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坤;蔡新华;郭萍;文小军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69例变应性鼻炎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及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发作期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CD3+、CD4+及CD4f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金红军;李志春;高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5种手术方法治疗78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结果术后15d除1例无效外,余症状完全消失或好转,随访1mo~2a,总有效率95.6%.结论对反复发作排尿刺激症状和(或)出现排尿梗阻症状者进行专科检查,可以发现局部异常病变,先行内科抗感染、解痉等治疗,然后针对不同病因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军杰;刘行峰;张军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胰岛素血症对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他)、载脂蛋白(APOA)、载脂蛋白(APO B)的影响.方法首次发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单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者为对照组(加例),以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胰岛素治疗者为治疗组(30例),治疗20d后和治疗前的TC、TG、APO A、APO B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C、TG、APOA.APOB均无统计数差异(P>0.05),治疗组APOA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TC(P<0.001)、TG(P<0.05)、APO B(P<0.02)均较治疗前数值升高.结论高胰岛素血症可能通过影响人体脂质代谢,使TC、TG、APO B升高,从而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
作者:张晨光;郭新胜;吴效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对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磷酸酶(APAAP)法测定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及胸腔积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及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体均高于癌性胸腔积液组(P<0.05,P<0.01),且癌性胸腔积液CD4/CD8比例倒置.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有助于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作者:于维霞;王玉红;郭悦鹏;杜荣;王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和米非司酮、含铜宫内避孕器(IUD)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副反应和对月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的多中心对比方法,将在未保护性交或避孕失败72h内和120h内要求紧急避孕的妇女分为左炔诺孕酮组、米非司酮组和含铜IUD组,左炔诺孕酮组每次服左炔诺孕酮0.75mg,间隔12h,共2次;米非司酮组单次服米非司酮25mg,含铜IUD组宫腔内放置IUD.于预期下次月经后7d随诊,判断避孕效果,记录副反应和月经情况.避孕有效率以Dixon预期妊娠概率计算.结果3组的实际妊娠数为分别3例、2例和0例,失败率为3%、2%和0,实际有效率为63.5%、75.5%和100%.3组副反应发生率为10%、10%和20%.结论3种方法用于紧急避孕均有效、安全.
作者:晁宏图;陈忠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应用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治疗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方法观察22例室性早搏经胺碘酮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结果,分析其疗效及QT、QTc、QT离散度(QTd、QTcd)的变化.结果胺碘酮对室性早搏抑制75%以上的有效率为63.6%.治疗后QT和QTc分别由396.4±24.7ms和422.7±29.6ms延长为427.8±29.6ms和448.5±31.3ms(P<0.05),QTd和QTcd由66.4±16.2ms和68.9±29.6ms下降为37.8±9.8ms和39.2±16.5ms(P<0.01).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疗效好,室性早搏治疗后QT间期延长,QTd和QTcd减小,因而致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
作者:李同社;周红萍;卢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植物性胃石症的治疗方法.方法植物性胃石症患者口服产气剂及静注洛赛克,观察效果.结果10例植物性胃石症患者之胃石均于4d~7d内消失,症状于2d内缓解,除轻微腹胀外无其它副作用.结论产气剂合用制酸剂治疗植物性胃石症效果确切、迅速,副作用小.
作者:张树郁;董正芳;宫桂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与肾移植术后患者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对42例肾移植患者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d3,d7,d14,d28采集血液和尿液,动态监测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并与正常人比较.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清及尿液中的白介素Ⅱ受体浓度高于正常人(P<0.05);肾移植术后平稳患者,其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浓度接近正常人;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及感染时,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浓度显著高于平稳患者(P<0.05).结论尿液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浓度监测可为移植肾急性排斥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急性肾小管坏死及感染的鉴别诊断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民英;杨淑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怀地黄茎尖培养技术,为怀地黄茎尖脱毒苗建立佳培养条件.方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怀地黄茎尖分别在不同组合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诱导其成为完整植株.结果怀地黄茎尖在MS+6-BA0.3mg@L-1+NAA0.02mg.L-1+GA0.1mg@L-1培养基上能生长成健壮苗;在MS+PP3331培养基上能生成健壮根系,长成完全小植株.结论利用怀地黄茎尖在合适的培养基上,能再生出完整的植株.
作者:薛建平;张爱民;李明军;谢桂英;李友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具有抗癌活性的萜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为大环二萜化合物的合成做准备.方法以异戊二稀为原料与溴化氢(HBr)发生1,4-加成,然后与苯磺酸钠发生取代反应.结果经过二步反应,合成为一种重要的中间体3-甲基-1-苯砜基-2-丁稀.结论此合成路线原料易得,方法简便,为天然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聪辉;席荣英;闫福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神经膀胱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科自1997年2月以来应用爱维治(actouegin)进行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全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左右心耳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分布规律.方法用石蜡切片,Van Gison和Weight染色,光镜观察10例成人左右心耳纤维网络构筑.结果心外膜的胶原纤维分为浅胶原层、亮层、深胶原层和网状层,其走向包括上下、左右、斜行和垂直4种走向.心耳上缘的胶原比近冠状沟侧的少.心肌间的胶原纤维束分粗细两种,前者与心肌长轴一致,后者连于粗纤维束之间,缠绕心肌表面.心内膜的胶原纤维1~4层不等,与心肌和心外膜的胶原纤维相互连续,使心耳各层连成一复杂的胶原网络.弹性纤维广泛地分布于心耳各层之间,与胶原纤维相互交织.结论心外膜的纤维组合有利于防止心壁扩张和回弹;心肌的胶原网络可防止心肌在舒缩过程中细胞过渡拉长、滑脱或错位.弹性纤维能协同胶原更加增强心肌的回弹力.
作者:郭志坤;蔡新华;郭萍;文小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儿,男,2月,以面色苍白、腹胀40d,皮肤出血点10d为主诉入院.无发热、腹痛、黑便及肉眼血尿.入院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中下腹可见散在出血点,腹稍膨隆,肝脏右肋下约6cm,剑突下4.5cm,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无结节及压痛,脾脏肋下4.5cm,质中等.
作者:赵东菊;韩子明;付素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脂肪栓塞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治方案.方法通过对45例轻症外伤(ISS<9)合并脂肪栓塞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观察,以进一步阐明脂肪栓塞的早期诊断特点及治疗.结果37例获得早期诊断治疗,病情恢复快.8例无主观症状而仅存心率、体温及血氧饱和度异常者经一般性治疗,效差,3例有加重.经确立诊断及相应治疗后迅即好转.结论脂肪栓塞可发生在任何创伤应激反应状态中,早期诊治效佳.
作者:苏伟;王起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机械性并发症包括心室游离壁破裂、乳头肌或腱索断裂、室间隔穿孔、左室急性期膨胀瘤(室壁瘤)及假性室壁瘤等.这些并发症大多数是致命性的,早期识别并及时手术,或可挽救生命.
作者:刘坤申;叶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水平对过敏性紫癜病情判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入院次晨血清淀粉酶水平,并与3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未累及腹部的过敏性紫癜组血清淀粉酶含量平均值为110.48±16.21U,与正常对照组平均值(105.23±17.08U)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累及腹部的过敏性紫癜组血清淀粉酶含量平均值为200.31±15.81U,与未累及腹部的过敏性紫癜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淀粉酶水平是反映过敏性紫癜是否累及腹部的可靠指标.
作者:李春蕊;李蕴冬;张贺;付留俊;赵倡武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生理学综合性实验,增加学生观察内容,拓宽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方法利用计算机多道生物信号分析系统将3个系统的3种实验在同一动物体内同时完成.结果各种不同的药物和刺激对于3个不同的系统可以同时进行观察和研究.结论综合性实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作者:周素凤;祁英杰;常全忠;李东亮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盐酸多沙普仑在全麻催醒时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对40例全麻患者,于术后用盐酸多沙普仑1mg@kg-1静注催醒,分别于5min、10min测量潮气量(CT)、呼吸频率(RT)、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静注盐酸多沙普仑后5min、10min和注药前相比,SBP、DPB、HR无显著差异(P<0.05),VT、RF与注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盐酸多沙普仑用于全麻患者术后催醒,对呼吸系统可显著改善通气功能,对循环系统无显著影响,用于全麻催醒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王更富;侯立仁;常建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测定新乡市居民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总α和总β放射性,对新乡市饮用水的放射性水平做出卫生学评价.方法对黄河水源水采样16个,出厂水采样23个,末梢水采样8个,25m井水采样8个,35m井水采样7个,80m井水采样16个,采用直接蒸干法测定总α和总β放射性比活度,并采用SAS统计软件包,应用t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新乡市自来水及较深层地下水的总α和总β放射性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但浅层地下水的总α放射性超过国家标准.结论新乡市自来水和较深层地下水的放射性水平符合国家标准,适宜做为饮用水;但新乡市浅层地下水则不宜做为饮用水.
作者:李炳;李生莹;海广范;张永喜;甘晓;李万里;田玉慧;桂立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为面颈部巨大瘢痕畸形患者提供一个、较为先进的手段.方法先准备受植区,根据面颈部癜痕的大小形成受植床,然后取与面颈部皮肤颜色相近的下腹部或大腿内侧的组织形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植于植区.结果13例面颈部巨大瘢痕畸形病人术后医患者双方均感到满意.结论与传统皮片相比,本法具有术后质地好,元色素沉着,不易收缩,耐摩擦,且克服了游离皮瓣必须吻合知名动静脉的临床应用局限性和复杂性;与带蒂皮瓣相比,避免了供区不足的弊端.
作者:杨志林;张晨阳;王国洲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