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娥
镇痛泵(PCA)的使用通过临床试验证实能减轻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的问题.文章分析了使用镇痛泵的方法以及科学的护理,通过掌握镇痛泵的用药量,浓度,速度以及副作用的科学方法降低术后的并发症概率.
作者:刘银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为使病人下床步行功能锻炼时正确使用拐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通过临床护理指导,使病人掌握扶拐的前期准备、拐杖的选择、扶拐行走的原则与正确扶拐步态及弃拐的时机和注意事项.
作者:汤相如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比较超脉冲CO<'2>激光治疗颜面部不同大小色素痣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色素痣患者85例(295个色素痣),并将所有色素痣病损按直径大小分为0~3mm组(195个)、3~5mm组(100个),术前常规测量色素德直径,经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后,观察及测量两组不同直径色素痣的创口愈后情况.结果:0~3mm组的有效率为84.6%,3~5mm组为45.0%,两者之间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在治疗颜面部色素痣时临床疗效明显,直径越小,有效率越高.
作者:郭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呈现出低龄化发展的趋势[1].手术根治治疗是其首选的治疗方式,但于术治疗范围大、创而广、并发症多以及对生育等具有严重影响,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预后[2].因此,需要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配合.
作者:蒋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1 症状中毒性菌痢多见于2~7岁体质好的儿童.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达40℃以上,而肠道炎症反应极轻.这是由于痢疾杆菌内毒素的作用,并且可能与某些儿童的特异性体质有关.中毒型菌痢义可分为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临床上起病急骤,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若不及时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可出现休克、昏迷.也可由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而致全身皮肤和各脏器出血儿死亡,预后较差.
作者:于光亮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宫外孕的应用,提高宫外孕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单位45例可疑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超声诊断结果及手术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随访15例于初次检查后5d~10d宫内出现正常妊娠囊为正常妊娠.10例注射黄体酮后月经来潮.2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宫外孕.结论:超声诊断是宫外孕的可靠影像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艳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乳腺增生症在病机上与肾肝脾三脏及冲任二脉等关系较大,脾肾不足,肝失疏泄是乳腺增生症的发病之本,气滞、痰凝、血瘀是乳腺增生症的发病之标.在治疗上,需辨证施治,标本兼顾,虚实并调,尤其重视补肾、调理冲任在各型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发放调查问卷方式调查150名临床护士,调查问卷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量表及丁作倦怠量表,两表均采用简体中文版.付出回报量表包含外在付出、回报和内在投入三个维度,前者采用likert五点法,后者采用7点法,采用简单相关以及回归分析分析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结果 职业紧张中付出回报比和内在投入均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正相关,职业紧张对工作倦怠具有预测作用.结论 护士职业紧张会引起工作倦怠,两者成正比关系.
作者:汤相如 刊期: 2011年第19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5岁,教师.因右眼视物不清4天,于2011年5月3日入院.查体T36.3℃,P 72次/分,R18次/分,BP110/80mmHg,神智清,颈软,心肺(一),肝脾(一),神经系统(一).眼底镜检:视网膜黄斑区小血管痉挛并水肿,有黄色点状渗出.实验室检查:Hb143g/L,WBC14.4×109/L,N0.84,L0.19.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正常.
作者:李莎;李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疣病毒HPV3和HPV5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好发于面部手背部等暴露部位,并容易自身接种传播.扁平疣发生于青少年相对多见,尤其易累及面部,严重影响面部形象,给患者及家人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而目前西医治疗,疗效并不满意.物理治疗(如激光、液氮冷冻治疗等疗法)对皮肤有较强刺激,掌握不好易留疤痕或色素沉着.
作者:欧阳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甲状腺疾患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不论其原因或性质如何,多表现为甲状腺肿大或肿块形成,甲状腺肿瘤可单发也可多发.过去一直认为单发肿块恶性率高,多发者恶性率低,一般前者为后者的2-3倍.但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与资料统计显示,多发性肿块的癌发生率也不低.因此,全面探讨甲状腺癌诊断及治疗方法,对病人的病情恢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ay syndmme,T0BS)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预后.方法:对19例确诊为TOBS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OBS的主要病因为血栓形成,危险因素以高血压常见,临床特点多样化,以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改变为主,头颅MRI为TOBS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结论:TOBS的预后较差,但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有效的治疗仍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刘怡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讨论刺络放血加电针治疗巾老年骨性关节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以穴位针刺加电针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电针刺放血疗法.结果 用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总有效率97.29%,对照组总有效率83.34%,治疗组优胜于对照组.结论 刺络放血加电针治疗中老年骨性关节炎起到了标本兼治的功效.
作者:马俊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一般我们在判断一些疑难疾病时会需要借助到放射科的一些影像设备来进行透视和照相,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对医院的影像设备还是比较熟悉的.目前放射科中的影像学已经成为临床上应用为广泛的一种检查辅助手段,帮助我们对于各种疾病进行判断和治疗,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目前医院的影像设备维修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采用有效地方法来提高这些设备的使用寿命.
作者:冯瑞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的原因,总结护理体会,探讨护理的对策.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之间因尿路感染而住院的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42例尿路感染的患者,病因主要是留置导尿管、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结论:尿路感染主要是因为细菌逆行感染造成,应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治疗应在药物敏感试验的指导下进行,住院期间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刘果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孕妇发生早产的原因,并探讨对母儿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早产妇86例,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足月产86例为对照组,早产妇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早产的临床因素比较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症、胎位异常是早产的危险因素,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死亡、低体重儿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产是孕期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积极治疗孕期并发症,增加孕检次数和孕期卫生指导,合理用药是防止早产的重要措施.
作者:程慧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比较分析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对Ⅰ、Ⅱ期乳腺癌患者愈后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03年6月~2010年12月的乳腺癌临床资料中抽取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共125例,其中90例行改良根治术,35例行保乳术,比较两组的局部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两组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牛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生活质量,美容满意率方面保乳组明显高于改良组.结论:对于比较早期的Ⅰ、Ⅱ期乳腺癌保乳组和改良组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高于改良组.
作者:钱秀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通过临床护理观察,COPD患者夜间血氧变化因此合理制定护理对策切实相关.
作者:韩桂颖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羊水及其内容物进入母血循环,形成肺栓塞、休克、凝血障碍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严重综合征,是产科发病率低而病死率极高的并发症.
作者:李翠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骨炎灵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RH-HPLC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相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10.%冰醋酸溶液(24:4:72);检测波长322nm.结果 阿魏酸在0.073~2.9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很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06%,RSD=1.23%(n=6).结论 所建方法结果准确、操作简便,能用于控制骨炎灵颗粒的质量.
作者:付泽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