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山;王卓;孔铭;刘丽芳;李松林
研究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干燥茎的黄酮类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荷梗提供依据.采用大孔树脂、硅胶和Sephadex LH-20、C18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方法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HL-60癌细胞毒活性实验.从荷梗中分离鉴定了12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鼠李秦素-3-O-β-D-葡萄糖苷(1)、木犀草素-3',4 '-二甲基-7-O-β-D-葡萄糖苷(2)、山柰酚-3-O-β-D-吡喃木糖(1→2)-β-D-葡萄糖苷(3)、槲皮素-3,3'-O-二葡萄糖(4)、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5)、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6)、山柰酚(7)、异鼠李素(8)、槲皮素(9)、紫云英苷(10)、金丝桃苷(11)、1-羟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12).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荷梗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为首次从莲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在样品溶液浓度为1×10-5 mol·L-1的条件下,化合物2~4,6对BEL-7402癌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率分别是67.36%,53.25%,57.78%,60.13%和52.11%,表明上述化合物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具有较明显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作者:段绪红;何培;马宗敏;裴林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分析丹皮及对照药材赤芍、白芍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与抗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HPLC-MS测定分析丹皮、赤芍、白芍各提取部位的HPLC特征图谱,用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测定样品抑制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的活性,运用偏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研究谱效相关性,并用HPLC-MS/MS指认样品主要成分峰.结果显示,各样品对急性肺损伤均有一定的药效,谱效相关性研究得出4个对药效贡献率较大的成分.其中丹皮具有良好的抗急性肺损伤活性,没食子酸、芍药苷、没食子酰芍药苷和丹皮酚是其主要有效成分.
作者:汤明杰;叶永山;张旗;李健;雷海民;蔡程科;李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该实验利用平衡法测定了葛根素在不同溶剂及增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蟾蜍在体纤毛毒性实验考察了溶剂和增溶剂的纤毛毒性,采用大鼠长期鼻黏膜刺激性实验考察溶剂和增溶剂对鼻黏膜的刺激性.溶解度测定显示30%聚乙二醇200,10% Kolliphor(R) HS 15联用能使葛根素的溶解度达到56.44 g· L-1.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公认的有纤毛毒性的去氧胆酸钠为阳性对照,观察30%聚乙二醇200,30%聚乙二醇400,10% Kolliphor(R) HS 15及30%聚乙二醇200与10% Kolliphor(R) HS 15合用对蟾蜍上颚纤毛的影响,记录纤毛持续运动时间,结果显示30%聚乙二醇200及10% Kolliphor(R) HS 15与生理盐水相比纤毛持续运动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研究纤毛毒性较小的30%聚乙二醇200及10% Kolliphor(R) HS 15的大鼠长期鼻黏膜刺激性,实验结果显示该溶剂和增溶剂对鼻黏膜刺激性较小,与生理盐水相比鼻黏膜上皮厚度及刺激指数没有显著性差异.30%聚乙二醇200和10% Kolliphor(R) HS 15能满足葛根素滴鼻液溶解度要求,纤毛毒性和刺激性小,可以作为葛根素滴鼻液较优的溶剂和增溶剂.
作者:程艳珂;郭懿望;尚可心;郭青丽;杜守颖;陆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为了探讨炒制方式和炒制时间对黄芥子中主要活性成分芥子苷和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即AlltimaTM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芥子苷检测波长227nm,芥子碱硫氰酸盐检测波长326 nm,流速1.OmL.min-1,柱温35℃,测定黄芥子生品和不同炒制时间的制品水煎液中芥子苷和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结果发现芥子苷和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随着炒制时间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0 ~2 min药材和粉末中芥子苷质量分数增加了9.65%,356.10%;芥子碱硫氰酸盐质量分数增加了12.82%,3.41%;炒制2 min后芥子苷和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达到高,2 ~7 min药材和粉末中芥子苷质量分数降低了80.35%,82.09%;芥子碱硫氰酸盐质量分数降低了14.29%,17.54%,表明炒制时间对黄芥子中芥子苷和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影响较大,药材粉碎后芥子苷才易与芥子酶在水溶液中充分接触发生酶解反应.建议黄芥子炒制使用时应采用文火微炒;工业生产相关水煎法制备的黄芥子产品可直接生品投料.
作者:张青山;王卓;孔铭;刘丽芳;李松林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快速鉴定三叶青化学成分,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QqQ-MS)同时测定三叶青中4种成分(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芸香糖苷、紫云英苷)的含量.HPLC-Q-TOF-MS法采用月旭Ultimate-XB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柱温30℃.飞行时间质谱,采用负离子模式扫描.UPLC-QqQ-MS法采用Waters CORTECS C18(2.1 mm× 100 mm,1.6 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柱温45℃,采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含量测定.结果HPLC-Q-TOF-MS法推断鉴定了三叶青中的24种成分,UPLC-QqQ-MS法定量分析三叶青中4种成分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6 6);回收率均在98.27% ~ 101.6%,RSD 3.2% ~ 5.9%.通过HPLC-Q-TOF-MS联用技术,为鉴定三叶青的化学成分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定性分析方法.建立的UPLC-QqQ-MS同时测定三叶青中4种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快捷、准确,为综合评价三叶青的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许文;傅志勤;林婧;黄学城;陈丹;于虹敏;黄泽豪;范世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文章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构建含栀子的保健食品配方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使用软件的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有栀子配方中常用的配方原料、原料组合,及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配方的原料应用.结果表明,71个含有栀子的保健食品配方中,应用多的原料是栀子、枸杞子、当归、茯苓等;常用的原料组合是栀子-枸杞子、栀子-当归、栀子-茯苓、栀子-白芍等;含有栀子的保健食品保健功能涉及18种,其中多的是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其次为免疫调节功能;23个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的含栀子的配方中,栀子常与葛根、枸杞子、山楂、白芍、枳椇子等养肝柔肝中药配伍应用.分析含栀子的保健食品配方原料的应用,为栀子在保健食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怡光;唐仕欢;贾蔷;孟繁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甲基斑蝥胺片对Beagle犬肾毒性以及对其尿液微量蛋白和尿酶的影响.方法:24只Beagle犬,雌雄各半,随机分4组,每组6只,即阴性对照组(空白片)、甲基斑蝥胺片6.11,12.21,24.42 mg·kg-1剂量组,连续口服给药30 d,每天1次.药物组及对照组Beagle犬在给药后1,2,3,4周,进行新鲜尿液采集,将尿液进行尿常规检测;给药第15,30天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a)、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以及钠、钾、氯电解质;给药第15,30天检测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肾脏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丛生蛋白(clusterin)、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丙氨酸氨肽酶(AAP)和免疫球蛋白IgG.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尿液中尿蛋白和白细胞增加;连续15 d口服甲基斑蝥胺,各剂量组mAlb均升高,其中高剂量组KIM-1,NGAL,clusterin,NAG和AAP含量均明显升高,中、低剂量组未见统计学差异,同时血SCr和BUN未见明显异常;连续30 d给药后,各剂量组mAlb,KIM-1,clusterin,NAG,AAP均升高,呈量效关系,其中高剂量组NGAL及β2-MG含量明显升高.以上指标的含量均随着剂量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升高,与血清中BUN,SCr呈相关性,提示尿液mAlb,KIM-1,clusterin,NAG和AAP指标,能够灵敏反映微量尿蛋白和尿酶的变化.结论:甲基斑蝥胺片具有一定的肾脏毒性,尿液mAlb,KIM-1,clusterin,NAG和AAP指标可做为评价甲基斑蝥胺早期肾毒性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罗先钦;杨雪;胡荣;黄文涛;兰波;涂如霞;刘剑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前期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g1有明显延缓脑衰老作用,但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为研究人参皂苷Rg1抗脑衰老的可能机制,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Rg1正常组、脑衰老模型组、Rg1脑衰老模型组,每组10只(脑衰老模型组:大鼠皮下连续42 d注射D-半乳糖(120 mg·kg-1),qd.Rg1脑衰老模型组:在脑衰老模型复制同时,16d起开始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g1(20 mg·kg-1)27 d,qd.Rg1正常组:大鼠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6 d起开始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g1 (20 mg·kg-1)27 d,qd.正常组:注射等时与等量生理盐水.模型复制结束或药物注射完成第2天进行相关实验.通过水迷宫实验、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实验、ELISA实验、酶标比色法实验、Southern blotting和PCR-ELISA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脑衰老情况、海马区IL-1和IL-6炎症因子变化、海马区抗氧化指标SOD和GSH变化以及海马区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变化.结果脑衰老模型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减退,脑组织切片显示SA-β-Gal染色阳性颗粒增多,海马区SOD活性降低,GSH含量减少,IL-1,IL-6含量增多,端粒长度缩短,端粒酶活性降低.Rg1脑衰老模型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有明显改善,SA-β-Gal染色蓝色颗粒减少,海马区SOD活性增高,GSH含量增多,IL-1,IL-6含量减少,端粒长度缩短受到阻止,端粒酶活性增高.Rg1正常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空间记忆能力增强,SA-β-Gal染色蓝色颗粒减少,海马区IL-1,IL-6含量减少.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调节端粒系统、炎症因子水平和抗氧化作用发挥延缓脑衰老作用.
作者:李成鹏;张梦思;刘俊;耿珊;李静;朱家红;张岩岩;贾道勇;王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随着环境的恶化,以及野生资源的过度采集,南方大斑蝥野生种群越来越少,在很多传统分布区几乎绝迹.为了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的可持续利用,必须进行南方大斑蝥的规模化人工养殖.而人工养殖中成虫的食物偏嗜性是其种源筛选与驯化的关键.该文通过对南方大斑蝥3个地理种群的成虫的食物偏嗜性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理种群的成虫偏嗜的食物种类有差异.武鸣种群的成虫偏嗜的食物为黄瓜花、丝瓜花和冬瓜花;田林种群的成虫偏嗜的食物为豇豆花;广州种群的成虫偏嗜的食物为豇豆花和丝瓜花.3个地理种群的成虫对丝瓜花的取食量均大.
作者:莫让瑜;孙年喜;彭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血府逐瘀汤是一传统名方,在中国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血府逐瘀汤对抗氧化酶及药物代谢酶的影响尚未有报道.该研究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大鼠肝脏内抗氧化酶及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影响.采用雄性SD大鼠,血府逐瘀汤水提物3.51,7.02,14.04 g·kg-1,每日1次,连续灌胃15 d,末次给药后,动物取血,分离血清,摘除肝脏,差速离心法制备肝脏组织液、胞浆液及微粒体,测定其抗氧化酶及药物代谢酶.结果发现血府逐瘀汤对血清中AST无显著影响,高剂量组明显降低ALT的活性和Cr,BUN的含量(P<0.05);中、高剂量组显著升高GPX活性(P<0.05),高剂量显著升高CAT活性(P<0.05),对T-SOD无显著影响;在肝组织液中,血府低、中剂量组显著升高GPX活性(P<0.05);所有剂量组对GST,CAT,T-SOD的活性均无显著影响.在肝胞浆液中,低剂量组显著升高GST活性(P<0.05),低、中剂量显著升高T-SOD活性(P<0.05),对GPX,CAT无显著影响.在微粒体中,血府逐瘀汤水提物对细胞色素b5含量、NADPH-细胞色素还原酶、CYP3A,CYP2E1,UGT活性无显著影响;血府低、中剂量组可显著诱导GST活性(P<0.05);低、中、高剂量组显著升高GSH的含量.以上结果表明血府逐瘀汤可诱导GPX,CAT,T-SOD,GST和升高GSH,提示血府逐瘀汤可能具有解毒和抗氧化功能.
作者:樊星花;石卫州;程允相;邹凯杰;杨秀芬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药饮片质量优劣是保障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因子,也是保障民生安全用药的基本元素之一.但是,中药饮片的掺假使伪、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屡禁不止,这些问题正在严重影响着中药生产、经营、使用的良性发展,也为民生安全用药带来隐患.经研究保障饮片质量与完善质量体系、深入科学研究,加强行业自律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还应从源头、生产、经营及科研上对饮片进行系统监管,加强对“3G”的实施与执行,从根本上确保色、味、形具佳的中药饮片.
作者:王阶;乔夕瑶;林飞;陈胤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该文采用介孔碳分别吸附丁香油和莪术油,以丁香酚和莪术醇吸附率为指标,优选介孔碳与挥发油的比例;通过扫描电镜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吸附粉末进行物相表征;考察介孔碳对挥发油中有效成分体外溶出和受热稳定性的影响.当介孔碳与挥发油的比例达到1∶1时,即表现出较高的吸附率,挥发油被介孔碳吸附之后,指标成分丁香酚和莪术醇的体外溶出度有一定的提高,且受热后损失率减少50%以上,挥发油的稳定性得到提高.介孔碳吸附中药挥发油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作者:严红梅;贾晓斌;张振海;孙娥;杨楠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该文通过测定金银花的气味及其化学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和多酚类的含量,将气味综合指标值与化学成分指标值相联系,探索气味与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实验中利用数字化气味指纹分析仪(电子鼻)测量金银花的气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样品中绿原酸、木犀草苷的含量,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多酚类的含量;后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金银花气味与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金银花气味综合指标值与绿原酸、多酚类含量有显著性相关关系(正相关),并且建立了回归方程;与木犀草苷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进而证明金银花的气味与其内在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能为初步判断或预测金银花中化学成分的含量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彭莲;李硕;闫永红;邹慧琴;杨晓芸;李佳慧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针对目前石榴皮炭饮片炮制程度的判断仍然是靠外观性状,缺乏内在质量控制指标的现状,该文通过研究建立了HPLC同时测定石榴皮和石榴皮炭饮片中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含量,并采用该方法对石榴皮和不同炮制程度石榴皮炭中二者的含量情况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含量在石榴皮炒炭过程中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在炮制程度适中时含量高.该结果提示,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含量可以作为内在质量指标控制石榴皮的炒炭程度.
作者:周倩;戴衍朋;孙立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水提物及3个有效部位(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环烯醚萜)对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丘脑的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连解毒汤水提物(800 mg·kg-1)、总生物碱组(44 mg.kg-1)、总黄酮组(50 mg.kg-1)、总环烯醚萜组(80 mg· kg-1),连续ig给药7d,每天给药1次.HE染色观察丘脑病理学改变;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丘脑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免疫荧光单标染色法检测丘脑谷氨酸脱羧酶(GAD65)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表达.结果:中动脉栓塞7d大鼠丘脑部分神经元变性,和假手术组相比,丘脑Glu,GABA含量降低(P<0.05),GAD65表达减弱(P<0.05),GFAP,Cx43表达增强(P<0.01).黄连解毒汤水提取物及3个部位均可不同程度减轻丘脑神经元变性程度.总黄酮可明显上调丘脑GAD65表达,降低GFAP,Cx43蛋白表达,差异较模型组明显(P<0.01),促进丘脑Glu,GABA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黄连解毒汤水提取物、总生物碱组、总环烯醚萜组大鼠丘脑Cx43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上调(P<0.01),水提物组大鼠GAD65表达也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5).黄连解毒汤水提取物、总生物碱组、总环烯醚萜组大鼠丘脑GFAP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没有显著性差异,GABA含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中动脉栓塞后,丘脑可出现神经细胞变性,递质氨基酸含量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异常活化,GFAP,Cx43蛋白表达异常.黄连解毒汤总黄酮可减轻脑缺血后丘脑神经细胞损伤,其作用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异常活化,调节GFAP,GAD65蛋白表达关系密切.
作者:赵晖;龙建飞;邹海艳;张秋霞;张建;王蕾;张楠;边宝林;赵海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为研究丹红有效成分配伍对缺氧致原代培养的乳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原代培养乳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对细胞进行缺氧4h损伤模型的同时,丹红有效成分(原儿茶醛、丹酚酸B、羟基红花黄色素A、丹参素)配伍作用于rBMECs,MTT确定细胞非毒性剂量,采用比色法测定LDH,SOD活性和MDA水平,RT-PCR法检测ICAM-1,MMP-9,P53 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rBMECs细胞周期及早期凋亡的变化.丹红有效成分配伍1,2,3,7,8,9组方显著抑制缺氧细胞上清液中LDH的增加;1,2,4,6,7组方显著增强缺氧细胞内SOD活性;1,2,3,8,9组方显著降低MDA水平;1,2,6,7,9组方显著抑制缺氧诱导的rBMECs早期凋亡,缺氧后细胞P53 mRNA表达明显上调的后果是能引起G1期阻滞和促进细胞凋亡,证实P53基因的调节功能体现在G1期校正点的监测;1,2,5,6,7,8,9组方显著下调P53 mRNA表达;1,4,7,8,9组方显著下调ICAM-1 mRNA表达;1,3,6,9组方显著下调MMP-9 mRNA表达.丹红有效成分配伍对缺氧所致原代培养的rBMECs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有关.为研究方剂配伍规律提供思路,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周惠芬;何昱;张宇燕;杨洁红;赵涛;付巍;周鹏;万海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MCI色谱以及反相C1s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益母草中的化学成分,运用有机波谱学方法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并进一步测试各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从益母草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0个香豆素类化合物,依次为佛手柑内酯(1)、花椒毒素(2)、异茴芹内酯(3)、异栓翅芹醇(4)、异欧前胡素(5)、橙皮内酯水合物(6)、异橙皮内酯(7)、九里香酮(8)、橙皮油内酯烯(9)、欧芹酚甲醚(10).除化合物9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4和8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杨槐;周勤梅;彭成;刘露丝;谢晓芳;熊亮;刘昭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该研究采用人肝微粒体体外孵育的方法,通过特异性探针反应评价从远志中分离得到的寡糖酯类化合物tenuifoliside C,tenuifoliside D,telephioseA,telephiose C和远志咄酮Ⅲ对8个CYP450酶亚型的抑制作用.分别以非那西丁(CYP1A2)、香豆素(CYP2A6)、紫杉醇(CYP2C8)、双氯芬酸(CYP2C9)、右美沙芬(CYP2D6)、氯唑沙宗(CYP2E1)、咪达唑仑(CYP3 A4)、S-美芬妥因(CYP2C19)作为评价CYP450酶活性的体外探针药物,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其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7-羟基香豆素、6α-羟基紫杉醇、4'-羟基双氯芬酸、右啡烷、6-羟基氯唑沙宗、1'-羟基咪达唑仑、4'-羟基美芬妥因的生成量,评价5个单体化合物对CYP450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个寡糖酯类化合物和远志咄酮Ⅲ对CYP2E1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50%),对其他7个亚型CYP1 A2,CYP2A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CYP3A没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38.73,54.14,61.77,62.22,50.56 μmol·L-1.
作者:李照亮;董宪喆;王东晓;董瑞华;郭婷婷;孙艳;刘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建立RP-HPLC-PDA测定石见穿不同部位中5个三萜酸(坡模酸、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定量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体积比),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05 nm,流速0.8 mL· min-1,柱温28℃.结果:坡模酸、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线性范围分别为0.09600~2.400,0.123 0~3.075,0.242 0~6.050,0.283 0~7.075和0.273 0~ 6.825μg(r=0.999 8,0.999 7,0.999 9,0.999 5,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43%,98.13%,100.6%,98.19%,99.15%(RSD 1.3%,0.67%,1.2%,0.87%,0.4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石见穿中主要三萜酸的定量分析.
作者:姜琼;邹盛勤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该实验研究了蜂毒肽在不同溶剂(水、脱氧水、生理盐水、磷酸缓冲盐溶液、50%乙醇、乙醇、丙三醇)中的稳定性,发现蜂毒肽在50%乙醇中较在水、脱氧水、生理盐水、磷酸缓冲盐溶液中稳定,与乙醇、丙三醇相比,可完全溶解蜂毒中的蜂毒肽,故选择50%乙醇作为蜂毒肽短期储备的储存溶剂;考察了蜂毒肽受光照、温度、pH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浓度磷酸缓冲盐溶液、不同pH磷酸缓冲盐溶液和大鼠皮肤匀浆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蜂毒肽不受光照、温度、pH的影响,在低浓度、低离子强度溶液中降解加快,在磷酸缓冲盐溶液中随着pH升高降解加快,在大鼠皮肤匀浆液中加速了降解,为选择影响蜂毒肽稳定性小的实验条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尚可心;白洁;武慧超;陆洋;杜守颖;杨畅;程艳珂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