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雷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和中药贯序给药的方法,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以米非司酮结合中药贯序给药的方法保守治疗81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临床分析,观察米非司酮(Mifepristone,Mif)结合中药贯序给药的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结果:米非司酮和中药贯序给药的方法治疗异位妊娠81例,69例治愈,治愈率为85.18%; 12例保守治疗失败,行手术治疗,占14.8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结合中药贯序给药的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好、安全、给药方便、无副作用,米非司酮结合中药贯序给药的方法作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更加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黄桂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局部外用野菊花煎剂对早产儿外周静脉的防护.方法:动物实验:采用不同药物的溶液,涂抹兔耳缘静脉的局部皮肤,5min后分别用20%脂肪乳静点.以穿刺点及近心端距穿刺点1cm处为中心,活体时各切下面积1.0cm2的耳廓组织,放入10%福尔马林溶液内固定24h,做病理检查.临床实验:50例早产儿采用野菊花煎剂涂抹局部静脉皮肤,5min后静点20%脂肪乳,并与对照组50例早产儿静滴20%脂肪乳及50例早产儿采用2%山莨菪碱涂抹局部静脉皮肤,5min后静点20%脂肪乳的早产儿进行了对照比较.结论:早产儿应用不同的血管扩张药后,对血管的损伤减轻,其中应用野菊花煎剂对血管的损害轻.
作者:程美芬;王瑞雪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黄药粉是我院骨伤科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在大量的临床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疗效,其主要成份为大黄、黄芩、黄柏、黄连、鹅不食草、赤芍、红花、乳香、没药、桃仁等,由我院制剂室研制成外敷散剂,长期临床观察证明黄药粉化瘀消肿,活血止痛效果明显,我院从2004到2009年间,使用黄药粉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新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小儿脑性瘫痪病因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目前公认的脑瘫病因主要有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疽及迁延性黄疽、早产、未熟儿.新生儿痉挛、新生儿脑血管障碍.作者认为,应把脑瘫病因学研究转入胚胎发育生物学领域,重视对孕期孕母相关环境、遗传因素及相关疾病等多种因素的探讨.
作者:布力布力克孜·阿不都米吉提;阿布力克木·库尔班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建立适合千里追风活络油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采用薄膜过滤法对千里追风活络油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结果: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验证试验的基本要求.在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常规法对5株试验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回收率均<70%,薄膜过滤法回收率均>70%.结论:薄膜过滤法可作为千里追风活络油的常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作者:黄启红;农云军;苏流坤;曾泳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TUPKP)加经尿道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发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BPH并发膀胱结石患者.先经尿道置人STORZ F20.8肾镜行膀胱内气压弹道碎石.用Ellik冲洗器吸净碎石,然后用电切镜TUPKP手术.结果:全部病例都能一次手术成功,清石率达100%,无电切综合征(TURS)、膀胱穿孔等严重发生,未发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尿道狭窄2例,短期尿失禁4例,增生复发1例.术后IPSS、QOL、Qmax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TUPKP加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术在BPH并发膀胱结石的治疗中,疗效确切、损伤少、安全.
作者:任文锋;何永志;王建民;游小波;唐永忠;武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宫外孕破裂出血是妇产科常见急症之一,如不能及时确诊和迅速抢救,可致严重休克而死亡.我院收治宫外孕伴失血性休克患者56例,均获痊愈.临床上凡有停经史、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内出血伴休克首先要考虑此病,妇查,宫颈有举摆痛,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尿HCG:阳性或弱阳性,是诊断此病的可靠依据.一旦确诊,必须在积极抗体克的同时尽早手术止血,采取自体血回输,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唯一可靠措施.
作者:李宇红;车小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仙灵乙肝丸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0nm.结果:丹参酮ⅡA在0.0279~0.2231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8),平均回收率为98.44%,RSD=0.98%( 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仙灵乙肝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艳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二茂铁酰基硫脲化合物的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及抑菌活性.方法:目标化合物配置成溶液,用“培养皿法”和“打孔法”研究其调节植物生长作用和抑菌活性.结果:目标化合物对受试种子的萌芽及根苗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活性,浓度在10-0.01mg/L,效果较2,4-D好;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效果较其对伤寒杆菌的抑制作用强,浓度在100mg/L.结论:目标化合物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及体外抑菌活性.
作者:张淑玲;史会杰;李学文;陈丽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方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工具,要使中医走出国门,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借比喻命名的方剂名称英语翻译的策略.
作者:段忠玉;吴广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探讨肱骨干骨折外固定架的临床疗效应用.方法:回顾本科室自2002年5月份至2011年3月份肱骨干开放骨折采用外固定架固定的43例的疗效.按AO分型均为C型.骨折均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所有患者均随访10~20个月.结果:解剖复位38例,功能复位4例,骨不愈合1例,经二次手术植骨后9个月骨性愈合.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既能战少骨折局部的创伤,保护血运,又能稳定固定骨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特别是对软组织损伤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更具优越性.
作者:张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确定胃部病变的具体部位、范围以及病变与周围器官的关联等,探讨螺旋CT在胃部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文所观察的20例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的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均分为2组,一组患者采用仰卧位检查,另一组患者采用俯卧位检查.结果:7个采取俯卧位检查患者的图像清晰满意,胃扩张充分,胃底、胃体及胃窦图像显示清晰.其余13为患者的CT扫描图像欠满意,胃未能达到充分扩张,胃窦结构显示不清晰.结论:在采取恰当体位及充分的术前准备的条件下,螺旋CT在胃部肿瘤病变的诊断、定性以及分期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韦庆铁;韦学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是新时期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中医药高等教育在中药产业发展过程中居于重要位置,影响着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我国古代和近代教育的知识结构体系以服务中医临床为主,这种教育模式不适合中药产业的发展.现代中医药教育设置了中医、中药和针灸专业,但仍没有提出适合中药产业发展的知识体系结构.因而,本文提出了构建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尤其是中药产业技术科学的构建问题.
作者:吴蕊;王广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现代生物学教学是中医学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从生物学知识出发,考察和发展中医学的素质.建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明确生物科学为中医学之体;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化学、实验动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等内容的教学;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创新教学思路,是完善现代生物学教学的必经途径.
作者:孙雷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及时准确诊断宫外孕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搜集我院妇产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疑似宫外孕患者83例异位妊娠声像图与诊断,并结合手术病理,进行结果对照.结果:彩超诊断83例宫外孕,经手术和病理确诊78例,诊断符合率93.9%,其中破裂型55例,未破裂型6例,陈旧型7例,流产型10例;误诊5例,占6.1%,其中黄体破裂出血3例,附件炎性包块2例.结论:腹部二维超声结合阴道超声,对及时准确诊断宫外孕,为指导临床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赵春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本篇主要介绍甲状腺术中的运用、方法和体会
作者:邓明湘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儿童青少年肥胖是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营养性疾病之一,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检出率不断升高,且肥胖儿童成年后患肝肾及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远远高于正常儿童,本文将从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方面做一综述,旨在为防治儿童肥胖提供综合干预方法.
作者:李伟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Internet日益普及,多媒体等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工作与学习方式,并对教育、教学提出了网络化、个性化与信息化等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加大信息量,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增强知识的直观性、生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优化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地认识其“利”与“弊”,从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至关重要.
作者:张永忠;张伟;李楠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 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时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 Control)、油酸组(OA)、川芎嗪处理组(TMP+OA)、地塞米松处理组(DEX+OA).采用静脉注射油酸( oleic acid,OA)的方法建立大鼠ALI模型,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肺组织中p38MAPK的表达变化.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OA组大鼠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而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p38MAPK的阳性表达信号较Control组明显增强(P<0.05);应用TMP和DEX后显著缓解上述变化(P<0.05).结论:TMP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它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有关.
作者:霍鹏;段斐;刘颖;张智;王晶晶;李少春;刘未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解决中心静脉置管后导管感染的问题.方法:将我院ICU60例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非循证组(n=30)和循证组(n=30).非循证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比较相同时段两组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循证组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非循证组(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
作者:秦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