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在宫外孕的应用

叶艳岱

关键词:超声诊断, 宫外孕,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宫外孕的应用,提高宫外孕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单位45例可疑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超声诊断结果及手术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随访15例于初次检查后5d~10d宫内出现正常妊娠囊为正常妊娠.10例注射黄体酮后月经来潮.2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宫外孕.结论:超声诊断是宫外孕的可靠影像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ay syndmme,T0BS)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预后.方法:对19例确诊为TOBS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OBS的主要病因为血栓形成,危险因素以高血压常见,临床特点多样化,以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改变为主,头颅MRI为TOBS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结论:TOBS的预后较差,但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有效的治疗仍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刘怡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1569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目的:分析湖北省随州市中心医院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抽取2011年1月1日-4月1日期间手术病历1569份,对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1)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7.90%;(2)用药频次高的依次为第2代头孢菌素、青霉索类与第3代头孢菌素;(3)用药时间(例平均用药天数);Ⅰ类切口为3.4d,Ⅱ类切口为5.3d,Ⅲ类切口为9.8d,(4)用药时机:术前大于2h用药17.00%,2h内用药40.30%,术后用药42.70%.结论: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作用率高,药物选择、联合应用、用药时机、用药时间、用法用量等方面不合理、不科学的情况比较普通,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张秋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丹红注射液配合常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一次,共14日.丹参组60例,给予丹参40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一次,共14日.结果:丹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高.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玉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老年Colles骨折患者门诊治疗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colles骨折门诊行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同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本院门诊行手法复位石膏央板外同定治疗的老年Colles骨折患者50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外周定4周,获得随访49例,失访1例,随访时间6-4个月,平均10.5个月,并发症:功能受限2例,萎缩性骨炎1例.结论 老年colles骨折门诊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简便、安全、有效、费用低廉,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邹华定;胡辉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膀胱肿瘤患者术后护理

    目的 减少患者病痛,促进身体康复.方法:加强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结果:患者情绪稳定,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有利于术后心身康复.

    作者:罗美珍;袁媛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3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变异型心绞痛(VA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0例VAP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VAP好发于男性,吸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心绞痛多于夜间及凌晨静息时发作,17例(56.7%)患者伴发心律失常,7例患者晕厥,均因严重心律失常所致,3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27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有固定性狭窄病变者18例(66.7%),冠状动脉正常者9例(33.3%).所有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和钙通道阻滞剂治疗,伴有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者,5例行冠脉介入治疗,l例行冠脉搭桥术,有2例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结论 变异型心绞痛既可发生于有狭窄病变的冠状动脉,也可发生于正常冠状动脉,前者多见,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硝酸酯类和钙通道阻滞剂是丰要的药物治疗,对伴有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者可行支架植入或冠脉搭桥术,对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可考虑器械植入治疗.

    作者:王伟森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探究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的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9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72h内)行ERCP及内镜治疗(ERCP组),并与同期保守治疗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ERCP组全部成功实施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72例胆总管结石者行网篮及气囊取石,所有92例均行鼻胆管引流,重症组10例同时行胰管支架引流.ERCP组平均腹痛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ERCP组重症组病死率8.3%,对照组重症组病死率33.3%.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ERCP治疗是安全的,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和费用.

    作者:刘京平;汤梦锦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两医结合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OHSS)的有效性.方法:OHSS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西医治疗组(A组)和中西医治疗组(B组),比较两组之间对于疾病症状(腹胀)、体征(腹嗣、体重)、红细胞压积的控制以及腹水穿刺频率、白蛋白的使用量、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 发现B组在腹胀缓解、腹围、红细胞压积、体重控制方面明显优于A组(P<0.05),同时在腹水穿刺频率、白蛋白的使用量、住院天数上,B组明显小于A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OHSS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1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急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136例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治愈77例,占56.61%,好转48例,占35.29%,末愈2例,占1.47%,死亡9例,占6.62%.死亡原因主要为合并冠心病、心衰、糖尿病等.所有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加强功能锻练有利于病症的康复.

    作者:张云卿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胎儿窘迫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胎儿窘迫的临床状况,探寻导致胎儿窘迫的原因,总结临床预防胎儿窘迫的经验.方法:对78例胎儿窘迫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发现,导致胎儿窘迫原因依次足脐带原因,胎盘及羊水原因,母体原因,胎儿原因,产力原因及其他原因,分别为30例,19例,16例,7例,4例及2例,分别占38.5%,24.4%,20.5%,9.0%,5.1%及2.6%.结论: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发现,早发现,早治疗对降低产儿患病率,死亡率及剖腹产率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与护理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对合适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随机选取300例分娩的产妇,将其平均分为a、b、c共3组,每组100例产妇,a组行硬膜外阻滞和病人自控镇痛,b组采用瑞芬太尼自控式静脉用药镇痛,c组作为对照组未给予任何镇痛措施,对3组病人的产程时间、疼痛情况以及新生儿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镇痛过程中的相关护理经验.结果:通过临床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的镇痛效果远远好于c组,a组的镇痛有效率高达97%,另外3例为重度疼痛,b组的镇痛有效率达62%,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的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合适的护理工作提高产妇的镇痛效果.结论:硬膜外阻滞和病人自控镇痛的效果好,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在大型医院可作为首选镇痛方式,药物镇痛虽不及硬膜外镇痛效果,但也简便易行,对母婴不良效果,可以在基层单位实施,另外,镇痛前后都要做好产妇的护理工作.

    作者:杨秀香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颈椎病单纯针灸与针灸配合推拿两种疗法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单纯针灸法与针灸配合推拿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本院2005年至2010年期间中医内科收治的108例颈椎病患者,按照临床分型标准分成不同类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针灸推拿实验组和针灸法对照组,每组54例.分别观察两组病例短期总有效率、3个月复发率以及6个月复发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5%、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复发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2.5%和28.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且在6个月后复发率上也占有显著性优势.

    作者:杨谦;陈楠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巾毒中间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不同时间段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组11例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对照组12例行传统中毒后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整体护理可使患者在心理和躯体等各方面得到大限度的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成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护士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发放调查问卷方式调查150名临床护士,调查问卷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量表及丁作倦怠量表,两表均采用简体中文版.付出回报量表包含外在付出、回报和内在投入三个维度,前者采用likert五点法,后者采用7点法,采用简单相关以及回归分析分析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结果 职业紧张中付出回报比和内在投入均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正相关,职业紧张对工作倦怠具有预测作用.结论 护士职业紧张会引起工作倦怠,两者成正比关系.

    作者:汤相如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自拟排石汤治疗肾结石80例

    目的:观察采用排石汤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给予自拟排石汤治疗(处方: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车前子、石苇、曲麦、萹蓄、白茅根、王不留行、牛膝、大黄、土元、炮甲、甘草)每日一剂,分三次口服,5天一疗程.结果:治愈68例,好转7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90%.结论:自拟排石汤治疗肾结石疗效明显.

    作者:韩继春;刘良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及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病因,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住院诊治的42例消化道出血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病因进行总结探讨.结果:上消化道出血14例,下消化道出血28例,上消化道出血为应激性溃疡5例、十二指肠部溃疡4例、胃溃疡3例;下消化道出血为结肠及直肠息肉20例,急性坏死性肠炎4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肛周疾病2例.结论:小儿消化道出血以下消化道出血为主,消化道息肉是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闽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西双版纳州2010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全州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丙类传染病24种6407例,死亡38例.其中,乙类传染病17种3434例,死亡38例,发病率为319.50/10万、与上年相比下降了11.72%;死亡率为3.53/10万、与上年相比下降了34.93%.丙类传染病7种2973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梅毒和淋病,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90.56%.丙类传染病发病居前3位的疾病依次为手足口病、斑疹伤寒、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79.38%.结论:当前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梅毒、淋病、手足口病、斑疹伤寒和流行性腮腺炎是严重危害我州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申剑波;许云桥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子宫动脉介入化疗在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存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对18例瘢痕妊娠患者,行经皮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术,灌注甲氨蝶呤,而后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明胶海绵条栓塞.术后严密观察腹痛情况、HCG下降情况、包块大小情况.结果 18例病例于术后出血量均减少并保留子宫成功,结论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瘢痕妊娠效果好,安全性高,能有效减少出血并保留子宫.

    作者:郭志利;吕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80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自2008年2月-2011年2月诊治的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根据L'Insalata评分和Constant评分对患者的患侧肩关节与健侧肩关节功能进行随访分析及比较研究.结果 本组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为13d;术后X线平片检查显示无肩锁关节复发脱位或移位.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无1例出现内固定松动、断钉、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或感染现象;患侧肩锁关节功能与健侧(L‘Insalata评分和Constant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骨钩接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姜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子宫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探讨子宫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术前仔细采集病史、查体,行妇科、B超等检查,术后标本常规病理HE切片染色观察.结果 患者尿频、排尿困难,平素月经规律,量中、色红;妇科及B超检查发现子官峡部10.2×8.9×5.6厘米大小,内见数枚低回声结节,大者约7.6×7.2×7.0厘米大小,为见异常血流信号;子宫血管平滑肌瘤为子宫肌瘤中较罕见的一种病理分型,表现为平滑肌瘤中有丰富的血管,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与血管壁的平滑肌细胞紧密相连,本病往往依靠术后病理诊断.其预后不同于一般子宫平滑肌瘤,因其病理学为良性,但是临床上可呈蠕虫状生长入下腔静脉,可引起死亡.

    作者:刘冰;王相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