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蝎芪散治疗胸痹心痛100例临床观察

李淑莉

关键词:胸痹, 冠心病, 蝎芪散
摘要:目的:观察蝎芪散治疗气虚血瘀性胸痹心痛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蝎芪散,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1月为一疗程.记录胸闷、心绞痛发作次数,服用硝酸甘油的次数及用量,治疗前后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缓解症状、心电图改善方面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蝎芪散治疗气虚血瘀性胸痹起效快、持续时限长整体改善症候疗效明显.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依从性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人数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在我国,20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代谢异常人群高达15%.由此可见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作者:刘双;李柏岩;张春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心可宁胶囊中六种成分

    目的:为心可宁胶囊质量控制提供一种多成分同时在线检测的分析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PAD)同时测定心可宁胶囊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分别在219.02-3285.6、35.08-526.2、438.04-6570.1、1 6.68-250.2、10.05-150.8和18.65-279.8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值分别为0.9999、0.9999、0.9999、0.9998、0.9997和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100.8%、98.7%、100.5%、100.0%和101.8%,RSD分别为1.5%、0.96%、0.59%、1.2%、1.3%和0.58%.结论:该方法分析时间短、专属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综合评价心可宁胶囊的质量.

    作者:姚志勇;支钦;李新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浅析加强病案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当前,医疗事故是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一旦事故发生,随之而来的医患纠纷,医务人员,患者家属,社会群众等之间的矛盾将会影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那么病历档案是医院与患者之间的一种原始凭证,病案管理是否科学,是否完备,是否详尽,对于解决医患矛盾,“举证倒置”,维护各自合法利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能否提供及时,准确,周到的病案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作者:汤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不同护理措施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选取佳的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方法:选取剖宫产术15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组),观察两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劳东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80例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目的: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行了观察.方法:观察我院80例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其疗效临床比较分析,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20mg、2次/日加潘立酮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西沙必利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疗效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西沙必利使肝胃气机得以条达,脾胃升降功能得以快速恢复正常.

    作者:姚学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做好新形势下的CT维修工作探析

    由于目前CT设备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机器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在很多医疗机构都出现了维护和保养工作无法跟不上更新换代速度的现象,由于对机器的使用不当,维护和保养不及时不到位,从而造成机器的不必要的损伤或损坏,给医院的经济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给临床的诊断工作带来了不便.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就如何对其进行保养和维修,使用时应注意的部件,及如何提高工程师的业务水平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一些工作经验和观点.

    作者:王吉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104例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CT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CT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以此为合理有效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10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早期CT影像学检查资料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10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均存在一定的早期CT影像学特征,30例患者存在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约为28.85%; 41例患者存在豆状核边界不清,约为39.42%; 45例患者存在轻度占位,约为43.27%; 33例患者出现早期低密度影,约为31.73%; 17例患者脑沟消失,约为16.35%; 29例患者存在岛皮质边界模糊,约为27.88%.结论:CT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能够较好的发现患者相应的CT影像学特征,以轻度占位发生率相对比较高,其次为豆状核边界不清、早期低密度影、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岛皮质边界模糊,而脑沟消失发生率相对比较低.CT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为合理有效的临床诊断、治疗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杨桂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在中医学教育体系中完善现代生物学教学的探讨

    现代生物学教学是中医学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从生物学知识出发,考察和发展中医学的素质.建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明确生物科学为中医学之体;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化学、实验动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等内容的教学;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创新教学思路,是完善现代生物学教学的必经途径.

    作者:孙雷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多发性硬化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随着对多发性硬化症认知的提高以及临床检测手段的进步,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如今随着新型药物的研发,MS的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笔者对本科住院的MS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归纳分析,探讨MS临床特点.

    作者:阿布力克木·库尔班;买合布热提·买买提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26例休克患儿抢救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休克的护理.方法:通过26例不同原因引起的休克患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25例患儿治愈出院,1例死亡.

    作者:何富銮;练鸿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小儿连续性血液净化中动态血监测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小儿连续性血液净化中动态血监测对于临床疗效的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市两所医院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42例重症感染的患儿.应用PHILIPSV6多功能监护仪进行动态监测护理.从患儿的血压、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分别进行动态监测.结果:动态血监测可以观察治疗过程中存在低血压以血氧饱和度及氧合指数的变化.结论:不但能对病情演变进行客观判断,且可以有效的指导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及补液量、速度进行调整,并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改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马超美;孙蓓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生命体征平稳后即给予康复训练,另一组仅给治疗和护理常规.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量表来测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早期康复训练组日常生活活动及肢体运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春梅;刘双;李柏岩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68例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68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68例患者腹腔镜手术65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3例(阑尾周围发生急性粘连2例,肠管损伤1例),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未发现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3~12d,平均5.4d.6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化脓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梅玉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医情志病与古代文学名著杂谈

    人在认识周围事物或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对任何人、事、物,都不是无动于衷的,而总是表现出某种相应的情感,如高兴、悲伤、忧愁、恐惧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在正常范围内,对健康影响不大,也不会引起什么病变.《黄帝内经》里说:“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

    作者:李世博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浅谈杜仲在医学上的应用

    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杜仲的研究情况,包括其在降压、调节血脂、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抗衰老作用和抗肿瘤作用等方面,为杜仲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安传伟;何光志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药加针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10例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阿弗它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症状顽固,不易治愈的特征.目前,临场治疗方法虽多,但收效甚微,笔者自2008年来应用中药加针刺治疗本病1 1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爱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氢氧化钙在口腔内科的应用分析

    目的:根据氢氧化钙的作用机制,分析和探讨氢氧化钙在口腔内科及儿童牙科治疗方面的应用.

    作者:吴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婴幼儿湿疹的中医治疗进展

    湿疹是夏秋季的一种常见皮肤病和多发病.它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浅层真皮及表皮炎,具有明显的渗出倾向.临床以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伴剧烈瘙痒为特征.婴幼儿湿疹是发于1~2岁婴儿的过敏性皮肤病,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中医治疗婴幼儿湿疹,标本兼治,疗效显着,且副作用小.现就中医对湿疹的认识及中医药治疗该病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施秋林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应用红外光谱技术鉴别中药麝香的真伪分析

    应用二阶导数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对中药天然麝香和麝香伪品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下:麝香伪品和天然麝香进行比较,麝香伪品的红外光谱的吸收强度及位置有很大的差异性,很好被区分开.人工麝香,市售麝香和天然麝香这三类麝香的谱图有很大的相似性,特别是天然麝香和人工麝香非常相似,不易区分.傅里叶二阶导数谱方法鉴别中药麝香无损,直观,灵敏,快速,一方面使谱图分辨率极大地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还能对正品麝香进行直观有效地鉴别.它不但对一些名贵中药材的来源而且对其真伪进行鉴别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

    作者:邓玉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周口市露天游泳池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游泳是一向深受人的喜爱的体育运动.对于干净卫生的游泳场所,人们通过游泳活动,不仅可以调节机体生理功能,锻炼全身肌肉,而且还可以起到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身体健康的作用.但对于卫生设施不全,游泳池水质不合格平而布局不合理的游泳场所,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为摸清周口市人工露天游泳池的卫生状况,我们对周口市城区内露天游泳池的的一般情况、平面布局、游泳池水质、工序流程等进行了调查和检测.

    作者:李莲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