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院内成功心肺复苏患者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余伟强;陈灿杰;苏桂荣;陈中明

关键词:心肺复苏, 心血管衰竭,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院内成功心肺复苏患者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临床纳入60例院内成功心肺复苏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可能导致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高血糖、高血压、左心室肥大、年龄等与院内成功心肺复苏患者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有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示,高血糖、高血压、肺功能障碍、年龄≥60岁是造成院内成功心肺复苏患者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血糖、高血压、肺功能障碍、年龄(≥60岁)是院内成功心肺复苏患者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的高危因素.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在长垣县人民医院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行椎旁-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实施髋关节手术的高龄患者行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不仅可有效提高麻醉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规则性肝切除(肝段或肝叶)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规则性肝切除(肝段或肝叶)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鲁山县人民医院94例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各47例.观察组采取规则性肝切除术(肝段或肝叶)治疗,对照组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恢复优良率及复发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减少,结石清除率提高,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复发率为4.3%,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95.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规则性肝切除(肝段或肝叶)效果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邓军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降逆止呃汤加减治疗脑血管病所致呃逆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降逆止呃汤加减治疗脑血管病所致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郑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病所致呃逆患者90例,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甲氧氯普胺片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药降逆止呃汤加减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降逆止呃汤加减治疗脑血管病所致呃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姚黄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阳市眼科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统计对比两组平均眼压、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平均眼压为(14.2±5.4)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20.6±5.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3,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焦虑评分为(37.4±3.3)分,SDS抑郁评分为(40.6±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7.7±3.9)、(51.7±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改善其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郭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阿莫西林舒巴坦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阿莫西林舒巴坦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康复医院收治的69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阿莫西林-舒巴坦联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7 d.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联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莫西林舒巴坦的抗菌谱广作用强,用于常见致病菌引起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与盐酸氨溴索联用可尽快消除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钟菊;刘国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清中SCC、CEA、CA125与CA19-9检测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分析血清中SCC、CEA、CA125与CA19-9检测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1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并分析其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CEA、SCC、CA19-9、CA1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的CEA、CA19-9、CA125水平均高于鳞状上皮细胞癌,SCC水平低于鳞状上皮细胞癌;高分化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各水平均低于中低分化宫颈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SCC、CEA、CA125与CA19-9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早期宫颈癌的依据,且可较好反应宫颈癌的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

    作者:陈红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关节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关节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8例,行开放手术)与研究组(38例,行关节镜手术).对比手术前后两组疼痛评分(VAS)及肩关节功能评分(Rowe)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研究组VAS和Row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李琦;李文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手术室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室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行剖宫产的88例产妇,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40例)和心理护理组(48例).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对两组产妇产后心理改善情况以及排尿时间、排便时间和出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心理护理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心理护理组排尿时间、排便时间和出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 .结论 手术室护士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心理情绪,促进其快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麻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期间邓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妇科子宫异常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诊断性刮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诊断性刮宫术联合药物安宫黄体酮治疗临床妇科子宫异常出血具有较好的效果,优于单项药物治疗.

    作者:陈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降钙素原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CT)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8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83例,根据临床结局不同分为存活组73例,死亡组10例,均行甲状腺激素及PCT水平检测,观察比较两组PCT水平及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T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分析各甲状腺激素及PCT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存活组FT3、TT3、PCT水平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FT3与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降钙素原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预后具有较高评估价值,可作为临床预测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

    作者: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早期护理预防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护理预防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骨科术后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后深静脉血栓、患肢肿胀、血肿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患肢肿胀、血肿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可显著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锁骨钩钢板联合阔筋膜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联合阔筋膜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 选取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予以锁骨钩钢板固定+不可吸收缝线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观察组实施锁骨钩钢板联合阔筋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2%,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钩钢板联合阔筋膜应用于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谢书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上蔡协和医院采用常规传统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56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传统组,同时选取2015年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76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微创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微创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朱合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Quill缝线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Quill缝线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宁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0例患者,按缝合方式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薇乔线缝合肌瘤残腔,研究组采用Quill缝合子宫肌瘤残腔,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子宫切口缝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留置盆腔引流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采用Quill缝线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进行子宫肌瘤残腔缝合,可有效缩短子宫切口缝合时间,进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两性霉素B联合内镜手术对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B联合内镜手术对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3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予以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两性霉素B联合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白细胞介素-4(IL-4)、IL-8、IL-1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IgG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IL-4、IL-8、IL-12、hs-CRP水平较低,IgG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性霉素B、内镜手术联合应用于真菌性鼻-鼻窦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

    作者:庞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食管鳞癌根治性放化疗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70岁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93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年龄≥70岁的食管鳞癌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同步放化疗113例,单纯放疗180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进行log-rank检验及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8.8%、40.3%和27.2%,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95% CI为18.6~23.4个月).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3年生存率分别为32.3%和23.8%(P=0.02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长度、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是影响总生存率的因素(P=0.010,0.000和0.021).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和0.012).结论 对于老年食管鳞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是安全有效的,同步放化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张羲茜;卜珊珊;王修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和转归的影响

    目的 探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和转归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1-11月在镇平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充分性液体复苏,观察组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有利于预后.

    作者:赵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新型泪道引流管在下泪小管断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新型泪道引流管治疗下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1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下泪小管断裂患者,入院后均采用新型泪道引流管进行治疗,术后3个月拔除引流管,拔管后随访6个月.统计本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本组均未发生睑缘切迹、泪小管或泪小点撕裂、眼睑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51例患者中治愈44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4%;治疗后6个月,本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下泪小管断裂新型泪道引流管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进而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孟海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动脉介入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动脉介入尿激酶溶栓对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治疗的42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1例,尿激酶静脉溶栓)与观察组(21例,尿激酶动脉溶栓),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血管再通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生活基本自理率高和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介入尿激酶溶栓疗法对于急性脑血栓形成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自理能力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李鹏;刘拥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院内成功心肺复苏患者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院内成功心肺复苏患者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临床纳入60例院内成功心肺复苏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可能导致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高血糖、高血压、左心室肥大、年龄等与院内成功心肺复苏患者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有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示,高血糖、高血压、肺功能障碍、年龄≥60岁是造成院内成功心肺复苏患者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血糖、高血压、肺功能障碍、年龄(≥60岁)是院内成功心肺复苏患者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的高危因素.

    作者:余伟强;陈灿杰;苏桂荣;陈中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