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探究

刘京平;汤梦锦

关键词:胰腺炎, 引流,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的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9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72h内)行ERCP及内镜治疗(ERCP组),并与同期保守治疗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ERCP组全部成功实施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72例胆总管结石者行网篮及气囊取石,所有92例均行鼻胆管引流,重症组10例同时行胰管支架引流.ERCP组平均腹痛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ERCP组重症组病死率8.3%,对照组重症组病死率33.3%.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ERCP治疗是安全的,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和费用.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分析

    消化道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临床治疗卜以采用抗酸,根除Hp的感染,进而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面愈合,预防和减少复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手段.几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可起到互补和协同作用.

    作者:刘翠妮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门急诊输液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

    目的 探讨门急诊常见的输液安全隐患分布情况及相应的对策.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到2011年6月在我院各科审进行输液操作共5379次输液过程进行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门急诊输液情况进行调查,对每天进行的输液过程进行记录,记录输液时间、输液速度、输液串联情况、输液前解释和跃患情况.结果 铃 5379例次的输液中,输液过快为328例次,占6.10%;输液过慢的例次为288次,占5.35%,两种药物串联现象为1208次,占22.46%;液体外渗为176例,占3.27%;输液眄己制后放置时间较长例次为310例,占5.76%;应采取避光药物的输液药物未采取相应措施的为15次,占0.28%;出现不正常结品的为3例,占0.05%,用药剂量和时间不正确为31例,占0.58%,同时还存在用药顺序不合理,不进行输液前教育、不进行那个医患沟通和不存在消毒隔离制度等.结论 应进行积极的输液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宣传,防止出现由于输液引起的医疗问题.

    作者:谢齐群;聂桂萍;石喜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酶联免疫分析对乙肝两对半的探讨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例门诊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和乳胶层析法对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比,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意义.结果:两种方法的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比较,HBsAg、HBeAg、HBeAb 三项结果差异性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HbsAb、HBeAb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及时对标本做出处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对环境等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提高ELISA的检出率.结论:EIISA法是检测乙肝两对半的灵敏方法,规范检测操作、加强质控,可有效排除影响因素干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卢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失眠证治沿革解析

    通过梳理历代有关失眠论述,提出古代医家论治失眠多以外感内伤为纲,并重视心、肾、脾、瘀、火等因素的作用,饶有创见,对临证多有裨益.

    作者:陈淑慧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心理护理在急诊抢救中的作用

    急诊是医院抢救患者的前沿,接触的大多是发病急、时间紧、病情复杂且难以预测的种种病情和患者,针对不同的病情和不同的病人予以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党中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下肢骨折病人扶拐训练的护理指导

    为使病人下床步行功能锻炼时正确使用拐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通过临床护理指导,使病人掌握扶拐的前期准备、拐杖的选择、扶拐行走的原则与正确扶拐步态及弃拐的时机和注意事项.

    作者:汤相如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覆膜支架腔内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治疗Stanford B型丰动脉夹层的方法、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7例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覆膜支架释放均成功,封闭左锁骨下动脉4例,接受治疗者无围术期死亡.随访过程中,无内漏、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的方法,近、中期疗效明显,远期疗效需进一步大样本观察.

    作者:周海宁;张永恒;夏洪韬;杨波;刘建平;陈权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手术室护理中常见问题及安全防范对策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对策,进行高质量的服务和对患者有高度的责任心,不断学习,用法律法规经柬和指导护理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护理步骤,跟上医疗技术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是杜绝发生医疗事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

    作者:王晓荔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论颠茄合剂的配制工艺及改进

    复方颠茄合剂具有解除平滑肌痉挛、奏效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缓解胃肠痉挛引起的疼痛、恶心、呕吐、腹泻,效果显著,深受医患双方的欢迎.由于传统工艺配制的CBM,1周内会出现絮状沉淀,影响药品质量和稳定性.为此,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采用新工艺配制颠茄合剂并与传统工艺配制颠茄合剂进行比较,以期找出既能解决絮状沉淀,提高药品质量,又简便可行的方法.

    作者:张洪亮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红斑3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联合雷公藤多甙片和吲哚美辛片治疗结节性红斑的疗效.方法:60例结节性红斑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联合雷公藤多甙片和吲哚美辛片治疗(治疗组)36例与雷公藤多甙片和吲哚美辛片治疗(对照组)24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联合雷公藤多甙片和吲哚美辛片治疗结节性红斑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微循环,加速炎症吸收.

    作者:王春钊;孙慧姿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急诊科护理纠纷的防范体会

    目的 为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能力.方法 对2007-2010年所出现的护理纠纷问题.通过原因分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进行护理纠纷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2010年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2007年.经检验,有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 采取有效的护理防范技巧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范建萍;罗彩双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继发中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一氧化碳中毒在我国北方农村、城市都较为常见,由于其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可导致中毒性心肌炎[J].我院接诊一氧化碳中毒昏迷的患者中绝大多数都存在心肌酶升高,心电图ST-T改变的情况,严重时町危及生命,我们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纳洛酮针,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继发中毒性心肌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玉凡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纤维化的中西医治疗

    目的:综述结缔组织病相关肺纤维化的中西医治疗的概况.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查阅中西医对肺纤维化的各种相关治疗.结果:中西医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西医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及治疗禁忌,中医治疗有着整体优势,也存在诸多亟待完善的问题结论:未来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把两者从病因、病症、治疗等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

    作者:李雯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调护机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一直是各国学者致力研究的重点,本文就从辩证凋护方面做一些探讨,可有效增强临床疗效

    作者:李玲;田春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ICU内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及暴发的防控体会

    目的:探讨预防和控制ICU多重耐药菌传播及暴发的有效措施及护理干预.方法:通过我科ICU对自2009年01月--2010年01月收治的401名患者采取的护理干预方法的研究分析.结果: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22人,感染率为5.37%,未发生一例MDRO的暴发事件.结论:加强人员管理、重视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定完善的MDRO感染监测制度是预防和控制ICU内多重耐药菌传播及暴发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岩;金东起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丝裂霉素对PR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影响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MMC)对角膜准分子激光切削术(PR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影响.方法:随即对104人(207只眼)进行PRK手术,等值球镜约在-4.00D~-9.00D.其中A组52人104只眼行PRK术后将浸有0.02%丝裂霉素棉签,浸润角膜中央切削区,持续时间约25秒~30秒,后用10-20mlBSS(平衡盐水)冲洗≥30秒;B组52人,作为对照组,103只眼行PRK术后仅用生理盐水冲洗.两组病人术后均戴同一型号博士伦隐形眼镜,用同一组PRK术后常规眼药滴眼,并于术后1周、半月、1月、3月、半年等,南同一人在裂隙灯下观察角膜情况及HAZE评分.结果:不同时间MMC组和BBS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观察3-18个月,A组HAZE明显轻于B组P<0.05(P=0.014),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PRK术后HAZE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但PRK术后应用浸有MMC的棉签浸润切削区可有效的抑制HAZE的形成.

    作者:张秋莲;余笑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辩证分型和客观指标关系的研究进展

    回顾近10年2型糖尿病辩证分型与客观指标之间关系的研究概况,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郭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1569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目的:分析湖北省随州市中心医院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抽取2011年1月1日-4月1日期间手术病历1569份,对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1)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7.90%;(2)用药频次高的依次为第2代头孢菌素、青霉索类与第3代头孢菌素;(3)用药时间(例平均用药天数);Ⅰ类切口为3.4d,Ⅱ类切口为5.3d,Ⅲ类切口为9.8d,(4)用药时机:术前大于2h用药17.00%,2h内用药40.30%,术后用药42.70%.结论: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作用率高,药物选择、联合应用、用药时机、用药时间、用法用量等方面不合理、不科学的情况比较普通,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张秋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浅谈药品生产工艺验证特点

    目的:分析探讨药品生产工艺验证的特点.方法:对工艺验证的关键环节和步骤等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和结论: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生产工艺验证阶段投入多,对工艺适应性了解乐队,对生产工艺验证特点了解越多,通过详细的生产设计和验证,就会对生产的产品质量保证越高,使药品生产企业建立高度自信.所以,重视药品生产工艺验证,了解药品生产工艺验证特点,对药品生产企业也有益处.

    作者:张元庆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诱发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癫痫发作是指脑神经元异常和过度超同步化放电所造成的一系列临床现象,是神经系统中仅次于脑卒中的第二大疾病,分为多种亚型,严重者处理不及时将导致患者死亡.了解其发作的常见诱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于预防和减轻癫痫发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对我院2001年至2010年间的各类癫痫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认识诱发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从护理环节提出防治措施,以提高成功救治率和减少患者的病理性损伤.

    作者:文家惠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