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镜下放置鼻肠营养管方法的探讨

丁晶;白银兰;徐振瑞

关键词:胃镜, 鼻肠营养管
摘要:目的:探讨胃镜下放置鼻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方法.方法:对7例需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采用胃镜下鼻肠管置入术.结果:通过胃镜下放置鼻肠营养管7例均一次性置管成功,营养管放置成功率100%.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双肾上腺结核诊治体会

    肾结核较常见,但肾上腺结核比较少见.而双肾上腺结核则罕见.肾上腺结核诊断较为困难,易与肾上腺肿瘤等混淆,临床应与之鉴别.

    作者:吴瞵锦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临床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分析

    消化道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临床治疗卜以采用抗酸,根除Hp的感染,进而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面愈合,预防和减少复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手段.几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可起到互补和协同作用.

    作者:刘翠妮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105例临床研究分析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典型的亚临床胆汁淤积,现把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分娩的105例ICP孕妇与同期正常孕妇6512例,做以下回顾性分析.

    作者:冯丽;陈晓萍;温华惠;何恒君;李丽春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丝裂霉素对PR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影响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MMC)对角膜准分子激光切削术(PR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影响.方法:随即对104人(207只眼)进行PRK手术,等值球镜约在-4.00D~-9.00D.其中A组52人104只眼行PRK术后将浸有0.02%丝裂霉素棉签,浸润角膜中央切削区,持续时间约25秒~30秒,后用10-20mlBSS(平衡盐水)冲洗≥30秒;B组52人,作为对照组,103只眼行PRK术后仅用生理盐水冲洗.两组病人术后均戴同一型号博士伦隐形眼镜,用同一组PRK术后常规眼药滴眼,并于术后1周、半月、1月、3月、半年等,南同一人在裂隙灯下观察角膜情况及HAZE评分.结果:不同时间MMC组和BBS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观察3-18个月,A组HAZE明显轻于B组P<0.05(P=0.014),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PRK术后HAZE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但PRK术后应用浸有MMC的棉签浸润切削区可有效的抑制HAZE的形成.

    作者:张秋莲;余笑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健康体检老年人静脉采血的常见问题及防范

    批量体检采血存在人数多时间短的特点,特别是对老年人进行体检,老年人血管条件较差,在静脉采血过程中易发生不良反应和意外,多数人对此产生恐惧,希望采血一次成功.我中心近一年对东营市和油田部分单位老职工进行体检,采血时经过采取多种有效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任秀菊;马双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66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直接威胁产妇生命安全及生命质量,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前置胎盘是妊娠期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国外有报道其发生率为0.28%~2.0%[1],国内报道为0.24%~1.57%,其是妊娠晚期产前和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对母婴安全均有严重影响.

    作者:李丽春;陈晓萍;温华惠;何恒君;冯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11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氨甲喋呤(MTX)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6月到2011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异位妊娠的11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分布为25.87±2.85岁,研究人群人选标准为患者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在4cm以下,输卵管妊娠未发生流产或者破裂,无明显内出血,血β-HCG在2000IU/L以下,要求保守治疗或迫切需要保留生育功能,同时排出患者患有其他严重的肝肾疾病.治疗方法采用MTX(0.4mg/kg).肌注,5天为一疗程,在治疗第4日和第7日测血清β-HCG,若β-HCG下降<15%,则重复治疗剂量,期间观察HCG下降程度及B超监测包块消退情况.结果 研究显示采用氨甲喋呤进行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其治疗成功率为96.40%.结论 采用氨甲喋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昏迷病人并发症的循证护理

    目的:探讨昏迷病人常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方法,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昏迷病人.解决病人窒息、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功能锻炼、口腔感染等问题的实践过程.结果:66例中3例发生肺部感染其中2例死亡,无一例发生压疮,及泌尿系感染4例,无一例肢体废用.结论:循证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对减少病人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且可丰富护理人员的知识.

    作者:陈晓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高频电泪道浚通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泪道浚通加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78眼)泪道阻塞患者用WZC一Ⅲ型泪道高频治疗仪浚通泪道后植入硅胶管,留置3-6月后拔管.结果:共治疗患者66例78眼,硅胶管半均留置3.8个月,拔管后平均随访11.0个月,共治愈60眼(76.9%),好转8 眼(10.3%),无效10眼(12.8%),总有效率为87.2%.结论:泪道浚通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方法简单,组织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治疗泪道阻塞.疗效满意.

    作者:郭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临床疗效观察

    比较分析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对Ⅰ、Ⅱ期乳腺癌患者愈后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03年6月~2010年12月的乳腺癌临床资料中抽取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共125例,其中90例行改良根治术,35例行保乳术,比较两组的局部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两组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牛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生活质量,美容满意率方面保乳组明显高于改良组.结论:对于比较早期的Ⅰ、Ⅱ期乳腺癌保乳组和改良组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高于改良组.

    作者:钱秀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妊娠中期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中期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因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接受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无术中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32 min,术中平均出血25 ml.无腹痛、阴道流血等先兆流产症状.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d.11例患者均成功分娩健康婴儿.结论 在妊娠中期选掸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巨大卵巢囊肿足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乃荣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入本院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自然分娩组)616例和B组(剖宫产组)102例,后将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及休克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A组的产后出血率及失血性休克发生率低于B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自然分娩引起的产后出血比剖宫产少,休克发生率低,对产妇生命安全保障较高,临床应严格控制剖宫产的手术指征,以便提高剖宫产术质量,使出血率降低,尽量避免休克发生.

    作者:孙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EDTA抗凝血和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PT、INR、PTA的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患者用EDTA抗凝血和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PT、(INR)、(PTA)结果的影响.方法 取60例新鲜血浆混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EDTA抗凝血,检测(PT、(INR)、凝血酶原活动度.对照组给予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INR)、凝血酶原活动度.结果 两种试剂的(INR)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性(P>0.5);两种试剂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EDTA抗凝血浆检测在临床上是可接受的,但必须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

    作者:范英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颈椎病单纯针灸与针灸配合推拿两种疗法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单纯针灸法与针灸配合推拿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本院2005年至2010年期间中医内科收治的108例颈椎病患者,按照临床分型标准分成不同类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针灸推拿实验组和针灸法对照组,每组54例.分别观察两组病例短期总有效率、3个月复发率以及6个月复发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5%、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复发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2.5%和28.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且在6个月后复发率上也占有显著性优势.

    作者:杨谦;陈楠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酶联免疫分析对乙肝两对半的探讨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例门诊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和乳胶层析法对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比,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意义.结果:两种方法的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比较,HBsAg、HBeAg、HBeAb 三项结果差异性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HbsAb、HBeAb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及时对标本做出处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对环境等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提高ELISA的检出率.结论:EIISA法是检测乙肝两对半的灵敏方法,规范检测操作、加强质控,可有效排除影响因素干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卢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心理护理在急诊抢救中的作用

    急诊是医院抢救患者的前沿,接触的大多是发病急、时间紧、病情复杂且难以预测的种种病情和患者,针对不同的病情和不同的病人予以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党中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学习分析叶廷钰治疗肾病的传承经验

    肾病主要以肾小球病变的症型为主,临床上多以肉眼血尿、浮肿来诊.肾小球疾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多在于热在下焦,热可分为虚实.其次,脾肾气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肝肾阴虚亦为临床常见的症型.本文总结了叶廷钰在治疗慢性肾病方面有着独道的方法,首辨阴阳;重视活血化瘀,搜风通络的运用;重视内服和外治,辨病论治等等.

    作者:孙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成分血制备过程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更好的保障血液质量安全,进一步完善血站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精细化管理要贯穿在整个制备过程的始终.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包括人、机、料、法、环几个方面的可变因素的控制.结论:精细化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意识、一种认真的态度、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要使员工在血站文化熏陶下,能下意识地自觉地执行各项管理制度,这才是血站精细化管理的高境界.

    作者:张在臻;姜春玲;刘肖云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将8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作者:王正乐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中的优势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是因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倦损伤,或因年老体衰,肾精亏损等导致脏腑阴阳平衡失调,风火内生,痰淤交阻,气血逆乱所致.高血压治疗的目标不仅在十降低血压本身,更重要的是全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其特有的疗效和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作者:郑德福;杨秋云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