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雨香
目的 探讨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220例肺癌患者、6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和糖类抗原125(CA125)的水平含量.结果 肺癌患者的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在小细胞肺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5),Cyfra21-1在鳞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5).NSE对小细胞肺癌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肿瘤标志物(P<0.05),CEA对腺癌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肿瘤标志物(P<0.05).结论 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NSE可作为检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CEA对腺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作用,Cyfra21-1对鳞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吕红博;徐怡;庞作良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随着光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以及介入性治疗的广泛应用呈逐年上升势态.有报道,真菌感染发病率逐渐增加,站院内感染的10%-15%.
作者:阿依古力托呼提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中药灌肠作为护理手段辅助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肠梗阻,提高治愈率.方法:常规禁食水、胃肠减压的同时,配合中药汤剂灌肠及心理护理.结果:30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肠梗阻患者中,治愈20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肠梗阻患者,能够增强疗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孙萌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者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脏超声指标和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pro-BNP(NTpro-SNP)水平的变化.结果 参附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两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能进一步缩小左心室舒张(LVEDD)和收缩末期内径(LVESD),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均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室重构.
作者:付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临床麻醉学已发展包括临床麻醉、重症监测与复苏、疼痛治疗等内容,麻醉科工作范畴不断向深更广的领域拓展.其中麻醉安全问题始终是麻醉学科的头等大事,如何强化麻醉安全意识,便于实习生重视麻醉安全问题,提高临床麻醉水平和质量,保证病人安全并减少医疗纠纷呢?本人认为应结合工作经验和实例,总结几点体会.
作者:张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宫颈糜烂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宫颈糜烂为慢性宫颈炎中常见的病理改变之一,主要病因是南于宫颈管柱状上皮抵抗力降低,病原体侵入引起感染,此病患者腰酸痛、白带增多,影响工作.长期慢性刺激可导致宫颈鳞状上皮发生不典型增生,少数患者可诱发宫颈癌,因此积极治疗宫颈糜烂是降低宫颈癌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60岁以上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经过不同手术治疗后,优良率为88.9%,出现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JOA评分从术前的(13.85±1.15)分改善至(5.24±1.12)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好,但是要根据临床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忠刚;潘竟贤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是探讨物资供应中心对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管理,减少耗材浪费,勤俭办院.方法 物资供应中心根据专科组手术需要定基数,利用信息化管理.结果 减轻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杜绝了少报、漏报帐现象.结论 实施高值耗材的信息化管理,不但为手术室日常工作提供了保障,还减少手术物资积压,既符合手术室的要求,又达到增效低耗的效果.
作者:李连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护理工作倦怠作为护理工作压力与护理工作应激的特殊表现形式,对妇产科护理工作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对妇产科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等多种指标也有预测作用.因此,需要重视妇产科护理工作者倦怠的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职业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等问题,以较好地解决护理工作的职业倦怠问题.
作者:徐爱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为了提高急诊诊治水平,为急诊培训和EICU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1.1~2010.12.31期间由我院急诊收住MICU的502例重症患者进行追踪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男女之比为1.73:1,≥50岁患者高达83.07%(417/502),疾病类别构成比前五位分别是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和消化内科及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的疾病.脑卒中、严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心肺脑复苏及上消化道出血为多见病种.MICU死亡率高达43.63%.结论:加强对老年医学的研究,提高对脑卒中、严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心肺脑复苏及上消化道出血救治水平,可能对降低死亡率有益处.
作者:李雄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94例先心病介入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94例患儿中术后发生血管穿刺处出血及血肿3例,动静脉瘘形成1例,血栓形成1例,腔内异物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4%,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后所有患儿转危为安,无死亡病例.结论:加强护理可以降低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改善患儿并发症预后.
作者:张素敏;郑雪明;杨林;杨得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比较妇康片和己烯雌酚片对青春期月经失调的疗效.方法:90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平均每组50人.第一组给予妇康片进行治疗,第二组给予乙烯雌酚片进行治疗.观察两药的疗效.观察期共2年.结果:妇康片和乙烯雌酚片对青春期月经失调的疗效相比,乙烯雌酚片略优于妇康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72,P<0.05).结论: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通过使用乙烯雌酚片进行调理,能够更加有利于青春期月经失调患者的康复,起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红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本文对基于电子病历的临床信息系统建设模式、应用效果及建设动因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润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护士语言对患者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与疾病的康复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护士对患者的语言必须讲文明,讲礼貌,做到亲切,体贴,通俗自然,朴素而富有情趣,特别对失语患者更要讲求方式方法,护士的语言直接对病人产生心理效应.
作者:王宾;田海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慢性缺血引起肾脏病理生理变化和进行性损伤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并非单纯的肾血流灌注减少引起的肾损害.持续性低血流灌注可以引起肾脏局部RAAS系统高活性状态,肾脏局部产生的或释放至血循环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可引起一系列导致肾纤维化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级联反应,如PPARγ与TGFβ1等因子的变化,而且慢性缺血性肾病时PPARγ与TGFβ1与肾脏纤维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且两因子的变化有相关性,但是目前这方面研究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作者:何艳;陈钦开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胃部疾病在临床上常见,超声显像诊断安全便捷,但受胃内的粘液和气体对超声仪探头的干扰,声像图清晰度较差,如能排除干扰则超声成像能准确诊断多数胃大部、胃窦、十二指肠病变.作者应用燥湿化痰,理气宽中的中药平胃散配方制剂在检查时饮用,消除干扰后成像效果好,分析其机理中药可促进胃的蠕动,排空粘液、消除积气,并可制成汤剂和散剂,造影方便,具有临床实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郑仕琪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护士继续教育是指在经过学校规范化专业培训毕业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的护理学教育方式[1].护士继续教育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疾病谱的变化;人们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这些都赋予了护理工作新的内涵,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医疗卫生改革的背景之下,如何加强在职护士、特别是合同制护士的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每位护理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近年来一些基层医院合同制护士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作者:王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给患儿带来的危害,并分析小儿哮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32例,分析总结其并发症,以及造成的其它影响.将3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镇静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药物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结果:病情严重的患儿,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可能发生肺气肿和肺心病、呼吸骤停和呼吸衰竭、气胸和纵隔气肿、心律紊乱和休克等并发症,甚至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带来较大影响.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显效数为11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93.8%;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3%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利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可明显缓解症状.
作者:张兴侠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是下肢骨关节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在髋、膝关节置换,髓内钉手术后多见.下肢DVT可引起下肢肿胀、疼痛、甚至肺栓塞,并可能致残和危及生命,是骨科术后早期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吕厚山等[1]报道,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为47.1%.邱贵兴等[2]报道,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在未预防组为30.8%,预防组为11.8%.因此,重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措施,对减少DVT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韦喜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胃溃疡患者的治疗以及预防其复发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4月到2010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4例胃溃疡患者,均采取托托唑、果胶铋、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四联法治疗.结果: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发现,41例患者痊愈,29例有效,无效者4例,总有效人数为70例,占94.6%.详情见表1.6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治疗后62例转阴,占91.1%.随访患者在6个月与9个月时复发患者分别为4人与9人,复发率为5.4%与12.2%.结论:采取四联法治疗胃溃疡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天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