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岷;毕志刚;顾军;沈永年;张美华;王英;刘维达
以往治疗寻常痤疮多采用单一疗法,效果不明显[1].近年来,笔者采用光子痤疮治疗仪联合药物倒模治疗面部寻常痤疮8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美蓉;张帆;张堂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报告1例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女,18岁.在出现SLE典型临床表现之前2年出现溶血性贫血症状,经Coombs试验确诊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回顾相关文献发现,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SLE少见,且多伴有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后者是否是导致溶血的直接原因目前仍有争议.该例患者将来可能出现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的症状,如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自发性流产等,应密切随访.
作者:王娣;涂平;朱学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报告1例掌跖角化症并发牙周病.患者男,17岁.其父母近亲结婚,患者于婴儿期出现掌跖角化,直到恒牙萌出时牙周组织才出现破坏.根据以上特点诊断为掌跖角化症并发牙周病.
作者:渠涛;刘永鑫;方凯;王宝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我科对1%硝酸益康唑与0.1%曲安奈德霜(商品名:派瑞松,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与氯氟舒松霜(商品名:肤乐乳膏,天津药业)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进行了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潘永正;王飞;戴星;张敬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患者女,44岁.因颜面、双手背肿胀、瘀斑伴瘙痒1 d,于2005年4月6日入院.患者1 d前在强烈日光下行走,约1 h后感颜面部瘙痒不适,遂回家休息.4 h后颜面高度肿胀,双眼睑肿胀,不能睁眼,口唇外翻,张口受限.立即到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
作者:陆群英;王建有;吴荣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我科门诊于2004年1-12月分别用1.0%硝酸益康唑与0.1%曲安奈德霜(商品名:派瑞松霜,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和复方康纳乐霜(上海施贵宝公司)治疗52例特应性皮炎,并观察其疗效、起效时间与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石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红斑狼疮皮损中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体法分析研究387例红斑狼疮患者皮损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1q)的沉积情况以及与临床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结果:临床诊断为红斑狼疮,且组织病理学诊断亦符合红斑狼疮的患者皮损中常见、易检出的狼疮带成分均为IgG、IgM,其次为C1q,C3与IgA不易检出;而临床诊断为红斑狼疮,但组织病理学诊断不符合的患者,皮损中几种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检出率之间尚无明确差别.结论:免疫组化法检测狼疮带对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且此法简便易行,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作者:严煜林;由蕾;罗虹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患者女,56岁.全身起黑褐色斑20年,伴瘙痒1个月,于2005年6月来我院就诊.20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腋窝、腹股沟起黑褐色斑疹,皮损渐增多,融合成片,无明显自觉症状,渐发展累及颈部、双乳房下.近几年腹部、背部、四肢亦出现相似皮损.近1个月患者因乳房下及腋窝皮损出现瘙痒而就诊.既往史无特殊,无高血压、糖尿病、内分泌疾病病史.家族中无类似患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孙晓杰;赵桂兰;李铁男;李灵云;姚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病情复杂,治疗困难.目前临床上判断隐脑患者的病情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腰穿检查结果,即颅内压、脑脊液生化检查和真菌学检查.
作者:杭小锋;温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我所于2003年3月-2005年3月采用1%硝酸益康唑与0.1%曲安奈德霜(商品名:派瑞松,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治疗阴囊湿疹患者,取得良好疗效,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QoL),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小兵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文中对其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等作了较全面的复习,特别是介绍了该病病因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各种不典型玫瑰糠疹的类型,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顾有守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人黑素瘤中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黑素瘤组织中的VEGF、bFGF的表达;利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染色,对肿瘤MVD进行计数和分析.结果:42例黑素瘤组织中,表达VEGF 32例,bFGF 29例,两指标均表达25例,VEGF与bFGF的表达呈正相关,VEGF、bFGF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色素痣组织不表达VEGF、bFGF;黑素瘤MVD明显高于色素痣.结论:MVD随着VEGF、bFGF表达的增强而增加,VEGF和bFGF在促进黑素瘤血管形成和促进肿瘤转移方面起协同作用.
作者:刘厚广;李琛;尤艳;李海燕;孙桂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报告1例具有多种表现的蕈样肉芽肿.患者男,48岁.全身皮肤出现红斑、脱屑,并伴进行性皮肤松弛,四肢有斑块、破溃8年,秃发6个月.体格检查发现全身皮肤红斑,上覆大片状鳞屑和结痂;颈部两侧可见表皮松弛;四肢皮肤呈暗红色浸润的松弛性斑块和深在的溃疡;枕部头皮呈条片状胶质样秃发斑;颈项部、双上肢及胸部群集表面光亮的肤色丘疹和结节;左腹股沟可触及数个增大的淋巴结.诊断为蕈样肉芽肿,同时具有蕈样肉芽肿的多种表现:鱼鳞病样蕈样肉芽肿、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或肉芽肿性蕈样肉芽肿、毛囊性蕈样肉芽肿.
作者:宿斌;渠涛;王宝玺;王宏伟;方凯;钟定荣;凌庆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SCIO)的计算公式和计算尺.方法:根据甲真菌病的发展规律和系统抗真菌治疗甲真菌病的原理,按Sergeev评分规则,应用数学分析方法进行推导和设计计算尺.结果:SCIO计算尺由一直尺和其上的一游标组成.直尺上刻有两组带有刻度的直线,滑动直尺上的游标,即可通过游标上的垂直线读出所要求的SCIO值.结论:SCIO计算游标尺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的优点.
作者:陈爱明;郭宁如;吴绍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1病历摘要患者男,27岁.因患白癜风7年,面部红斑7个月,于2005年7月5日来我科就诊.患者于7年前冬季偶尔发现指、趾末端皮肤变白,继而上、下唇黏膜和鼻尖皮肤出现色素脱失斑,并逐渐向四周扩展.
作者:周萍英;朱慧琴;韩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HPV)11-E7及人干扰素(IFN)α-2b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表达.方法:同时用Kpn Ⅰ、EcoRⅠ酶切pET-32a-IFNα-2b-linker-HPV11-E7及pcDNA3.1,将酶切产物纯化回收,两者的回收产物进行连接反应.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随机挑选阳性克隆并提取质粒酶切鉴定;用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融合基因的表达.结果:DNA测序结果显示,成功地将IFN-α-2b-linker-HPV11-E7装入pcDNA3.1的KpnⅠ、EcoRⅠ酶切位点之间,且其序列与设计完全一致;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目的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HPV11-E7及IFNα-2b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HO细胞中表达,为提高DNA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相文忠;王飞;王群;刘丰;张兆松;苏川;毕志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2002年1月-2005年7月,笔者采用1%硝酸益康唑与0.1%曲安奈德霜(商品名:派瑞松,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联合中药舒肤散(本院自制制剂)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萌;韦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40岁.因双侧胫前卵圆形、渐进性、浸润性斑块3年,于2005年8月来我院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侧胫前出现红斑,逐渐扩大、增多,斑块中央逐渐凹陷、变硬,边缘向外呈浸润性扩展,局部无任何不适,无全身症状.否认有糖尿病史.4年前曾因多发性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
作者:朱国兴;陆春;赖维;顾有守;苏向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患者男,68岁.因耻骨部角化性结节20年,于2005年3月来我科就诊.患者20年前发现耻骨部有2个丘疹,缓慢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偶觉瘙痒.体格检查:一般状况好,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
作者:金江;齐焕英;杜娟;张建中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报告1例浅表性血管黏液瘤.患者男,53岁.头皮结节3年,时有疼痛,逐渐增大.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肿瘤位于真皮内,周围有胶原纤维包绕.肿瘤由卵圆形较饱满的基质细胞组成,细胞质呈双染性,未见异形及核分裂像.肿瘤基质内有丰富的黏液样物质,散在分布中、小血管,未见大血管.诊断为浅表性血管黏液瘤.
作者:侯麦花;朱文元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