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为了加快本刊时效性,欢迎广大读者通过电子邮件投稿. 本刊邮箱地址:sx7965258@126 . com. 作者通过电子邮件投稿后请注意以下事项:①邮寄单位证明材料1份,注明有无一稿两投、有无署名争议、是否涉及保密等内容;②邮寄纸质稿件1份,以小4号字、1. 5倍行距,A4纸打印;③请邮寄审稿费人民币50元整;④请留详细联系电话,以便有关稿件事宜及时与您联系. 此外,请经常查收您的邮箱,以便第一时间获取稿件回执以及稿件处理等相关信息.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应用全容积三维超声(FV3DE)与组织多普勒技术(TDI)评价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右心房容积及右心功能. 方法:CKD患者60例,将CKD1~3期定为Ia组,CKD4~5期定为Ib组;正常对照组(Ⅱ组)30例. 应用TDI技术测量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计算 Em/Am. 应用FV3DE技术测量CKD患者及30例对照组的右心房的小容积(RAVmin)、大容积(RAVmax)及收缩前容积(RAVp),计算右房存储容积( RARV)、右房主动收缩排空容积( RAVae)、右房射血分数( RAEF)、右房被动排空容积分数( RAVpef). 结果:与Ⅱ组比较,CKD组RARV、RAVae显著增加,RAVpef、Em降低,Em/Am<1;Ib组Sm有明显减退(P<0. 05);RAEF及Ia组S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RAVae与Em/Am呈现良好相关性. 结论:CKD患者储存器及助力泵功能增强,管道功能减低. CKD组患者早期就存在右室舒张功能障碍,Ia组收缩功能无明显减退,Ib组收缩功能亦出现减退.
作者:黄小梅;董蓓莉;石尖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中药肾糖组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C-Ⅳ、FN表达影响,探讨其在DN大鼠肾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STZ腹腔注射制作DN大鼠模型. 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洛汀新组)、雷公藤治疗组、中西药治疗组(肾糖组方+洛汀新组) ,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大鼠肾组织中C-Ⅳ、FN表达. 结果:经中药肾糖组方治疗2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各治疗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 05);大鼠模型组C-Ⅳ、FN分别呈现高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各治疗组(P<0. 05). 结论:中药肾糖组方对DN大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脏损伤,其可能机制是抑制了大鼠肾纤维化进展,与抑制了C-Ⅳ、FN在大鼠肾组织中表达有关.
作者:熊荣兵;傅晓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肾纤维化是各类慢性肾脏病终末期的共同途径,炎症作为肾纤维化致病的始动因素,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的作用较为关键. 中医药抗肾纤维化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特点. 本文就肾纤维化与炎症反应的关系及中医药在抑制肾纤维化炎症途径中的作用作一简单概述.
作者:余柯娜;麻志恒;陈建;钟利平;何立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对老年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营养状态的改善. 方法:选取我院腹膜透析门诊规律随访的CAPD患者67例,透析剂量8 L/d.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透析方案为:治疗组32例,2 L/次,4次/d, CAPD,在腹膜透析的同时予以尿毒清颗粒口服;对照组31例. 6个月为观察终点,评估两组KT/V、Ccr、Alb、Hb、血钙、血磷、iPTH及SGA营养状况变化. 结果: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低钙血症得到明显纠正(P<0. 05);血磷在治疗6个月时有明显减低(P<0. 05),iPTH也有明显下降(P<0. 01). 治疗组Hb有明显升高(P<0. 01),Alb在6个月时有明显升高(P<0. 05). 治疗组KT/V与Ccr均有升高(P<0. 05),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经过治疗6个月后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下降(P<0. 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6个月可有效改善老年CAPD患者贫血、营养不良、透析充分性、钙磷代谢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作者:黄琳;于畅;王晓中;姜卓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来稿时数据要求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 确定位数,例如3. 61 ± 0. 42,标准差的1/3为0. 14,标准差波动在小数点后第一位,故应取小数点后第一位,写成3. 6 ± 0. 4. 又如8. 61 ± 0. 27,标准差的1/3为0. 09,故应取小数点后第二位,写成8. 61 ± 0. 27. 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 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鼠肾脏缺血预处理中 P38 MAPK、iNOS与 COX2 间的信号转导关系. 方法:雄性 wistar 大鼠66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 sham)组,缺血再灌注( IR)组,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 IPC)组,SB203580药物干预(SB203580)组,AG药物干预(AG)组,NS398药物干预(NS398)组,在再灌注后24 h、48 h两个时间点取材,用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反映肾功能变化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再灌注后48 h肾组织P38 MAPK、iNOS与COX2 蛋白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血肌酐在IPC组较IR组低(P<0. 05)尤其在IPC后48 h明显(P<0. 01);P38MAPK、iNOS与COX2 在sham组,IR组,IPC组均有表达,尤在IPC组表达明显(P<0. 01);在SB203580组无P38MAPK蛋白的表达,iNOS、COX2 的表达均较IPC组低(P<0. 05);在AG组无iNOS蛋白的表达,COX2 蛋白的表达较IPC组低(P<0. 05);在NS398组无COX2 蛋白表达, P38MAPK、iNOS蛋白的表达与IPC组相差不明显(P>0. 05),在 AG与 NS398 组 P38 MAPK蛋白表达与 IPC组相差不明显(P>0.05). 结论:缺血预处理时P38MAPK、iNOS与COX2 蛋白均表达、活化,在其信号转导关系中,P38MAPK是iNOS的上游、并通过iNOS活化介导COX2 表达.
作者:张慧峰;高晓琴;黄轶嵘;于为民;刘静;李荣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是世界上三大结石高发区之一[1]. 草酸钙结石约占泌尿系结石总发病率的60% ~80%,其中肾结石比其他任何部位结石更易直接损伤肾脏,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和肾镜输尿管镜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提高了肾结石的治疗水平,但其术后高复发率和并发症等问题尚未有效解决.
作者:王林;朱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前全国部分医学院校与当地综合大学进行合并调整后,不少作者在投稿时,对所在单位的中、英文名称的书写不够规范,不少单位在开具推荐信(即介绍信)时,使用的公章与文稿中所书写的不一致. 单位名称书写不规范,将影响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及文稿发表后文献计量学的统计等工作.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感染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方法:选择2012 年8 月~2014年5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的26例使用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出现导管相关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根据血培养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A组给予静脉滴注及尿激酶联合抗生素局部封管,B组给予静脉滴注及肝素联合抗生素局部封管. 观察患者全身炎症症状及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恢复常规肝素封管后再连续6个月观察记录每次透析导管血流量及再次感染发生情况. 结果:26例患者全身炎症症状均在上述治疗后3~5 d明显好转,治疗后连续2周~1个月复查血培养及导管中血培养均转阴性,但在3个月B组分别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例,经同样方法处理后症状消失,3个月A组和B组分别发生导管血栓形成2例和4例,经尿激酶局部溶栓处理后血流量恢复正常,观察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尿激酶联合抗生素封管较肝素联合抗生素局部封管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感染及减少导管栓塞的发生,未增加长期应用抗生素的相关并发症.
作者:武贵群;李鑫宇;单福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对患者瘦素及TNF-α的清除效果. 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 120例维持性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 分别测定高通量透析治疗前(0个月)、治疗后3个月、6个月患者的瘦素、TNF-α水平. 结果:高通量透析治疗前(0 个月)患者瘦素、TNF-α水平分别为(8. 21 ± 4. 18) ng/ml、(16. 91 ± 6. 14)ng/ml,6个月后分别下降为(5. 54 ± 3. 39)ng/ml、(14. 36 ± 2. 9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高通量透析能有效清除患者瘦素及TNF-α,进而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及微炎症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德谦;姚立茹;赵建国;肖青;薛福平;郭葆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分散片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将166例糖尿病肾病Ⅳ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3例(常规治疗加用α-硫辛酸治疗)和治疗组8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羟苯磺酸钙分散片联合α-硫辛酸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皮素(ET-1)、血β2 微球蛋白(β2 -MG)、胱抑素(CYC)、一氧化氮(NO)、尿微量白蛋白(ALBU)、血栓素B2(TXB2)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cr、BUN、ET-1、β2 -MG、CYC、ALBU、TXB2明显降低,NO明显升高,较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无明显变化(P>0. 05). 结论:羟苯磺酸钙分散片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疗效满意. 对血糖、血脂无明显影响,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王平;万世文;杜新芝;薛艳梅;高会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伴有慢性肾脏病( CKD)的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对伴有CKD的心房颤动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对其随访1年,根据是否出现出血副作用,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比较两组可能危险因素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伴有CKD的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出血的发生率26. 98%(34/126). 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年龄、性别、抗凝时间、抗凝达标时间、INR、CKD分期、肾病类型、贫血、脑卒中病史、肝病、使用阿司匹林和肾衰宁胶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NR、抗凝达标时间、CKD分期、贫血、肝病、使用阿司匹林和肾衰宁胶囊均为伴有CKD的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出血的独立危险. 结论:INR、抗凝达标时间、CKD分期、贫血、肝病、使用阿司匹林和肾衰宁胶囊均为伴有CKD的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出血的独立危险.
作者:董美平;许国斌;朱金强;张近波;吴仙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采用低通量透析30例( HD组) ,高通量透析30例( HFHD组) ,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5例为对照组( N组). HD组和HFHD组每次血液透析时间、透析液成分、透析液流速均相同. HD组和HFHD应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常规血液透析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CD4+、CD8+、CD4+ /CD8+ 百分比的变化. 对照组也用相同方法检测上述指标. 结果:HD、HFHD两组患者透析前CD3+、CD4+、CD4+ /CD8+ 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组)(P<0. 01),CD8+ 水平明显升高(P<0. 05),HD、HFHD两组患者透析前比较CD3+、CD4+、CD8+、CD4+ /CD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CD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HD组及HFDF组患者透析后CD3+,CD4+ 及CD4+ /CD8+ 较透析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HFHD组CD3+,CD4+ 及CD4+ /CD8+ 较HD组升高更明显(P<0. 01). 结论:高通量透析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张洪源;冯现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近来,外泌体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内包含来源细胞所特有的mRNAs、microRNAs及蛋白等多种信号分子,并由完整的膜性结构包裹而减少微环境干扰,这使其在疾病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在肾脏领域,外泌体不仅可作为肾脏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型标志物,同时也具有治疗潜力. 接下来,本文对肾脏外泌体的诊断价值及其治疗应用做一简要总结.
作者:郭艳霞;周秋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 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治疗IgA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09年6月,宣化钢铁公司职工医院肾内科经肾脏穿刺活检术确诊的IgA患者53例,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27例,给予厄贝沙坦150 mg每日1次及白芍总苷600 mg每日2次;对照组26例,给予厄贝沙坦150 mg每日1次及安慰剂2片每日2次;两组患者其他治疗相同. 白芍总苷及安慰剂给予时间6个月,并随访5年,以Scr水平较基线升高100%为研究终点,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12、24、36、48、60个月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 结果:( 1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减少(P<0. 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1). (2)随访5年后,治疗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 4% vs 28. 6%,P=0. 039). (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 8% vs 7. 7%,P=0. 721). 结论:白芍总苷治疗IgA肾病是有效和安全的,并且短期治疗可长期获益.
作者:侯亮;刘千红;姚树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Klotho表达及肾脏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予20 mg·kg-1·d-1二苯乙烯苷灌胃组24周,之后检测肾功能变化,肾小管Klotho表达水平. 以腺病毒转染使大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 TEC)过表达Klotho,之后以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刺激后观察细胞凋亡及增殖情况. 结果:DN组大鼠肾小管Klotho表达下降,肾功能明显降低,尿液HAVCR1及8-OhdG分泌增多;而二苯乙烯苷治疗能明显抑制上述变化. AGEs刺激可使TEC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凋亡增多,而上调Klotho表达可纠正上述变化. 结论:二苯乙烯苷可延缓DN进展,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Klotho表达有关.
作者:梅劲春;梁碧婵;侯伟俊;叶飞凤;刘伟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优生优育政策的影响,慢性肾脏病的妊娠问题越来越成为肾病科和产科医师必须面临的一个临床问题和社会问题. 肾衰竭是各种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结局,主要表现为代谢废物在体内潴留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 加之妊娠发生的生理性改变,加重肾脏负担,危及胎儿及孕妇生命. 故确诊为慢性肾衰竭( CRF)的妇女,不建议妊娠,若意外怀孕,要尽早终止妊娠.
作者:刘永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TanⅡ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与迁移的影响. 方法:采用CCK8法筛选VSMC增殖的适胎牛血清(FBS)浓度,然后将VSMC分为3组:(1)对照组:VSMC加入5%FBS培养液;(2)增殖组:VSMC加入30%FBS培养液;( 3 ) TanⅡA干预组:①10 mg/L TanⅡA+30%FBS;②20 mg/L TanⅡA +30%FBS;③40 mg/L TanⅡA+30%FBS,分别培养24、48、72 h后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伤口愈合实验观察VSMC迁移指数;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血小板生长因子( PD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表达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法观察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 结果:与增殖组相比,TanⅡA干预后细胞增殖明显缓慢,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20 mg/L TanⅡA干预48 h对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比较显著,且无明显细胞损伤. 伤口愈合实验显示TanⅡA干预后VSMC的迁移指数明显低于增殖组(P<0. 05);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与增殖组相比,TanⅡA干预后PDGF表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各组间bF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增殖组比较,TanⅡA干预组随药物浓度的提高,Bcl-2、MMP2、MMP9表达水平降低,Bax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20 mg/L TanⅡA对高浓度FBS诱导的VSMC增殖与迁移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且无明显细胞损伤,其抑制作用可能与调节Bcl-2、Bax表达,阻断PDGF、MMP2、MMP9生长因子活化有关.
作者:李泽争;王葳;王巍巍;张金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新肾炎康颗粒对慢性肾炎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64 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及治疗组(33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雷公藤多苷片+缬沙坦),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新肾炎康颗粒,疗程2个月. 观察指标为:疗效,尿蛋白定量、尿IL-6、尿TGF-β1、尿MMP-9和TIMP-1,Scr及BUN等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新肾炎康颗粒组完全缓解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8. 5%及87. 9%,对照组分别为22. 6%及70.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74,P=0.030). 治疗组尿蛋白(P<0. 05)、Scr(P<0. 05)、尿IL-6(P<0. 01)、TGF-β1(P<0. 01)、TIMP-1(P<0. 01)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MMP-9(P<0. 05)比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治疗后尿蛋白(P<0. 05)降低,尿IL-6、TGF-β1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MMP-9(P>0. 05)虽比治前增加,TIMP-1(P>0. 05)虽比治前降低,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加服新肾炎康颗粒对慢性肾炎疗效明显高于雷公藤多苷片+缬沙坦的常规治疗,其机制可能与新肾炎康有抑制IL-6、TGF-β1 等炎症因子,增强MMP-9表达,抑制TIMP-1表达,从而促进ECM降解,抑制ECM合成,从而抑制肾脏炎症及纤维化,改善肾脏病理有关.
作者:刁金囡;吴燕;朱辟疆;董萍;王莹莹;林淑媛;胡莹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