通粉剂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0d,观察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AC-1和CD62P.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通脉胶囊联合血栓通粉剂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徐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直肠癌的毒副反应观察

    目的:总结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直肠癌的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5月期间,应用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的48例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化疗毒副反应是恶心和呕吐、口腔粘膜炎、手足综合征、末梢神经炎、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和转氨酶升高等.结论: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直肠癌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迎春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目的:讨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使用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共同治疗,对照组只采用甲氨蝶呤单独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乔培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撬拨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5例疗效分析

    跟骨骨折象其它部位关节内骨折一样,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是达到理想功能效果的基础.跟骨塌陷骨折的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手法复位常因骨折复位不良而遗留后遗症,开放骨折钢板内固定又较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1].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院采用撬拨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此类骨折15例16足,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塞6例临床观察

    外伤性脑梗死是颅脑外伤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中发病率较低,尤其是并发大面积脑梗塞,常引起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且常被原发病所掩盖,死亡率高.因此加强病情观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根据病情合理治疗,有助于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我科2010年06月至2011年5月6例并发外伤后脑梗死总结如下.

    作者:刘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急性腹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思密达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d.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和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永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霍乱及疫源地消毒方法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夏秋季.流行时有大量健康带菌者.病人与带菌者均为霍乱的传染源,一经发现即应对其疫源地进行消毒处理.霍乱可通过水、食物、苍蝇等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霍乱弧菌现有古典生物型、埃尔托生物型和0-139弧菌.霍乱的3型病原菌对常用消毒剂及各种物理消毒方法均敏感,但在硷性环境中生长良好.

    作者:于光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心肌炎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42例心肌炎患者,男18例,女24例;年龄13~58岁.对所有患者行于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治愈28例,好转13例,1例重症心肌炎患者因并发心源性休克死亡,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及时、有效、合理的有效的整体护理对于保证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十分重要.

    作者:杜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巴曲酶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采用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的方法对患有进展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5年8月至2010年8月这五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进展性脑梗死的确诊患者病例76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8例.A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巴曲酶与依达拉奉联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用药后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后均没有出现特别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的方法对患有进展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用药后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值得使用和推广.

    作者:刘晓;侯晓晖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糖尿病的并发症也很常见,多数糖尿病病人死于其并发症.通过临床治疗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从而减少糖尿病的病死率.

    作者:史进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体会

    目的:讨论关于肱骨近端骨折手术的治疗效果和选择方法.方法:分析72例手术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54例运用解剖钢板固定,18例采用了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结果:72例进行随访1~3年,Neer评定标准其中优有38例,良有23例,中有7例,差有4例,优良率约为85%.结论:了解了肱骨外科颈骨折类型后,通过患者的骨质情况,年龄等情况制定手术方案,而且要给出积极的功能锻炼,以便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孙其宝;康伟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5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止血时间为(24.2±3.5)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6±4.2)h(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止血时间短,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乔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五子平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临床观察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咳嗽痰多喘促鼻煽为主症,重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症,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小儿肺炎,临床治愈一般在半个左右,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用五子平喘汤加减治疗此病,可使病程缩短3到5天,并使症状很快缓解,临床应用二十余年,疗效确切.特在此与同仁交流.

    作者:郑静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测定脑卒中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探讨其在脑卒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采用循环酶法测定60例脑卒中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CY、水平,并分析其与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脑卒中组血清HCY、TC及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卒中患者血清HCY与TC、TG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HCY在脑卒中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独立于血脂的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作者:邓燕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