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英
目的:讨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使用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共同治疗,对照组只采用甲氨蝶呤单独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乔培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P)和急性心肌梗阻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研究发现,患者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时可有微小心肌损伤(minormyocardial damage,MMD)通过肌钙蛋白Ⅰ(cTn-Ⅰ)可以进行检测,这些患者的预后往往较差.本研究通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肌钙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等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以评价炎症因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作者:玛依努尔哈依尔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脑外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2例脑外伤患者,根据其有无发生院内感染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各51例,对比分析引发感染的因素.结果:发生院内感染21例,感染率为20.59%,调查显示年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气官切开、抗生素联用、置胃管、伴有基础病症等均为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明确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后,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控制感染程度.
作者:聂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通过对细节管理于临床护理的重要性,其包括:细节管理的关键性、细节与护理质量的关联性,进行论述,对如何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的细节管理等,分别对护士长管理中的细节管理,护士于自身工作中的细节管理,以及医院的环境细节管理等对临床护理中细节管理的重要性展开综合阐述.
作者:王靖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与奥美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成三组,每组40例.A组为多潘立酮与奥美拉唑联合使用,B组仅使用多潘立酮,C组仅使用奥美拉唑,观察症状并记录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A组与B组、C组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疗效评价比较,总有效率A组与B、C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使用多潘立酮与奥美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都要优于单独使用二者任何一种,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刘玉岚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随着全球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加速,糖尿病的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慢性并发症逐渐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其中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严重的和治疗费用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1].大约85%的截肢是由于足溃疡引起的,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在其一生中发生足溃疡,预防和治疗足溃疡可以明显地降低截肢率.
作者:蒋桂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到2011年4月期间来我院本院治疗74例腹股沟疝患者,采取平片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结果:100例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5min;术后平均10h开始下床活动,平均住院7d;术后共发生尿潴留3例(3%),术后阴囊肿胀1例(1%),术后应用止痛剂11例(11%),均未发生伤口感染、阴囊积液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经过1个月-2年的随访无复发现象.结论:平片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观荣;杨秀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8例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对两种麻醉方法的起效时间、麻醉效果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组比较,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局麻药用药量明显减少(P<0.01),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影响也各异.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起效时间短,用药量少,是一种值得信赖的麻醉方法.
作者:邓红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万托林联合布地奈德,采用压力泵雾化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8年2月-2010年3月5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疗程4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咳嗽明显缓解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采用支气管扩张剂万托林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不良反应少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伟光;刘裕芬;郭奋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我是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自05年调到肠道门诊以来,所接触慢性腹泻病人很多.近年来逐渐总结了这方面诊疗期间的一些经验.首先,慢性腹泻有以下特点:病程长,至少在4周以上,常在6-8周,甚至更长.临床表现以腹泻、腹痛为主,轻则多见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重则大便稀溏,日达数十次,或夹有浓血、粘液、里急后重感,甚至伴有发热、贫血、消瘦,体检有肝脾肿大、肛周脓肿、瘘管等并发症.
作者:朱润香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特点,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救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2011年3月救治的一氧化碳中毒病人56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中、重度,实施撤离现场、保持呼吸道通畅、高压氧治疗、激素、抗凝剂和维生素C等治疗措施.结果:临床治愈45例(80.35%);好转8例(14.28%);无效4例(7.14%),其中2例死亡,1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治疗效果的关键是,一经确诊无论病情轻重均应及早采用高压氧治疗且疗程要长.
作者:袁磊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治疗胆囊结石的经典术式,有诸多的容易让患者接受的优点,但随着胆囊切除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研究的深入,以及患者要求医生为其施行保留胆囊且解决疾患要求越来越多,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在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推崇.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在胆道镜下操作,能清晰观察到胆囊腔内的全貌,可以在直视的情况下配合取石网取净胆囊内结石,避免结石残留和损伤胆囊黏膜,已达到完全地取尽结石而保留胆囊功能的目的.本文将对我科自2010年1月-2011年5月实施全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4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过程中的经验.
作者:程汝艳;闫峥峥;邢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随机分为微创组(微刨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对照组(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各32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存活率达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5、30d后观察组存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9.2±4.2)、(14.1±4.2);对照组分别为(26.7±5.2)、(23.1±5.3),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预后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骏飞;柴慈婧;李罡;苏治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现代医药为中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天然药物的市场需求高速增长.青海省企业应充分发展科技力量,借鉴外省和国外先进的研究思想、研究成果和科学经营理念,积极推进青海省中草药产业的发展和进步.青海省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造就了明显的中草药资源优势.然而相应的研究以及市场开发却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落后状态.
作者:刘永健;王晓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对侧脑室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外科手术技术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室1997年08月-2007年07月期间30例侧脑室肿瘤病例临床资料,对侧脑室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显微手术入路进行探讨和研究.结果 肿瘤全切18例,大部分切除8例,部分切除4例.其中室管膜瘤1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5例,脑膜瘤8例,星形细胞瘤5例.术后出现脑积水3例,肢体轻瘫2例,术区硬膜下血肿1例,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1例,癫痫1例,脑梗死2例.结论 侧脑室内肿瘤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飞;乔卿均;廖磊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全手皮肤套状撕脱伤是手外伤中较严重的损伤,轻者为单纯皮肤撕脱,手背腱外膜、手掌掌腱膜均存在,撕脱的皮肤蒂部与手指未节相连,指甲及甲床完整;重者连同肌腱、掌腱膜及指部神经血管神经束均被撕脱,甚至撕脱性断指.全手皮肤套状撕脱伤的治疗有多种方法,但疗效不确切,仍是手外科一个棘手的难题.本文回顾近16年的文献,就全手皮肤套状撕脱伤的手术治疗现况作一综述,以便于临床医生选择适合自身技术能力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杨贞海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本文总结了笔者对腹痛的病因病机的认识,用柴胡疏肝散以理气行滞,养血调经治疗肝郁气滞型腹痛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本文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概念出发,着重分析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要求以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要求.
作者:张晶晶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期影响患者病情恢复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精神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住院的12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后1年内进行随访,请心理测量专业人士应用一系列的专业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病情预后评估.分析讨论治疗前期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将研究因素与随访结果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性别、出生胎次及入院时的主要临床行为和患者的思维形式障碍等情况与随访结果中影响因素无明显关联.但是与患者的家族史、临床诊断分型、住院期间的服药情况、家庭背景及社会支持度、患者发病形式及受教育水平等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前期影响预后有关.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前期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预后不佳.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应早期干预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莫迪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物理化学是药学重要的必修课程,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如何培养独立医科院校药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乎教学质量优劣重要途径.通过联系实际的紧密性、课堂气氛的活跃性、问题情境创设的巧妙性三个方面的探索,培养和提高了药学生物理化学的学习兴趣.
作者:杨婷;张玉芳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