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源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对比研究

张红运

关键词:心源性脑梗死, 非心源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摘要:目的 探讨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和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柘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和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各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心源性脑梗死组和非心源性脑梗死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非心源性脑梗死组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心源性脑梗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溶栓应用于心源性脑梗死和非心源性脑梗死的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更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采纳和推广.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精神障碍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1个疗程8~12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治疗依从性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研究组在心理干预下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减少无抽搐电休克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增加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邹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增强CT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于济源市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CT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使用增强CT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比较使用常规CT和增强CT诊断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1.11%(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P<0.05).观察组患者小种植灶面积及种植灶的长度、宽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增强CT对腹部肿瘤转移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既能提高诊断准确率,又能较为准确地测量种植灶大小,对临床诊治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黄利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现代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现代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6年1-11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期间视为观察组,将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期间视为常规组,对比不同时期医院消毒物品数量以及消毒物品丢失率.结果 观察组消毒物品丢失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现代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消毒物品丢失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效果.

    作者:翟慧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7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特点和诊断价值.结果 7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超声诊断动脉导管未闭合者13例(17.1%),室间隔缺损者33例(43.4%),房间隔缺损者21例(27.6%),心内膜垫缺损者2例(2.6%),法洛四联症者4例(5.3%),其他疾病3例(3.9%).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直观、安全的诊断方式,可作为先天性心脏疾病患儿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陈轶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协同护理程序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协同护理程序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心理弹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协同护理程序干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心理弹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岳培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奥曲肽静脉微量泵持续泵入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伴难治性肠梗阻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奥曲肽静脉微量泵持续泵入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伴难治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信阳市肿瘤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59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伴难治性肠梗阻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组加用奥曲肽静脉微量泵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静脉微量泵持续泵入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伴难治性肠梗阻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裴常英;袁晓平;任长明;杨晨;寇宗强;罗植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白内障小切口手法超乳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白内障小切口手法超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三门峡市中医院接受白内障小切口手法超乳术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护理前后视力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研究组,视力水平低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白内障小切口手法超乳术中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改善术后情况,提高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古风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甲硝唑与碘甘油联合牙周洁治术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甲硝唑与碘甘油联合牙周洁治术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汕头市中心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4例牙周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2),两组均给予碘甘油和牙周洁治术治疗,观察组加用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牙周袋深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24/3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1,P<0.05);观察组治疗后牙周袋深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3/4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1/3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7,P>0.05). 结论 甲硝唑与碘甘油联合牙周洁治术治疗牙周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恩典;谢奕文;刘群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用精细化管理对输液质量安全的影响

    目的 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应用精细化管理对输液质量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个病区578张处方,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个病区、处方289张)与对照组(10个病区、处方289张).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管理;统计对比两组不合理处方检出率、药物调配错误发生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不合理处方检出率为7.96%、药物调配错误发生率为2.77%、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显著低于对照组(18.34%、8.30%、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用精细化管理可提高输液安全质量.

    作者:龚如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高血压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在患者出院后给予对照组常规教育措施,给予观察组个性化延续护理,分别于出院第2天及3个月时,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促使护理工作有效、稳定、连续地开展,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华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12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Pilon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吸收时间及骨折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ilon骨折患者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加速患者恢复.

    作者:亢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CT在肺隔离症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CT在肺隔离症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或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肺隔离症患者17例,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的X线平片诊断结果和CT诊断结果.结果 X线平片的诊断准确率为29.41%,CT诊断准确率为94.12%,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5);全部患者均存在肺内肿块异常密度灶,病灶全部集中于两肺下叶后基底段,且患者的CT检查征象各不相同,能对患者肿块与肺组织异常边缘情况进行清晰显示.结论 CT在肺隔离症影像诊断中的准确率较高,可清晰显示患者的肺组织病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临床实用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义;曹伟光;刘冬;杨帆;高越;曾宪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下激光治疗脐尿管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脐尿管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取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收治的脐尿管瘘患者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辅助下激光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第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复发、感染情况.结果 10例患者手术治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8.4±5.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2±3.5)ml,平均住院时间(7.3±1.2)d.术后第3个月随访中,10例患者均无复发、感染情况,且脐部创口恢复良好.结论 脐尿管瘘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激光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鼎麟;刘兴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负性情绪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林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早期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模式,早期护理干预组则制定一对一护理方案,早期开展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负性情绪的影响.结果 早期护理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5%)低于常规护理组(17.5%),SAS、SD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的双下肢深静脉发生率,改善负性情绪,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海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填充治疗,随访6个月.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风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清创缝合对乳房切除术后皮瓣坏死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清创缝合对实施乳房切除术治疗后发生皮瓣坏死的乳腺癌患者切口愈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乳房全切术治疗后发生皮瓣坏死,随机将9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外敷药物处理,给予研究组早期清创缝合处理.记录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伤口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F-36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房切除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乳腺癌患者给予早期清创缝合处理,有利于加快切口愈合,对保障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迎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40)和优质组(n=40),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优质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优质组患者护理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病区管理、健康教育、关爱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段德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典型乳腺癌数字化钼靶X线表现分析

    目的 分析不典型乳腺癌的数字化钼靶X线表现,提高对不典型乳腺癌的认识.方法 选择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3例不典型乳腺癌患者,对其数字化钼靶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表现为不典型肿块者5例,局限性致密浸润影8例,局部结构紊乱5例,星芒征2例,无确切异常3例.结论 不典型乳腺癌的数字化钼靶X线表现缺乏典型征象,需要提高警惕,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以提高不典型乳腺癌的诊断率.

    作者:许翊晶;甄惠文;汪倩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给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使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舞阳县人民医院一分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给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NIHSS、SF-36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SF-36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SF-36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研究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优,组间(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组内(各组治疗前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作者:张玉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中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换药前,两组VAS评分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结束时及结束后5 min,观察组VAS评分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中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稳定心率,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刘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