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栋;夏曙光;汪艳霞;张玉娟;孟祥丽;刘艳华
目的 分析负性生活事件是否对帕金森病病人非运动症状产生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原发性帕金森病病人48例,按在过去12个月内是否出现负性生活事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入组前采用PD非运动症状30问卷量表(NMSQuest)问卷,记录病人的评分结果,进行常规治疗.12个月后,再次进行NMSQuest问卷评分,比较两次结果.结果 试验组评分入组前为20.8分±3.3分,对照组为17.2分±2.6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试验组为25.3分±2.4分,对照组为21.8分±1.9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MSQuest问卷提示自主神经功能、抑郁焦虑及睡眠障碍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可能与帕金森病病非运动症状有关,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宋征宇;岳秉宏;谷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五苓散联合补阳还五汤对创伤性脑水肿病人脑部供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创伤性脑水肿病人40例,按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组使用西医保守治疗,以20%甘露行脱水.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五苓散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以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检测并比较病人治疗前后左右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及临床功能评分(KPS).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各动脉Vm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RI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Vm提高及RI降低得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临床功能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苓散联合补阳还五汤可明显降低创伤性脑水肿病人的脑血流阻力,改善病人脑部供血,从而减轻脑水肿引起的脑损害,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林彬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MI)病人冠脉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相关因素,为AMI危险分层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病人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PCI术后即刻ST段回落情况分为回落完全组(ST段回落≥50%)和回落不全组.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ST段回落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1例(22.8%)AMI病人PCI术后即可ST段回落不良,单因素分析显示ST段回落不良与病人年龄(≥70岁)、左前降支病变、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拮抗剂应用和总缺血时间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3.3,95%CI:1.2~11.6,P<0.05)、未应用GPⅡb/Ⅲa拮抗剂(OR=2.9,95%CI:1.4~9.6,P<0.05)和总缺血时间较长(OR=1.7,95%CI:1.2~3.9,P<0.05)是AMI冠脉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CI术前未应用GPⅡb/Ⅲa拮抗剂且存在缺血时间较长的高龄病人是ST段回落不良的高危人群.
作者:刘翠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纹状体多巴胺和环磷腺苷调节的磷酸化蛋白-32(DARPP-32)(Thr34)磷酸化与止颤汤对大鼠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于大鼠脑部黑质造成帕金森病(PD)模型,进一步予以左旋多巴/苄丝肼腹腔注射制作异动症(LID)模型.实验设立正常组,LID模型组,LID西药组及小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大剂量中药组,并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DARPP-32(Thr34)磷酸化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假手术组DARPP-32(Thr34)磷酸化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中药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DARPP-32磷酸化表达与西药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磷酸化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止颤汤可有效降低纹状体DARPP-32(Thr34)磷酸化的表达,可能是止颤汤治疗异动症的机制.
作者:黄宁静;陆小青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对脑出血病人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的208例脑出血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卒中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51例)和预后良好组(157例);根据病人血糖水平分为血糖升高组(60例)和血糖正常组(148例);根据病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其分为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组(63例)和糖化血红蛋白正常组(145例).检测所有病人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胆固醇含量、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并比较分析结果.结果 预后不良组血糖升高人数较血糖正常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病人较糖化血红蛋白正常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本研究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糖水平(95%CI 0.231~0.74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95%CI 0.176~0.673)对病人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脑出血病人的预后有一定影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脑出血病人预后效果越差.
作者:林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炎症因子、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0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方案;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33,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6 min步行距离(6MW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病人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作者:叶慧芳;张杰;刘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利用免疫磁珠法富集上皮性卵巢癌合并静脉血栓(VET)病人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观察血液CTCs水平与病人静脉血栓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确诊的62例卵巢癌合并VET病人外周血,应用免疫磁珠法富集上皮性卵巢癌病人的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研究CTCs水平与病人栓塞的关系.结果 62例上皮性卵巢癌合并VET病人47例为CTCs阳性,CTCs阳性率与上皮性卵巢癌病人的年龄、肿瘤部位、TNM分期及纤维蛋白原无关(P>0.05);与CA125、血小板数量及抗凝血酶Ⅲ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Cs监测可能为预测卵巢癌病人静脉栓塞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玲;乔翠峰;杜秀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应用华法林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房颤动(AF)的临床效果及对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市长安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0例AF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华法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房颤发作情况,血清MMP-2、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或缩短(P<0.01);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2周后MMP-2、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应用华法林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AF能有效减轻或消除病人症状,改善病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党亚南;党亚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早期溶栓治疗后不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时间对病人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STEM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溶栓治疗,A组溶栓再通6 h后进行PCI术,B组溶栓再通延迟10 d后给予PCI术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恢复情况,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观察病人心肌血流分级(TIMI)情况,记录治疗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变化,均随访6个月,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均降低,LVEF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指标变化幅度高于B组(P<0.05).PCI术后,各组血流分级0级、Ⅰ级、Ⅱ级所占比例降低,Ⅲ级所占比例升高,与PCI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I后血流分级3级所占比例高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CK-MB、NT-proBNP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降低幅度高于B组(P<0.05).A组心绞痛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病人采用静脉溶栓联合早期PCI术治疗,可改善病人左室功能,促进心肌血管再通,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王芳;王学惠;周祥群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血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118例,根据有无OSAHS分为单纯主动脉夹层组(A组)41例,主动脉夹层合并OSAHS组(B组)77例.B组再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为轻度OSAHS组(B1组)32例、中重度OSAHS组(B2组)45例.比较血压、血氧参数,并分析血压参数与呼吸睡眠相关数据的相关性.结果 B组腰围、体重指数及24 h平均收缩压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显著高于B1组;平均血氧饱和度、低血氧饱和度显著低于B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收缩压(SBP)夜及脉压夜显著高于B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SBP非杓形比例显著高于B1组,B2组SBP夜间血压下降比例显著低于B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病人中,白天血压[SBP/舒张压(DBP)]与体重指数(BMI)(r=0.26/0.22,P<0.05).夜间SBP与AHI相关(r=0.26,P<0.05).B2组病人SBP夜及脉压与AHI相关(r=0.57/0.45,P<0.05).结论 OSAHS对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病人血压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夜间SBP及夜间脉压升高,SBP非杓形比例高,OSAHS病人夜间发生缺氧,这可能是合并OSAHS的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病人收缩压波动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陈向荣;孟庆国;别自东;王竟靖;沙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单用和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256例,按照入院顺序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单药组与联合组,各128例.入选病人均给予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单药组病人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每日100 mg,联合组病人在单药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每日75 mg,疗程2周.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及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及分别用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为诱导剂的血小板聚集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χ2=11.13,P<0.01).治疗前两组病人NIHSS和ADL评分、GMP-140水平、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NIHSS和ADL评分、GMP-140水平、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各组治疗前水平;与单药组比较,联合组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可进一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病人的生活能力.
作者:王坤;段毅;王军英;赵平平;张云书;陈立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Ⅲ评分系统在评估重症急性脑卒中病情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0例重症急性脑卒中病人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应用APACHE Ⅲ评分系统对病情及预后进行评估,并与APACHE Ⅱ评分系统进行比较.结果 APACHE Ⅲ评分不同分数段预后死亡率构成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病死率随着APACHE Ⅲ评分提高而逐渐上升,其中APACHE Ⅲ评分≤40分,死亡率为0.7%;APACHE Ⅲ评分为40分~80分,死亡率为4.0%;APACHE Ⅲ评分≥80分,死亡率为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 Ⅲ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结论 APACHE Ⅲ评分系统在评价脑卒中病人病情危重程度方面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是预测脑卒中病人死亡危险度的重要评分方法.
作者:陈泽宇;刘俊;徐志坚;刘端绘;梁振杰;莫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4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94例心律失常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律失常病人使用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临床疗效肯定,可行性高,有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
作者:刘琼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大量脑出血的卫生经济学结果,总结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的优劣.方法 依据配对、对照原则选取2010年2月-2015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脑出血病人8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行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病人为微创组(40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病人为开颅组(40例).通过Excel表格记录病人并发症、手术时间、引流拔除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术前和术后21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国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等,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比较组间及组内差异.结果 ①微创组35例获救,开颅组36例获救,两组术后并发症(应激性溃疡、再出血或新颅内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肺栓塞、死亡)发生率接近(P>0.05).②与开颅组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住院总花费少(P<0.05);两组引流拔除时间相当(P>0.05).③两组术前和术后21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接近(P>0.05),且术后21 d优于术前(P<0.05).④两组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生活自理、轻度功能障碍、中度功能障碍、重度功能障碍)情况接近(P>0.05).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术能有效治疗大量脑出血,相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住院花费少等优势.
作者:王洪流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型)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入选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加中药稳斑汤,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汤剂治疗及体外反搏,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血清VEGF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组治疗后血清VEG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中西医结合联合体外反搏能改善冠心病(痰瘀互结型)病人临床疗效,增加血清VEGF,促进侧支循环形成.
作者:姜丹;宫丽鸿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脑血疏口服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后对继发神经功能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1月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后6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n=31)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及常规综合对症治疗,治疗组(n=31)在微创穿刺引流术及常规综合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血疏口服液,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微创穿刺术后残留血肿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治疗后3个月的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是85.5分±11.2分,治疗后10 d、15 d时的脑部残留血肿量是0 mL、0 mL;对照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80.64%,治疗后3个月的ESS评分是63.2分±16.9分,治疗后10 d、15 d时的脑部残留血肿量是1.8 mL±0.1 mL、1.60mL±0.08 mL;两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脑血疏口服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后继发神经功能损害的治疗效果肯定,可消除病人脑部残留血肿,改善其神经功能.
作者:杨春光;王艳阳;白永杰;姚远;李瑞杰;王夏红;孙世龙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血清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天津市南开医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AIS病人42例为病例组,同期健康查体中心查体者38名为对照组.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Chemerin的水平,并以血清Chemerin为参考指标,判断AIS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判断Chemerin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血清Chemer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Chemerin为参考指标诊断AI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3.2%和71.1%,ROC曲线下面积为0.76.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血清Chemerin与hs-CRP存在正相关(r=0.56,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Chemerin表达水平升高且与hs-CRP存在正相关性,可作为ASCI的生物学诊断标记物.
作者:刘涛;刘维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参麦注射液是一种以古方为基础研制的中药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人参和麦冬,其含有人参皂苷、人参多糖、甾苷、有机酸等成分,这些有效成分可加强机体器官抗应激能力,调节和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本文主要介绍参麦注射液概况,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参麦注射液近年来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成果.
作者:张斯佳;赵海苹;罗玉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加味通窍活血汤对颈内动脉系统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病人脑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98例瘀阻脑络证或气虚血瘀证颈内动脉系统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加味通窍活血汤,于治疗7 d、14 d后采用TCD观察两组责任血管血流速度及侧支循环代偿的改善情况,并于治疗前、治疗7 d、14 d后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治疗组改善侧支循环代偿和责任血管血流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NIHS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通窍活血汤能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责任血管血流速度,促进脑侧支循环代偿建立,挽救缺血半暗带,促进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减轻后遗症.
作者:黄年平;谭支文;陈彩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心血管领域中,心力衰竭是一项重要且严重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西医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辅助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和病人预后.本文从三个中医分期,初期、中期、终末期阐述中医对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夏健宁;彭哲 刊期: 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