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君;杨洋
随着全省监狱单位监企分离改革的逐步实施,监狱医院逐步转向以服务罪犯为其主要职能.由于医务人员的流失、医疗设备的老化、管理水平的下降、缺乏足够的投入等诸多原因,导致了监狱医院的没落.现阶段,专业人员队伍存普遍存在缺乏严格、系统、规范的临床基奉功训练,医护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的年龄老化严重,缺乏活力.本文针对监狱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粗浅的思考和个人观点的阐述,以期抛砖引玉,达到促进监狱医院卫生服务队伍建设的目的.
作者:葛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ay syndmme,T0BS)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预后.方法:对19例确诊为TOBS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OBS的主要病因为血栓形成,危险因素以高血压常见,临床特点多样化,以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改变为主,头颅MRI为TOBS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结论:TOBS的预后较差,但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有效的治疗仍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刘怡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抗肿瘤药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范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 对60例发生紫杉醇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紫杉醇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骨髓抑制、心脏毒性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脏毒性反应、神经毒性反应、癫痫大发作及水肿等.结论 在使用抗肿瘤约物紫杉醇时应严加关注,采取积极措施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延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随着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和临床治疗的不断探索,一些常用内科药物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不断扩大,并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四种常用内科药物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供同行者参考.
作者:卫温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和注射用盐酸氨溴索在0.05g/mL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25℃下,将加替沙星和氨溴索分别溶于0.05g/mL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LPC)分别检测配伍液中6h内的质量浓度,并考察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在6h内加替沙星和氨溴索的质量浓度分别为(771.04±6.96)μg/mL,(350.39±2.09)μg/mL,配伍液的pH值、外观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和注射用盐酸氨溴索在0.05g/mL,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6h内是稳定的.
作者:钟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小肠异位胰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例小肠憩室异位胰腺的临床资料、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本病术前诊断困难,这和发病率低有关.只有在发生溃疡、梗阻、出血等并发症行剖腹探查及进一步病理学检查时才能确诊.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腹痛、肠梗阻,非典型的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应想到芹位胰腺的存在.异位胰腺一旦确诊或其他腹部手术中发现,应该手术切除,术后效果满意.
作者:姜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复方制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影响,并评价其疗效.方法:人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停药两周后,给予复方厄贝沙坦治疗,治疗期间1片/日,疗程六周,在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24小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治疗六周后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显著降低,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下降值分别为,24h:15.22±8.13mmHg和10.01±5.99mmHg;日间:16.98±9.52mmHg和11.23±6.83mmHg;夜间:14.23±7.38mmHg和8.17±5.46mmHg.结论:厄贝沙坦复方制剂对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耐受性俱佳.
作者:雷斌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本文对医院医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医疗保险的计划与实施方面的对策,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建议.
作者:向云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医院治安特殊性与矛盾性,保卫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医院保卫工作责任艰巨.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在不断发展,医院的后勤社会化改革还刚刚起步,医院保卫工作可能会出现新一轮的问题.偷窃、撬窃案件有上升的趋势,打架斗殴案件时有发生,安全隐患增多,事故发生频繁.由于外来人员安全意识差,安全管理薄弱,在居住地和工作场所亦易造成安全隐患,容易发生各类事故.因此要做好医院的安全保卫工作.它是医院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就医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保证.
作者:孙瑞强;潘立军;孟德忠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孕妇发生早产的原因,并探讨对母儿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早产妇86例,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足月产86例为对照组,早产妇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早产的临床因素比较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症、胎位异常是早产的危险因素,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死亡、低体重儿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产是孕期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积极治疗孕期并发症,增加孕检次数和孕期卫生指导,合理用药是防止早产的重要措施.
作者:程慧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合理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10年2月期间收治的45例SAP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治愈率为86.7%(39/45),其中非手术综合治疗为91.9%(34/37),手术治疗组为62.5%(5/8);并发症发生率非手术综合治疗组为13.5%(5/37),手术组为37.5%(3/8);总死亡率为13.3(6/45),其中非手术治疗组为8.1%(3/37),手术组为37.5%(3/8).结论 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可有效提高SAP的治愈率.
作者:曾书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镇痛泵对产后泌乳和疼痛缓解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采片j硬膜下麻醉行刮宫产术的孕产妇临床资料,对治疗组患者采用镇痛泵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杜冷丁治疗.比较两组产后泌乳和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组产妇泌乳量足的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开始泌乳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疼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生皮肤瘙痒8例,恶心呕吐3例.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7例,恶心呕吐1例,均于停药后自行缓解.所有患者末发生严重呼吸系统副反应.结论 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其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小,有利于乳汁分泌,减短开始泌乳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金启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产前分娩知识干预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常规妊娠、产前检查并进行产前分娩知识教育的孕妇18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180例常规妊娠、产前检奁的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周、胎儿大小、心理状态等情况及分娩方式.结果:实验组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分娩知识干预能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马莉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诺和锐30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诺和锐30,对照组应用诺和灵30R,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进餐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率、达标时间和妊娠结局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BG、2hPBG和HbAlc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FBG无差异,但是餐后2hPBG和HbAlc值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达标时间和妊娠结局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诺和锐30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安全有效,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芳艳;吴勇;刘建民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我院2009年~2010年问收治的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130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等以确定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卵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满意率67.69%,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95.38%,比较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分析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心理护理等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俊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中药和西药概念,各是一类药物本质的高度概括,是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概念.中药和西药是于西方近代医药学传入我国后而出现的概念,西方近代医药学所使用的药物为西药,我国原来已有的药物称药.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应当结合不同的医药学体系来划分:以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术语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从而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称作中药;以现代科学术语来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从而能按西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称作西药.
作者:潘增利;丁桂芹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老年colles骨折门诊行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同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本院门诊行手法复位石膏央板外同定治疗的老年Colles骨折患者50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外周定4周,获得随访49例,失访1例,随访时间6-4个月,平均10.5个月,并发症:功能受限2例,萎缩性骨炎1例.结论 老年colles骨折门诊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简便、安全、有效、费用低廉,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邹华定;胡辉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联合用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已经确诊的68例胃溃疡给予口服奥美拉唑20mg,阿莫两林1g,甲硝唑0.4g,均2次/d;果胶铋15mg,3次/d;14d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取黏膜活检,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胃溃疡治愈53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2%;幽门螺杆菌(HP)阴性60例,阳性8例,HP根除率为88.2%.治疗过程中有8例出现恶心、头昏及异物味觉,其余未见异常.结论 采用四种药物联合治疗胃溃疡具有促进炎症组织修复和愈合,抑制和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等功效,提高治愈率,效果显著.
作者:李雪云;曹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总结窀卜性心动过速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30例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的患者进行检杳前、中、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0例患者中,除1例因不合作中途终止检查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检查.结论:食道调搏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需要方法之一,护士认真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及检查中的护理配合尤为重要,是食道调搏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水英;何佩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膜分离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在传统中药生产中呈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文章对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在制剂生产方面去杂除热源以及药剂浓缩和溶剂回收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归纳,并对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全面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晓梅;苏晓艳;王静 刊期: 201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