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80例的疗效分析

姜力

关键词:锁骨, 钢板, 肩锁关节脱位
摘要:目的 观察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自2008年2月-2011年2月诊治的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根据L'Insalata评分和Constant评分对患者的患侧肩关节与健侧肩关节功能进行随访分析及比较研究.结果 本组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为13d;术后X线平片检查显示无肩锁关节复发脱位或移位.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无1例出现内固定松动、断钉、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或感染现象;患侧肩锁关节功能与健侧(L‘Insalata评分和Constant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骨钩接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干预措施

    由于小儿具有好动、血管细、血管壁薄的特点,所以在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过程中常会出现留置针脱管、堵管、静脉炎等现象.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共580例,结合护理实例,选择合理的留置部位、穿刺方法、固定方法,以期提高儿科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有效率.

    作者:胡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下肢骨折病人扶拐训练的护理指导

    为使病人下床步行功能锻炼时正确使用拐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通过临床护理指导,使病人掌握扶拐的前期准备、拐杖的选择、扶拐行走的原则与正确扶拐步态及弃拐的时机和注意事项.

    作者:汤相如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论颠茄合剂的配制工艺及改进

    复方颠茄合剂具有解除平滑肌痉挛、奏效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缓解胃肠痉挛引起的疼痛、恶心、呕吐、腹泻,效果显著,深受医患双方的欢迎.由于传统工艺配制的CBM,1周内会出现絮状沉淀,影响药品质量和稳定性.为此,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采用新工艺配制颠茄合剂并与传统工艺配制颠茄合剂进行比较,以期找出既能解决絮状沉淀,提高药品质量,又简便可行的方法.

    作者:张洪亮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再次剖宫产术的麻醉体会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手术的佳麻醉方法.方法:将200例再次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硬膜外麻醉.结果: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硬膜外麻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再次剖宫产手术中不论效果、用药量和手术时间,都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故腰硬联合麻醉是再次剖宫产手术的佳选择.

    作者:杨继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PPH术治疗重度痔132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PPH术治疗重度痔132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10年6月止,本科PPH术治疗重度痔132的临床观察.结果:术后精细控便能力不受影响,没有传统手术常规的剧烈疼痛、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手术时间、术后半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恢复快等.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光辉;曹俐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浅析活血祛瘀剂的选药配伍规律

    活血祛瘀药是为血瘀证而设,常用药物有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丹参等,以治疗血瘀肿痛,外伤瘀肿,瘀阻经络之半身不遂,瘀血内停之胸胁诸痛等证.血瘀证多因寒凝、气滞、血虚、气虚、外伤等导致,临床用药有同有异.笔者拟结合历代名方的用药特点及临床经验,对活血祛瘀方剂的制方配伍方法和用药规律做一浅析.

    作者:赵斐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养心汤在心脏衰竭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养心汤治疗心脏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间在我院住院的心脏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埘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组在常规治疗的蕈础上加用养心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LVEF、SV、CO及CI方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心汤治疗心脏衰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仕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与护理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对合适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随机选取300例分娩的产妇,将其平均分为a、b、c共3组,每组100例产妇,a组行硬膜外阻滞和病人自控镇痛,b组采用瑞芬太尼自控式静脉用药镇痛,c组作为对照组未给予任何镇痛措施,对3组病人的产程时间、疼痛情况以及新生儿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镇痛过程中的相关护理经验.结果:通过临床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的镇痛效果远远好于c组,a组的镇痛有效率高达97%,另外3例为重度疼痛,b组的镇痛有效率达62%,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的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合适的护理工作提高产妇的镇痛效果.结论:硬膜外阻滞和病人自控镇痛的效果好,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在大型医院可作为首选镇痛方式,药物镇痛虽不及硬膜外镇痛效果,但也简便易行,对母婴不良效果,可以在基层单位实施,另外,镇痛前后都要做好产妇的护理工作.

    作者:杨秀香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巾毒中间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不同时间段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组11例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对照组12例行传统中毒后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整体护理可使患者在心理和躯体等各方面得到大限度的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成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医改方案要求要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临床路径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分析了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张虹妍;张禄生;刘珂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快速扩弓式上颌前方牵引口内装置对牙颌面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快速扩弓式上颌前方牵引口内装置对牙颌面的影响.方法 收集近期我科接受正畸的24例错牙合患者,比较治疗前、后头患者头影测量硬组织各指标的测量值.结果 头影测量硬组织各洲屠值对照显示,SNB角、上下中切牙角及上中切牙切缘到NA连线的垂直距离等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余各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扩弓式上颌前方牵引口内装置治疗能有效改善牙颌面矢状关系不调,矫治效果.

    作者:李智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心理护理在急诊抢救中的作用

    急诊是医院抢救患者的前沿,接触的大多是发病急、时间紧、病情复杂且难以预测的种种病情和患者,针对不同的病情和不同的病人予以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党中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颅脑手术患者行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在颅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80例,分组就常规护理和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HAMA、HAMI)评分护理前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理状况、心理和认知功能护理后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在颅脑手术患者中可发挥较好的作用,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林伟琼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慢性胃炎78例疗效观察

    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巾常见的疾病,因其症状轻微,常易被人们忽略.本文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5月收治的78例慢性胃炎进行临床分析.本组78例病例中男性49例,女性29例,均为发病年龄31岁~52岁,其中上腹痛54例,上腹胀、饱胀28例,恶心、呕吐15例,暖气6例,经控制饮食、制酸、抗幽门螺杆菌等治疗.41%的患者症状明显缓解,46%的患者症状好转,13%的患者症状无缓解.

    作者:蔡玉刚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西医常规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疏风清胃热、扶阳抑阴、引火归原、纳阳归肾等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方法:在彻底清除牙结石、控制菌斑、牙周袋及根面进行药物处理的同时,加上中医的辩正施治.结果:治疗42例中重度牙周炎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3%.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能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是临床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卢华滨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CT图像与血糖关系的临床观察

    ①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CT图像的临床特征,关沣CT显示梗死范围与患者血糖含量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②方法 收集126例急件脑梗死的患者,行CT扫描,并于患者入院的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患者空腹血搪的含量.观察患者CT的特征及梗死范围与血糖的关系.③结果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部位顺序依次为基底节区、脑叶病灶、小脑病灶、脑干病灶.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糖明显升高,梗死范围与血糖呈正相关.④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头颅CT,可以明确病变性质及梗死的范围;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及时检测空腹血塘,可能对判断病情及指导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修振志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应用点状注射法治疗小儿直肠脱垂35例

    为适应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避免由于手术给患儿造成的痛苦,笔者应用1:1消痔灵注射液点状注射直肠粘膜下层治疗小儿直肠脱垂35例.患者一次性治愈33例,仅二例经二次注射达到治愈.随访半年,无一例复发,无任何后遗症.结果 表明:本法具有疗程短、痛苦小、疗效可靠、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

    作者:韩喜;朱晓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提高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经验探讨

    目的 探讨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经验.方法 选取我科住院患者220例,110例采用改进的静脉穿刺法,110例采用传统的静脉穿刺法,对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改进后的方法一次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较传统的穿刺法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改进后的方法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胡燕;徐秀慧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中药处方临床调剂技术规范探讨

    中药处方临床调剂技术作为一门学术性、技术性较强,并负有法律责任的工作,一直是中药房日常下作的重点.中药师在日常工作中,既要应付繁忙的调配工作,又要掌握娴熟的调配技术、更要掌握好传统的鉴别方法以及相关法规.通过查阅中药调配的相关法规、规范以及结合近年来的药房工作经验,总结了本文.以便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把好中药临床调剂的质量关,为今后的药学工作存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郑芸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晚期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共至危及生命,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产后1~2周发生多见.现将本院3年来发生的58例晚期产后大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盛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