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环载体与基因治疗

张玺;孙秋丽;王小引;王天云

关键词:基因治疗, 细菌骨架序列, 微环载体, 非病毒基因治疗, 转基因表达
摘要:基因治疗是将有治疗作用或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导入靶细胞,通过纠正基因缺陷或发挥治疗作用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基因治疗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研发用于真核细胞转移基因的安全有效的载体系统.病毒和非病毒载体系统均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微环载体是一种来源于质粒DNA的新型的较小的超螺旋表达元件,通过在大肠杆菌体内发生位点特异性结合而产生,并已应用于基因治疗.由于微环载体缺乏原核DNA骨架序列,如抗生素基因、原核复制起始点等,可提高治疗基因表达水平、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及降低炎症反应.本文就微环载体的产生、提高转基因表达的机制及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铸型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铸型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肾铸型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比较2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6.78%和75.00%,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0%和41.67%,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铸型结石疗效确切,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庞松强;罗功唐;宋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胸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胸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MPE)的疗效.方法 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肺癌合并MPE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引流结束后胸腔内注入顺铂50 mg·m-2;研究组患者给予胸腔热灌注治疗,即45℃生理盐水2 500~7 000 mL胸腔闭式引流循环灌注,再以加热的灭菌蒸馏水600 mL+顺铂50 mg·m-2循环加热灌注胸腔.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患者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并观察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完全缓解(CR) 15例,部分缓解(PR) 11例,稳定(SD)5例,有效率为83.9%;对照组CR 10例,PR 8例,SD 10例,进展(PD)1例,有效率为62.1%;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Kamofsky评分分别为88.6 ±21.5和62.7 ±19.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外周血INF-γ水平均显著升高,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外周血INF-γ水平显著升高,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发生轻度反应7例(24.1%),研究组发生轻度反应10例(32.2%),给予对症治疗后均缓解;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热灌注治疗MPE疗效显著,且能够较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纠正了Th1/Th2细胞因子的失平衡状态,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齐博;赵宝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锌指蛋白84和人乳头瘤病毒16E6的表达及关系

    目的 探讨锌指蛋白84(ZNF84)在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 E6阳性和阴性宫颈癌细胞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关系.方法 以HPV16 E6阳性和阴性的宫颈癌细胞系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211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HPV16 E6和ZNF84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33-A细胞不表达HPV16 E6,SiHa细胞表达HPV16E6;C33-A细胞中ZNF84的表达显著低于SiHa细胞(P<0.01).IHC结果显示:HPV16 E6表达阳性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ZNF84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HPV16 E6表达阴性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P<0.01),HPV16 E6和ZNF84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ZNF84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HPV16 E6诱导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过程,ZNF84可能在HPV16相关宫颈癌发生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田明振;崔静;李航;冯思佳;杨璐;赵二趁;千新来;原志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并发脑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诊断意义.方法 40例HFMD患儿根据是否并发脑炎分为HFMD组和HFMD并发脑炎组,每组20例;另选择健康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HFMD组和HFMD并发脑炎组患儿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及CD4 +/CD8+显著低于健康对照(P <0.05);HFMD并发脑炎组患儿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及CD4 +/CD8+显著低于HFMD组(P<0.05).结论 HFMD并发脑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低下,免疫功能差,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助于HFMD并发脑炎的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作者:黄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电痉挛刺激对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和中缝核色氨酸羟化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电痉挛刺激(ECS)对Sprague-Dawley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和中缝核色氨酸羟化酶(TPH)表达的变化,探讨ECS对黑质多巴胺和中缝核5-羟色胺神经元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伪ECS组、单次ECS组和重复ECS组.对照组大鼠未给予任何处理,伪ECS组大鼠给予不通电ECS,单次ECT组大鼠给予1次ECS,重复ECS组大鼠给予每日1次ECS,连续14 d.运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黑质TH和中缝核TPH的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吸光度值.结果 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伪ECS组、单次ECS组大鼠黑质TH和中缝核TPH阳性表达神经元个数和神经元纤维光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复ECS组大鼠黑质TH和中缝核TPH阳性表达神经元个数较对照组、伪ECS组和单次ECS组增多(P<0.05),神经纤维光强度较对照组、伪ECS组、单次ECS组增加(P<0.05).结论 重复ECS可促进黑质TH和中缝核TPH的表达,表明重复ECS上调了多巴胺和5-羟色胺神经元的活性.

    作者:祖国平;娄百玉;娄和玲;石玉中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下腔静脉滤器对转子间骨折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围术期肺栓塞的预防效果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对转子间骨折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围术期肺栓塞的预防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转子间骨折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及意愿植入不同类型下腔静脉滤器,观察所有患者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50例患者植入可转换型下肢静脉滤器,30例患者植入临时型下肢静脉滤器,16例患者植入永久型下肢静脉滤器,植入成功率为100.00%.术后轻度水肿发生率13.35%,胸腔和尿道出血率1.04%,均在给予相应处理措施后恢复;肺栓塞发生率为1.04%.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对转子间骨折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围术期肺栓塞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刘万周;张亮;程相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先天性心脏病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外科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老年先天性心脏病(CHD)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PAH)外科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治疗效果,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老年CHD伴重度PAH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CHD并发重度PAH老年患者126例,其中63例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组),63例给予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心排血指数、肺动脉压、并发症及存活率.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心排血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PAP显著降低(P<0.05),心排血指数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手术治疗组患者MPAP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心排血指数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27% (26/63)和60.32%(38/63),手术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手术治疗组患者3个月、6个月及1 a生存率分别为92.06%(58/63)、77.78% (49/63)和61.90% (39/63);保守治疗组患者3个月、6个月及1 a生存率分别为79.37% (50/63)、60.32%(38/63)和42.86% (27/63);手术治疗组患者3个月、6个月及1a生存率均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能够显著增加CHD并发重度PAH患者的心排血量,降低肺动脉压,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作者:周子凡;万居易;李殿坤;李温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Jurkat T细胞电穿孔转染条件的优化

    目的 优化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 T细胞)的电转染条件.方法 通过选择不同的电压、质粒浓度、细胞状态等转染参数,采用不同条件组合后用电穿孔法将质粒转入Jurkat T细胞.通过锥虫蓝拒染实验和荧光显微镜分析转染效率.结果 Jurk砒T细胞在电压150 V条件下转染效率达到(62.10±2.13)%;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转染效率较高;质粒浓度低于0.5g·L-1时影响转染效率;短时期内温度对转染效率的影响不大.结论 本实验通过选择优化Jurkat T细胞的转染参数、控制影响因素,可有效提高Jurkat T细胞电转染效率.

    作者:张高丽;隋娟;刘喜红;李平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姜黄素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组,即假手术组、缺血30 min组、再灌注1、2h组、姜黄素+再灌注1、2h组,每组10只.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E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30 min组、再灌注1、2h组、姜黄素+再灌注1、2h组大鼠血清ET-1和心肌组织E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缺血30 min组比较,再灌注1、2h组、姜黄素+再灌注1、2h组大鼠血清ET-1和心肌组织E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再灌注2h组显著高于再灌注1h组(P<0.05);姜黄素+再灌注1、2h组较再灌注2h组大鼠血清ET-1和心肌组织E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 ET-1在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和再灌注阶段表达上调,姜黄素预处理可下调其表达.

    作者:曲雅静;董化江;臧照辉;单云官;王志梁;何文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舒尔特训练法对康复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尔特训练法对康复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药物治疗结合舒尔特训练)和对照组(药物治疗),每组45例.患者在训练前后以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记忆量表(WMS)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WCST、WM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WCST测验中完成分类数及正确应答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持续性错误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WMS测验中的再认(短时)、图片(短时)、背数(瞬时)、记忆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 舒尔特训练法安全性好,且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是一种新的康复模式.

    作者:王素红;李拴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运动性心肌肥厚与病理性心肌肥厚大鼠模型中线粒体膜电位的差异

    目的 比较运动性和病理性心肌肥厚大鼠模型中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差异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36只Spar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有氧训练组、腹主动脉缩窄组,每组12只.有氧训练组和腹主动脉缩窄组大鼠分别采用跑台法、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心肌肥厚模型,利用生物机能实验仪检测3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全心质量指数(HMI),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心房钠尿肽(ANP) mRNA表达;激光共聚焦对MMP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有氧训练组大鼠的心率(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但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主动脉缩窄组大鼠的HR、LVSP、LVEDP、+dp/dtma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dp/dtmax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腹主动脉缩窄组大鼠的HR显著高于有氧训练组(P<0.01),-dp/dtmax显著低于有氧训练组(P<0.01),LVSP、LVEDP、+dp/dtmax与有氧训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氧训练组和腹主动脉缩窄组大鼠HMI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氧训练组与腹主动脉缩窄组大鼠H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氧训练组、腹主动脉缩窄组大鼠ANP mRNA相对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氧训练组与腹主动脉缩窄组大鼠ANP mRNA相对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氧训练组大鼠MMP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腹主动脉缩窄组(P<0.05),腹主动脉缩窄组大鼠MM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运动性和病理性心肌肥厚模型中,心肌细胞MMP的显著变化可能是影响心功能改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朱英伟;张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依诺肝素2种用法联合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其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1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r-PA1组(61例)和r-PA2组(60例).r-PA1组患者溶栓前静脉推注30 mg依诺肝素负荷量,r-PA2组不给予静脉负荷量.选择同时期应用UK治疗的62例STEMI患者为UK组.比较3组患者溶栓90 min临床再通率及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3组患者发病24h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发病7d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r-PA1组和r-PA2组再通率均显著高于UK组(P<0.01);r-PA1组再通率显著高于r-PA2组(P<0.05).3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A1组和r-PA2组血浆BNP水平、LVDD均显著低于UK组,LVEF显著高于UK组(P<0.05);r-PA1组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r-PA2组(P<0.05),r-PA1组和r-PA2组LV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A溶栓疗效明显优于UK;r-PA溶栓前静脉给予30 mg依诺肝素负荷量可明显提高再通率,从而更好地保护左心功能,且出血并发症无增加.

    作者:陈雪斌;马利平;汪凤兰;王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Sirius与自动角膜曲率仪测量角膜曲率的一致性分析

    目的 观察Sirius与自动角膜曲率仪测量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前后患者角膜曲率的差异及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为Sirius在眼科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94例(188眼)行FS-LASIK术前检查患者,分别用Sirius、自动角膜曲率仪测量平坦子午线角膜曲率K1、陡峭子午线角膜曲率K2及平均角膜曲率Km,其中Km=(K1+ K2)/2.FS-LASIK术后随访1周,随机选取20例(40眼),用Sirius、自动角膜曲率仪测量术后K1、K2、Km,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Bland-Altman分析评价2种仪器测量角膜曲率的一致性.结果 FS-LASIK术前,Sirius与自动角膜曲率仪测量K1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ius测量K2、Km值均大于自动角膜曲率仪(P<0.01).FS-LASIK术后1周Sirius与自动角膜曲率仪测量K1、Km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ius测量K2值大于自动角膜曲率仪(P<0.05).FS-LASIK术前,Sirius与自动角膜曲率仪测得K1、K2、Km值差值的均数接近差值为0的基线,95%一致性区间窄,FS-LASIK术后测量K1、K2、Km值差值的均数较术前增大,一致性区间增宽.结论 在测量近视患者FS-LASIK术前角膜曲率时,Sirius与自动角膜曲率仪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术后1周一致性差,临床上是否可以相互取代需术后长期、大样本观察.

    作者:钱娜娜;余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滴鼻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舌系带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滴鼻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舌系带成形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择期行舌系带成形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右美托咪定滴鼻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患儿采用生理盐水滴鼻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滴鼻30 min后患儿入手术室,记录患儿滴鼻前(T0)、入手术室时(T1)、置入开口器时(T2)、直钳钳夹舌腹近舌尖舌系带附着处(T3)时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MAP)、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时间、喉罩拔除时间、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结果 2组患儿T0时心率、MA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T1时心率、MAP与T0时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T2、T3时心率、MAP与T0、T1时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T2与T3时心率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T1、T2、T3时的心率、MAP与T0时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T1、T2、T3 3个时间点的心率、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喉罩拔除时间、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患儿恢复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滴鼻复合七氟醚吸入应用于小儿舌系带成形术可以缩短喉罩拔出时间,患儿苏醒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贾英萍;李郑琛;邱永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美金刚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阿尔兹海默病伴有行为和精神症状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美金刚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伴有行为和精神症状的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7例AD伴行为和精神症状患者随机分为美金刚单药治疗组(单药治疗组)和联合奥氮平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对所有入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12周末均行AD病理行为(Behave-AD)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定,并对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Behave-AD和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47、0.33,P>0.05).治疗第4周末2组患者Behave-A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7.02、9.79,P<0.05),且联合治疗组较单药治疗组下降更显著(t=2.35,P<0.05);2组患者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 =8.15、5.82,P<0.05),但2组患者之间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P>0.05).治疗第12周末2组患者Behave-A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10.94、12.64,P<0.05);2组患者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14.21、14.82,P<0.05),但2组患者之间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P>0.05).治疗第12周末2组患者Behave-AD评分均较治疗第4周末显著下降(t=3.93,3.99,P<0.05),且联合治疗组较单药治疗组下降更显著(t=2.12,P<0.05);2组患者MMSE评分均较治疗第4周末显著升高(t=5.49、5.05,P<0.05),但2组患者之间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2,P<0.05).结论 美金刚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AD伴行为和精神症状患者较美金刚单药治疗更能减轻其精神行为症状,但对认知功能改善二者效果相当.

    作者:韩永凯;王旭生;张帆;张萍;杜爱玲;费鹏鸽;宋景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肝癌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肝癌中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揭示二者变化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集诊断明确的肝癌患者(肝癌组)术前、术后血清与健康人群(对照组)血清,并采集肝癌患者肝组织石蜡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8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患者肝组织中TNF-a和IL-8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肝癌患者术后血清TNF-α和IL-8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P<0.01).肝癌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及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肝癌组织中TNF-α和IL-8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TNF-α和IL-8可作为肝癌转移的重要标志物及预后评估的指标.

    作者:王雷;王煜霞;薛会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EAD)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108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踝臂指数(ABI)测定,ABI≤0.9的患者为LEAD组,0.9< ABI≤1.3的患者为非LEAD组,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临床特征比较,并对LEAD危险因素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中,非LEAD组患者67例,LEAD组患者41例,LEAD患病率为38.0%.与非LEAD组患者比较,LEAD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及高敏C反应蛋白均较高(P<0.05),吸烟率及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患病率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HbA1c及TG为LE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LEAD的患病率较高,临床上应重视LEAD筛查及危险因素控制.

    作者:舒毅;陈幼萍;曾春平;李惠贤;罗少荘;罗海钊;梁蕴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宫颈环扎术(CI)治疗宫颈机能不全(CI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于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CI的孕12 ~ 27周CIC患者52例,其中行非紧急CI者43例(行择期CI者11例,行应激性CI者32例),行紧急CI者9例;单胎妊娠43例,双胎妊娠9例;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9例行紧急CI的患者中6例发生晚期流产,手术失败;11例行择期CI者全部获得成功;32例行应激性CI者29例手术成功.行非紧急CI者手术成功率(93.0%)较行紧急CI者(33.3%)显著增高(P<0.05).单胎妊娠者手术成功率(90.6%)显著高于双胎妊娠者(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应激性CI者中,环扎孕周18~22周者手术成功率为87.5%,分娩孕周为(37.43±0.98)周;环扎孕周23 ~ 27周者手术成功率为91.7%,分娩孕周为(38.14±1.21)周,二者手术成功率及分娩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有明确指征的CIC患者行择期CI可有效预防早产及流产,改善新生儿预后.掌握手术时机是手术成功的主要因素.对于双胎妊娠的CIC处理应慎重,其手术效果不及单胎妊娠,应掌握手术适应证.行应激性CI者,其环扎时孕周与手术成功率及分娩孕周无明显相关.

    作者:韩俊;覃秋萍;郑颖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微环载体与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将有治疗作用或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导入靶细胞,通过纠正基因缺陷或发挥治疗作用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基因治疗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研发用于真核细胞转移基因的安全有效的载体系统.病毒和非病毒载体系统均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微环载体是一种来源于质粒DNA的新型的较小的超螺旋表达元件,通过在大肠杆菌体内发生位点特异性结合而产生,并已应用于基因治疗.由于微环载体缺乏原核DNA骨架序列,如抗生素基因、原核复制起始点等,可提高治疗基因表达水平、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及降低炎症反应.本文就微环载体的产生、提高转基因表达的机制及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张玺;孙秋丽;王小引;王天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及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的疗效以及对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138例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训练组(69例)及综合康复治疗组(69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基础治疗,常规训练组患者进行常规吞咽训练,综合康复治疗组患者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常规吞咽训练.根据洼田饮水试验评定标准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疗效进行比较,并观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综合康复治疗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明显优于常规训练组(P<0.01);综合康复治疗组、常规训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4%、73.9%,综合康复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训练组(P<0.01);综合康复治疗组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常规训练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纯吞咽训练,并可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崔长富;谷娟;李转会;樊新红;胡亚卓;王丽;张元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新乡医学院

主办:新乡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