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股沟区术后并发淋巴漏的处理探讨

王志敏

关键词:腹股沟, 淋巴漏, 个体化
摘要:腹股沟区因有丰富的淋巴结及淋巴管,成为了下肢淋巴回流的重要引流途径.因此在该区域的手术一旦破坏了正常的淋巴回流,极易引起切口淋巴漏的发生.腹股沟区外科术后并发淋巴漏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使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治疗费用大为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腹股沟区淋巴漏有继发切口和移植物感染的可能,甚至可能导致截肢、乃至危及生命的危险.如何有效地治疗腹股沟区切口淋巴漏成为困扰外科医生的一大难题.2005年-2009年我院采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共处理腹股沟区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患者16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52例临床观察

    引起跟底出血的临床特点是发病突然,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病变范围可日益扩大,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预后疗效差,单靠西药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不甚满意[1].我科自2008~ 2011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2例患者获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霞;邢志浩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大黄在黄疸型肝炎中的应用体会

    黄疸型肝炎在中医学属“黄疸”范畴,中医认为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病理机制核心是湿邪为患,蕴结于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上泛于目,外溢肌肤,下注膀胱而发为黄疸.或从热化,发为阳黄,身目黄色鲜明;湿热蕴结化毒,疫毒炽盛,甚至发为急黄,其黄色如金;或从寒化,发为阴黄,黄色晦暗.患者表现黄疽居高不下,伴见恶心、呕吐、口干口苦、纳差、乏力、腹胀、大便干结甚至便秘,或见便溏,粘滞不爽,小便发黄,目睛、皮肤黄染,舌质(暗)红,苔黄(滑)腻,脉弦滑(细).

    作者:周建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牙本质小管封闭剂预防活髓基牙预备后牙本质过敏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牙本质小管封闭剂预防活基牙预备后牙本质过敏的临床防治疗效.方法:选白本院100例患者296颗基牙随机分为两组,牙本质小管封闭组150颗基牙用氟保护漆治疗,氟化钠甘油组146颗患牙用75%氟化钠甘油治疗.结果:两实验组对比,牙本质小管封闭剂组有效率为94.56%,氟化钠甘油组有效率为81.32%,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牙本质小管封闭剂对活髓牙基牙预备后牙本质过敏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如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一月到2011年1月收治的28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临床症状和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患者一共28例,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均无出现死亡病例.其中25例进行了一期手术切除治疗,3例进行二期手术切除治疗,1例由于为晚期肿瘤浸润粘连严重只能进行部分肿瘤切除.结论:根据患者的肿瘤和肠梗阻情况制定合适的手术方式,减少术后出现并发症.

    作者:陈宏;郭红领;王中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腹部外科术后腹胀的预防及临床处理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术后腹胀的预防以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4月到2010年4月期间来本院行腹部外科手术并出现腹胀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此采取了常规预防腹胀方法与护理方法,治疗组患者可选择采用促动胃肠动力的药物如:(1)肌肉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0.25-1.0mg每次,一天三次;(2)静脉滴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一次10-20mg;(3)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注射液,40mg每次,一天一次;(4)口服西沙必利片,5mg每次,一日三次;而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检测两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时间.结果:术后首次腹胀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而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平均时间为(64.3±7.27)h,对照组症状明显改善平均时间为(95.5±8.78)h,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精心的护理后,有针对性的选择促进胃肠动力药物治疗腹部外科术后腹胀临床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维存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中医“治未病”理论将引领未来健康方向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治未病”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因而在中医治未病理论中进一步挖掘、继承、发扬、提高这一宝藏,无疑对改变目前人们的健康状况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潇慧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超声在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0例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的腹痛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急性阑尾炎116例,超声诊断正确106例(符合率约91.3%),漏诊10例,误诊5例.非阑尾炎24例,20例超声诊断正确,4例超声仅提示间接征象.结论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比塔派克斯糊剂根管内换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比塔派克斯作为根管内消毒药物预防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96颗有根管治疗指征的患牙,将其随机分为A、B2组,每组48颗牙.A组患牙约诊期间根管内封比塔派克斯糊剂,B组患牙约诊期间]根管内封FC棉球或CP棉捻.分别于封药后1周后复诊.结果 A组患者约诊期间和根管换药术后1周内患牙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经x2检验,2组疼痛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比塔派克斯作为根管内消毒药物可有效地预防根管治疗约诊期间疼痛的发生.

    作者:张智靖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因AMI行直接PCI并于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患者共63例,以单纯行PCI的61例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抽吸+替罗非班组在就诊距球囊扩张时间(D-B)、围手术期大出血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无复流率、术后再梗、24小时后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心衰、住院期间病死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行直接PCI前应用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明显减少无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围手术期风险.

    作者:郭延松;林峰;陈新敬;陈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中药对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后肠功能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中药对全胃切除胃癌根治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术后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输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后中药治疗可有效促进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病人全面恢复.

    作者:苏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CTA与DSA在下肢影像中的对比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立体像素成像(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影像学中效果对比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30例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的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行DSA和CTA检查,比较丽者动脉清晰度、管腔狭窄程度、敏感性、特征型、准确性和侧支循环显示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在动脉清晰度上及轻、中度狭窄两者上相比,CTA比DSA明显要好,但两者都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小腿动脉型中重度狭窄和完全闭塞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SA相比,CTA过高估计了狭窄度,存在假阳性.结论现在临床越来越多的应用CTA来进行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等疾病的初步诊断,但DSA仍是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疾病诊断的首选.

    作者:王银川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β-七叶皂苷钠治疗神经内科疾病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以对照比较的方式观察β-七叶皂苷钠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探究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我院120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β-七叶皂苷钠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明显.结论:β-七叶皂苷钠具有抗炎、消肿、抗渗出、增强抗自由基活性等作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疗效显著提高.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妇科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的需要

    妇科恶性肿瘤是妇女常见的肿瘤,而满足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住院期间的需要则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和主要治疗方法,探讨了妇科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影响,进而指出了妇女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的具体需要.

    作者:陈晓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目的: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1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9例,对其行介入诊疗术后发生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9例血管并发症患者中,有9例为皮下血肿和穿刺出血,发生率47.37%,有5例为假性动脉血管瘤,发生率为26.32%,有3例为动静脉瘘,发生率为15.79%,有1例为静脉栓塞,发生率为5.26%.结论:对于血管并发症的病因深入了解后,可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产生,提高冠心病介入诊疗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王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高血压病人降压药物的选择

    高血压病人血压超过160/100毫米汞柱时,应当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这样就可以减少副作用,增强降压效果.不少病人发现血压升高以后(如160/100毫米汞柱),就开始吃降压药物,头1~2个月服美托洛尔血压降不下来就改换另一种药.例如,常用的有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和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合用.硝苯地平会引起心跳加快、面红等交感神经激活的表现,而心得安又会使周围血管收缩,引起走路时乏力,尤其在上楼时明显,硝苯地平有周围血管扩张作用,又可以对消心得安的这种不良反应.

    作者:史永珍;吴红丽;王文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乌灵胶囊治疗抑郁症30例观察

    抑郁症是神经症的一种,是一组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经及言语动作减少,睡眠差为主的要表现的疾病.近年,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目前抑郁症大多采用西药治疗,但副作用较大.中医认为抑郁症的主要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心肾不交,气滞血瘀,我们采用乌灵胶囊治疗心肾不交引发的失眠,抑郁症与西药常规抗精神病药,马普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乌灵胶囊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朱坚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心痛定与卡托普利联用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采用心痛定联合卡托普利的方法对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来我院就诊的92例患有高血压的老年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6例.A组患者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心痛定与卡托普利联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我们研究后发现,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采用心痛定联合卡托普利的方法对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魏瑞英;张继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袖式包皮环切286例总结

    目的 总结286例袖式包皮环切的手术方法、效果及其优势.方法 以1%利多卡因于阴茎根部阻滞麻醉后,仅切除内板和外板之间的皮肤而保留colles筋膜、皮下血管及淋巴管.结果术中出血少,术后水肿轻,持续时间短,外形美观自然,均甲级愈合.结论袖式包皮环切术较传统手术切口设计合理、损伤小、大大减少了术后象皮肿的发生机率,符合微创要求,值得推广.

    作者:王锦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切口憩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切口憩室的诊断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1年2月收治的27例剖宫产切口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超声诊断的表现,并进行总结.结果 27例患者中,出现子宫切口憩室积血23例,子宫切口憩室妊娠4例.患者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 采用阴道超声对剖宫产切口憩室的诊断价值较高,临床操作简单,诊断准确,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钟海燕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金荞麦中表儿茶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以表儿茶素为考察指标,以正交实验设计法为依据,重点考察提取溶剂乙醇的浓度、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按L9(34)正交表设计实验,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其含量.实验证明,佳提取工艺条件为4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本优选工艺稳定可行,提取率高,重现性好.

    作者:张璨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