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点状注射法治疗小儿直肠脱垂35例

韩喜;朱晓秋

关键词:点状注射, 小儿直肠脱垂
摘要:为适应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避免由于手术给患儿造成的痛苦,笔者应用1:1消痔灵注射液点状注射直肠粘膜下层治疗小儿直肠脱垂35例.患者一次性治愈33例,仅二例经二次注射达到治愈.随访半年,无一例复发,无任何后遗症.结果 表明:本法具有疗程短、痛苦小、疗效可靠、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喂养方式与疾病及生长发育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的生长发育、疾病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即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组间比较采用X<'2>、F检验.分析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儿生长发育及疾病发展的变化,结果:不同的喂养方式对0-6个月婴儿身高、体重的增长无显著差异.但母乳喂养的婴儿忠佝偻病、营养性贫血的发病率较低,显著低于另两组,存在有显著的差异.结论: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疾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其中母乳喂养能更好的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增长需要,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作者:吴英华;王凤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剖宫产术后镇痛泵对产后泌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镇痛泵对产后泌乳和疼痛缓解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采片j硬膜下麻醉行刮宫产术的孕产妇临床资料,对治疗组患者采用镇痛泵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杜冷丁治疗.比较两组产后泌乳和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组产妇泌乳量足的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开始泌乳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疼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生皮肤瘙痒8例,恶心呕吐3例.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7例,恶心呕吐1例,均于停药后自行缓解.所有患者末发生严重呼吸系统副反应.结论 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其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小,有利于乳汁分泌,减短开始泌乳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金启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干预措施

    由于小儿具有好动、血管细、血管壁薄的特点,所以在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过程中常会出现留置针脱管、堵管、静脉炎等现象.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共580例,结合护理实例,选择合理的留置部位、穿刺方法、固定方法,以期提高儿科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有效率.

    作者:胡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社区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高血压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不仅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而且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很好的控制高血压,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控制高血压除饮食运动外,大部分患者需终身服用药物,但由于多种原因,大部分患者服药依从性差,血压控制不理想.致使高血压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仍居高不下.我国老年高血压患病率约为50%.老年高血压病的防治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作者:韩清云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80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自2008年2月-2011年2月诊治的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根据L'Insalata评分和Constant评分对患者的患侧肩关节与健侧肩关节功能进行随访分析及比较研究.结果 本组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为13d;术后X线平片检查显示无肩锁关节复发脱位或移位.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无1例出现内固定松动、断钉、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或感染现象;患侧肩锁关节功能与健侧(L‘Insalata评分和Constant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骨钩接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姜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引起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骨科收治的手术后切口感染的34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结果:术后切口感染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地点、手术部位、有无参观人员、是否为接台手术等密切相关.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采取一系列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

    作者:邓文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与便秘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便秘的原因和不良后果以及应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蒋彩红;雷淑慧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超声诊断在宫外孕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宫外孕的应用,提高宫外孕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单位45例可疑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超声诊断结果及手术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随访15例于初次检查后5d~10d宫内出现正常妊娠囊为正常妊娠.10例注射黄体酮后月经来潮.2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宫外孕.结论:超声诊断是宫外孕的可靠影像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艳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2011年驻马店市上半年新的一般的32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我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市322例ADR报告从患者一股情况、上报单位分布情况、用药途径、药品类别、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322例ADR中,男性比女性多,19~29岁患者发生的ADR多于其他年龄段;药店比其他药品生产和使用单位上报的ADR多,沣射剂、片剂引起的ADR比其他药品高;ADR的临床表现上,消化系统症状多,皮肤及附件的损害次之.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王佳佳;刘静;杨雪洪;赵璨;孙锐;闫晗;巩新玉;李蕾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便秘132例临床观察

    便秘是小儿常见的消化功能紊乱之一,是指大便干硬,隔时较久,有时排便困难[4].常常伴有厌食、呕吐.笔者自2004年5月~2010年5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32例患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宗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女性对腹部术后切口的美观性要求越来越高.在妇科的某些手术中(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传统的开腹因其创伤性大、术后易致瘢痕形成等越来越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而腹腔镜因其手术切口小、术中术后痛苦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切口美观等优点被患者广泛接受,且近十几年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2].

    作者:刘静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66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直接威胁产妇生命安全及生命质量,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前置胎盘是妊娠期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国外有报道其发生率为0.28%~2.0%[1],国内报道为0.24%~1.57%,其是妊娠晚期产前和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对母婴安全均有严重影响.

    作者:李丽春;陈晓萍;温华惠;何恒君;冯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女性患者尿道恶性黑色素瘤5例报告

    目的 针对我院5例女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探讨其病例特征、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方法 对5例女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确诊为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经过诊断与治疗后,在随后的4个月至3年,其中2例患者因复发或转移死亡,另3例患者健在.结论 女性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索瘤少见,易误诊.病理检查应结合病史早期诊治,综合治疗.

    作者:苏宇;周兴;邓振农;陈志光;郑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蛛血内科治疗探讨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些疾病的临床表现.普通人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概念确实不太了解,其实它是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症状,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种疾病的首位,它对人类构成死亡的威胁已超过恶性肿瘤,而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突出的病理现象,其危害性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作者:刘红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65例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010年本院65例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全部治愈,出院时阴囊内精索内静脉曲张团基本消失或明显缩小,临床症状缓解.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疗效好具有切口小、显露好、恢复快、操作简单等优点,尤其适合于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效果满意,可基替代常规开放手术.

    作者:易仁政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中药浴足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足

    目的:研究中药浴足在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足中的疗效.方法:以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为未患糖尿病足患者,称为组一.60例为患0级精尿病足患者,称为组二.分别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中药方剂每日浴足,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足中的疗效.结果:1.组一中实验组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二中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中药浴足在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足中有显著疗效.

    作者:栾雯;郝爱丽;张淑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的早期临床应用

    目的:选择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的早期临床应用方法.方法:回顾一年中住ICU>10天的213例病人资料,分析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的合理喂养时机,一一观测其开始的时间、到达目标营养点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88.3%的危重病人可早期给予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投放的时机、达到营养目标点的时间与投放的速度、以及量的控制、处理并发症的手段有关.结论: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的治疗中可早期应用,并达到满意效果,有可能有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政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丹红注射液配合常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一次,共14日.丹参组60例,给予丹参40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一次,共14日.结果:丹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高.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玉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失眠证治沿革解析

    通过梳理历代有关失眠论述,提出古代医家论治失眠多以外感内伤为纲,并重视心、肾、脾、瘀、火等因素的作用,饶有创见,对临证多有裨益.

    作者:陈淑慧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疗效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1年2月共30例R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给予兰索拉唑15mg早晚餐前各1次,莫沙必利5mg早,中,晚餐前各1次.对照组15例,仅给予兰索拉唑15mg早晚餐前各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通过症状缓解程度以及胃镜检查食管粘膜愈合情况判断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13/15,对照组有效率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RE较单用兰索拉唑郊果明显.

    作者:吴俊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