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贺伟;裴媛
目的:研究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性及近期生存率。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6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子宫(或次广泛性子宫)切除、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系统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患者复发转移率、近期生存率及并发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复发转移率为15.2%,低于对照组(42.2%);观察组患者近期生存率为90.9%,高于对照组(6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6.4%,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率为36.4%,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复发转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术后并发症虽有升高,但采取相应措施均可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任江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研究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静、舒适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麻醉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镇痛方案:观察组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镇痛药液为布比卡因100 mg +吗啡5 mg +氯化钠注射液100 ml,自控程序设置为持续给药0.2 ml/ h,自控给药1.0 ml/次,锁定时间为30 min。对照组给予普通药物镇痛。采用 RSS 镇静评分量表、BCS 舒适度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术后6、12、24 h 的镇静及舒适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术前及术后6、12、24 h 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术后12、24 h 观察组 BCS 及 RS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但在术后6 h,观察组与对照组 BCS 及 RSS 评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术前相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6 h 血清 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IL-10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 h 血清 IL-6、TNF-α水平显著性升高,IL-10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可以有效控制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情况,改善患者术后的舒适度。
作者:侯俊锋;吴建厂;刘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 Hp 相关性溃疡患者80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2.5%(37/40)]高于对照组[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三联疗法治疗 Hp 相关性溃疡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雪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 N 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治疗2周后分析患者血浆 NT-proBNP 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并比较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输出量(CO),同时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问卷表(MLHFQ)、6min 步行实验(6 MWD)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NT-proBNP、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VEF、CO 显著较高,观察组 LVEDD 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 MLHFQ 评分及6 MW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药物可有效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 N 末端脑钠肽原水平,改善心功能,但联合左卡尼汀后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袁书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盆腔生物反馈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自行在家进行盆底肌肉训练,观察组应用生物电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持续收缩力、大尿流量、协调性以及盆底肌肉大收缩力等各项指标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效率为60.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度,且并发症较少,治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血糖控制及相关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根据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监测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合并 OSAS)和对照组(未合并 OSAS)。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记录,并对两组患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血脂及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合并 OSAS 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呈正相关(P ﹤0.05),而是否合并 OSAS 与糖尿病肾病并无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 OSAS 易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造成不利影响,且会造成患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上升,建议在日常治疗中对其加以合理控制。
作者:李永锋;许志强;韩鹏;连晓峰;李勇;张海瑞;贾民勇;申玲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瓣膜病对房颤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房颤复发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房颤患者70例,按照是否合并瓣膜病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合并瓣膜病组)和对照组50例(无瓣膜病),采用酶联免疫法对两组患者房颤发作时的血浆脑钠肽(BNP)浓度进行测定,并对其 BNP浓度及房颤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左房直径[(47.9±10.5)mm]、房颤发作时的血浆 BNP 浓度[(631.7±553.9 pg/ ml)]明显高于对照组[(38.9±7.6)mm、(319.5±387.6)pg/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房颤复发率(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房颤合并瓣膜病患者血浆 BNP 水平明显上升,且患者存在更高的房颤复发风险,建议将复律前血浆 BNP 浓度变化情况作为患者房颤复发风险的评估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王垒;李允;常晓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在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患者96例,治疗组51例患者在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中行腰大池引流,对照组45例在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后每天腰椎穿刺,通过比较开颅手术中颅内压、开颅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的发生率评定疗效。结果开颅术中行腰大池引流者颅内压低,分离侧裂容易,对脑组织损伤小;治疗组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脑积水发生率分别为13.7%和9.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和20.0%。结论腰大池引流能减轻动脉瘤开颅手术时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减少开颅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发生率,且操作简易,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凯;陈清山;刘昆;刘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究个性化手术方案治疗不稳定型盆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骨科94例不稳定型盆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均采取不同入路加钢板内固定方式,观察组患者实行个性化手术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采用 Matta 标准评估两组出院时骨折复位质量,随访了解两组手术远期疗效,术后1年时分别进行 Majeed 疗效评估,并统计随访期内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31±1.50)h、(247.53±52.47)ml、(15.88±4.62)d,与对照组(4.19±1.68)h、(234.89±53.24)ml、(16.27±5.01)d 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骨折复位优良率可达89.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4%(P ﹤0.05),观察组术后1年疗效评估优良率为82.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70%(P ﹤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发生1例尿道损伤,对照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1例脂肪液化,均经治疗后短期内治愈。结论对不稳定型盆骨骨折患者进行个性化手术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可明显提升其骨折复位质量与治疗效果,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马守战;娄茜华;邵越峰;张益宏;贾思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对 Nuss 手术与改良 Ravitch 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70例小儿漏斗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 N 组35例患者采用 Nuss 手术进行治疗,R组35例患者则采用改良 Ravitch 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N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 R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 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3例(8.57%),R 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4例(11.43%)。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1079;P ﹥0.05)。结论采用 Nuss 手术与改良 Ravitch 手术来治疗小儿漏斗胸均有较好的效果,Nuss 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更小。在进行治疗时,可根据医院的自身的条件来选择手术方法。
作者:李志雄;李伟坚;陈江谊;陈锐源;陆金荣;史川;陈铭斌;曹志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的近期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者78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 HSS 评分﹥85分及60~85分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1.03%、94.8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3.08%、4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HSS 评分,可推广应用。
作者:相小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 X 线微钙化导丝定位活检中表现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钙化特点及组织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 FFDM 检查中表现为微钙化、导丝定位活检的206例患者的乳腺钙化病理学形态、定位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钙化的形态学及定位在良恶性病变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良性病变之间和恶性病变之间钙化形态及定位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钙化的形态、数目、部位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辨别病变的性质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刘云霄;赵丽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性缺血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96例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美托洛尔单药疗法和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疗法,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心电图和心律失常等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58%、75.00%;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率、QT 间期和每天发生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的次数均显著下降(P ﹤0.05);而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药物联用不但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QT 间期和每天发生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的平均次数,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孙亚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兴奋性氨基酸(EAA)和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与中毒性脑病患者脑损伤程度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中毒性脑病患者(中毒性脑病组)及30例同期住院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 NSE、GFAP 及其 EAA。结果中毒性脑病组血清 NSE、GFAP 及其 EAA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型患者为明显(P ﹤0.05)。患者 NSE、GFAP 和 EAA 水平与中毒性脑病患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 =0.042,0.038,0.030,P ﹤0.05)。结论血清 NSE、GFAP 及其 EAA 含量与中毒性脑病患者脑损伤程度有关,脑损伤程度越重,其血清中 NSE、GFAP及 EAA 含量越高。
作者:张玉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钾离子水平对心肌梗死急性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正常血钾组、轻度升高组、明显升高组。观察三组患者急性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及死亡的发生率,比较其急性期预后的差异。结果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以及死亡发生率在血钾明显升高组分别为68%、80%、60%、80%,其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血钾组(35.7%、10.7%、3.6%、3.6%)和轻度升高组(60%、32%、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心肌梗死急性期血钾浓度升高是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重要参考指标,是反映心肌梗死急性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肌梗死时应密切监测血清钾离子水平。
作者:寇民生;耿丽群;耿爱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紫杉烷类药物与蒽环类药物用药顺序对乳腺癌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旨在为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用药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第1天用多西他赛,第2天用表柔比星;对照组第1天用表柔比星,第2天用多西他赛。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近期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分别为76.67%和9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93.33%和86.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紫杉烷类药物与蒽环类药物用药顺序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近期生存情况并无明显差异。
作者:黄六一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初期开展腹腔镜辅助结直肠肿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的结直肠肿瘤患者110例,其中55例行初期开展腹腔镜辅助手术为观察组,另55例行传统开腹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82%)低于对照组(1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初期开展腹腔镜辅助结直肠肿瘤手术中,要求术者熟练规范操作,以保障手术安全。
作者:张晓辉;赵文召;叶鹏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对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治疗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32例卡氏肺孢子菌肺炎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例。两组均静脉滴注盐酸丙卡特罗2.0 g,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小剂量氨溴索,观察组应用氨溴索,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的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老年患者治疗后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白细胞计数(WBC)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 PO2(80.30±9.26)mmHg(1 mmHg =0.133 kPa)、PCO2(45.53±4.27)mmHg 及 WBC(8.85±3.62)×109/ L 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PO2(70.33±8.75)mmHg、PCO2(51.61±5.40)mmHg及 WBC(10.81±4.00)×109/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小剂量氨溴索相比,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对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及保护作用。
作者:廖艳琴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值(APRI 指数)和 FIB-4指数对丙肝病毒清除的预测意义。方法对比分析9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到 PLR、NLR、APRI、FIB-4。同时进一步分组对比分析不同丙肝患者的各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丙肝患者 APRI、FIB-4升高,NLR 降低,两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组分析,病毒清除患者 PLR 明显高于未治疗和治疗后病毒未清除患者。结论 PLR、NLR、APRI、FIB-4均与丙肝病毒清除存在一定关联,合理运用可帮助临床更好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会枝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术前单纯化疗及放化疗联合干预对保肛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确诊为低位直肠癌且择期行低位直肠癌术的患者5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术前实施放化疗联合干预,对照组术前仅实施单纯化疗干预,两组均行低位直肠癌术。手术期间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比较两组保肛率,免疫功能指标包括 CD3+、CD4+、CD8+、CD4+/ CD8+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2.44±0.55)d]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放化疗前免疫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 CD3+、CD4+、CD8+、CD4+/ CD8+指标分别为(38.04±5.49)%、(21.72±4.94)%、(24.68±4.20)%、1.51±0.19,均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观察组保肛率(91.43%)高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11.43%)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前联合放化疗干预不仅不会影响手术基本情况,甚至可对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产生积极影响,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保肛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侯生槐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