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外孕伴失血性休克的诊治

李宇红;车小飞

关键词:宫外孕, 休克, 诊治
摘要:宫外孕破裂出血是妇产科常见急症之一,如不能及时确诊和迅速抢救,可致严重休克而死亡.我院收治宫外孕伴失血性休克患者56例,均获痊愈.临床上凡有停经史、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内出血伴休克首先要考虑此病,妇查,宫颈有举摆痛,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尿HCG:阳性或弱阳性,是诊断此病的可靠依据.一旦确诊,必须在积极抗体克的同时尽早手术止血,采取自体血回输,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唯一可靠措施.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病人心理治疗体会

    癌症病人是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一旦确诊癌症,病人及家属就会产生恐慌心理,使其不能正常地学习工作,对前途悲观失望,甚至等待死亡.所以在治疗的同时还应给与心理慰籍.1 癌症确诊时病人心理状态当病人一旦得到确诊往往会失去自我控制能力.病人心理受到威胁,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烦恼、悲观、失望,使身体各种机能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在接待病人时应耐心和热情,并且同情和关怀他们.

    作者:金凤颖;刘素侠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清营汤加减治疗紫癜肾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把HSPN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男50例,女30例,年龄为5岁到55岁,平均15.4岁,对照组80例,男42例,女38岁,年龄为6岁到55岁,平均16.3岁,两者性别,年龄,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予以清营汤加减与西医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治疗,疗程均为3月,观察两组治疗三月后血尿和蛋白尿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血尿和蛋白尿3月内好转和治愈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 0.05).结论:清营汤加减中西医结合治疗HSPN蛋白尿血尿可以收到很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余彬;李建武;贾锐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探讨传统文化对医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和人文素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医学教育作为特殊的专业教育,而医学生作为特殊的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传统文化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则显得尤为重要,更是不可小觑.

    作者:蒋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通络(浓缩)胶囊的制备质控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建立通络(浓缩)胶囊的制备、质量控制方法以及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用部分药材加水煎煮提取浓缩,部分原药材细粉,共同制粒分装制备;采用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来进行定性检查;利用通络浓缩胶囊组与西药组分别对照治疗.结果:本方法制备工艺可行,疗效优于西药组,不良反应很少并且轻微.

    作者:赵自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肛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肛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观察记录患者围手术期的饮食、疼痛、伤口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的护理结果.结果:经过细心的治疗与护理,50例肛瘘患者中,47例一次性治愈,治愈率为94%.且术后随访时间为5个月-3年,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的出现.结论:肛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伤口的愈合尤为重要,值得推广应用干临床.

    作者:彭高慧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与对策

    目的:加强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分析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措施.结果:通过加强教育管理,创造重视手卫生氛围,改善手卫生设施,改良手卫生方法等可强化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结论: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保证病人安全,已为全球所关注.是降低医院感染成本低、效果佳的手段和措施.

    作者:潘春燕;马秀芬;马秀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肱骨干开放骨折的外固定架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探讨肱骨干骨折外固定架的临床疗效应用.方法:回顾本科室自2002年5月份至2011年3月份肱骨干开放骨折采用外固定架固定的43例的疗效.按AO分型均为C型.骨折均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所有患者均随访10~20个月.结果:解剖复位38例,功能复位4例,骨不愈合1例,经二次手术植骨后9个月骨性愈合.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既能战少骨折局部的创伤,保护血运,又能稳定固定骨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特别是对软组织损伤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更具优越性.

    作者:张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2小时内的脑出血患者60例,出血部位在基底节、脑叶和丘脑,中医辨证为风火上扰,痰热内闭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根据住院时间的长短,治疗2-3周,然后随访90天,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意识改变情况,血肿吸收情况,NIHSS评分,合并症及死亡率,以及随访90天时mRS评分等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意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及血肿吸收情况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合并症较对照组减少,90天mR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可以加快意识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90天的mRS评分.

    作者:谭爱玲;吕端;袁民绍;魏博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出生即刻长管抽吸胃内容物对羊水混浊新生儿早期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出生即刻长管抽吸胃内容物对羊水混浊新生儿早期喂养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羊水混浊新生儿110例,分为观察组55例,出生即刻长管抽吸胃内容物,对照组55例,出生未予抽吸胃内容物,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呕吐例数、第1次吃奶量,出生后24h吃奶总量、出生后第4天生理性体重下降程度及黄疸皮测值.结果:观察组55例新生儿仅1例出现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出生后第1次吃奶量、出生后24h吃奶总量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第4天生理性体重下降程度及经皮胆红素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出生即刻长管抽吸胃内容物可有效预防羊水混浊新生儿呕吐,对羊水混浊新生儿早期喂养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蔡彬媚;陈敬国;黄帼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中医护理经验总结

    紫癜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为其临床特征,常伴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本病也称紫斑,属中医“血证”范畴.过敏性紫癜好发年龄为3~14岁,尤以学龄儿童多见,男性多于女性,春季发病较多[1].由于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气血未充,卫外不固,外感时令之邪,六气皆易从火化,蕴郁于皮毛肌肉之间,风热之邪与气血相博,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溢于脉外,渗于皮下,发为紫癜.

    作者:金丽梅;李霞;王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300例老年患者高血压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并探讨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临床价值及社会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观察其血压、脉压、临床症状体征及合并症并发症,以及病人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治疗情况.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以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为主,血压变异性大,临床表现多样化,多与其他慢性疾病并存;老年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了解率低,治疗依从性不高.结论: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有其特殊性,在诊断防治中应针对其特点进行个体化预防与治疗.

    作者:赵桂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慢性胰腺炎41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41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占全部患者的87.8,其次为体重下降和放射痛.患者的主要临床体征为腹部压痛,占全部患者的53.76%.2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7例患者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并发症.结论 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诊断以影像学手段为主.

    作者:曲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手术室护理差错的防范与控制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消毒防范措施.方法:采用调查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危害的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本调查主要有锐器伤、肌肉损伤、放射损伤伤等.

    作者:姜静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以患者为中心加强门诊护理的管理体会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门诊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门诊部护理工作的优劣、服务态度的好坏、护理技术的高低,不仅反映门诊医疗工作管理水平,还会影响整个医院在社会中的声誉.加强对门诊护理工作并进行一系列护理管理的改进,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索桂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目的:总结退药的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的方法,保证用药的安全.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10年7月至12月的患者的退药情况及其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主要以药物不良反应,退药品种以抗菌药为主.结论:建议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处方的质量,增进医患沟通,提高药学服务能力和水平,以减少退药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

    作者:何文;蒲海翔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不同护理措施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选取佳的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方法:选取剖宫产术15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组),观察两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劳东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西药联合施用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对7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及转归.方法:收治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临床诊断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70例.分析归纳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经过.结果: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少数可以发展成为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个别表现为广泛心肌坏死型Q波,且为一过性;血清酶增高持续时间长和不伴酶峰变化;血清酶增高程度与坏死型Q波所示心肌坏死范围不符.临床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特征和心肌受损的参考指标.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注重临床资料及心肌受损的客观指标,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王永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HPLC法测定参芪健胃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参芪健胃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VP-ODS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0.8mL·min-1,柱温为30℃.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0.1626~1.0841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45%,RSD为1.28%(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参芪健胃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春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与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的形成是外科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甚至产生肺栓塞等严重后果.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10月共收治DVT患者6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肯定.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20~76岁,平均42.7岁;胃癌根治术后18例,肠癌根治术后18例,前列腺、膀胱切除术后9例,子宫切除术后9例,剖腹产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发生在术后3~6d45例,左下肢42例,右下肢18例.诊断参照《周围静脉疾病学》制定的标准.伴有高血压30例,冠心病18例,糖尿病6例,脑血管病6例.

    作者:范凯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124例急性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8月~2010年7月收治的124例急性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预后及复发率.结果:行Ⅰ期手术治疗84例,切口感染5例,平均住院时间14.3±4.5d,随访12个月,无复发.行保守治疗40例,转手术治疗5例,平均住院时间17.4±5.6d,随访12个月,复发7例.结论:急性阑尾周围脓肿行手术治疗是一种积极可取的治疗手段,住院时间短,保守治疗效果较好,但是复发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汤松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