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8例心脏骤停抢救体会

张军玲

关键词:心脏骤停,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基本生命支持, 高级生命支持, 复苏成功率, 组织抢救, 急诊医学, 急救中心, 病人, 太原市, 病死率, 资料, 医师, 险情, 显示, 课题, 高院, 地位
摘要:心脏骤停(CA)在院前急救中是紧急的危险情况之一,病死率高.经过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LS),终实现心肺复苏(CPR)的成功.心肺复苏是急诊医学的重要课题,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如何进一步提高院前对心脏骤停病人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是院前急救医师不断思考的问题.现对太原市中意友好急救中心组织抢救的58例心脏骤停病人的资料,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室心功能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技术(TDI)检测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室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DCM病人和正常健康者各40例,用TDI于胸骨旁长轴检测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中间段短轴方向心肌运动速度(MV),并计算心肌运动速度阶差(MVG);经心尖窗检测左室前壁、后壁、下壁、侧壁和前壁、后壁室间隔中间段长轴方向MV.结果 DCM组病人出现4种MV频谱形态异常,长轴、短轴方向MV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DCM组MVG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TDI可定量评价DCM病人左室心肌功能,丰富了DCM的超声诊断手段.

    作者:梁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葛根素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1)病人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CCCI病人96例,予葛根素400mg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续14d,分别于治疗前后用TCD测量脑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RI),用比色法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SOD),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 葛根素治疗2周后:头晕、头重、失眠总有效率分别为97.9%、96.0%、71.9%;大脑中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血管RI下降;血浆MDA和ET含量较治疗前下降(P<0.01),而SOD和CGRP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1).结论 葛根素治疗CCCI安全有效,能降低MDA、ET含量,提高SOD活力和CGRP的释放.

    作者:胡志兵;曹莹;戴建武;李翠琼;朱慧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高血压病病人静息心率增加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病人静息心率(RHR)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将入选的66例高血压病CHD病人分为心肌梗死(AMI)组31例,心绞痛(AP)组35例,高血压组(对照组)40例.所有病人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取22:00~06:00时段的每小时平均心率来计算RHR.结果 AMI组RHR(77.2±8.2)/min,显著快于对照组的(68.6±7.4)/min(P<0.01);AP组RHR(72.9±7.8)/min,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AMI组RHR亦明显快于AP组(P<0.05).结论 高血压病病人RHR增加与CHD危险性密切相关,是CHD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CHD事件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陈园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解毒通络法对血栓形成大鼠AT-Ⅲ活性及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解毒通络合剂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尾部血栓长度、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阿司匹林组、通心络组及解毒通络合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灌胃时间1个月,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6组均用角叉菜胶构建尾部血栓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的黑尾长度,抽静脉血查AT-Ⅲ活性、D-二聚体含量.结果 大鼠造模48 h、72 h后解毒通络合剂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组、解毒通络合剂低剂量组相比,黑尾长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解毒通络合剂各组与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阿司匹林组相比,D-二聚体含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中剂量解毒通络合剂有减轻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尾部血栓形成的作用.中、高剂量解毒通络合剂能明显提高实验大鼠的D-二聚体含量,增强继发性纤溶作用,从而减轻血栓形成.

    作者:王鹂;魏陵博;彭敏;丁书文;戎冬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25例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 将48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口服美西律(慢心律)150mg加稳心颗粒9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慢心律1 5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8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优于对照的87.00%(P<0.05),且在起效时间、复发率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药合用治疗室性早搏见效快、疗效好,且复发率低.

    作者:刘双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后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目的 研究倍通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后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对照组(时照组)、倍通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建立大鼠自体血栓局灶脑缺血模型,各组分别于1 d、3 d、5 d取大鼠脑组织,测定NOS及诱导型(iNOS)的活性.结果 治疗组大鼠脑组织总NOS和iNOS活性在造模后的各时间点(1 d、3d、5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倍通注射液可通过抑制总NOS和iNOS活性,减少NO释放,对大鼠局灶脑缺血脑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邓芬;胡长林;谢运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应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60例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脑梗死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应用降纤酶治疗;对照组6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7%(P<0.05).结论 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且副反应少,使用方便.

    作者:王月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络泰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络泰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活化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应用洛秦注射液: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对6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人和6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活化功能的检测,测定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膜蛋白(CD62p)、血小板糖蛋白GPⅡb/GPⅢa复合物的数值.对照组CD62p,GPⅡb/GPⅢa复合物的变化以及应用洛秦注射液;治疗组用药前后CD62p,GPⅡb/GPⅢa复合物的变化.结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CD62p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其CD62p的均值(2.51±0.68)较对照组(2.89±0.92)下降;治疗组治疗后GPⅡb/GPⅢb的均值(92.72±7.15)较对照组的(98.81±8.53)下降,治疗后治疗组CD62p、GPⅡb/GPⅢb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肺心病病人存在血小板功能活化;络泰注射液对肺心病病人血小板的活化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万颖;董昆芸;吴敏;师红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应用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

    目的 观察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8例UAP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溶酶100 U静脉输注,两组治疗均为2周.观察心绞痛缓解、缺血性心电图改善及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缺血性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75.0%,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5.0%;对照组心绞痛缓解缺血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60.5%和44.7%,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15.8%,两组总有效率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溶酶治疗UAP及非Q波心肌梗死疗效好,副反应少,安全有效.

    作者:杨晓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疏血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

    目的 分析疏血通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静脉输注疏血通4周;对照组静脉输注肝素4周.治疗前后均检查心电图、血小板功能及血黏度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血黏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疏血通有减少心肌缺血作用,能抑制血小板活化与聚集,能降低血液黏度,并有一定的溶栓作用.

    作者:李彬;武若君;李晓利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冠脉宁对不同证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白细胞介素-8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发病的分子生物机制及益气活血中药冠脉宁对白细胞介素-8(IL-8)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9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冠脉宁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36名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用药前治疗组、对照组IL-8变化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IL-8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不同证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及对照组IL-8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对照组IL-8均接近健康对照组.结论 中药冠脉宁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IL-8;检测IL-8可为急性心肌梗死及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张三林;倪军;卫世强;孙新医;戴启宇;苏峰;张铁松;郭国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目的 探讨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技术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04年7月-2006年5月收治的44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病人随机分为BiPAP组和面罩吸氧组.BiPAP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经鼻面罩连接BiPAP呼吸机,吸气末压力(IPAP)8 cmH2O~15 cmH2O、呼气末压力(EPAP)2 cmH2O~5 cmH2O,吸氧浓度28%~35%;面罩吸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单纯给予Ventuff面罩吸氧.监测病人心率、血压、呼吸、指端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和临床变化.结果 BiPAP组经无创机械通气后所有病人呼吸频率减慢,心率下降,呼吸困难缓解,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血压无明显影响.呼吸困难开始缓解时间40 min(10 min~10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0 min(50min~240 min)(P<0.01).对照组在相应时间治疗有效率仅为64.7%.结论 充分使用药物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基础上,合用BiPAP治疗可使肺水肿和心功能迅速改善,减少气管插管率.

    作者:李文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低血糖偏瘫1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低血糖症状,如心动过速、多汗、精神意识状态的改变等已被人们所熟知,然而低血糖以偏瘫为主要表现时,临床上少见并且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病.现将2001年-2006年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例低血糖偏瘫病人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立恒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扩张型心肌病心率变异性改变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率变异性(HRV)改变特点.方法 采用HRV的时域分析法对25例DCM病人、22例非DCM心力衰竭病人及24名健康人进行HRV对比分析.结果 DCM病人HRV各时域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00 1)和非DCM心力衰竭组(P<0.001);DCM病人HRV降低程度与心功能级别显著相关,而与室性心律失常、左室舒张期末径、心胸比例无关.结论 DCM病人心脏自主神经改变可能是一种器质性损害;对DCM病人,HRV降低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新的参考指标.

    作者:刘林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

    目的 比较微创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评价微创术的手术时机.方法 选择2001年-2005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163例,其中微创手术79例,内科治疗84例.结果 治疗两周时微创手术组卒中量表评分(SSS)高于内科治疗组(P<0.001),6 h~24 h手术组早期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其他时间组.结论 微创清除术可显著改善脑出血的早期神经功能,降低病死率,但后期效果有待再评价,(6~24)h是佳手术时机.

    作者:刘毅;蒋开夫;王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参桂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桂胶囊对高血压病病人血压的影响.方法 78例高血压病病人在常规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参桂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 78例病人显效6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4%.结论 参桂胶囊对高血压病有一定降压作用.

    作者:郭泉滢;钟平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高血压病病人静息心率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病人静息心率(RHR)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400例高血压病病人行血压及静息心率测定,同时检测血清hs-CRP,比较不同的静息心率组脉压(P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清hs-CRP浓度的差异性.结果 随着RHR的增加,SBP、DBP、PP、hs-CRP也升高(P<0.05或P<0.01).结论 RHR与hs-CRP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马斌;王瑞英;雷贺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脑缺血的关系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属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成员,是一种与组织代谢和细胞分化、增殖有关的细胞因子.它来源于体内许多细胞,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机制发挥作用.近年研究发现,IGF-1对维持神经细胞生存、生长和损伤后修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3],被认为与缺血性脑损害修复密切相关.

    作者:莫国焕;曾祥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四川省德阳市2003年颅脑损伤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德阳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对本地区2003年度颅脑损伤的发生及其救治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跟踪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唐运涛;陈宏刚;冯爱平;陈浩;赖国友;邓安;杨万伦;张平富;叶景熙;刘伦波;刘俊波;韩阳云;李萍;黄启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60例

    左旋氨氯地平(商品名施慧达)是第三代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应用施慧达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60例,取得较好的降压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幸;郑梅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