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聪辉;席荣英;闫福林
目的探索具有抗癌活性的萜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为大环二萜化合物的合成做准备.方法以异戊二稀为原料与溴化氢(HBr)发生1,4-加成,然后与苯磺酸钠发生取代反应.结果经过二步反应,合成为一种重要的中间体3-甲基-1-苯砜基-2-丁稀.结论此合成路线原料易得,方法简便,为天然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聪辉;席荣英;闫福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对怀地黄茎尖培养苗进行病毒学鉴定.方法采用电镜检查和病毒血清试验.结果怀地黄茎尖培养苗已脱去地黄黄斑病毒.结论利用茎尖培养脱毒技术,可获得怀地黄元病毒种苗.
作者:张爱民;薛建平;翟兴礼;李明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怀地黄茎尖培养技术,为怀地黄茎尖脱毒苗建立佳培养条件.方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怀地黄茎尖分别在不同组合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诱导其成为完整植株.结果怀地黄茎尖在MS+6-BA0.3mg@L-1+NAA0.02mg.L-1+GA0.1mg@L-1培养基上能生长成健壮苗;在MS+PP3331培养基上能生成健壮根系,长成完全小植株.结论利用怀地黄茎尖在合适的培养基上,能再生出完整的植株.
作者:薛建平;张爱民;李明军;谢桂英;李友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左右心耳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分布规律.方法用石蜡切片,Van Gison和Weight染色,光镜观察10例成人左右心耳纤维网络构筑.结果心外膜的胶原纤维分为浅胶原层、亮层、深胶原层和网状层,其走向包括上下、左右、斜行和垂直4种走向.心耳上缘的胶原比近冠状沟侧的少.心肌间的胶原纤维束分粗细两种,前者与心肌长轴一致,后者连于粗纤维束之间,缠绕心肌表面.心内膜的胶原纤维1~4层不等,与心肌和心外膜的胶原纤维相互连续,使心耳各层连成一复杂的胶原网络.弹性纤维广泛地分布于心耳各层之间,与胶原纤维相互交织.结论心外膜的纤维组合有利于防止心壁扩张和回弹;心肌的胶原网络可防止心肌在舒缩过程中细胞过渡拉长、滑脱或错位.弹性纤维能协同胶原更加增强心肌的回弹力.
作者:郭志坤;蔡新华;郭萍;文小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盐酸多沙普仑在全麻催醒时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对40例全麻患者,于术后用盐酸多沙普仑1mg@kg-1静注催醒,分别于5min、10min测量潮气量(CT)、呼吸频率(RT)、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静注盐酸多沙普仑后5min、10min和注药前相比,SBP、DPB、HR无显著差异(P<0.05),VT、RF与注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盐酸多沙普仑用于全麻患者术后催醒,对呼吸系统可显著改善通气功能,对循环系统无显著影响,用于全麻催醒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王更富;侯立仁;常建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时内源性一氧化氮(NO)产生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4例重症肝炎患者血清NO、肿瘤坏死因子(TNF)、内毒素(LPS)水平进行了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各型重型肝炎患者TNF、ET水平显著升高,急性重肝、亚急性重肝患者NO水平呈现高、低两种状态,其中NO低水平组死亡率显著增高(P<0.05).慢重肝患者NO水平较低.结论重型肝炎的急性炎症期NO产生增多可能对患者有益.
作者:吴剑华;乔汉臣;张光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生理学综合性实验,增加学生观察内容,拓宽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方法利用计算机多道生物信号分析系统将3个系统的3种实验在同一动物体内同时完成.结果各种不同的药物和刺激对于3个不同的系统可以同时进行观察和研究.结论综合性实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作者:周素凤;祁英杰;常全忠;李东亮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报道2例大心脏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成功的经验,探讨大心脏心动过速并心力衰竭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例患者心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术一次完成.局麻下穿刺左锁骨下静脉,左、右股静脉,分别放置6F 4极电极导管于冠状静脉窦、His束、高位右房和右室心尖部先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并均在心动过速发作时行RFCA.结果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1例为心房扑动经房室旁道顺传引起的宽QRS波心动过速,另1例为右房下部房性心动过速.均成功施行了RFCA.术后分别随访2a和3a心动过速未发作,扩大的心脏逐渐恢复正常形态.结论该类病人可以行RFCA治疗而及时消除心动过速;成功的RFCA后可使扩大的心脏逆转而逐渐恢复正常,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张慧勇;张永春;黄陆力;张素荣;刘建恩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儿,男,2月,以面色苍白、腹胀40d,皮肤出血点10d为主诉入院.无发热、腹痛、黑便及肉眼血尿.入院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中下腹可见散在出血点,腹稍膨隆,肝脏右肋下约6cm,剑突下4.5cm,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无结节及压痛,脾脏肋下4.5cm,质中等.
作者:赵东菊;韩子明;付素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69例变应性鼻炎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及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发作期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CD3+、CD4+及CD4f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金红军;李志春;高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产道血肿的临床分析,指导临床正确掌握会阴裂伤及会阴切口缝合术.方法对我科近几年来36例产道血肿的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后壁及会阴切口顶端易发生血肿.结论熟悉盆底解剖及血管分布和走向,寻找出血点,给予缝扎,才能达到彻底止血,减少产道血肿的发生.
作者:金瑞玲;张雪芹;郭学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及孕激素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方法分析近几年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文献.结果雌激素具有免疫抑制及免疫刺激双重作用.超生理剂量的E2可抑制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小剂量E2则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雌激素是影响淋巴组织和淋巴细胞内的环核苷酸水平,从而调控淋巴细胞系前体的发育和功能.孕激素对淋巴细胞的活性作用概括为:①孕激素对未激活的淋巴细胞无影响.②在淋巴细胞激活的初起阶段时,孕激素即抑制DNA合成.③对于激活的细胞,孕激素对3H-TdR吸收的影响是可逆的.④孕激素对激活的细胞内酶系统参与DNA的合成无影响.此外孕激素还能抑制由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对吞噬细胞的依赖性及雌激素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效应,说明它在非特异免疫中也有一定作用.随着神经内分泌免疫学的发展,以及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激素水平质和量的变化导致了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使人们对激素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调节越来越感兴趣.目前,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一步步揭示了激素在免疫调节中对免疫网的一个个成分的作用,为研究一些发病机制不明的疾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就雌孕激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做一概述.结论激素可影响一种或一系列复合的调节事件,其总的结果是可抑制或增强免疫反应.
作者:时青云;闫琦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3-氧-乙酰-11-脱氧甘草次酸铝(aluminum 3-oxo-acetyl-11-deoxoglycyrrhetinate,ADA)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hay结扎法、醋酸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分别测定给药后胃粘液PGE2含量及胃粘膜血流量(GMBF),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A50mg@kg-1,100 mg@kg-1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增加胃内游离粘液和胃壁粘液量及胃壁内PGE2含量(P<0.01).连续以ADA灌胃能显著增加胃粘膜血流量(P<0.01).结论ADA的抗溃疡作用与增加胃粘液量,促进PGE2分泌及增加GMBF有关.
作者:张玉林;刘巨源;杨锦南;朱明;刘春霞;任京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水平对过敏性紫癜病情判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入院次晨血清淀粉酶水平,并与3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未累及腹部的过敏性紫癜组血清淀粉酶含量平均值为110.48±16.21U,与正常对照组平均值(105.23±17.08U)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累及腹部的过敏性紫癜组血清淀粉酶含量平均值为200.31±15.81U,与未累及腹部的过敏性紫癜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淀粉酶水平是反映过敏性紫癜是否累及腹部的可靠指标.
作者:李春蕊;李蕴冬;张贺;付留俊;赵倡武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5种手术方法治疗78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结果术后15d除1例无效外,余症状完全消失或好转,随访1mo~2a,总有效率95.6%.结论对反复发作排尿刺激症状和(或)出现排尿梗阻症状者进行专科检查,可以发现局部异常病变,先行内科抗感染、解痉等治疗,然后针对不同病因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军杰;刘行峰;张军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因柏油样便1mo,面色苍白,乏力1wk,入消化内科治疗.经用抗酸剂、止血药物及输血,大便由柏油样便变为果酱样,消化道出血症状未控制,经会诊后转入外科.患者平素体健,无溃疡病史,无恶心、呕吐,无腹痛史.
作者:肖军;靳文体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对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磷酸酶(APAAP)法测定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及胸腔积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及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体均高于癌性胸腔积液组(P<0.05,P<0.01),且癌性胸腔积液CD4/CD8比例倒置.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有助于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作者:于维霞;王玉红;郭悦鹏;杜荣;王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放射及超声引导下下腔静脉内支架置放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优缺点.方法应用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布加综合征40例,其中放射介导下治疗32例,起声介导下8例.结果X-线下:直观、清晰,非放射专业人员易接受;超声下:可对下腔静脉各方位扫查并同时监测下腔及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但应用于无下腔静脉血栓者较为安全.二者均有一定并发症.结论二者均为较理想的方法,但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作者:苏静君;苏国强;谢勇;苏刚;张逢吉;孔凡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应用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治疗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方法观察22例室性早搏经胺碘酮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结果,分析其疗效及QT、QTc、QT离散度(QTd、QTcd)的变化.结果胺碘酮对室性早搏抑制75%以上的有效率为63.6%.治疗后QT和QTc分别由396.4±24.7ms和422.7±29.6ms延长为427.8±29.6ms和448.5±31.3ms(P<0.05),QTd和QTcd由66.4±16.2ms和68.9±29.6ms下降为37.8±9.8ms和39.2±16.5ms(P<0.01).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疗效好,室性早搏治疗后QT间期延长,QTd和QTcd减小,因而致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
作者:李同社;周红萍;卢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测定新乡市居民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总α和总β放射性,对新乡市饮用水的放射性水平做出卫生学评价.方法对黄河水源水采样16个,出厂水采样23个,末梢水采样8个,25m井水采样8个,35m井水采样7个,80m井水采样16个,采用直接蒸干法测定总α和总β放射性比活度,并采用SAS统计软件包,应用t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新乡市自来水及较深层地下水的总α和总β放射性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但浅层地下水的总α放射性超过国家标准.结论新乡市自来水和较深层地下水的放射性水平符合国家标准,适宜做为饮用水;但新乡市浅层地下水则不宜做为饮用水.
作者:李炳;李生莹;海广范;张永喜;甘晓;李万里;田玉慧;桂立辉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