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手术期联合化疗对进展期大肠癌术后复发的影响

吴常青;谷俊朝

关键词:围手术期, 化学疗法, 大肠癌
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期大肠癌手术切除术后转移的防治方法.方法 123例大肠癌随机分组行围手术期联合化疗,并对3a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62例实施围手术期联合化疗,3a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肝转移率分别为79.03%、11.29%、16.13%.对照组分别为60.65%26.23%和31.3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但并发症和副作用无差异.结论围手术期联合化疗对进展期大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白蛋白水平及内置管引流对Whipple术后胰瘘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管内置管体外引流及血浆白蛋白水平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Whiple手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方法术中行胰管内置管外引流61例,未行胰管内置管引流17例;其中术前血浆白蛋白水平正常49例,降低者(<35g@L-1)29例.结果行胰管内置管外引流组胰瘘发生率为8.2%(5/61);未行胰管内置管引流组术后胰瘘发生率为35.3%(6/1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术前血浆白蛋白<35g@L-1者术后胰瘘发生率为13.8%(4/29);术前血浆白蛋白水平正常者术后胰瘘发生率为14.3%(7/49),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胰管内置管外引流可避免胰酶对胰肠吻合口的直接腐蚀作用,明显降低胰瘘的发生率.术前血浆白蛋白水平与胰瘘发生率无直接相关性,但与术后死亡率有关.

    作者:缪丁丁;乔世峰;王建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联合前列腺素E1(PGE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在基础疗法的基础上加用pHGF 100~200mg@d-1和PGE1 200μg@d-1静滴.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好转,治疗组有效率(77%)高于对照组(57%).结论 pHGF联合pGE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朱斌;张平;乔汉臣;申保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藏族中学生自我意识对行为的影响

    目的了解藏族中学生自我意识对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Achenbach青少年自评量表评定.结果在623名藏族中学生中,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 4%;22.2%的学生自我意识水平降低,提示凡学生有自我意识水平降低者,他们的行为问题各因子得分都高于正常组.结论应加强藏族中学生自我意识评价,防止和减少学生的行为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作者:何艳;白剑波;林崇光;杜亚松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右上睑外伤性全层缺损重建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以右上睑咬伤10d为主诉入院.右上睑全层缺损,约10m×25m,半月形,上睑缘、睫毛及睑板全部缺失;创缘不规整,红肿,分泌物多,角膜暴露混浊;视力较前下降.

    作者:闻重秋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胃癌患者P16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目的探讨p16、P53基因产物在胃癌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免疫组化法对33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同时与17例癌旁和13例正常胃粘膜中P16和P53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结果胃癌患者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阳性细胞密度高于未转移者(P<0.05).P53蛋白在正常胃粘膜未见表达,胃癌中P53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P53与p16在胃癌中共同表达10例(30.30%),P53和P16蛋白表达与胃癌的病理学分期、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P16基因异常有促进胃癌转移的效应,这对判定胃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P53与P16在胃癌中有协同作用,二者异常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冯艳玲;乐晓萍;蔡新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MAC方案治疗复发及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目的观察威猛(Vm-26)、环磷酰胺(CTX)及阿糖胞苷(Ara-c)联合运用即MAC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用Vm-26、CTX及Ara-C联合治疗24例复发及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与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粒变患者.结果 12例(48%)获完全缓解(CR),8例(32%)获部分缓解(PR),未缓解(NR)5例(20%),完全缓解率48%,总有效率为80%.结论 MAC方案是药物治疗复发及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案.

    作者:魏秀丽;戴海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镁离子对脑外伤患者脑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大剂量硫酸镁对脑外伤的治疗作用.方法脑外伤43例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受试组患者入院后15min内静脉注射硫酸镁16mmol,24h内再静脉滴注硫酸镁65mmol;对照组患者不用此药.3d后查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2wk后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6mo后测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CO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试组与对照组的NSE分别为21.9±17.2ng@ml-1和42.7±21.4ng@-1(P<0.01),GCS分别为12.5±3.1和10.2±2.9(P<0.05),GOS分别为3.8±1 7和3.2±1.5(P>0.05).结论大剂量硫酸镁对脑外伤患者有显著的近期疗效.

    作者:周国胜;惠磊;周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应用尿γ-谷氨酰转肽酶预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探讨尿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9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A组74例(尿γ-GT>60U@L-1),B组35例(尿γ-GT<60U@L-1).采用相同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标准,观察3mo评价两组疗效,并对尿y-GT与疗效的关系做关联性检验.结果 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1),尿γ-GT是否升高(>60 U@L-1)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密切相关(P<0.01).结论尿γ-GT可作为一项预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的临床指标,高尿γ-GT者疗效好,反之预后差.

    作者:石建华;魏崇一;杨福燕;王风业;张盛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ABC法显示大鼠脑内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脑内神经源型NO合酶(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方法 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果大鼠大脑皮质、尾壳核、海马、中脑、延髓、小脑等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均有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和神经末梢出现,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胞体呈棕褐色,细胞核处颜色浅淡,突起有一个或多个;nNOS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呈棕色串珠状,且交错分布.结论 ABC法是显示NOS亚型nNOS表达的可靠方法,但一抗浓度不宜过高,而且需延长抗体孵育的时间.

    作者:郭国庆;沈伟哉;肖计划;许丽宾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咽炎袋泡剂的制备与应用

    目的介绍咽炎袋泡剂的处方组成、配制方法、质量标准和临床应用.方法选消炎抗病毒、滋阴降火、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之中药,经科学方法制备.每次1~2包,200ml开水浸泡频服,每日3次,7d为1疗程.结果 80例咽炎中,32例急性咽炎有效率96.8%,48例慢性咽炎有效率93.7%.结论本品疗效肯定,设计科学,服用携带方便.

    作者:张兴国;乔立新;张华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纤维胃镜粘膜活检1356例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病理分析在纤维胃镜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对1356例患者进行纤维胃镜观察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活检标本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检查.结果病理诊断胃癌726例(53.54%),食道癌340例(25.07%),溃疡病82例(6.05%),吻合口慢性炎症49例(3.61%),胃息肉5例(0.37%),慢性浅表性胃炎75例(5.53%),慢性萎缩性胃炎43例(3.17%),食管炎1例(0.07%),疑癌21例(1.55%),符合溃疡11例(0.81%),无法确诊者3例(0.22%).纤维胃镜检出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88.64%.结论病理检查对提高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玲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化疗联合三苯氧胺治疗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肺癌的内分泌治疗价值.方法 28例晚期肺癌患者,13例采用化学治疗,15例采用化疗联合三苯氧胺(TAM)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阳性者化疗联合TAM治疗组有效率71.4%,化疗组有效率57.1%;ER阴性者化疗联合TAM治疗组有效率62.5%;化疗组有效率66.7%.结论对受体阳性的肺癌患者,加用内分泌治疗有一定效果.

    作者:贾彦民;陈明伟;李忠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内镜诊断上消化道多原发癌57例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部分特点及提高内镜对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诊断率.方法对上消化道多灶病例,分别对病灶和病灶之间的粘膜进行活检,必要时卢戈氏液染色后活检.结果内镜检出同时性多原发癌55例,异时性多原发癌2例.检出癌灶116个中早期癌灶13个.食管一食管和食管-贲门多原发癌分别占40.4%和28.1%,食管-胃26.3%,其它5.2%.结论内镜是诊断上消化道多原癌的重要手段,内镜下染色可提高早期癌灶的诊断率.上消化道多原发癌以食管-食管和食管-贲门多见,其次为食管-胃多原发癌.

    作者:石定;朱绍辉;付继航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后外侧小切口交叉克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目的观察后外侧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0例.伸直型13例,屈曲型7例;桡偏型12例,尺偏型8例.结果 20例4wk内获得临床骨愈合.0.5a后失访6例.14例随访>la,肘关节屈伸障碍>20°者1例;10例随访>2a,发生肘内翻1例.结论后外侧小切口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手术后不需外固定、并发症少、创伤小等优点.

    作者:刘斌;陈跃军;吴树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岩斜区侧方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目前岩骨斜坡区域(岩斜区)肿瘤佳的手术人路.方法检索总结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岩斜区病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结果.结果目前临床应用的侧方手术入路有7种,各有优缺点.经过对比观察为实用的有3种,它们手术路径短,并发症少,有利于肿瘤切除.结论乙状窦前人路、乙状窦后入路、经颞小脑幕上下联合入路这3种手术入路是目前常用且效果好的切除岩斜区肿瘤的侧方手术入路

    作者:周文科;张新中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的早期诊治(附30例报告)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对30例患者分别经三位X线、CT、MRI检查后,于3d内明确诊断,予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结果本组27例病人获得随访,按临床疗效标准,优良率为86.8%;结论三位X线、CT及MRI是早期明确诊断髋臼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如条件允许,宜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徐忠世;肖德明;林博文;卢小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不同保存方法对结核菌素效价的影响

    目的探讨结核菌素效价减低的原因及打开后不同保存方法对其效价的影响.方法对220例Ⅲ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4组并采用组内自身对照方法进行试验.结果结核菌素打开后原安瓿内保存8h效价不减低,吸人注射器内8h效价明显减低;球蛋白包埋不影响结核菌素皮试结果,而且包埋后的结核菌素在注射器内长时间保存其效价不再减低.结论结核菌素打开后保存于安瓿中较注射器内效果好,用球蛋白包埋打开后的结核菌素放置于注射器内保存更好,可以提高结核菌素皮试阳性率,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来中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可降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率,并在PTCA合并夹层、急性闭塞或濒临闭塞时保持血管通畅,避免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

    作者:李素芬;柴学海;焦兰芬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急性淋病用药7天淋病抗体转阴原因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因近10余d白带多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白带外观呈黄色脓性,镜检白细胞满视野,滴虫(一)、霉菌(一),找到多量多形核白细胞内革兰氏阴性双球菌.金标斑点法(试剂盒由福建省三明市蓝波生物技术研究所生产)检测淋病抗体为IgM(+)、IgG(+).

    作者:郭盛菊;刘彦轩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

    目的总结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治疗晚期前列癌合并下尿路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电汽化切除5例合并下尿路梗阻的前列腺癌患者.结果术后下尿路梗阻明显改善,残余尿量减少,经随访未见复发.结论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姑息方法.

    作者:张会清;张英杰;窦启峰;张建春;张彦选;袁九银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新乡医学院

主办:新乡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