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平
口咽癌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以发生于口咽内许多部位,口咽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4.3%.口咽腔解剖结构复杂,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原发口咽癌和淋巴瘤的好发部位.口咽为位于硬腭与舌骨水平之间的咽部,上接鼻咽腔,下通喉咽腔,口咽癌常发生于腭扁桃体区、舌根、软腭及相邻的咽后壁区域.CT扫描能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侵犯范围,特别是深部侵犯,以及有无淋巴转移,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刘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前尚未找到子宫肌瘸的确切病因,多见于30-50岁之间育龄妇女,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其中有少量粘缔组织纤维仅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确切的名称应称为子宫平滑肌瘤.
作者:付茂琴 刊期: 2011年第18期
1 生活技能教育及其价值意义生活技能教育的教学方式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差别.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听课和记录.这种学习方式对于掌握知识有一定的帮助,但却不利于技能的学习和锻炼.而生活技能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起到协调和组织的作用.生活技能教育的教学活动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形式活泼,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后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同理解力、有效的交流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决策能力等).
作者:武学琴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行为的指导思想,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护士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取得病人的合作,以便及时、准确、有效地完成各种治疗计划,并及时了解与解决病人的心理反应,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即病人入院到出院,出院后康复保健的指导等.结果:通过采取以上方法,本组焦虑、疼痛以及对环境的不适应均得以纠正,在住院期间未发生1例褥疮,提高了护理质量.将舒适护理应用到骨科护理中,使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感受到了舒适,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为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作者:宋桂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浅谈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作者:崔勋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本文就常见致肝损伤的中药及其成分与致肝损害机制及临床特点及加强预防措施等作简要述.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辨证施治、合理用药,才是防止中药引起肝损伤的有效措施.
作者:毕桂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浅谈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
作者:李素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浅谈宫腔镜的治疗体会.方法:对148例患者予以宫腔镜检查和治疗.结果:全组无上行感染和子宫穿孔,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人流反应综合症.结论:宫腔镜手术具有诊断快、准确性高、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无需住院等优点.
作者:赵新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经闭孔或耻骨后无张力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 I)的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6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对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经耻骨后无张力阴道悬吊术(TVT),随访8~12个月,均无尿失禁复发,无其并发症发生.结论:TVT、TVT-O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TVT-O更适合年老与有合并症的患者.
作者:谢林辉;高夫生;彭文生;傅春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1995年12月-2004年10月PTC存档蜡块标本共40例,作为实验组.患者术前均为经过任何抗肿瘤治疗,其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27~62(39.6±7.1)岁,有淋巴转移24例,无淋巴转移16例.另取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1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例,女10例,年龄25~63(38.3±7.4)岁,2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标本均有完整的病理和临床资料.
作者:何金嵘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比较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阑尾炎切除手术(OA);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LA).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感染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与OA比较,具有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以及感染发生率低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易发广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曲马多椎管内注射对椎管内麻醉后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寒战防治作用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通过对本院60例肾结石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在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后,A组使用曲马多椎管内注射治疗,B组使用生理盐水椎管内注射,对比两组寒战的程度、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两组在寒战减轻程度相比,曲马多较生理盐水疗效明显(P<0.05),A组静脉注药后HR和SpO2稍有下降,与B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两组MAP和RR无明显变化.两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曲马多椎管内注射对椎管内麻醉后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寒战防治作用明显,用药安全,临床上建议迸一步推广.
作者:郭锦潮;戴惠惠;董荟;周平义;许才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护士语言对患者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与疾病的康复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护士对患者的语言必须讲文明,讲礼貌,做到亲切,体贴,通俗自然,朴素而富有情趣,特别对失语患者更要讲求方式方法,护士的语言直接对病人产生心理效应.
作者:王宾;田海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infectious pneumonia)是新生儿常见病,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围生期感染性肺炎病死率约为5%~20%[1],必须早期诊断及治疗.为了探讨多巴胺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我院自2005年来采用多巴胺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12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以224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多巴胺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明显、副作用少.
作者:赵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特点,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救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2011年3月救治的一氧化碳中毒病人56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中、重度,实施撤离现场、保持呼吸道通畅、高压氧治疗、激素、抗凝剂和维生素C等治疗措施.结果:临床治愈45例(80.35%);好转8例(14.28%);无效4例(7.14%),其中2例死亡,1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治疗效果的关键是,一经确诊无论病情轻重均应及早采用高压氧治疗且疗程要长.
作者:袁磊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先兆流产的中医辩证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将其分为血热型、肾虚型、血瘀型与气血虚弱型,根据不同的辩证类型进行中医治疗,经过中医辨证治疗,治愈53例(72.60%),好转15例(20.55%),无效5例(6.85%),总有效率为93.15%.结论: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先兆性流产是一种安全、副作用少、疗效显著的临床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魏雪雄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解毒中药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21例,准备怀孕前3个月开始口服益肾活血解毒中药(熟地黄20g,菟丝子20g,桑寄生15g,制黄精15g,川续断15g,枸杞15g,山萸肉15g,当归15g,川芎15g,桃仁15g,红花15g,白花蛇舌草30g),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口服阿司匹林片25mg,每日1次,每月复查抗体一次,至孕3月后,查抗体持续为阴性,则停中药,若再次出现抗体阳性,则再加服中药.阿司匹林片则一直服至分娩前.对照组21例,准备怀孕前3个月开始口服阿司匹林片25mg,每日1次,一直服至分娩前.观察2组抗体的转阴率和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抗体转阴率为81.0%,较对照组(47.6%)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妊娠结局比较研究组的活产率为85.7%,较对照组(52.4%)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益肾活血解毒中药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能有效地清除抗体,更好地改善胚胎生存的环境,提高活产率.
作者:黄丽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评价国产和进口直接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盒.结果 国产HDL-C和进口HDL-C的精密度批内CV%均<2.0%,批间CV%<均3.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平均回收率99.9%和100.4%.Hb≤5.0 g/L、胆红素≤420μmol/L、VitC<1500μmol/L、甘油三酯≤12mmol/L对两种试剂测定均无影响;两种试剂测定结果有较好的可比性,符合临床要求.
作者:刘景惺;刘景程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许多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在进行心导管检查时,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这种现象被Kemp于1973年正式命名为心脏X综合征(CSX),Cannon等于1988年提出CSX患者的胸痛是由小的阻力冠状动脉血管(<500um)功能障碍所致的心肌缺血引起,建议称为微血管性心绞痛.但CSX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现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目前X综合征的发病机理以及治疗手段作一综述.
作者:林海丽;李忠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缺氧诱导因子1α、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高氧暴露早产鼠视网膜的表达规律.方法:标准SD大鼠的3日龄早产鼠随机分为高氧组、高氧返回组和空气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早产鼠视网膜HIF-1和VEGF表达水平.结果:1)高氧组HIF-1α、VEGF比空气组表达增加(p<0.05);高氧返回组HIF-1α、VEGF表达进一步增强,显著高于高氧组(p<0.05),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亦明显多于高氧组(p<0.001);空气组有PEDF阳性表达,高氧组表达明显增强,均高于空气组和高氧返回组(p<0.05).2)HIF-1α的表达与VEGF、新生血管数的表达成正相关(r分别为0.56和0.64,P<均0.01),PEDF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新生血管数呈负相关(r分别为-0.43和-0.58,P分别<均0.05,0.01).结论:高氧暴露后HIF-1α和VEGF的高表达是早产儿视网膜病血管异常增生的重要原因,VEGF和PEDF的表达失衡可能与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全裕凤;张华;肖胜军;郑明慈;邓毅;周勇;杨欢;刘曼;廖勇杰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