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报告

张毅;李昕宇

关键词:腰椎, 开窗术, 椎间盘摘除术
摘要:目的 本研究观察了小节口腰椎椎板节段开窗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近5年中青年单纯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对责任节段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后6个月复查时,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并采用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评估.结果 根据JOA评分(术前评分平均为5.8分,术后6月复查时为14.6分)及骨科学会术后疗效随防标准,优良率为85.4%,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改善满意,术后效果良好.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T淋巴细胞在临床疾病发病与诊治中的作用探讨

    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它足由骨髓中的一部分多能干细胞或前T细胞迁移到胸腺内,在胸腺激素的诱导下分化成熟,成为具有免疫活性的T细胞.T细胞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两个主要的亚群,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检测结果可以解释一些疾病发病机理、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做出判断以及指导治疗,如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患者、其他免疫缺陷或异常的患者.

    作者:张翠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乳腺增生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乳腺增生症在病机上与肾肝脾三脏及冲任二脉等关系较大,脾肾不足,肝失疏泄是乳腺增生症的发病之本,气滞、痰凝、血瘀是乳腺增生症的发病之标.在治疗上,需辨证施治,标本兼顾,虚实并调,尤其重视补肾、调理冲任在各型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与护理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对合适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随机选取300例分娩的产妇,将其平均分为a、b、c共3组,每组100例产妇,a组行硬膜外阻滞和病人自控镇痛,b组采用瑞芬太尼自控式静脉用药镇痛,c组作为对照组未给予任何镇痛措施,对3组病人的产程时间、疼痛情况以及新生儿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镇痛过程中的相关护理经验.结果:通过临床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的镇痛效果远远好于c组,a组的镇痛有效率高达97%,另外3例为重度疼痛,b组的镇痛有效率达62%,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的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合适的护理工作提高产妇的镇痛效果.结论:硬膜外阻滞和病人自控镇痛的效果好,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在大型医院可作为首选镇痛方式,药物镇痛虽不及硬膜外镇痛效果,但也简便易行,对母婴不良效果,可以在基层单位实施,另外,镇痛前后都要做好产妇的护理工作.

    作者:杨秀香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急诊科护理纠纷的防范体会

    目的 为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能力.方法 对2007-2010年所出现的护理纠纷问题.通过原因分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进行护理纠纷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2010年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2007年.经检验,有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 采取有效的护理防范技巧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范建萍;罗彩双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43例布加氏综合症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布加氏综合症的超声影像表现,为临床提供诊断价值.方法 回颐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3例布加氏综合症的患者资料,总结其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43例患者主要表现为末阻塞或尚未完全堵塞的肝静脉,肝短静脉扩张,肝侧支循环建立(腹擘静脉和膈下静脉交通支).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布加氏综合症的首选方法,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郭旭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CT图像与血糖关系的临床观察

    ①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CT图像的临床特征,关沣CT显示梗死范围与患者血糖含量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②方法 收集126例急件脑梗死的患者,行CT扫描,并于患者入院的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患者空腹血搪的含量.观察患者CT的特征及梗死范围与血糖的关系.③结果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部位顺序依次为基底节区、脑叶病灶、小脑病灶、脑干病灶.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糖明显升高,梗死范围与血糖呈正相关.④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头颅CT,可以明确病变性质及梗死的范围;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及时检测空腹血塘,可能对判断病情及指导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修振志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西医常规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疏风清胃热、扶阳抑阴、引火归原、纳阳归肾等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方法:在彻底清除牙结石、控制菌斑、牙周袋及根面进行药物处理的同时,加上中医的辩正施治.结果:治疗42例中重度牙周炎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3%.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能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是临床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卢华滨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超声心动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心肌梗死中的诊断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超声心动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测定、冠脉造影检查,将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及常规心电图检测结果与冠脉造影检测结果的符合性进行比较,判断二者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效果.结果:经研究显示,超声心动图和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心肌梗死的发生部位及范嗣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与冠脉造影的符合率比较,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发现11例心梗并发症,心电图发现1例心梗并发症,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对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中各有优势,常规心电图方便、快捷,可迅速对患者作出定性诊断,超声心动图能详细显示患者的心脏形态,利于心梗并发症的检出.临床将二者有机结合,对患者的诊疗更具重要意义.

    作者:邬丹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急诊科护士在急救通道中的作用与管理

    急诊科的工作质量体现了一个医院的综合水平.急救通道的有效、快速开放为抢救危重病人的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为了适应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提高病人在急诊科的抢救成功率,我院于1995年开展了急救通道的建设.16年的实践证明,急诊科护士在急救通道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庄亚菊;邱秋英;张月葵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妇科急腹症误诊异位妊娠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院临床实践中因急腹症被误诊为妊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误诊的主要原因,以便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自 2005年来8例因急腹症就诊于我院被误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研究中引发患者出现急腹症的主要原因有流产、宫颈管粘连及早孕合并黄体破裂.结论 妇科临床实践中一些不常见的急腹症已被宫外孕诊断为临床实践中在面此类患者时要进行全面分析,尽量避免误诊的发生.

    作者:寇晓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浅谈胰岛素泵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胰岛素泵治疗精尿病的护理,包括置泵前的准备、置泵时的护理、置泵后的护理,低血糖、高血糖、输注障碍等问题的处理,关注患者的心理卫生.说明了治疗期间护理的重要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一环.

    作者:张艳婷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覆膜支架腔内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治疗Stanford B型丰动脉夹层的方法、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7例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覆膜支架释放均成功,封闭左锁骨下动脉4例,接受治疗者无围术期死亡.随访过程中,无内漏、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的方法,近、中期疗效明显,远期疗效需进一步大样本观察.

    作者:周海宁;张永恒;夏洪韬;杨波;刘建平;陈权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永善县钩端螺旋体病调查防治报告

    目的 从病原学方面证实永善县有无钩端螺旋体病,为制定控制钩端螺旋体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猪肾、鼠肾、蛙肾、患者血液进行钩端螺旋体培养分离,并对培养分离出来的菌株进行鉴定分群;同时分别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进行综合防治措施管理.结果 永善县首次从猪肾、鼠肾、患者血液中培养分离出了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血清群为黄疸出血群、致热群和波摩那群.从而在病原学方面证实了永善县有钩端螺旋体病的存在和流行.疫源地分布广,感染形式主要为稻田型,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发病季节集中在7-10月.结论 经病原学证实,永善县存在钩端螺旋体病的暴发和流行,在历史上曾经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经过多年的综合防治,目前本病已基本被消除.

    作者:姚定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浅析活血祛瘀剂的选药配伍规律

    活血祛瘀药是为血瘀证而设,常用药物有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丹参等,以治疗血瘀肿痛,外伤瘀肿,瘀阻经络之半身不遂,瘀血内停之胸胁诸痛等证.血瘀证多因寒凝、气滞、血虚、气虚、外伤等导致,临床用药有同有异.笔者拟结合历代名方的用药特点及临床经验,对活血祛瘀方剂的制方配伍方法和用药规律做一浅析.

    作者:赵斐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丹参的药用价值探讨

    丹参为唇形科双子叶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安徽、河南、陕西等地.丹参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在治疗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改善肝功能和预防脏器纤维化等方面有显著疗效.本文通过对多年来丹参临床应用资料的分析,对丹参的药用价值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总结.

    作者:杨凡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中药针灸治疗带状疱疹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的治疗体会.方法:对110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中药治疗加针灸治疗.结果:110例患者通过治疗后,治愈97例,占88.2%;显效10例,占9.1%;未愈3例,占2.7%;总有效率97.3%.结论:中药与针灸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孔文良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超声诊断在宫外孕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宫外孕的应用,提高宫外孕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单位45例可疑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超声诊断结果及手术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随访15例于初次检查后5d~10d宫内出现正常妊娠囊为正常妊娠.10例注射黄体酮后月经来潮.2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宫外孕.结论:超声诊断是宫外孕的可靠影像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艳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试论医院影像设备维修的有效方法

    一般我们在判断一些疑难疾病时会需要借助到放射科的一些影像设备来进行透视和照相,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对医院的影像设备还是比较熟悉的.目前放射科中的影像学已经成为临床上应用为广泛的一种检查辅助手段,帮助我们对于各种疾病进行判断和治疗,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目前医院的影像设备维修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采用有效地方法来提高这些设备的使用寿命.

    作者:冯瑞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结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结肠术后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结肠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胃管拔除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和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术后早期下床活运,饮食护理,功能锻炼,按摩等综合性康复护理措施可加快胃肠功能尽快恢复,使患者手术后舒适度明显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林瑶如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产后出血的预防

    通过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探讨其预防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通过孕期预防、产期预防、产后期预防三个产程期的阐述,达到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秦侠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