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与对策

潘春燕;马秀芬;马秀梅

关键词:医护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医院感染
摘要:目的:加强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分析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措施.结果:通过加强教育管理,创造重视手卫生氛围,改善手卫生设施,改良手卫生方法等可强化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结论: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保证病人安全,已为全球所关注.是降低医院感染成本低、效果佳的手段和措施.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黄药粉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180例临床观察

    黄药粉是我院骨伤科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在大量的临床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疗效,其主要成份为大黄、黄芩、黄柏、黄连、鹅不食草、赤芍、红花、乳香、没药、桃仁等,由我院制剂室研制成外敷散剂,长期临床观察证明黄药粉化瘀消肿,活血止痛效果明显,我院从2004到2009年间,使用黄药粉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新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针刺麻醉在甲状腺术中的运用

    本篇主要介绍甲状腺术中的运用、方法和体会

    作者:邓明湘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我院推行医务人员绩效区别化考核实践与体会

    什么是符合新医改精神的绩效考核?什么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绩效考核?[1]这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能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有利于医院的生存与发展,不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则不能真正体现医务人员的绩效,无法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常常挫伤医务人员积极性,阻碍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作者:冉玉飞;黄永良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浅谈心外科ICU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解除心外科ICU患者的异常心理反应,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针对593例心脏外科ICU患者由于环境改变、病情反复变化、手术创伤、经济负担加重,导致不同程度存在焦虑、恐惧、烦躁、抑郁、孤独、悲观、绝望等异常心理反应,采取术前访视,改善ICU环境,重视气管插管期间的非语言交流与交通,维护患者自尊心及给予情感支持6项护理对策,解除患者异常的心理反应.结果:593例心脏手术患者入住ICU期间,除7例因其他并发症死亡外,异常的心理反应都得到减轻或解除,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心脏术后ICU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术后的康复极其重要.

    作者:刘放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应用利普刀治疗93例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比应用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与传统微波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93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利普刀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微波治疗组)40例,观察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第2、4、8、12周进行定时复诊,记录其阴道排液量、阴道出血时间、症状改善、宫颈创面愈合情况及宫颈复原的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利普刀治疗组)53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7.0±2.5) min,术中出血量(4.5±2)ml,术后随访3个月,手术一次性成功显效50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微波治疗组)4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 67±2.5) min,术中出血量(100.5±20) ml,术后随访3个月,手术一次性成功显效3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77.5%.结论:应用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与传统微波治疗作对比,具有安全可行、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及疗效显著等优点,同时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有效降低宫颈癌的误诊及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梅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抗人干扰素α2b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初步鉴定

    本研究以重组人干扰素α 2b蛋白免疫巴比西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3株可稳定分泌抗人干扰素α2b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E8、1E10和4E4.ELISA鉴定结果表明,3株单抗的亚型均为IgG1,腹水效价都在10-6以上.免疫印迹鉴定结果证实,3株单抗均可与原核表达的人干扰素α2b发生特异性反应.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获得3株针对人干扰素α 2b的特异性杂交瘤细胞株.

    作者:王锐;王延涛;安晓丽;刘恒;张秀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及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它主要因胎儿宫内窘迫、酸中毒和产时吸入性呼吸道阻塞所致.因此预防新年儿窒息的发生和如何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是产科重要课题.探讨总结对新生儿窒息临床应用体会以提高复苏成功率,按复苏流程A-B-C-D-E五个复苏原则,对刚出生的新生儿,在短时间内给予快速评估,按照其窒息分数,予以判断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为成功复苏取得佳时机.

    作者:孙宝香;张从军;王夕芬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儿童过敏体质原因分析与治疗护理

    探讨 研究儿童过敏体质的症状和影响因素,针对分析其治疗护理对策.方法 查阅权威资料结合临床观察研究,以及与病人交流,医护人员的探讨.结论 (1)过敏体质与遗传,饮食等因素导致抵抗力差、免疫功能不足有关.(2)过敏体质的儿童及家人并不了解或关注引起过敏表现的根本原因,即过敏体质.(3)单纯的药物治疗不利于彻底改善过敏性体质

    作者:刘鸣涛;顾雪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胸腔镜辅助内固定术与保守疗法在多发肋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内固定术与保守疗法在多发肋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32例多发肋骨骨折采取胸腔镜辅助内固定,20例采用保守疗法.结果:胸腔镜辅助内固定术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良好,住院时间短,无并发症发生,比保守疗法具有优势.结论:胸腔镜辅助内固定术具有微创、疗效佳、并发症少的优点,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郑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不同品种地龙中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目的:对广地龙和沪地龙两个品种的地龙中3种微量元素及2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其生物富集能力.方法: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法对广地龙和沪地龙含有的元素检测.结果:广地龙中铜、锌、铬微量元素的含量相差不多;其中沪地龙中铬元素含量较高,大约为广地龙的2倍.2个品种地龙中镉、铅的含量均符合国家限量标准.结论:包括泥土、含泥地龙、去泥地龙3个品种的广地龙和沪地龙均对3种微量元素及2种重金属元素表现出比较强的生物富集作用.

    作者:李光荣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多发性硬化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随着对多发性硬化症认知的提高以及临床检测手段的进步,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如今随着新型药物的研发,MS的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笔者对本科住院的MS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归纳分析,探讨MS临床特点.

    作者:阿布力克木·库尔班;买合布热提·买买提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金银花杂质中明矾和盐的鉴别计量测定

    目的:探讨金银花掺杂质的鉴别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外观性状、理化鉴别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鉴别掺伪金银花.结果:掺掺杂质金银花检出明矾和盐,其性状、理化鉴别、水分、总灰分、含量测定均不符合规定.结论:外观性状、理化鉴别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药含药血清对MRSA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及mecA、femA基因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在体内对MRSA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中药含药血清与MRSA共同培养的方法进行耐药性逆转实验,用K-B纸片扩散法观察实验前后受试菌抑菌环直径的变化,同时进行耐药基因mecA、femA的检测.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K-B纸片扩散法对比,五倍子、绿茶、防风、丹皮、黄芩、浙贝组对苯唑西林钠、头孢唑啉钠、头孢呋辛、头孢噻肟钠、头孢美唑等药物抑菌环直径扩大均有不同程度扩大,由耐药或中敏恢复为敏感;对青霉素抑菌环直径无影响,仍表现为耐药.MRSA标准菌株、对照组菌株均检测出耐药特异性基因mecA、femA,丹皮、五倍子、防风、黄芩、浙贝、绿茶组未测出femA基因,mecA基因条带显示明显减弱.结论:MRSA经五倍子、绿茶、防风、丹皮、黄芩、浙贝含药血清处理后均恢复了对耐酶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且耐药基因mecA、femA的表达明显受抑制,推测其可能通过作用于mecA、femA或其调控因素,影响耐药基因的表达程度,使PBP2a产生减少或消除,从而达到耐药性逆转的作用.

    作者:王禹;于清宏;吴齐雁;郭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新规范在供应室的应用体会

    消毒供应中心的《三个强制性规范》于2009年4月1日颁布,并于同年的12月1日实施,从开始实施到现在已有1年多的时间了,现将新规范在我院供应室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综述如下:1.1建筑方面:1、面积太小:建筑面积应为600-700平方米,而供应室现在的面积只有200平方米;2、流程不合要求:区与区之间应有缓冲间,而现在的供应室区与区之间无缓冲间;3、布局不合理:辅助区域与工作区域没有实际的屏障进行隔开;4、供应室周围的环境不合要求,由于供应室处于过渡时期,靠近锅炉房、车棚、生活垃圾存放处,无菌物品发放处与车棚相对应,周围环境未能达到相对独立、洁净.

    作者:安玉梅;刘炳芳;李英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关于农村社区护士现状的调查报告

    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社区护理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护理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农村社区护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医疗条件较差,农村青壮年多数外出打工,在家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居民文化水平较低,整体素质不高,加上各社区护士也处于从医院护理走进农村家庭护理的转型期,而对广博的农村社区,护理人员就存在着编制不足,护理能力欠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作者:任霞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浅议肺动脉栓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4例经螺旋CT检查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观察血栓累及的部位、程度及范围.结果:PE诊断的直接征象显示,中心型充盈缺损24例;平扫的间接征象为局部肺纹理稀疏16例,胸腔少量积液22例.结论:多层螺旋CT敏感性高、方便、无创伤、无并发症,为临床及早发现并明确诊断PE的可靠检查手段之一,对于PE的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志夫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谈护士礼仪规范培训的方法及体会

    本文介绍护士礼仪规范培训的方法及体会,认识到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护士修养与礼仪规范培训的重要性,并纳入继续教育,必须持久地、分阶段地、反复地坚持开展有关职业素质的继续教育与培训,通过训练,提高了护士素质,改善了服务态度,护患关系融洽,对护理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晏红;赵国勇;沙燕;周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中医护理经验总结

    紫癜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为其临床特征,常伴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本病也称紫斑,属中医“血证”范畴.过敏性紫癜好发年龄为3~14岁,尤以学龄儿童多见,男性多于女性,春季发病较多[1].由于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气血未充,卫外不固,外感时令之邪,六气皆易从火化,蕴郁于皮毛肌肉之间,风热之邪与气血相博,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溢于脉外,渗于皮下,发为紫癜.

    作者:金丽梅;李霞;王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感染科护士心理压力的分析与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感染科护士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对其心理压力产生的分析及对策.方法:调查我市感染科护士45位,对其进行心理压力调查分析.结果:结果感染科护士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压力程度于患者的年龄呈正相关,P<0.05.主要压力源为怕出医疗事故,工作紧张,工作待遇低,以及职业暴露.结论:感染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与感染科的工作环境和护士的工作性质有关,建议有针对性缓解的压力源以减少感染科护士的压力,提升其心理健康.

    作者:王晶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以人为本”整体护理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十七大以来,全国的各个工作领域都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院也不例外,本文就是在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入认真的学习以后,结合我院骨科治疗的具体实际情况,从提升护理人员的思想认识,更新服务理念这两个方面,对如何结合“以人为本”的思想对我们的服务理念进行不断更新作出了阐述.并提出了多项在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后,所采取的多项能为患者更好的服务的具体措施.以及对个人的体会进行了浅谈.

    作者:吴剑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