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

李一云;陈德沂;季建林

关键词:双相抑郁, 单相抑郁
摘要:目的:探讨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临床特征的区别. 方法:收集单相抑郁症患者32例,双相抑郁症患者40例,从临床的角度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单相抑郁症患者多见焦虑、自杀行为;而双相抑郁却以精神运动性迟滞突出.治疗上单相抑郁症患者抗抑郁剂疗效明显优于舒必利,而对双相抑郁症病人舒必利与抗抑郁剂同样有效,且舒必利有药物副反应小,不易转躁的特点. 结论:舒必利可作为双相抑郁症病人的首选药物.临床特征有助于对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的鉴别及治疗.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民事行为能力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作者试图通过对33例民事行为能力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分析,探索此类鉴定的一般特点,就鉴定中的难点和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马长锁;方明昭;常林;刘鑫;邢学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迟发性运动障碍与糖代谢关系探讨

    探讨迟发性运动障碍(TD)与糖代谢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对我院520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住院患者,以异常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AIMS)进行TD筛选,量表1~7项总分≥2;注射东莨菪碱0.3mg,一日2次,2天后异常运动加重或不变;有典型TD症状;排除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异常运动.以此为TD组,共53例,其中男35例,女18例;年龄32~79岁,平均(56.5±10.0)岁;病程7~49年,平均(28.3±9.3)年;抗精神病药(折合氯丙嗪量)为(277±208)mg/d;平均体重为(61.6±10.0)kg.对照组为53例无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两组以上各项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均无心血管等严重躯体疾病.

    作者:唐英;张小钱;周家红;袁德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迟发性运动障碍12年随访报告

    目的:探讨迟发性运动障碍(TD)预后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采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分,对23例住院的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进行12年随访. 结果:进步11例,无变化5例,加重7例.原TD恢复的6例病人全部复发. 结论:TD缓解与性别、药物及TD部位无关,随年龄增加TD症状会复发,缓解率下降.TD的长期预后不良.

    作者:邢芝青;朱洪;卫祖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氯氮平合并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目的:了解氯氮平合并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26例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临床判断属于难治性病人,予氯氮平合并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 结果:合并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为65.3%.PANSS阳性,阴性及一般精神病理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1).TESS总分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副反应主要为静坐不能,肌张力增高,失眠,体重增加,视物模糊. 结论:对于氯氮平治疗反应不佳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合并利培酮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耐受性及依从性好,可作为临床治疗难治性病人的方法之一.

    作者:张毅;宋立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康复

    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康复问题进行研究,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为1996年1月~1997年1月期间精神症状缓解出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CCMD-2-R诊断标准,无躯体合并症,无嗜烟酒及药物依赖史.共60例,均为女性,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为出院后建立家庭病床的患者,年龄18~44岁,平均(29.3±18.2)岁;病程0.3~1年,平均(0.7±0.2)年;有阳性家族史3例;抗精神病药(按效价折合氯丙嗪)450~600mg/d,平均(510±64)mg/d.对照组30例为未建立家庭病床的患者.两组以上各项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

    作者:刘利军;宋全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实用新医学>简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致精神障碍1例

    患者男性,17岁,既往健康.于入院前4个月被同学用木棒击伤头顶部,当时昏迷约2分钟,醒后自述头晕,头痛.1个半月前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爱说话,不听老师教诲,爱睡觉,生活懒散.半个月前变得不修边幅,当众大小便.近2天摆弄生殖器,痴笑.精神检查:意识清,接触被动,反应迟钝,退缩,理解力和计算力差,无羞耻感.神经系统检查:双侧眼底静脉充盈,双侧Babinski征阳性.脑电图广泛δ和θ慢波活动;头颅CT显示颅内呈帽状弥漫性硬膜下血肿.住院第2日行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术后精神症状逐渐改善,住院27天后精神症状消失,对人有礼貌,言谈举止良好,痊愈出院.半年后随访,学习、生活均正常.

    作者:刘洪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对CCMD-3的若干建议

    CCMD-2-R于1994年5月泉州会议通过、公布已有4年余.与其它几种疾病分类手册相比较,确有许多进步和完善之处,如列出了与CCMD-2-R相对应的大部分ICD-9及ICD-10的编码.但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现归纳如下:

    作者:于亚非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氯氮平的副反应

    编辑:在精神药物中,氯氮平的副反应形形色色,层出不穷.本刊近又收到这方面的报告22篇,包括副反应及处理,系由17个单位,35位作者所撰写,现综合报道如下.

    作者:钱烈;任红革;冯竹娥;梁小赤;刘洪涛;曾庆春;周云华;李翠英;乔秀玲;韩惠珠;李刚;丁志杰;罗艳芳;刘传军;苏凤云;张怀韬;李伟东;陆德青;肖刚;王安庆;谢映红;王以池;张立平;王晓全;兰胜作;杨文芳;仇玉平;冀永娟;周锦泉;金锋;金山;毛杰;杨叶芃;俞智勇;刘坚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精神医学司法鉴定中的性别差异

    目的:了解精神医学司法鉴定中的性别差异. 方法:回顾性调查了我院1990~1995年6年间全部司法鉴定案例共244例.对各种鉴定情况中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 结果:除平均年龄外,在案例数量、婚姻、文化程度、案件性质、鉴定诊断、责任能力等项目中男女间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案件性质居前三位的男性分别是杀人、盗窃和强奸;女性分别是被奸、杀人和民事纠纷. 结论:鉴定案例有其性别差异.

    作者:王明石;张伟;徐敏;王洪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特殊性和困难性

    临床精神病学的检查和诊断与其它临床各科相比,有其特殊性和困难性,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则更有其特殊性和困难性.

    作者:白忠义;张春红;李凤芝;任爽;任晓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39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司法鉴定

    酒精中毒导致的违法犯罪行为,在世界各国都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1],我国也有急剧增加趋势.为探讨本症犯罪特点及责任能力的评定,对南京脑科医院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案例中诊断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案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萍;孙涓;林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中国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全国中医科研方法学学术研讨会征文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咬舌自杀死亡1例报告

    精神疾病患者以咬舌自杀者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男,44岁,诊断为反应性抑郁症,先后给予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等治疗.10日后患者意识恍惚,不认识亲人,问话不答,发呆,拒食.再2天后,在其家属陪护下,突然咬舌自杀,因致舌肿胀、出血窒息,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佘成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甲状腺功能低下致木僵状态1例

    报告1例因甲状腺低下致木僵状态.患者女,43岁.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3月,出现少食,乏力,不语,整日卧床,进行性加重.近2月来,4~5天才起床1次,平时不言不动.体检有全身凹陷性水肿,心音低钝,膝腱反射迟钝,基础代谢率-21%,T4 30nmol/L.提示甲状腺机能减退.经甲状腺素、补液、能量合剂等治疗,3周后精神症状明显好转,5周后缓解出院.

    作者:张立平;王以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病理性半醒状态患者凶杀1例报告

    病理性半醒状态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为时短暂的精神错乱,现报告1例如下.

    作者:孙涓;林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氟乙酸钠中毒所致精神障碍12例临床分析

    以氟乙酸钠为主要成分的灭鼠药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时有发生,我院1995年6月~1998年6月共收治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平;何云渊;蔡铁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利培酮治疗Tourette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Tourette综合征(TS)的疗效及安全范围. 方法:采用耶鲁T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进行评定,并作实验室监测,对37例TS患者进行8周的利培酮治疗研究. 结果:64.9%的病人疗效显著,86.5%症状改善.平均显效时间(28.0±11.7)天,有效日剂量为(2.5±0.8)mg,副反应少而轻微. 结论:利培酮有望成为治疗TS的良好药物.

    作者:王健;罗硕军;张菊芬;焦公凯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氯氮平引起脑电图改变与临床的关系

    目的:探讨氯氮平引起脑电图的改变及与临床的关系. 方法:对280例单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服药前后脑电图(EEG)检查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测定,并对EEG改变与临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结果:氯氮平引起EEG改变率为90.4%,EEG异常改变与性别、病程、亚型、剂量无关,与疗效有关,改变程度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改变愈明显,疗效愈好. 结论:氯氮平引起脑电图改变显示了药物在大脑皮层中的作用和分布情况,对此进行分析能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作者:庄丽频;房聪侠;陈佩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氯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D2受体基因的关系

    目的:探讨与氯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有关的D2受体基因的基因型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方法:抽取10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氯氮平≥400mg/d治疗2个月.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氯氮平疗效,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s)技术测定所研究对象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 结果:发现氯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患者性别明显相关,而与D2受体基因无关. 结论:氯氮平对男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较好,但难以通过检测D2受体基因来预测氯氮平对难治性患者的疗效.

    作者:罗星光;江开达;顾牛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主管: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