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室上性心动过速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的护理体会

黄水英;何佩丽

关键词:室上性心动过速, 食道心房调搏检查,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窀卜性心动过速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30例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的患者进行检杳前、中、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0例患者中,除1例因不合作中途终止检查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检查.结论:食道调搏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需要方法之一,护士认真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及检查中的护理配合尤为重要,是食道调搏成功的关键.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与护理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对合适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随机选取300例分娩的产妇,将其平均分为a、b、c共3组,每组100例产妇,a组行硬膜外阻滞和病人自控镇痛,b组采用瑞芬太尼自控式静脉用药镇痛,c组作为对照组未给予任何镇痛措施,对3组病人的产程时间、疼痛情况以及新生儿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镇痛过程中的相关护理经验.结果:通过临床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的镇痛效果远远好于c组,a组的镇痛有效率高达97%,另外3例为重度疼痛,b组的镇痛有效率达62%,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的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合适的护理工作提高产妇的镇痛效果.结论:硬膜外阻滞和病人自控镇痛的效果好,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在大型医院可作为首选镇痛方式,药物镇痛虽不及硬膜外镇痛效果,但也简便易行,对母婴不良效果,可以在基层单位实施,另外,镇痛前后都要做好产妇的护理工作.

    作者:杨秀香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门诊输液室加强环节管理体会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确保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 我科门诊输液室针对输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实际工作,在输液全过程实施流程环节管理,落实核对三签名制、主班负责制、反问姓名制、年轻护士带教培养制、巡视记录签名制、值班长制等护理制度.结果 实施输液流程环节管理,提高了门诊输液质量,使患者投诉、护理差错下降.结论 实施输液流程环节管理,消除门诊输液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服务.

    作者:胡高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66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直接威胁产妇生命安全及生命质量,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前置胎盘是妊娠期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国外有报道其发生率为0.28%~2.0%[1],国内报道为0.24%~1.57%,其是妊娠晚期产前和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对母婴安全均有严重影响.

    作者:李丽春;陈晓萍;温华惠;何恒君;冯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关于合理用药的思考

    目前,我国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严重.分析不合珲用药的深层次原因,指出构建我同合理用药的社会促进体系必须从政策的完善人手,对用药实施全过程控制,对于相关学科要加大研究力度,才能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降.

    作者:祝广强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大学生艾滋病感染情况探讨

    艾滋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迅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第四大杀手.大学生作为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艾滋病感染者增多,大学校园成为艾滋病感染群体之一,因此,大学生做为新时代的未来,必须让其了解艾滋病有关知识,增强自身防范意识,预防艾滋病,关注健康.

    作者:张翠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7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复性念珠菌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8例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每日1剂,分二次口服,对照组39例采用予酮康唑,每日2次每次1颗口服,两组均以3周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4%和/84.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疗效好.

    作者:谭冬云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浅谈中药膜分离技术工艺及实证分析

    膜分离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在传统中药生产中呈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文章对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在制剂生产方面去杂除热源以及药剂浓缩和溶剂回收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归纳,并对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全面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晓梅;苏晓艳;王静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自拟排石汤治疗肾结石80例

    目的:观察采用排石汤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给予自拟排石汤治疗(处方: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车前子、石苇、曲麦、萹蓄、白茅根、王不留行、牛膝、大黄、土元、炮甲、甘草)每日一剂,分三次口服,5天一疗程.结果:治愈68例,好转7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90%.结论:自拟排石汤治疗肾结石疗效明显.

    作者:韩继春;刘良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在宫颈癌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

    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呈现出低龄化发展的趋势[1].手术根治治疗是其首选的治疗方式,但于术治疗范围大、创而广、并发症多以及对生育等具有严重影响,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预后[2].因此,需要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配合.

    作者:蒋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通淋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通淋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方中山萸肉粉碎成细粉,其余加水煎煮提取浓缩成稠膏,与上述细粉混合,制成颗粒,干燥,装入胶囊.在显微镜下观察山萸肉的显微特征,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甘草定性鉴别.结果:其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靠.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金匮》黑疸病名与证治源流考

    张仲景首先提出黑疸之名,认为本病是疸病的变证或转归.历代医家在<金匮要略>的基础上研究本病的病因病机与治法方药.笔者通过研读历代文献,对黑疸的病名及证治源流进行整理,以期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作者:王俊;刘桠;康健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养心汤在心脏衰竭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养心汤治疗心脏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间在我院住院的心脏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埘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组在常规治疗的蕈础上加用养心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LVEF、SV、CO及CI方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心汤治疗心脏衰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仕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偏方治疗偏头疼

    偏头痛是血管性头痛的一种,血管性头痛是由于颅血管收缩功能变化而引起的头痛,血管件头痛分为原发性血管性头痛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血管性头痛又称偏头痛(Migrajne),继发性多为两侧头痛.

    作者:张福明;石向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干预措施

    由于小儿具有好动、血管细、血管壁薄的特点,所以在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过程中常会出现留置针脱管、堵管、静脉炎等现象.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共580例,结合护理实例,选择合理的留置部位、穿刺方法、固定方法,以期提高儿科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有效率.

    作者:胡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失眠证治沿革解析

    通过梳理历代有关失眠论述,提出古代医家论治失眠多以外感内伤为纲,并重视心、肾、脾、瘀、火等因素的作用,饶有创见,对临证多有裨益.

    作者:陈淑慧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护理中循证护理在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在术后对其实施循证护理,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有1例脑脊液漏发生,后经处理后停止,无其它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护理人员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使护理质量提高,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林建芬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饮片的有效成分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饮片及其免煎饮片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用分析方法对白术饮片及其免煎饮片中的挥发油、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白术饮片及其免煎饮片中挥发油的提取率分别为:3.2%、0.91%,两者中多糖的提取率分别为:9.12%、7.76%.结论: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饮片中的有些有效成分含量区别很大,有些并无显著差异.

    作者:王玉芬;满喜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膀胱肿瘤患者术后护理

    目的 减少患者病痛,促进身体康复.方法:加强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结果:患者情绪稳定,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有利于术后心身康复.

    作者:罗美珍;袁媛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多发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6,以往传统的治疗方案均为闭合复位.夹板或石膏托外同定,此方法对桡骨远端关节外的简单骨折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对不稳定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尤其是关节内的骨折,单纯的石膏外固定很难做到关节面良好的对位和稳定的固定,易导致桡腕及桡尺关节骨性关节炎[1],正中神经嵌压,腕部关节疼痛等并发症.我院自2002年以来,采用T型或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谭茂涛;厉晓龙;崔一军;陆文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药物和肌肉功能锻炼在骨质疏松后压缩性骨折中的作用探讨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病因病理比较复杂,但概括起来不外乎激素调控、营养因素、物理因素、遗传因素等的异常.这些因素或是引起肠对钙的吸收减少,或是引起肾脏对钙的排泄增多、回收减少,或是引起破骨细胞数量增多且其活性增强以至溶骨过程占优势,或是引起成骨细胞的活性减弱导致骨基质形成减少,骨代谢处于负平衡,骨吸收与骨形成失衡,使骨基质和骨钙含量均减少,终导致骨质疏松.

    作者:陈海良;林晓生;曾伟坤;盛朝辉;庞瑞明;谭官峰;刘红财;朱卫成;吴泽荣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