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桂;冯伊平
目的:观察定点伸引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症的疗效,分析研究其发病机制及具体操作过程.方法采用定点伸引手法对42例确诊颈性眩晕症患者进行治疗,每4-6天治疗一次.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临床疗效治愈21例,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显效16例,眩晕症状基本消失.无效5例,眩晕症状无变化,或近期症状反复.优良率为88.1%,优良均在1-3次治疗后得效果.结论:定点伸引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症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樊志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通过对六年来荆门市实行无偿献血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总结采血、供血及免费用血的变化趋势,得出结论:免费用血数量相对临床供血量增长过快,目前的用血优惠政策将会产生潜在的财务风险.建议随着无偿献血的发展,也要随之修改献血激励政策.
作者:代凤梅;刘金嫔;田玲艳;张婷婷;舒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医药消费者行为学是高校教学里一门新兴的课程,它的综合性、应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理论基础广泛,除了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以外还包括医药商品学、药事法规与管理以及医药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知识.本文主要针对医药消费者行为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
作者:高婷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肝胆术后并发胆瘘治疗分析.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到2010年12月肝胆术后并发胆瘘患者25例进行治疗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选择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和内镜治疗9例均治愈,保守治疗16例其中治愈14例,死亡1例,采用其他的转手术治愈1例.结论:对本组25例肝胆术后并发胆瘘患者临床分析,导致患者胆瘘的发生主要与患者自身病因相关,同时还与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多个因素相关,做肝胆手术时应该考虑不同的患者在各个治疗阶段实施不同的治疗对策.
作者:延学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通过调查发现,护理人员在在办事耐心、工作负责、文明用语、法律意识、心理调节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了如何在护理文书书写能力、法制观念、业务知识、礼仪、医患沟通、情绪调整、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培训,丰富护理人员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程继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特点及采取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 0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出血原因和治疗措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感染愈合不良、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内膜炎及胎盘蜕膜残留.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其主要原因是子宫切口感染,医院需要加强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作者:宋红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应用的认知状况,分析胰岛素应用的误区,为临床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胰岛素治疗接受度调查表,对242例糖尿病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是否愿意注射胰岛素;对不愿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从8个方面进一步调查,了解其对胰岛素应用的认知误区,严重影响了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糖尿病患者中,不愿意注射胰岛素的有183例占75.62%,其主要原因为害怕麻烦、害怕成瘾、悲观者、药物不良反应.还部分患者认为胰岛素是好的药、一经诊断就的打,胰岛素能够治愈糖尿病,只要坚持治疗,达不达标不重要,还有人认为糖尿病治疗方案可以一成不变.糖尿病患者不愿意注射胰岛素受其文化程度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影响.讨论:糖尿病患者各种应用胰岛素的误区客观存在,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要特别重视胰岛素应用的教育,使患者走出误区,尽早应用胰岛素治疗,以缓解病情、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胡美凤;熊美泉;文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心衰是心脏病的严重阶段,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心衰的传统危险因素,但研究发现心衰中肥胖患者预后较好,这被称为“肥胖悖论”.现就心衰方面的肥胖悖论做以下综述.
作者:付薇;韩明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Internet日益普及,多媒体等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工作与学习方式,并对教育、教学提出了网络化、个性化与信息化等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加大信息量,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增强知识的直观性、生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优化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地认识其“利”与“弊”,从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至关重要.
作者:张永忠;张伟;李楠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应用UBM和数学模型来测量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球的解剖结构和虹膜形态,研究其虹膜后表面形态和眼后房结构的某些解剖特征.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63只眼,年龄40-70岁,分3个年龄组,每组21只眼,男女比例1∶2,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组63只眼,年龄40-70岁,分3个年龄组,每组21只眼,男女比例1∶2.2.方法:眼前节各项参数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和数学模型构建.数据作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1.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与正常眼比较:中央前房深度、小梁网虹膜夹角、房角开放距离、虹膜后表面曲率有统计学差异;后房截面积无统计学差异.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与正常眼比较具有以下解剖特点:前房浅,位置前移,房角窄,虹膜后表面膨隆,前房拥挤现象,睫状沟和后房空间大小无改变,后房结构整体前移.2.年龄组间比较:中央前房深度、小梁网虹膜夹角、房角开放距离、虹膜后表面曲率有显著差异,而后房截面积无明显差异.病例组与正常组比较具有前房浅、位置前移,房角窄,虹膜更膨隆.3.定量测量正常眼的虹膜后表面曲率值是98.363±47.289μm-1,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的虹膜后表面曲率值为190.429±75.308μm-1.正常眼虹膜后表面曲率随年龄增长无明显变化趋势.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的虹膜后表面曲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结论:验证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发病与自身前房拥挤的解剖特点有关,发现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后房面积正常而整体前移增加了瞳孔阻滞力.虹膜膨隆程度的精确测量有助于了解眼后房压力的变化和房角关闭机制的分析,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青光眼的常见类型,其发病机制一直公认与眼的解剖因素相关.本课题应用UBM和数学模型来测量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球的解剖结构和虹膜形态,并以正常眼为对照进行分析,验证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的某些解剖特点,并且进一步研究其虹膜后表面形态和眼后房结构的某些解剖特征,本课题提供了几种新的测量参数来研究眼球的解剖结构.
作者:林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已经逐步进入社会各个领域.医院信息化建设也迅速成为医院改革发展、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途径,实现医院数字化建设,提升医院形象,增强医院整体竞争实力,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但是一旦网络出现安全隐患,则会造成资料泄露、网络中断,给医院带来极大的损失,所以随着医院信息系统功能的完善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为此略述一点个人对医院信息网络安全维护工作的体会.
作者:石萍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进行临床观察和治疗分析.方法:选取我院58例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经检查分为脂肪肝组30例和无脂肪肝组28例进行临床治疗和分析.结果:治疗前2型糖尿病(DM)合并脂肪肝患者较无脂肪肝者存在更多更严重的代谢紊乱,如(表1)体重指数( BMI)和腰/臀围比值(WHR)、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甘油三酯(TG)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经运动、饮食和药物治疗后这些指标(表2所示)都均有明显的好转.结论:胰岛素抵抗可导致TG和VLDL的增高和肝脏脂肪堆积,采用如下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节食、运动减肥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肝脏纤维化表现,甚至在早期可逆转脂肪肝.2、对伴有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BBR,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具有降酶、降糖、调脂的功效.
作者:毛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6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4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其中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护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评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结果:经过治疗以及护理后,治疗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有显著差异性.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患者各方面心理情绪对比均有较大差别,治疗后的焦虑、抑郁等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并发症对比无显著差异性.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康复速度,提升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樊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LG3000输卵管通液诊断治疗仪在子宫输卵管通液诊断治疗输卵管阻塞中的应用与护理问题.方法:采用LG3000输卵管通液诊断治疗仪进行子宫输卵管通液术,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术中不良反应和护理.结果:显示LG3000输卵管通液诊断治疗仪为临床提供了科学诊断方法并自动打印出诊断结果,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论:应用LG3000输卵管通液诊断治疗仪,具有患者痛苦小,诊断治疗双功能,缩短了疗程,加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揭秉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给予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对产后出血进行预防,对照组单纯给予缩宫素预防,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观察组中有1例出现轻微瘙痒症状,停药后缓解.结论:缩宫素受体在较多的情况下,对缩宫素越敏感.半衰期为3-10min,作用快,但维持时间较短,且药敏在个体中存在较大差异,单用缩宫素行子宫收缩效果不佳.米索前列醇作用持久,半衰期长,两者共同作用可起到协同效果,有明显个体差异的药物敏感性,达到促进宫缩的目的,使产后出血得到了有效防治.
作者:耿学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脑炎的疗效观察,为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脑炎患儿32例,随机分为单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单纯治疗组采用大环内酯类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的方法,联合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及静脉丙种球蛋白,对比两组间患儿患儿恢复情况.结果:联合治疗支原体脑炎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3.75%,在体温正常平均天数、病理征消失平均天数、治疗组意识转清醒及惊厥控制天数等方明显优于单纯治疗组的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静脉丙种球蛋白的治疗组患儿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治疗组
作者:刘芳;范万峰;胡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41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占全部患者的87.8,其次为体重下降和放射痛.患者的主要临床体征为腹部压痛,占全部患者的53.76%.2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7例患者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并发症.结论 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诊断以影像学手段为主.
作者:曲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手术引流联合马应龙痔疮栓治疗肛周脓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肛周脓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手术引流联合术后马应龙痔疮栓换药治疗;对照组4()例:仅手术引流治疗.结果:治疗组40例全部治愈,无后遗症及并发症,平均治愈时问18.5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75%.结论:切开引流配合马应龙痔疮栓换药是一种治疗肛周脓肿的较好方法.
作者:费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在了解病人监护仪的结构、原理基础上,对出现的故障归纳、总结,有些心得体会与同行分享.
作者:周合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急性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我院救活的急性意外伤害儿童3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学龄前儿童急性意外伤害多为医源性药物中毒和误服农药中毒.结论:避免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积极加强儿童、家长、社会的有关安全知识宣教工作.
作者:刘金栋;代炳梅;高希磊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