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全身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邱红雨;张国庆;李晶莹

关键词:全身麻醉, 老年, 术后, 认知功能障碍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患者,根据BIS值高低进行分组,BIS值41 ~50为低组15例,BIS值51 ~60为高纽15例,对术前和术后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测评分.结果 低BIS组VAS-R 24 h为(19.2±13.2) mm,48 h为(32.5±19.5) mm,VAS-M 24 h为(28.1±17.6) mm,48 h为(44.4±20.3)mm,高BIS组VAS-R 24 h为(18.3±14.1)mm,48h为(30.3±18.2)mm,VAS-M 24 h为(26.2 ± 17.2)mm,48 h为(42.3 ±20.2)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测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天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全身麻醉后POCD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与吸入麻醉的药物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目的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尤其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随着发生次数的增加,治疗难度增大,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预后分为好转组(94例)与死亡组(39例).比较两组Child-pugh分级、并发症、腹水穿刺生化检查等指标.结果 两组Child-pugh分级及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白细胞计数及多形核粒细胞计数是确诊不典型SBP较好的方法.结论 并发症及肝功能分级均影响肝硬化并SBP患者的转归,可作为评价该病预后的重要指标.早期诊断、及时足量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是改善晚期肝病并SBP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穆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麻醉喉镜联合自制加长电刀治疗会厌囊肿的疗效

    目的 探讨麻醉喉镜联合自制加长电刀手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方法 采用麻醉喉镜联合自制加长电刀对36例会厌囊肿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 ~12个月.结果 36例患者一次性治愈,无一例复发.结论 采用自制加长电刀在麻醉喉镜下行会厌囊肿手术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少、视野清晰、无复发、疗效确切等优点.

    作者:孔德杰;闻克银;项君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与左心功能和左心室重构的关系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与左心室功能和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选取45例AMI并于12 h内成功施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AMI后第2天、第1周、第1个月监测心脏生物标志物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的血浆浓度;测量AMI后3个月时左心功能[选取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测量指标]和左心室重构[选取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作为测量指标],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hs-CRP、TnI在PPCI后第2天~第1个月持续显著下降,NT-pro-BNP在PPCI后第2天~第1周显著下降(P<0.05),第1周~第1个月无显著变化.再灌注2d后,hs-CRP血浆浓度与LVEF、LVED有相关性,且相关性较好;第2天与第1周的TnI与LVEF有相关性,且相关性较好;血清NT-pro-BNP在第2天与LVEF有相关性,在第1周、第1个月与LVEF、LVED有相关性,相关性较好.第2天的hs-CRP、TnI与3个月后的LVEF呈负相关,相关性较好;与3个月后的LVED相关,相关性较好.结论 AMI后1个月内,hs-CRP、TnI持续显著降低,1周内NT-pro-BNP显著降低.第2天的hs-CRP和TnI能预测3个月的左心功能、左心室重构.

    作者:李旭;王迪;罗世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人复合性颅脑损伤临床救治探讨

    目的 总结重度颅脑损伤伴有胸腹部外伤或四肢骨折的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法,使其病死率降低,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近年来高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复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过敏史、疾病史以及造成颅脑损伤的原因等.共有老年患者78例,其中脑胸复合伤患者有24例,脑腹外伤患者有6例,脑外伤伴有骨折患者30例.颅脑损伤中开放颅脑损伤的患者有32例,闭合颅脑损伤65例,脑腹外伤伴有骨折患者23例等.进行GCS评分,3~5分8例,6~8分28例,9~11分24例,11~15分18例.受伤原因大多为车祸、坠落、砸伤等.结果 78例患者中,69例治愈,9例死亡.其中恢复良好37例,中残23例,重残及植物生存9例.结论 高龄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相对较高,通过之前的研究可以得出患者的年龄越大,恢复能力越弱,病死率也会相对增加.在临床治疗中应当制定适合老年人的治疗、护理方案,选择相应的措施降低病死率.

    作者:贾伟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分析经腹部B超证实有或无脂肪肝且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61例,探讨NAFLD人群中冠心病发病情况及NAFLD与冠心痛的关系.结果 对入选人群进行年龄分层后分析显示,30岁以上人群冠心病、高血压痛、糖尿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NAFLD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NAFLD组冠心病发病平均年龄较对照组提前.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与冠心病无明显相关,与年龄、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尿酸等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 30岁以上人群中NAFLD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合并NAFLD人群的冠心病发病年龄前移;但未发现NAFLD与冠心病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程晋芳;任雅萍;李学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联合检测血清可溶性补体受体sCR1、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补体受体sCR1、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水平,研究其水平变化在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8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糖尿病肾病组,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样本血清中sCR1的含量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CysC、β2MG及尿mAlb的水平.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血清中sCR1、CysC、β2MG及尿mAlb水平和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sCR1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ysC和β2MG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肾病患者晨尿中mAl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血清中sCR1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显著降低,而CysC、β2 MG及尿mAlb含量则显著升高,与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有重要相关性.因此,sCR1、CysC、β2MG和mAlb可作为检测病情活动的辅助监测指标.提示sCR1、CysC、β2MG和mAlb可能在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婷兰;李守勇;陈维霞;孙阳;胡卫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复发性鼻息肉手术干预前后动态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动态检测复发性鼻息肉组织及术后术区鼻黏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规律,探讨鼻息肉复发与VEGF的关系.方法 选取38例复发性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干预,放射免疫分析法动态检测复发性鼻息肉患者鼻黏膜组织VEGF水平,总结其变化规律.结果 复发性鼻息肉标本VEGF为(90±22) pg/ml,术后2周明显下降(16±4)pg/ml,术后4周VEGF为(154±20) pg/ml,术后8周VEGF(244±66) pg/ml达高峰,术后12周明显下降至(6±4)pg/ml.结论 复发性鼻息肉鼻内镜术后2周VEGF水平明显降低,随后逐渐升高,术后8周达高峰,术后12周明显下降,可达正常水平.放射免疫法动态测定VEGF可作为鼻息肉复发的重要参考指标,术后4~8周积极进行鼻内镜清理,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积极干预可以明显降低鼻息肉复发率.

    作者:王世飞;杨盈坡;蒋敏;杨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早期诊治及预防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早期诊治及预防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18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者,分析其病因、临床特征、死亡率与就诊时间的关系.结果 24h内就诊者4例,全部痊愈,24 ~ 48 h就诊者9例,死亡1例(占11.1%),>72 h就诊者5例,死亡2例(占40%),9例有不同程度后遗症.结论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早期诊治及其预防的重要性.该病早期诊治能降低永久性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及死亡率,而该病是可以预防的,提出对所有新生儿生后常规补充维生素K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作者:胡国芳;贺荣莉;付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液基细胞学联合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通过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评估液基细胞学及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对2012年10月到2013年6月在晋城市晋煤集团总医院行HPV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及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的6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细胞学结果有异常者115例,为筛查人数的19.17%.细胞学结果显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LSIL、HSIL和宫颈癌者分别为69例、33例、12例、1例,其HR-HPV阳性率分别为68.12%(47/69)、81.82%(27/33)、83.33%(10/12)和100%(1/1).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为炎症、上皮内瘤变Ⅰ级(CINI)、CIN Ⅱ/CIN Ⅲ、宫颈浸润癌者分别为60例、33例、19例和3例,其HR-HPV阳性率分别为65%(39/60)、81.82%(27/33)、84.21%(16/19)和100%(3/3).此外,85例HR-HPV阳性者中,病理学≥CINI者占54.12% (46/85);30例HR-HPV阴性者中,病理学为炎症者占70% (21/30),≥CINI者占30% (9/30),而9例≥CINⅡ者中CIN Ⅱ/CIN Ⅲ和宫颈浸润癌仅占10% (3/30).结论 液基细胞学检查辅以进行HPV检测是筛查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二者结合有利于宫颈病变的分流管理,大大提高诊断率.

    作者:霍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源性肺水肿的X线与CT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肺部X线与CT影像学表现,从而提高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100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均于发病24h内分别对患者行肺部X线与CT检查,对比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X线表现以肺泡性肺水肿为主,X线表现与肺部CT影像学表现相似,为腺泡结节、斑片状及大片融合影,有时可见空气支气管像,病变边缘模糊.病变进展时双肺出现广泛的密度均匀实变阴影,典型者出现“蝶翼征”.病变征象检出率,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心源性肺水肿多表现为间质性肺水肿,肺部X线与CT影像学表现以肺血重新分布,肺野透光度降低,肺纹理增多、增重,小叶间隔线增厚如胸膜下线、克氏线出现以及肺实质磨玻璃样变等间质性肺水肿改变为主,病变征象检查率、肺部CT征象分辨率较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肺部X线与CT征象表现相似,临床诊断率相当,而慢性心源性肺水肿的肺部CT检查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王增状;姜领;鞠衍松;谢新刚;黄福存;赵仲愉;林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CAG与D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CAG(阿糖胞苷、阿柔比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与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组化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治的46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除外M3)患者,经CAG或DA方案化疗1个疗程后,对其完全缓解(CR)率、骨髓抑制程度及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AG组与DA组CR率分别为40.00%、42.31%,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53.8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程度CAG组较DA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G与DA方案化疗疗效相当,但骨髓抑制较轻,化疗过程平稳,可作为广大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首选化疗方案之一.

    作者:田冬华;甘思林;孙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可逆性痴呆临床特征

    可逆性痴呆是临床上可以治疗的痴呆.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痴呆和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群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要疾病.很多系统性疾病的首发表现是认知功能下降,痴呆相关的综合征,但这些系统疾病导致的痴呆相关综合征不同于变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很多是可以治疗甚至可以完全治愈.可逆性痴呆的可治愈性,应引起高度注意,早期诊断,以争取佳治疗时机.本研究就可逆性痴呆的发病率,引起可逆性痴呆的各个系统相关疾病及临床特征进行综述.

    作者:张斌;张弥兰;张杰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试验组,以及无高血压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入选者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B)、血脂、肝功能,同时检测心脏超声,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试验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水平与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厚度呈负相关.结论 生理范围内的胆红素轻度升高是高血压的一个独立保护因素,同时它也是高血压人群心功能的一个保护因素.

    作者:李艳凤;赵洛沙;杨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婴幼儿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婴幼儿心内膜垫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对35例3岁以下的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处理合并畸形.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5例,死亡率14.2%,死亡原因:2例为重度低心排不能脱离体外循环,2例低心排合并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放弃治疗.结论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患儿肺血管病变早,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的关键是二尖瓣成型的效果,避免房室传导阻滞及防止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生.

    作者:张金涛;李群;范顺阳;杨玉齐;尉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游离体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游离体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方法.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踝关节游离体患者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21 ~ 67岁,平均41.2岁.术前踝关节评分44 ~ 65分,平均54.2分.结果 术后踝关节评分73 ~ 96分(平均90.3分);优9例,良12例,及格1例,优良率95.4%.结论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游离体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黄永华;黄龙;秦鸿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参皂甙肠道代谢物Compound K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肠道代谢物Compound K (CK)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组:对照组(PBS溶液),实验组(浓度分别为2.5、5、7.5、10 μmol/L).噻唑蓝(MTT)比色法分别检测CK作用于细胞后其活力及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CK作用后细胞周期时相、凋亡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5μmol/L CK作用细胞48 h时,细胞生长周期阻滞于G2/M期,细胞凋亡率为(21.17±3.16)%;Western blot检测显示Bcl-2,Bid蛋白表达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Fas和Fas-L蛋白表达量却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CK是通过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途径来诱导人胃癌细胞发生凋亡的.

    作者:李波;毛莉;董霞;王峰;卢清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100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在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0月就诊的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放置曼月乐的患者100例,于月经第3~7天内宫内放置曼月乐,含左炔诺孕酮52 mg,每日释放20 μg,有效期为5年;口服孕三烯酮的患者100例,自月经第1天口服孕三烯酮,每天2.5 mg,每周2次,连服6个月.结果 曼月乐组患者痛经、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大小、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CA125水平在治疗后6、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8个月痛经、子宫大小和血红蛋白含量与治疗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8个月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和血CA125水平与治疗后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量进一步减少,子宫内膜更薄,血CA125水平进一步降低.治疗后24、30、36个月患者痛经、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大小、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CA125水平与之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2个月患者痛经、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大小、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CA125水平与之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曼月乐能有效减少月经量,减轻痛经,减少不良反应,而且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治疗有持续疗效,同时也达到避孕的目的,曼月乐有效作用时间至少可以维持36个月,在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尚艳红;肖泽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全身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患者,根据BIS值高低进行分组,BIS值41 ~50为低组15例,BIS值51 ~60为高纽15例,对术前和术后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测评分.结果 低BIS组VAS-R 24 h为(19.2±13.2) mm,48 h为(32.5±19.5) mm,VAS-M 24 h为(28.1±17.6) mm,48 h为(44.4±20.3)mm,高BIS组VAS-R 24 h为(18.3±14.1)mm,48h为(30.3±18.2)mm,VAS-M 24 h为(26.2 ± 17.2)mm,48 h为(42.3 ±20.2)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测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天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全身麻醉后POCD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与吸入麻醉的药物有很大的关系.

    作者:邱红雨;张国庆;李晶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鼻窦真菌病合并鼻息肉临床探析

    目的 探讨鼻窦真菌病合并鼻息肉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许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0例鼻窦真菌病合并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单纯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实验组予以鼻内镜鼻窦手术+下鼻道开窗术或联合柯陆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90例患者真菌分类:曲霉菌54例,毛霉菌31例,着色性孢子菌5例.对照组治愈26例,显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1%;实验组治愈38例,显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8%.两组手术疗效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907,P=0.019).实验组术后共复发1例(2.22%),对照组术后共复发6例(13.33%),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72,P=0.049).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下鼻道开窗术或联合柯陆氏手术是治疗鼻窦真菌病合并鼻息肉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帅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胚胎玻璃化冷冻技术在辅助生殖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类卵裂期胚胎玻璃化冷冻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将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患者第3天移植后剩余的符合冷冻标准的胚胎进行玻璃化冷冻保存.如果新鲜周期妊娠失败,根据患者情况解冻胚胎,观察胚胎复苏后的临床妊娠效果.结果 玻璃化冷冻84个周期,解冻胚胎207枚,解冻后存活胚胎198枚,存活率为95.7%;完整存活胚胎187枚,完整存活胚胎率为90.3%;种植胚胎41枚,种植率为19.8%;临床妊娠28例,临床妊娠率为33.3%.早期流产3例,足月分娩5例,20例继续妊娠.结论 玻璃化冷冻法适于人类早期胚胎的冷冻保存,获得了理想的复苏率、种植率和妊娠率.

    作者:李弘;任文娟;惠董娜;袁彩霞;宋海霞;曹莹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