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肤擦伤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施伏永

关键词:皮肤擦伤, 龙胆紫, 涂擦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皮肤擦伤实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皮肤擦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应用龙胆紫涂擦创口,对照组应用0.1%乳酸依沙吖啶纱条外敷创口.结果:治疗组在3-5天内治愈率为92.3%,对照组在3-5天内治愈率为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龙胆紫涂擦外伤中的皮肤擦伤行之有效,同时可减轻患者在每次换药时的疼痛、减少换药时的再出血,值得临床应用.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引导中专护理学生学习的探讨

    要提高教学效果,除教师因材施教及注意教学方法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也是不容忽略的因素,尤其是对于中专护理的学生,下述是我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共享.1 初进中专护理学生的学习方法剖析进入中专的学生,由于学习环境及内容的转变,中学时的学习方法有些不适应.有些学生仍沿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则无所适从,往往教师讲什么听什么,教师写什么记什么.

    作者:魏玉婷;贾艳敏;冯丽彩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高频彩超在皮肤软组织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1临床资料本文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11年3月间在本院就诊的36例软组织血管瘤的声像图,描述血管瘤的声像图特征,并提出超声分型.本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小6月,大35岁.6月至1岁13例,1岁至5岁10例,5岁至10岁8例,10岁以上5例.均经本院外科穿刺诊断及治疗和外科手术证实.病变发生在四肢10例,颈部8例,胸壁3例,背部2例,面部13例.采用仪器SUNNY380,探头频率7.5MHZ、10MHZ.检查时探头轻放在病变部位,必要时加压观其有无压缩及血流变化情况.CDFI检查时,将血流速度量程设置在低水平.图像储存于超声工作站.

    作者:朱光建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胎盘性缺氧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胎盘性缺氧的临床作用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9月~2010年8月收治的80例高危孕妇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80例正常产妇资料作为对照,记为对照组,对高危妊娠子宫胎盘循环病理进行观察分析,观察其血流改变与胎儿慢性缺氧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大脑中动脉( MCA)阻力指数与脐动脉(UA)阻力指数比值均大于1.08,观察组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均小于脐动脉阻力指数,重度窒息患者可见脐静脉(UV)与心率相吻合的波动静脉导管(DV)均可见新房收缩期反方向血流.观察组患者胎盘三级绒毛干中肌性小动脉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预测胎儿胎盘性缺氧,血流异常与胎盘三级绒毛干中肌性小动脉数目减少有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宫内胎儿胎盘性缺氧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谢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内服中药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5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内服中药联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内服中药慢盆合剂,同时应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温针灸治疗,取穴同治疗组.两组均10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中药组为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选30例患者测定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所选患者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全血黏度低切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服中药联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并且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

    作者:黄英昌;郑敏;李英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寿胎丸加味治疗先兆流产12例

    寿胎丸出白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由菟丝子、阿胶、桑寄生、川断四味药组成.临床主要用于妇科肾虚型胎动不安.笔者将寿胎丸加味治疗12例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所观察12例患者均取自我院2005年4月---2010年12月的门诊病例.以年龄分:21-25岁3例,26-32岁7例,33-35岁2例;以孕后月份分:1-3月9例,4---5月3例.

    作者:田会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入院宣教对住院患者疾病恢复的影响调查

    目的:探讨患者对入院宣教内容需求与患者入院时病情的关系以及对疾病康复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的入院宣教方式.方法:随机抽查2007年6月~2008年12月间,入院3天以上且神志清醒的病人203例,进行入院宣教、需求情况调查.结果:入院时轻度不适患者128例,100%选择刚入病房时需要护士介绍主管医护人员、病区环境生活设施、医疗报销、作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而对介绍各种制度,多选择在当日治疗护理后(占83.6%).入院时严重不适患者75例,100%选择刚入病房时作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94.1%选择刚入病房时介绍主管医护人员;而对病区环境、生活设施及各种制度的介绍则希望在第二天或病情稳定后介绍.结论:应针对病人入院时的不同情况、区别不同的时间,采用灵活的入院宣教方式及内容,以使入院宣教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要求把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作为入院宣教内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病人入院就能得到优质、高效、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

    作者:肖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乳胶层析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结果分析及应用

    目的:讨论乳胶层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符合率.方法:分别用乳胶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5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做以分析、比较.结果:125例血清标本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符合率为:HBsAg符合率98.4%;HBsAb符合率96%;HBeAg符合率100%;HBeAb符合率96%;HBcAb符合率97.6%,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乳胶层析法简便快速,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不能完全替代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适用于标本初筛查及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蒋应锦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显效53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显效率为66.3%,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41例,有效25例,无效14例,显效率为51.3%,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心绞痛缓解与消失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3)观察组出现轻度皮肤紫癜1例,消化道症状2例;对照组出现消化道症状3例.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硫酸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心绞痛缓解及消失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元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微创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证实臭氧消融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146例患者经CT或MRI检查及临床诊断(表现为腰背痛及下肢麻痛)均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CT机或者C型臂X光机下进行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结果:将它注射入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内,可以瞬时氧化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减少,髓核组织的渗透压不能维持,导致水份丧失而萎缩,从而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使症状得以消除,达到治疗的目的,总有效率95.8%,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臭氧消融术是目前安全的介入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几乎无损伤、感染机会少的特点,且疗效高、术后恢复快,是腰椎间盘突出的理想治疗方法.

    作者:祁新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夜间或清晨的持续性咳嗽,通常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症状缓解.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采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加β 2受体激动剂联合治疗为主,但因其疗程较长,导致对激素依赖型或抵抗型CVA患者或由于伴发其它基础性疾病不能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CVA患者难以坚持,总体复发率较高;中医通过对CVA的辩证论治,效果显著.

    作者:龚年金;田正鉴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小儿水肿的中医护理经验总结

    水肿因外感风邪或邪度内侵,使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溢于肌肤所致,以肌肤浮肿及小便短小为主要临床表现,属西医肾病综合症.以2~8岁男孩多见,其中以2~5岁为发病高峰[1],部分患儿因多次复发病程迁延.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患儿186例,男155例,女31例,经精心治疗和有效护理,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霞;金丽梅;王延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肺炎支原体脑炎32例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本研究通过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脑炎的疗效观察,为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脑炎患儿32例,随机分为单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单纯治疗组采用大环内酯类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的方法,联合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及静脉丙种球蛋白,对比两组间患儿患儿恢复情况.结果:联合治疗支原体脑炎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3.75%,在体温正常平均天数、病理征消失平均天数、治疗组意识转清醒及惊厥控制天数等方明显优于单纯治疗组的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静脉丙种球蛋白的治疗组患儿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治疗组

    作者:刘芳;范万峰;胡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及心理康复治疗探讨

    随着当代竞技体育的要求逐步提高,运动员比赛强度的和对抗也随之不断增强,运动损伤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运动损伤发生后,运动员将会产生巨大的生理及心理障碍,这些障碍将直接影响以后的训练、比赛和健康恢复.本文通过分析导致运动损伤心理变化及致因,探讨如何从运动员的心理问题入手,加强受伤运动员的心理康复治疗,对运动员进行认知教育,帮助其掌握心理恢复技巧,使其尽快恢复训练与比赛.

    作者:邢崇慧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护士人文素养与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是新的健康观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现代医学模式的完整的实践和应用.当前,如何深化其内涵质量,已成为广大护理同仁关注的问题.无疑,严格护理管理,完善护理程序,强化护士的责任心等都是不可缺少的促进要素,然而,贯穿这些要素其中的专业护士的人文素养为重要,它始终是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灵魂.

    作者:曲振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千里追风活络油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目的:建立适合千里追风活络油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采用薄膜过滤法对千里追风活络油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结果: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验证试验的基本要求.在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常规法对5株试验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回收率均<70%,薄膜过滤法回收率均>70%.结论:薄膜过滤法可作为千里追风活络油的常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作者:黄启红;农云军;苏流坤;曾泳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不同品种地龙中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目的:对广地龙和沪地龙两个品种的地龙中3种微量元素及2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其生物富集能力.方法: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法对广地龙和沪地龙含有的元素检测.结果:广地龙中铜、锌、铬微量元素的含量相差不多;其中沪地龙中铬元素含量较高,大约为广地龙的2倍.2个品种地龙中镉、铅的含量均符合国家限量标准.结论:包括泥土、含泥地龙、去泥地龙3个品种的广地龙和沪地龙均对3种微量元素及2种重金属元素表现出比较强的生物富集作用.

    作者:李光荣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荆门市近六年来无偿献血免费用血情况统计分析

    通过对六年来荆门市实行无偿献血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总结采血、供血及免费用血的变化趋势,得出结论:免费用血数量相对临床供血量增长过快,目前的用血优惠政策将会产生潜在的财务风险.建议随着无偿献血的发展,也要随之修改献血激励政策.

    作者:代凤梅;刘金嫔;田玲艳;张婷婷;舒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运动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临床试验证据证明有运动可以阻止冠心病的发展.运动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的机制有多个方面,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运动可以使NO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增强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运动均可以促进内皮细胞合成更多的NO,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1].

    作者:杨洋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胸腔镜辅助内固定术与保守疗法在多发肋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内固定术与保守疗法在多发肋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32例多发肋骨骨折采取胸腔镜辅助内固定,20例采用保守疗法.结果:胸腔镜辅助内固定术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良好,住院时间短,无并发症发生,比保守疗法具有优势.结论:胸腔镜辅助内固定术具有微创、疗效佳、并发症少的优点,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郑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四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在单纯性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四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在单纯性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1例单纯性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四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康复训练内容知晓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单纯性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康复训练中应用“四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曾文玲;周德生;吴声洪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