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用UPLC-TQ-MS比较蟾酥鲜品和蟾酥商品化学成分

王子月;王洪兰;周婧;马宏跃;龚艳;闫文丽;钱大玮

关键词:蟾酥, LC-MS, 蟾毒配基, 蟾蜍毒素
摘要: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或黑框蟾蜍B.melanostictus等近缘种的耳后腺分泌的白色浆汁加工而成,近年来多用于治疗各种癌症,有一定的攻毒抗癌、消肿止痛作用.研究表明其主要抗肿瘤成分为蟾蜍二烯内酯类.蟾蜍二烯内酯有游离型和结合型2种结构.该文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TQ-MS)对中华大蟾蜍的蟾酥鲜品中蟾蜍二烯酸内酯类成分进行研究.采用UPLC-TQ-MS的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色谱条件: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2.1 mm× 100 mm,1.7 μm),柱温35.0℃,流速0.4 mL·min-1,流动相0.1%甲酸超纯水溶液-乙腈溶液.终结合相关文献推导出蟾酥鲜品的37种蟾蜍二烯内酯成分,其中26种为游离型结构,11种为结合型结构.与蟾酥商品比较,二者之间有18种化合物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蟾酥的部分化学成分经加工处理后有很大的变化,7种结合型蟾蜍二烯内酯大量减少,11种游离型蟾蜍二烯酸内酯含量也随之明显改变,可能是在加工处理过程中蟾蜍二烯酸内酯部分结合型转化成了游离型.
中国中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三七中三七素含量

    建立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三七中三七素含量.通过超声提取样品中的三七素,并采用四丁基氢氧化铵离子对试剂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直接测定三七素含量.确定超声提取优化条件为物液比为1:20,连续超声提取2次,每次15min,3500r·min-1,离心15 min.三七不同生长年限、产地、部位、以及同属植株中三七素含量均有差异:一年生三七茎叶三七素含量高;红河州样品三七素含量高于文山州;真空冷冻干燥方式优于其他加工方式;三七高于其他同属植株.该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分离度好,稳定性好,适用于三七素含量直接测定,为三七中三七素的质量标准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李琳;王承潇;曲媛;崔秀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一线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一线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通过检索Medline,EM base,Clin-ical Trials,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筛选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一线化疗(试验组)对比单纯化疗组(对照组)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用Cochrane协作网评价偏倚风险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后共纳入43个符合标准的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试验组客观缓解率较对照组增加约20% [RR=1.23,95% CI(1.11,1.35),P<0.000 1].疾病控制率: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NSCLC较单纯化疗组疾病控制率增加了11%[RR=1.11,95% CI(1.07,1.16),P<0.000 01].采用体力状况(KPS)评分评价生活质量显示:试验组生活质量改善率约为对照组的2倍[RR=2.02,95% CI(1.81,2.26),P<0.000.01].毒副反应对比分析显示:试验组毒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约50% [RR =0.59,95% CI(0.53,0.66),P<0.000 01].2组免疫功能检测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免疫功能增加了约3.2倍的标准差[MD =3.23,95% CI(2.86,3.60),P<0.000 01].可见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一线化疗治疗NSCLC,可提高客观疗效,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所致毒副作用的发生,提高免疫功能.鉴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研究大多质量低下,使结论证据支持力度较弱,有必要进行更多方法学质量高,设计严谨,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郝腾腾;谢雁鸣;廖星;王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大鼠皮肤类过敏试验评定标准的探讨

    该研究通过对大鼠皮肤类过敏试验各项特征指标的研究,选定同只动物给药部位皮肤蓝斑OD与对照部位皮肤蓝斑OD比值(K)作为新的评定标准.并以有临床类过敏反应报道的常用造影剂、中药注射剂和注射剂原料药或辅料为受试药物进行大鼠皮肤类过敏试验,以对K进行界定:K>2为类过敏反应阳性;1.2≤K≤2为类过敏性可疑;K<1.2为类过敏反应阴性.以此标准对受试药物的类过敏性进行评定.评定结果与经典标准的评定结果进行比较,以考察K的适用性.比较结果显示,以K作为大鼠皮肤类过敏试验的评定标准,可更真实地反映皮肤蓝染的实际情况,同时将因动物个体因素造成的误差降到低.其阳性、可疑、阴性3级标准相对蓝斑直径阳性、阴性2级标准,具有更为客观、准确的特点,建议尝试选择K作为药物致大鼠皮肤类过敏反应的评定标准.

    作者:康黎静;谢家骏;赵琳;易娟娟;黄玉萨;阮克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斜茎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对龙胆科Gentianaceae獐牙菜属植物斜茎獐牙菜Swertia patens9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对该部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NMR,13 C-NMR,MS等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中分离鉴定了18个化合物,包括10个裂环烯醚萜及其苷、3个(口山)酮及其苷、1个少见的内酯烯胺酮和4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为3,4-dihydro-1H,6H,8H-naptho[1,2-c:4,5-c',d'] dipyrano-1,8-dione(1)、angelone(2)、gentiogenal(3)、erythricin(4)、红白金花内酯(erythrocentaurin,5)、秦艽碱甲(gentianine,6)、贵州獐牙菜苷B(swertiakoside B,7)、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8)、2'-O-actyl-swertiamarin(9)、amarogentin (10)、1,3,5-三羟基(口山)酮(1,3,5-trihydroxyxanthone,11)、1,3-二羟基-5-甲氧基山酮(1,3-dihydroxy-5-methoxyxanthone,12)、1-羟基-2,3,5-三甲氧基咄酮(1-hydroxy-2,3,5-trimethoxyxanthone,13)、gentiocrucine(14)、3-羟基苯甲酮(3-hydroxyphenylketone,15)、4-羟基反式桂皮酸二十六烷酯(n-hexacosyl ester 4-hydroxy-trans-cinnamate,16)、4-羟基顺式桂皮酸二十六烷酯(n-hexacosyl ester 4-hydroxy-cis-cinnamate,17)、cholest-4-en-3-one(18).其中化合物1~7,9~18为首次从斜茎獐牙菜中分离得到.

    作者:何康;曹团武;王洪玲;耿长安;张雪梅;陈纪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基于DNA条形码的桑螵蛸基原动物鉴定研究

    市场调查与文献报道发现,螳螂目昆虫产的卵鞘大多作为桑螵蛸入药,而药典仅收载了3种螳螂的卵鞘,非药典品种的卵鞘入药由于未加评估可能影响临床用药安全,因此亟需研究其原昆虫,由于桑螵蛸是螳螂的卵鞘,形态学等方法无法直接判断其基原,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在动物分类研究中广泛应用,在中药鉴定中也愈发重要.研究首次利用DNA条形码技术,获得了市售桑螵蛸的COI序列,分析了其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准确区分了桑螵蛸的种类和原昆虫,证实了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和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分别为团螵蛸和黑螵蛸的基原昆虫,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e和薄翅螳螂Mantis religiosa均为长螵蛸的原昆虫.

    作者:王茜;侯飞侠;王艺璇;王玉贤;李军德;袁媛;彭成;国锦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基于1H-NMR的当归四逆汤抗凝血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

    采用1 H-NMR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当归四逆汤抗凝血作用机制以及对小鼠血浆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当归四逆汤灌胃给药1周后,观察当归四逆汤对小鼠凝血酶时间的影响,并采用1 H-NMR技术分析小鼠血浆代谢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研究给药组与正常组之间的代谢物组差异,筛选与抗凝血作用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连续当归四逆汤灌胃给药1周后,能显著延长小鼠凝血酶时间(P<0.05).代谢组学结果显示空白组和复方组能明显区分,与空白组比较,复方组内源性代谢产物肉碱、苯丙氨酸和异丁酸显著上调(P<0.01),赖氨酸、组氨酸和胆固醇显著下调(P<0.05).肉碱、苯丙氨酸、组氨酸和胆固醇为当归四逆汤抗凝过程中潜在代谢标志物,当归四逆汤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影响血小板聚集功能和组织因子、纤维蛋白酶的表达来发挥抗凝作用.

    作者:郑华;秦霞;宋慧;唐超玲;阮俊翔;张洪也;陆世银;梁永红;苏志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松果菊苷含药血清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ZHX3表达的影响

    探讨松果菊苷含药血清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经典成骨诱导组、10%松果菊苷含药血清组.ELISA测定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的表达;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ZHX3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ZHX3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经典成骨诱导组和10%松果菊苷含药血清组的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表达明显增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0%松果菊苷含药血清组的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表达与经典成骨诱导组比较明显增强,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典成骨诱导组和10%松果菊苷含药血清组的ZHX3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增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0%松果菊苷含药血清组的ZHX3蛋白及mRNA表达与经典成骨诱导组比较明显增强,有显著性差异(P<0.01).10%松果菊苷含药血清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其作用机制与ZHX3表达增加有关.

    作者:田原;邸阳;包翠芬;林宇涵;秦书俭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AM真菌对滇重楼光合参数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通过室温盆栽接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灭菌土壤条件下接种28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滇重楼光合参数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滇重楼与AM真菌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关系.AM真菌诱导处理后,不同AM真菌对滇重楼叶片的光合参数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有所差异,AM真菌的施用能够提高滇重楼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提高滇重楼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及保护酶活性,增强了滇重楼抗不利环境的能力,促进了滇重楼的生长,而滇重楼与AM真菌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选择性.从综合接种效应来看,瑚状盾巨囊霉Racocetra coralloidea、美丽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cal-ospora、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claroideum、透明盾巨孢囊霉S.pellucida和明球囊霉Rhizophagus clarus是适宜滇重楼大田栽培时推广应用的优良备选菌株.

    作者:韦正鑫;郭冬琴;李海峰;丁博;张杰;周浓;于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西藏林芝地区产红花中的8种重金属及2种有效成分的质量研究

    该文使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处理,通过ICP-MS对西藏藏林芝地区产的红花样品中的8种重金属进行研究.同时依照《中国药典》方法对样品的2个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山柰素进行含量考察.结果表明该地区产红花的重金属含量低,有效成分含量较高,这可能与当地高海拔、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有关.

    作者:冯欣;杜小伟;周钢;王栋;仲格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活性炭吸附工艺的优选

    以银杏内酯A,B,K转移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活性炭加入量、吸附时间、搅拌速度和吸附温度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同时采用基于信息熵的综合评价方法,筛选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活性炭吸附工艺,确定佳活性炭吸附工艺为活性炭加入量为0.2%,吸附温度为25℃,搅拌速度为40 r·min-1,吸附时间为30 min,验证试验结果显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活性炭吸附工艺提供了依据.

    作者:周恩丽;王仁杰;李淼;王伟;徐殿红;胡杨;王振中;毕宇安;萧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补阳还五汤及其精简方(脑健片)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CDK4/Cyclin D1表达的影响

    评价补阳还五汤及其精简方(脑健片)对脑缺血体内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周期蛋白CDK4/Cyclin D1的调控.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干预组(灌胃3.15 g·kg-1)及补阳精简方干预组(灌胃2.41 g·kg-1),每组按给药后1,3,7,14,28 d再各分5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考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4/CyclinD1的表达.结果发现脑缺血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CDK4/Cyclin D1的表达上调,与假手术组比P<0.01,提示脑缺血损伤将激活细胞周期信号通路;补阳还五汤及其精简方干预后的3,7,14,28 d均能显著降低周期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P<0.05,提示补阳还五汤及其精简方均可通过细胞周期信号通路对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刘芳;王宇红;蔡光先;佘颜;邵乐;夏相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长叶缬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对长叶缬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TLC和反相制备HPLC分离技术,从长叶缬草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经MS和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包括11个黄酮类化合物:6,8-二甲基芹菜素(1),6-甲基芹菜素(2),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3),芫花素(4),金合欢素(5),芹菜素(6),槲皮素(7),麦黄酮(8),杜鹃素(9),异野樱素(10),5,3 ',4'-三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11);2个单萜类化合物:(-)-bomyl ferulate(12)和(-)-bomylcaffeate(13).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1,9~13为首次该从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柴士伟;翟永松;王满元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贮藏时间对广金钱草种子质量的影响

    以广金钱草种子为材料,研究4℃贮藏条件下不同贮藏时间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千粒重、抗氧化物酶活性及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的变化,以揭示种子劣变机制.结果表明:①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广金钱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千粒重逐渐降低,种子颜色逐渐加深.②在种子发生劣变的过程中,SOD,POD活性变化趋势类似,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SOD活性在贮藏1 095~1 185 d降低幅度大,POD活性在贮藏365~395 d显著降低.③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随贮藏时间增加而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降低趋势.④对各项特征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广金钱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千粒重与SOD,POD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在广金钱草种子贮藏过程中,种子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浸出液电导率上升、可溶性糖和淀粉外渗及可溶性蛋白的降解等均是导致种子发生劣变的主要原因.

    作者:杨全;唐晓敏;潘海运;梅凌峰;张春荣;程轩轩;黄璐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白头翁皂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FZD8表达的影响

    研究中药白头翁有效成分白头翁皂苷(pulchinenoside,PULC)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Frizzled(FZD)表达的影响.采用足跖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制备AA大鼠,原代培养AA大鼠滑膜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Real-time qPCR检测PULC灌胃治疗对AA大鼠FLS FZD8表达的影响,MTT,ELISA检测FZD8敲除对FLS增殖和IL-1,IL-6,IL-8表达的影响,Real-time qPCR检测miR-375在FZD8异常表达中的作用.检测发现经PULC灌胃治疗后,AA大鼠FLS中FZD8表达明显降低,FZD8敲除后FLS增殖明显减弱,IL-1,IL-6,IL-8表达明显减少,PULC灌胃治疗后miR-375表达明显升高,上调表达的miR-375能够抑制FZD8的表达.PULC可能通过上调miR-375表达抑制FZD8的表达.

    作者:缪成贵;周国梁;秦梅颂;陈建中;李成凤;何华奇;张兵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人参总皂苷对γ射线照射后大鼠肝P450酶调节作用研究

    该研究用5.5Gy的γ射线照射大鼠,用Cocktail探针法结合液质联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450各个同工酶的酶活性、mRNA和蛋白表达来评价人参总皂苷对γ射线照射后大鼠肝P450酶调节作用.结果发现,辐射组CYP1 A2,2B1,2E1,3A4与空白组相比,表达增加;人参总皂苷组CYP1 A2,2B1,2E1,3A4与辐射组相比,表达下降.表明人参总皂苷对辐射诱导大鼠P450酶上调起到反向干预作用.

    作者:易剑峰;吴波;刘苍龙;高月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植物源烟水和干馏液对栝楼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采用1:500,1:1 000,1:2 000的烟水和干馏液处理栝楼种子,研究其对栝楼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烟水和干馏液处理后,栝楼种子萌发率、萌发势和萌发指数这3项指标均显著增加,且1:2 000浓度处理增加幅度较大.随烟水和干馏液处理浓度的降低,栝楼种子α-淀粉酶活性升高;SOD活性无显著性变化;1:2 000浓度烟水和干馏液处理后,POD活性显著升高;CAT活性表现出显著的低浓度升高而高浓度降低的趋势;1:1 000和1:2 000浓度的烟水和干馏液处理显著促进栝楼幼苗的生长;随着烟水和干馏液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但仍旧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证实1:2 000浓度的烟水和干馏液可以促进栝楼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这为探索栝楼种子催芽技术提供了参考资料.

    作者:周洁;边丽华;邹琳;周冰谦;刘伟;王晓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基于液相蛋白芯片的3种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抗炎作用研究

    以3种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抗炎活性为研究对象,基于液相蛋白芯片的高通量同步23种炎症因子检测技术,采用均匀设计结合综合权重法,按照均匀试验设计-药效试验-数学建模及模型验证-综合权重法药效评价程序,进行了甘草酸、川芎嗪和葛根素3种中药有效组分不同配伍剂量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表达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的研究.该实验采用均匀设计表U9(93)进行甘草酸、川芎嗪和葛根素3种有效组分剂量配伍设计;采用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3组分不同配伍组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表达的23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应用中药组分优化软件,采用改进小角回归算法分析配伍3组分浓度和细胞因子抑制率间的量效关系,得到回归方程;结合综合权重法,获得甘草酸-川芎嗪-葛根素3种有效组分优综合药效的佳剂量组合为25:2:13,并对优化配伍进行实验验证;验证实验结果与预测趋势一致,说明该研究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该实验的预测非常准确.实验结果体现了甘草酸、川芎嗪和葛根素配伍多靶点、多方面、多层次的整体疗效的优势和特点,获得了具有较强抗炎活性的中药组分配伍,为后续药物开发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刘钊;钟菊迎;高尔宁;杨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模块分析法:解密复杂疾病和药物作用机制的新策略

    大部分复杂疾病并不是由单个致病基因引起的,药物作用于疾病网络的多个靶点,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干预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作用于单个分子或通路的传统方法不同,高通量数据构建的疾病-药物靶点网络形象地展示了药物、靶点和疾病之间的复杂关系.但此类网络通常极为复杂,为了降低分析的复杂性,必须对大网络进行分解,识别出模块结构.该研究从模块的概念、结构和识别方法、疾病-药物模块识别的重要性及应用4个方面对模块分析法的框架进行了概述.模块分析法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密药物干预复杂疾病的机制,为揭示多组分多靶点药物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作者:陈寅萤;冯丽鹏;李勇;吴萍;王忠;王阶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化妆品中常用中草药原料研究进展

    现今世界化妆品的发展趋势是倡导绿色、天然、环保和安全,且追求功效.近年来,以作用温和,刺激性小,安全性高的中草药提取物作为添加剂,应用于化妆品中已经成为新产品开发的热点.该文从化妆品中草药原料的主要功能分类,对应用于化妆品的常用中草药原料进行综述,为今后开发常用中草药的化妆品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谢艳君;孔维军;杨美华;杨世海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基于神经内分泌激素和代谢组学关联分析的复方柴归方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为了阐明复方柴归方的抗抑郁效果及作用机制,并考察其对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将SD大鼠进行为期28 d的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造模,造模同时给予复方柴归方干预,实验期间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A)、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A)以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相关的代表性激素浓度.并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寻找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结果显示复方柴归方能明显改善CUMS模型大鼠的行为活动,回调CUMS引起血清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浓度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睾酮(TESTO)浓度的降低,并且调节造模引起的内源性代谢产物乳酸、α-葡萄糖、胆碱、N-乙酰糖蛋白、氧化三甲胺、亮氨酸含量变化,使其趋近于正常对照组.关联分析发现HPTA与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胆碱代谢均有一定联系,HPAA与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相关,而HPGA与糖代谢有关.表明复方柴归方抗抑郁效果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调节以及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胆碱代谢等途径的调控.

    作者:陈磊;刘欢;陈建丽;高晓霞;周玉枝;田俊生;秦雪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主管:中药通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