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浮;苏纪平
目的 探讨半腱肌移位静力性重建修复膝内侧副韧带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33例膝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游离半腱肌,保留远端止点,游离并切断近端,通过骨隧道挤压螺钉固定的方法修复内侧副韧带.结果 33例患者采用lysholm 评分法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的功能,术前平均43.88分,术后平均81.9分.结论 半腱肌移位静力性重建修复膝内侧副韧带,发挥了膝内侧副韧带固有的生物力学效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张旭辉;曹飞;张福华;曹志勇;陈家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血塞通改善微循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脱水剂、神经营养剂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0.4 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1 d.2组患者均在入院第1天、第14天、第21天行头部CT检查,观察病灶周围水肿情况.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第14天和第21天,治疗组血肿吸收及周围水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塞通能够促进血肿吸收,明显抑制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对脑出血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王海臣;袁彬;姚新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儿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30例给予利巴韦林10 mg·kg-1·d-1,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20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30例给予更昔洛韦10 mg·kg-1·d-1,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200 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10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68.57%,P<0.01);治疗组热程、咽峡炎改善、淋巴结开始缩小、肝脾明显缩小、平均住院时间、异型淋巴细胞恢复至<10%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或P<0.05);治疗组有2例粒细胞减少,1例血小板减少,停药1周后恢复正常.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好.
作者:闫红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153Sm-EDTMP内放疗与伊班膦酸钠 (艾本)全身用药相结合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2组,153Sm-EDTMP内放疗加伊班膦酸钠静脉滴注48例(治疗组),单用153Sm-EDTMP核素治疗组48例(对照组),比较2组止痛效果、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改善、溶骨病灶的修复及毒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93.75%,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66.67%,2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153Sm-EDTMP与伊班膦酸钠联合治疗肺癌骨转移,具有止痛、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并能有效修复溶骨性病灶的疗效.
作者:孙浩杰;袁晓梅;王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解剖型髁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粉碎性股骨下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9例股骨下段复杂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髁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29例随访10~48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愈合28例,不愈合1例.29例中优19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66%.结论 解剖型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复杂粉碎性骨折固定牢靠,效果显著.
作者:陈长青;余进伟;李顺国;王升;靳丹;胡林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000年2月至2006年2月住院的83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术,术中进行B超监护.根据肌瘤的类型,选用不同的电切方式进行切割,分析手术情况、手术效果、并发症预防等情况.术后1、3、6个月随访.结果 切除肌瘤直径1.5~6.5 cm,手术时间10~70 min,平均35±11 min.术中出血量20~120 ml,平均45.5±9.6 ml. 83例中73例1次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正常月经52例(62.65%),点滴月经31例(37.34%),贫血治愈率95.65%.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效果好,恢复快,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金标准术式.
作者:禹爱琴;刘薇;岳青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睾丸扭转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均行手术探查,21例睾丸复位后颜色无变化,予以切除,病例报告为睾丸、附睾缺血坏死.7例手术复位,热敷后睾丸、附睾血运恢复良好,予以固定,保留睾丸恢复良好.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睾丸扭转的首选辅助检查,早期诊断及手术探查可以提高睾丸的存活率.
作者:冯国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头痛的相关因素,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分析82例老年SAH患者出血量、颅压、脑脊液改变与头痛程度的关系,并与84例非老年性SAH患者作对照.结果 老年SAH组CT显示多为中等量以下出血(92.6%),颅压多在2.94 kPa以下(93.9%).老年组中等量以上出血者所致头痛程度与阴性、少量出血者无明显差异(P>0.05),颅压>2.94 kPa时头痛明显加重(P<0.01),脑脊液为新鲜出血时头痛明显(P<0.05).头痛程度较非老年SAH组轻(P<0.05).结论 发生血性变的CSF引起蛛网膜下腔广泛的炎性反应,其程度在老年人可能较轻,头痛程度较非老年人轻.
作者:刘艳霞;李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人性观发展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RPHN)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人际关系敏感分量表对一年级至五年级663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文、理科学生在愤世嫉俗、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0.05,P<0.01),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愤世嫉俗和值得信任2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P<0.05),愤世嫉俗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呈正相关(P<0.001),而值得信任因子与愤世嫉俗、人际关系敏感呈负相关(P<0.001).结论 文、理科和年级等因素对大学生的人性观有较大影响,人性观对人际关系有很大影响.
作者:闫春平;顾颜胜;李昕;俸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ilon骨折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对47例Pilon骨折患者按Ovadia和Beals标准分型,Ⅰ型采用石膏外固定;Ⅱ型采用跟骨牵引加手法复位外固定;Ⅲ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Ⅳ、Ⅴ型均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的方法,术后功能锻炼,并进行疗效评定.随访6~36个月,平均随访19个月.结果 47例中,优27例,良16例,差4例,优良率91.49%.结论 Pilon骨折应按不同分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注重治疗时机选择与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张新成;于宏伟;王伟宏;窦旭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西尼地平是兼具有L型和N型钙通道阻滞作用的新型钙拮抗剂.它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还可以有效预防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和该药的其他有益作用一起,对减轻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有一定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疗效优于硝苯地平、尼莫地平等药物.作者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西尼地平的合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情况.
作者:周蕾;郄文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人工流产女性生殖道感染(RTIs)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新乡市妇幼保健院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收治人工流产的女性300例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取阴道分泌物检测阴道清洁度、滴虫、念珠菌、淋球菌、衣原体等,并对其婚姻状况、流产史、初次性交年龄等相关情况进行调查,记录有关数据,分析统计结果.结果 流产史(OR=6.496,95%CI:4.047~10.351)、初次性交年龄(OR=0.804,95%CI:0.746~0.868)、配偶健康状况(OR=1.340,95%CI:0.609~1.960)、婚姻状况(OR=1.212,95%CI:0.617~1.699)等因素和RTIs呈正相关(P<0.05),卫生措施(OR=0.709,95%CI:0.557~0.902)和RTIs呈负相关,统计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未婚、既往有流产史、初次性交年龄较小、配偶健康状况欠佳可能是RTIs的危险因素;个人卫生措施可能是RTIs的保护因素.
作者:孙光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双管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价值.方法 治疗组29例患肺透明膜病的早产儿予双管鼻塞式CPAP呼吸支持并配合静脉推注盐酸氨溴索(20mg·kg-1,每8 h 1次)治疗,对照组27例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比较2组患儿的血气变化、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治疗后6 h、12 h及24 h 2组患儿的血气变化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及慢性肺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氧疗、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带空氧混合器和湿化的双管鼻塞式小儿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能有效地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具有肺部感染发病率低、慢性肺疾病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等优点.
作者:东建亭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的佳方法.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撕下兔角膜后弹力层及内皮细胞层并使之完整覆盖于盖玻片上,避免其卷曲和折叠并剪切成均匀小块,使内皮面向上置于培养瓶中进行培养.结果 未加入任何促细胞分裂剂的情况下,细胞在体外生长良好,角膜内皮细胞很快自组织片迁移生长,1 周后组织块周围长出细胞晕,2周内铺满瓶底,可以快速获取角膜内皮细胞.结论 本法培养的内皮细胞不需用酶,具有组织片无折叠,贴壁更牢固,细胞更易移行、增殖等优点,可为角膜内皮的研究提供较多的纯内皮细胞.
作者:毛晓春;张虹;李贵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测定抗缺氧类中成药中微量元素铜、锌、铁、锰的含量并探讨其与缺氧病的关系.方法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6种抗缺氧类药物(地奥心血康胶囊、诺迪康胶囊、心脑舒通胶囊、三普红景天胶囊、利舒康胶囊、抗栓胶囊)中铜、锌、铁、锰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所测6种中成药中铜、锌、铁、锰等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其中锌和铁在各药物中含量相对较高,铜的含量相对较低.结论 服用该类中成药可补充缺氧患者体内所缺乏的微量元素,从而达到治疗缺氧病的功效.
作者:高锦红;李吉锋;祝宝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门诊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例门诊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1进行诱导,手控速度2 mg·s-1,待患者神志消失后用微量泵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1·h-1,必要时缓慢追注丙泊酚20~30 mg ;观察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1进行诱导,手控速度2 mg·s-1,待患者神志消失后缓慢静注瑞芬太尼0.1 μg·kg-1之后微量泵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1·h-1+瑞芬太尼4.0 μg·kg-1·h-1.观察麻醉效果、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麻醉对患者血氧饱和度和脉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回复时间、离院时间、术中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门诊无痛胃镜中的麻醉时间和麻醉效果可靠,能充分满足需要.
作者:刘美玉;吴晨;达娟;孙建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CT引导下穿刺在诊断软骨肉瘤中的应用.方法 对疑似软骨肉瘤的25例患者进行了CT引导下的穿刺活检.结果 25例中23例结果阳性,手术治疗23例中术后21例病理结果阳性,与术前穿刺结果比较符合率为91.30%.结论 CT引导下软骨瘤穿刺活检,提高了病理学检查取材的准确性和软骨肉瘤的术前病理诊断率.
作者:赵红兵;张喜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78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48个月,平均16.8个月.78例中,优48例,良15例,可13例,差2例,优良率80.77%.结论 根据胫骨平台骨折的类型及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法,良好的解剖复位内固定,术后积极的膝关节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国刚;程海;余峰;余金林;邬春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潘立酮干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 54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保温、体位疗法、部分静脉营养等常规疗法.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或鼻饲多潘立酮混悬液0.2~0.3 ml·kg-1,每8 h 1次,喂奶前30 min给予,疗程3~5 d.结果 干预组患儿病程和呕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增加体重和每日增加奶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多潘立酮能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牛志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路径管理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5例腹膜透析患者为观察组,25例腹膜透析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进行管理,对照组则按常规的工作模式进行工作.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腹膜透析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腹膜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管理可明显提高患者对腹膜透析治疗的依从性,减少腹透感染的机会,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化秋菊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