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斌;杨洪涛
目的:探讨槌果藤对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左肾切除并阿霉素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建立FSGS模型.按不同灌胃给药浓度将动物分为75 g/L组(A组)、150 g/L组(B组)、300 g/L组(C组)、600 g/L组(D组),另两组分别为安慰剂对照组(E组)和假手术组(F组).造模后4周给药,疗程4周.各组动物于治疗前后均分别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肾功能、谷丙转氨酶(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胆固醇(TC)水平.治疗后取D、E、F组肾组织抽提总RNA,杂交高密度cDNA芯片并分析结果.结果:各槌果藤煎剂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其中又以D组下降程度为显著(P<0.05).同时各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血胆固醇、肌酐、尿素氮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而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血小板数和谷丙转氨酶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与E组比较,D组有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受体、足细胞相关蛋白(Podocin)、纤维连接蛋白等与FSG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因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实验中不同浓度的槌果藤煎剂对FSGS大鼠模型均有减少尿蛋白的作用,其中以600 g/L组为强.观察期内各组均未发现骨髓抑制、肝损害等副反应.槌果藤可能通过下调TNF-α受体、EGF受体、TGF-β1、PDGF、纤维连接蛋白、肾特异性膜蛋白、足细胞相关蛋白Podocin以及ILK的基因表达,上调锌指蛋白216以及硒蛋白的表达等起到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纤维化作用,其确切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应旭旻;胡日红;王军;周建芳;骆芬霞;莫雪梅;鲁盈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比较甲状旁腺次全切除与甲状旁腺全切除加自体前臂种植术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8月~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甲状旁腺切除术13例患者资料(甲状旁腺次全切6例,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前臂种植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定位诊断,以及手术前后完整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红细胞比容(Hct)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分别行B超和颈部放射性核素显像断层扫描(ECT)的6例患者,B超对肿大甲状旁腺的检出率明显高于ECT.两组患者组内iPTH术后(3d,1周,1月,3月)较术前有明显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血钙、血磷及其乘积较术前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术后Hct与术前水平接近,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术前、术后iPTH及血钙、血磷、钙磷乘积水平接近,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两种术式均能有效的治疗SHPT和均有复发可能的情况下,甲状旁腺全切除加自体前臂种植术的二次手术简单易行,有一定的选择优势.
作者:张媛元;郑尘飞;孙文学;汪延辉;刘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肾和胃降浊方对慢性肾衰竭(CRF)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9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益肾和胃降浊方,对照组用开同片.结果:益肾和胃降浊方能明显改善CRF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能升高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P<0.05),降低主症评分及SGA评分(P<0.05).结论:益肾和胃降浊方能有效改善CRF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欧阳斌;杨洪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二十碳五烯酸(EPA)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KKAy/Ta小鼠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的作用.方法:KKAy/Ta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EPA 1 g·kg-1·d-1腹腔内注射共8周,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注射.20周龄时检测表型变化和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及肾脏中巨噬细胞浸润、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DA和硝化酪氨酸(nitrotyrosine)表达的变化.结果:EPA显著降低了KKAy/Ta小鼠的血清三酰甘油和MDA水平,并减少尿白蛋白的排泄,改善了葡萄糖不耐受现象.EPA治疗后KKAy/Ta小鼠肾脏中MCP-1、巨噬细胞的浸润及MDA和nitrotyrosine表达明显减弱.结论:EPA改善了早期糖尿病肾病KKAy/Ta小鼠肾脏的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其机制可能与EPA对代谢异常的纠正有关.
作者:张敏芳;钱家麒;Tomino Yasuhiko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高血压是肾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移植肾慢性失功的重要危险因素.据报道,20世纪80年代初肾移植术后高血压的发生率为48%;自从环孢素作为免疫抑制剂用于肾移植治疗以来,高血压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其发生率上升至50%~70%,有报道为75%~80%[ 1,2];仅应用环孢素的肾移植受者约90%发生高血压.因此,加强对肾移植后高血压的防治,对提高人、肾存活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车文体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近年来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肾脏基质蛋白合成增加、基质降解受抑制造成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 matrix,ECM)大量堆积导致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的纤维化,是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病理表现.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是由多种具有不同生物特性、不同结构的同工酶组成的蛋白质超家族,参与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及病理过程[1].PKC同功酶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肾小管间质纤维化(RTF)和肾小球硬化过程,本文将就PKC同功酶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王娜娜;刘华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的分析,探讨相应的防治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6年3月因慢性肾衰竭接受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时间和原因,分析死亡病例的死因.结果:共有135例患者符合条件,因各种原因退出腹膜透析共35例,退出率为25.9%(35/135).其中死亡20例,转血液透析6例,肾移植9例.结论:死亡是CAPD患者短期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而心脑血管事件、腹膜炎是导致CA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应积极加强透析前的一体化治疗及腹膜透析患者透后的持续管理.
作者:范汝艳;翁宁;徐佳美;张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复方积雪草2号对IgA肾病(IgAN)大鼠肾组织病理电镜及Nephrin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合免疫法制造IgAN大鼠模型,分设正常对照、模型、模型+缬沙坦、模型+复方积雪草2号高剂量、模型+复方积雪草2号中剂量、模型+复方积雪草2号低剂量6组.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及肾组织Nephrin表达的变化.结果:(1)造模各组大鼠尿蛋白、镜下红细胞增多;免疫荧光镜下造模各组肾小球系膜区有不同程度IgA荧光,提示造模成功;(2)电镜下模型组系膜细胞增生,基质明显增多、有足突融合;而各治疗组足突融合情况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3)免疫组化法检测Nephrin显示模型组几乎没有阳性表达;RT-PCR显示模型组Nephrin mRNA表达明显弱于正常组和其他各治疗组(P<0.01).结论:(1)Nephrin的下降可能是IgAN足细胞损伤、产生蛋白尿的病理机制之一;(2)Nephrin可能是复方积雪草2号、缬沙坦发挥肾小球足细胞保护作用的分子靶点之一.
作者:陈洪宇;王永钧;吴文斌;朱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造影剂肾病被定义为静脉使用造影剂后的3d内,无其他诱因的血清肌酐升高超过25%或者44.2 μmol/L.造影剂肾病是目前导致住院患者发生急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在肾功能正常的人群中它的发生率为0%~10%,但在已存在肾损害,或具有某些危险因子如糖尿病、充血性心衰、高龄、同时使用了肾毒性药物的患者中则高达25%.
作者:张益民;李幼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为骨髓恶性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故又称浆细胞骨髓瘤或浆细胞瘤,好发于50岁~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本病约占肿瘤发病的1%~2%,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肾脏是MM临床常见的受累器官,肾脏病变时MM的病程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通常将MM导致的肾损害称为骨髓瘤肾病或骨髓瘤肾.
作者:李源;刘芳;杨立川;刘津;晋强;付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并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尤其是慢性输卵管炎性不孕等后果严重危害妇女健康.它常为混合性病原体引起的组织炎性反应,其免疫病理损伤是本病慢性进展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泌尿生殖道炎症慢性阶段已无细菌存活,但在菌体抗原持续存在的情况下,病变组织损伤进行性加重,除淋巴细胞外,可见大量活化的巨噬细胞,且吞噬活性明显增强,说明其慢性阶段的组织是继细菌感染后的免疫性损伤所致.
作者:张三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急性肾衰竭(ARF)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间住院的AR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伴MODS的ARF多见于老年,发病率占总ARF的62.3%,病死率45.5%;随着功能障碍脏器数量的增多,ARF病死率明显升高.引起伴MODS的ARF的原因中以感染性疾病、休克、严重创伤、外科大手术后(以胆道疾病、恶性肿瘤手术)多见.结论:MODS是影响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伴MODS的ARF多见于老年且发生比例高,病死率亦高,对于伴MODS的ARF患者应进行早期预防性及充分透析治疗,以改善ARF的预后.
作者:朱月文;郁慧杰;陈建祥;张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地黄对大鼠肾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黄组,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复制大鼠肾病模型.治疗8周后观察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及肾脏病理改变;同时观测肾皮质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βRⅠ)、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βRⅡ)和Smad 2、7的表达.结果:地黄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形态学观察也显示其组损害轻于模型组.且模型组肾组织TβRⅠ、Smad 2 mRNA显著上调,地黄组肾组织TβRⅠ、Smad 2 mRNA显著下调,而模型组肾组织Smad 7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同时TβRⅡ 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在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中,地黄提取物对大鼠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信号转导机制至少部分与它能下调TβRⅠ、Smad 2及上调Smad 7的表达有关.
作者:唐雪栋;林瑞霞;杨青;李广波;刘延霞;陈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红景天联合氯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64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对照组和红景天联合氯沙坦治疗组.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白蛋白(Alb)、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两组治疗后FPG和HbAlC的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3)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TC、TG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虽较前有所改善,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治疗后,UAER及尿β2-MG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Scr、BUN、血Alb均无明显变化(P>0.05).(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全血比高切黏度、全血比低切黏度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6)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尿常规、大便常规结果治疗前后亦均为正常.(7)临床治疗全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氯沙坦联合红景天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梁淼;张压西;熊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约有5%以上的病人将进入终末期肾衰竭,需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全世界面临透析病人预计至2010年将增至200余万,而其中约20%左右的患者选择腹膜透析.2006年8月我国腹膜透析病人数约为9 000人左右,虽然腹膜透析技术不断改进,但在1~4年内,仍有约3%~36%的病人出现腹膜超滤衰竭(ultrafiltration failure,UFF).
作者:袁伟杰;包瑾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一种代谢紊乱诱导的炎症性疾病,其中巨噬细胞浸润是DN炎症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也是DN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1].有研究表明,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可减轻糖尿病大鼠尿蛋白排泄的增加,但对其机制未作进一步研究,新近发现位于肾小球足细胞裂孔隔膜上多个蛋白分子如Nephrin与Podocin表达及分布异常是DN蛋白尿发生的重要机制[2,3].体外研究发现,活化的巨噬细胞可通过产生前炎症因子下调Nephrin基因启动子的活性与蛋白的表达,提示炎症参与足细胞损伤过程.本研究以Nephrin为切入点,进一步了解MMF是否是通过调节Nephrin表达减轻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排泄,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作者:亢秋云;张晓东;方敬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测定腹膜透析对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组透析前后,以及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RBP,检测CAPD组24 h腹膜透析置换液中RBP值及MHD组透析废液RBP值.结果:CAPD、MHD及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清RBP值分别为(74.67±17.23)mg/L、(100.84±2.95)mg/L及(37.89±3.21)mg/L,三组血清RBP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行两两比较,正常组与CAPD组、正常组与MHD组、CAPD与MHD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维持性透析患者血清RBP明显高于正常人,其中CAPD患者血清RBP水平明显低于MHD患者;CAPD患者对于RBP的清除量和清除率明显高于MHD组,CAPD能清除血清中RBP,血液透析前后血清RBP无变化,HD对血清RBP基本无清除作用.
作者:姜国红;刘文虎;宋日新;林雅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计算公式在肾功能评估中的差异.方法:以99m 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检测的GFR(rGFR)为参照值,对263例符合CKD入选标准的患者采用PAP酶法检测Scr,并对CG公式、MDRD公式、简化MDRD公式和中国人改良MDRD公式(C-MDRD)进行偏离度、精确度和准确性比较.结果:rGFR与CG、MDRD、简化MDRD和C-MDRD估测的eGFR均呈显著相关,r分别是0.821、0.870、0.856、0.856(均P<0.001).4种公式的偏离度分别是1 221.04、2 172.12、2 518.45和7 295.78,绝对偏差的中位数分别是:14.57、12.48、14.44和25.55;C-MDRD公式与其他3种公式有统计学差异(P<0.001),30%准确性分别是60.5%、61.2%、56.3%和38.8%.结论:本组患者行CG、MDRD、简化MDRD和C-MDRD公式估测的eGFR与rGFR相关性好;在PAP酶法测定肌酐条件下,综合偏离度、精确度和准确性分析,MDRD公式临床适用性佳,而C-MDRD公式差.
作者:黄一新;汪太松;袁伟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组织微血管损伤机制及温阳活血方对其干预作用,探讨温阳活血方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正常对照组(n=8):予生理盐水灌胃;(2)模型组(n=10):按关木通水煎液10 ml·kg-1·d-1(相当于关木通40 g·kg-1·d-1,马兜铃酸A 2.6 mg·kg-1·d-1)给大鼠灌胃;(3)中药组(n=10):在模型组基础上,再予温阳活血方30 g·kg-1·d-1灌胃;(4)西药组(n=10):在模型组基础上,再予科素亚33.3 mg·kg-1·d-1灌胃;(5)中西药结合组(n=10):在模型组基础上,再予温阳活血方30 g·kg-1·d-1+科素亚33.3 mg·kg-1·d-1灌胃.20周末,光镜观察肾脏病理,采用CD 34免疫组化染色来反映肾组织微血管的损伤情况,实时PCR检测肾组织中Ang-1、Ang-2、Tie-2和VEGF mRNA的表达.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CD34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组大鼠肾组织CD34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其中尤以中药组明显(P<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Ang-1、Tie-2、VEGF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Ang-2表达明显升高(P<0.01);而治疗组大鼠肾组织Ang-1、Tie-2、VEGF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P<0.01),中西药结合组Ang-2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组织存在微血管的损伤,其损伤机制可能与Ang-1、Tie-2和VEGF mRNA的下调,Ang-2 mRNA上调有关,温阳活血方能明显改善微血管的损伤,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梁永平;王云满;刘育军;王浩;王红婷;付文成;金周慧;彭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比较来氟米特(LEF)与霉酚酸酯(MMF)治疗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过敏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HSPN患者,分别采用激素联合LEF治疗(LEF组,n=18),或采用激素联合MMF治疗(MMF组,n=18).LEF或MMF正规使用6个月以上.收集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以后的血尿常规、尿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白蛋白及血脂等指标,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接受治疗后,尿蛋白和尿红细胞计数均明显减少(P<0.01),血白蛋白明显上升(P<0.01).(2)临床缓解率:LEF组总有效率为83.3%,MMF组总有效率为88.8%,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中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0.0%和44.4%,部分缓解率分别为33.3%和44.4%,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均耐受良好,无明显副作用.结论:LEF和MMF联合激素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HSPN的临床缓解率相似,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孙剑;张浩;刘纪实;徐果;易斌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