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儿白内障15例手术治疗

孔德兰;杨华;王保君;李顺元

关键词:婴儿白内障, 后囊浑浊,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行撕囊术治疗1岁以内婴儿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15例(27眼)1岁以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采用3 mm巩膜隧道切口,连续环形撕除晶状体前囊膜5 mm,超声乳化注吸器吸出晶状体皮质,连续环形撕除后囊膜4 mm.结果 术后第7天所有眼角膜清,瞳孔圆,眼底清晰可见.27眼均未发现后囊膜浑浊.结论 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治疗婴儿白内障明显降低了后囊膜浑浊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少.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胫骨平台骨折7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78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48个月,平均16.8个月.78例中,优48例,良15例,可13例,差2例,优良率80.77%.结论 根据胫骨平台骨折的类型及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法,良好的解剖复位内固定,术后积极的膝关节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国刚;程海;余峰;余金林;邬春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口服大剂量苯妥英钠和安定中毒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3岁.口服苯妥英钠210片和安定30片6 h,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7.3 ℃,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3/8.64 kPa.患者深度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4 mm,对光反射消失,双肺呼吸音低,无干湿性啰音,心率72次/ min,律齐;腹平软,肝脾无肿大;四肢肌张力低,腹壁反射及膝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申红菊;谢宜春;王绪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帕金森病患者血小板线粒体谷氨酸载体和复合物活性研究

    目的 探讨线粒体复合物活性和谷氨酸载体功能在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首先提取帕金森病患者的血小板线粒体,测定复合物Ⅰ、Ⅱ、Ⅲ、Ⅳ的活性,然后先后用谷氨酸和草酰乙酸进一步装载线粒体,加入14C-谷氨酸后启动谷氨酸载体的转运,同时测定该载体的活性.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D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但线粒体复合物I的活性和谷氨酸载体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 线粒体复合物和谷氨酸载体活性的改变参与了PD的发病机制.

    作者:马琪林;鲁丛霞;蔡琰;苏敏;林其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半腱肌移位静力性重建修复膝内侧副韧带体部损伤

    目的 探讨半腱肌移位静力性重建修复膝内侧副韧带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33例膝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游离半腱肌,保留远端止点,游离并切断近端,通过骨隧道挤压螺钉固定的方法修复内侧副韧带.结果 33例患者采用lysholm 评分法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的功能,术前平均43.88分,术后平均81.9分.结论 半腱肌移位静力性重建修复膝内侧副韧带,发挥了膝内侧副韧带固有的生物力学效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张旭辉;曹飞;张福华;曹志勇;陈家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揭膜法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的改进

    目的 探讨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的佳方法.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撕下兔角膜后弹力层及内皮细胞层并使之完整覆盖于盖玻片上,避免其卷曲和折叠并剪切成均匀小块,使内皮面向上置于培养瓶中进行培养.结果 未加入任何促细胞分裂剂的情况下,细胞在体外生长良好,角膜内皮细胞很快自组织片迁移生长,1 周后组织块周围长出细胞晕,2周内铺满瓶底,可以快速获取角膜内皮细胞.结论 本法培养的内皮细胞不需用酶,具有组织片无折叠,贴壁更牢固,细胞更易移行、增殖等优点,可为角膜内皮的研究提供较多的纯内皮细胞.

    作者:毛晓春;张虹;李贵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可吸收空心界面螺钉固定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空心界面螺钉固定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例后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在镜下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可吸收空心界面螺钉固定,术后随访7~59个月,平均29个月,观察膝关节功能.结果 后抽屉试验术前阳性16例,术后阳性1例;Lachman征术前阳性18例,术后阳性1例;术后Lysholm评分(89.5±9.4分)较术前(57.2±7.1分)显著提高(t=2.14,P=0.037).术后远期复查无关节功能障碍.结论 关节镜下可吸收空心界面螺钉固定四股腘绳肌腱重建,材料选择理想,固定方法妥当.

    作者:曹飞;张旭辉;张福华;曹志勇;陈家瑜;王世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绝经后妇女取器术中应用尼尔雌醇配伍普尔丁和利多卡因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尼尔雌醇配伍普尔丁、利多卡因在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IUD)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要求取器而无禁忌症者60例,均为绝经0.5 a以上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均于术前1周服尼尔雌醇4 mg,术前30~60 min口服普尔丁40 mg,宫颈扩张前颈管内灌注2%盐酸利多卡因3 ml,3 min后按节育手术常规行取器术.对照组于术前30~60 min单纯口服普尔丁40 mg,按节育手术操作常规行取器术.结果 术中观察组宫颈软化、扩张程度、止痛效果、取器顺利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本方法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安全性及取器成功率.

    作者:刘建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双管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管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价值.方法 治疗组29例患肺透明膜病的早产儿予双管鼻塞式CPAP呼吸支持并配合静脉推注盐酸氨溴索(20mg·kg-1,每8 h 1次)治疗,对照组27例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比较2组患儿的血气变化、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治疗后6 h、12 h及24 h 2组患儿的血气变化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及慢性肺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氧疗、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带空氧混合器和湿化的双管鼻塞式小儿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能有效地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具有肺部感染发病率低、慢性肺疾病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等优点.

    作者:东建亭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睾丸扭转28例分析

    目的 探讨睾丸扭转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均行手术探查,21例睾丸复位后颜色无变化,予以切除,病例报告为睾丸、附睾缺血坏死.7例手术复位,热敷后睾丸、附睾血运恢复良好,予以固定,保留睾丸恢复良好.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睾丸扭转的首选辅助检查,早期诊断及手术探查可以提高睾丸的存活率.

    作者:冯国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食管癌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食管癌及其相应的手术远端正常食管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TE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1),而且PTEN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结论 从蛋白水平证明PTEN基因表达缺失或突变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PTEN蛋白表达的检测可作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依据.

    作者:韩宇;曹青山;常廷民;王光辉;杨承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婴儿白内障15例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行撕囊术治疗1岁以内婴儿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15例(27眼)1岁以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采用3 mm巩膜隧道切口,连续环形撕除晶状体前囊膜5 mm,超声乳化注吸器吸出晶状体皮质,连续环形撕除后囊膜4 mm.结果 术后第7天所有眼角膜清,瞳孔圆,眼底清晰可见.27眼均未发现后囊膜浑浊.结论 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治疗婴儿白内障明显降低了后囊膜浑浊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少.

    作者:孔德兰;杨华;王保君;李顺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症状性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31例经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确诊伴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素碘油和(或)明胶海绵颗粒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随访6月观察肿瘤体积、子宫体积、月经判定疗效.结果 90.3%病例临床症状缓解.其中月经量减少(49.1±21.6)%,经期缩短,月经周期无变化;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2.9±14.8)%;肌瘤体积分别缩小(65.5±23.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可以有效地缩小肌瘤及子宫体积,明显改善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除此之外,应该重视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史沛;胡宗杰;茹凤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胸腰椎经椎弓根内固定置钉位置不佳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胸腰椎经椎弓根内固定置钉位置不佳穿破骨壁的原因.方法 对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术中探察、X线监测发现置钉位置不佳者18例,按穿破骨壁部位不同分析原因.结果 18例患者中外侧壁穿破7例,内侧壁穿破3例,下侧壁穿破3例,穿破椎体前壁1例,进入上方椎间隙4例.结论 脊柱先天畸形、退变、骨折、腰椎滑脱或脊柱侧凸等病变导致椎弓根局部解剖变异或不易辨认,术者未注意个体化、穿刺精度不高以及对经椎弓根穿刺时脊柱生物力学变化理解不够是置钉位置不佳的主要原因.

    作者:杜学军;靳安民;刘成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胫骨Pilon骨折47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Pilon骨折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对47例Pilon骨折患者按Ovadia和Beals标准分型,Ⅰ型采用石膏外固定;Ⅱ型采用跟骨牵引加手法复位外固定;Ⅲ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Ⅳ、Ⅴ型均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的方法,术后功能锻炼,并进行疗效评定.随访6~36个月,平均随访19个月.结果 47例中,优27例,良16例,差4例,优良率91.49%.结论 Pilon骨折应按不同分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注重治疗时机选择与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张新成;于宏伟;王伟宏;窦旭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斜裁包皮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61例

    目的 评价斜裁包皮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 对61 例合并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患者应用斜裁包皮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式,同时注意将血管蒂筋膜覆盖新形成的尿道及吻合口上面,增加尿道表面组织的厚度及血供预防尿瘘及尿道狭窄的发生.结果 61例中有60例阴茎外观满意,均自正位尿道口排尿,尿道外口呈纵向裂隙状,无阴茎下弯或侧弯;并发症发生率11.5% (7 /61),其中尿瘘3例、尿道外口狭窄3例,尿道口退缩1例.结论 本术式具有皮瓣血运可靠、成形阴茎外观满意、取材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阴茎型、阴茎阴囊型及阴囊型尿道下裂的I期修复.

    作者:马达;段喆;许建功;高小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临床路径在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路径管理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5例腹膜透析患者为观察组,25例腹膜透析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进行管理,对照组则按常规的工作模式进行工作.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腹膜透析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腹膜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管理可明显提高患者对腹膜透析治疗的依从性,减少腹透感染的机会,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化秋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食管癌中肺耐药蛋白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

    目的 探讨肺耐药蛋白(LR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在食管癌组织的中表达.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RP蛋白和MRP蛋白在81例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食管癌组织LRP蛋白的表达(54.3%)明显高于正常组织(35.9%,P<0.05),LRP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P>0.05).MRP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54.3%)明显高于正常组织(34.6%,P<0.05); MRP蛋白在深层浸润组的表达(60.7%)高于浅层浸润组(35.0%,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69.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3.8%,P<0.05),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MRP与LRP 2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LRP的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耐药性有关.MRP蛋白表达增高可能反映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提示肿瘤的淋巴结转移.LRP蛋白与MRP蛋白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相互协同的可能性较小.

    作者:董鑫;李珊珊;郝志芳;任秀花;阎爱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5例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儿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30例给予利巴韦林10 mg·kg-1·d-1,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20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30例给予更昔洛韦10 mg·kg-1·d-1,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200 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10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68.57%,P<0.01);治疗组热程、咽峡炎改善、淋巴结开始缩小、肝脾明显缩小、平均住院时间、异型淋巴细胞恢复至<10%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或P<0.05);治疗组有2例粒细胞减少,1例血小板减少,停药1周后恢复正常.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好.

    作者:闫红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解剖型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下端复杂粉碎性骨折29例

    目的 评价解剖型髁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粉碎性股骨下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9例股骨下段复杂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髁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29例随访10~48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愈合28例,不愈合1例.29例中优19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66%.结论 解剖型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复杂粉碎性骨折固定牢靠,效果显著.

    作者:陈长青;余进伟;李顺国;王升;靳丹;胡林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耳蜗血管纹内皮细胞的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主要由3大膜蛋白家族构成,其中有多种已证实在血管纹有表达,因血管纹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作者推测机械敏感离子通道对其有重要作用,对2者联系的进一步研究将揭示内耳学迷路屏障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

    作者:陈浮;苏纪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新乡医学院

主办:新乡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