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徐峰;李娅;曾引财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行大子宫切除的疗效。方法将56例大子宫患者随机分为行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组(观察组)和传统经腹手术切除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情况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随访3个月,均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疗效满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靳银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分析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症状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NSTEAMI)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安阳地区医院住院治疗的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比较,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症状的NSTEAMI患者的年龄大,既往多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多合并有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多为三支病变,累及左主干病变、侧支循环形成、弥漫性长病变、慢性闭塞病变的发生率高。结论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心肌梗死症状的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多合并有糖尿病,既往多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冠状动脉造影多为三支病变,但急性闭塞发生率低,老年女性是此类患者的易患人群。
作者:郝增光;王彦方;郑晓晖;胡丰朝;杨睿;葛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及 CT表现。方法收集9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 X线及CT资料。结果92例有骶髂关节表现异常,包括:早期关节面侵蚀、骨皮质局限性增厚、硬化,关节间隙正常;后期关节面呈虫蚀样改变,关节面皮质密度不规则增高,关节间隙增宽或变窄,终关节间隙消失,骨性强直;其中12例髋关节、骶髂关节及腰椎均有不同程度异常。结论 X线及CT检查已成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途径。
作者:王凤娟;周裕晓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寻常型和节段型白癜风CD分子表达的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CD4、CD8、CD20、CD45RO、CD68和CD79α在白癜风皮损中的表达。结果寻常型与节段型白癜风皮损中 CD3、CD4、CD8和CD45RO浸润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寻常型及节段型白癜风皮损中CD20、CD79α和CD68浸润细胞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寻常型与节段型白癜风存在CD3、CD4、CD8及CD45RO的免疫参与,可能与白癜风的免疫发病机制有关。
作者:李虎羽;张江安;于建斌;李税琪;徐武生;刘冬冬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了解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年临床病原菌流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分离出的3387株病原菌用WHONET 5.6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62.0%(2101/3387),革兰阳性球菌占25.0%(845/3387),真菌占13.0%(441/3387)。病原菌感染位居前五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6%和63.4%,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的葡萄球菌,但分离到万古霉素中介肠球菌2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分别为60.5%和31.3%。结论我院临床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比较严峻,临床应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暴发流行。
作者:潘军;许青霞;肖伟强;常彦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肾功能、尿蛋白水平及左卡尼汀、乙酰左卡尼汀、丙酰左卡尼汀含量及两组患者治疗后所测的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左卡尼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合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国产塞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将1秒用力呼气溶积80例Ⅰ、Ⅱ级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塞托溴铵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塞托溴铵组症状积分分别为(4.5±1.2)和(3.3±1.4)分,治疗后积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分别为(4.2±1.4)和(4.1±1.5)分,治疗前后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噻托溴铵组1秒用力呼气溶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国产塞托溴铵可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作者:郝书峰;唐学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的佳分娩方式。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110例瘢痕子宫妊娠分娩孕妇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阴道试产,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比较两组孕妇术后并发症、产后失血、产褥病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0例,产后出血1例(1.8%),产褥病0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6例(10.9%),产后出血8例(14.5%),产褥病8例(1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选择阴道分娩,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产后出血及产褥病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瘢痕子宫妊娠在符合试产条件下选择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小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积累晚期产后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遂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40%,其常见发病原因包括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切口裂开等。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治愈,未见子宫切除患者。结论多种病因可以导致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个体化方案治疗产后出血患者可以取得理想疗效。
作者:单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94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的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术后血肿35例给予1~2 d冷敷,再硫酸镁湿热敷后缓解;低血压或心率开始减慢时注射1~2 mg阿托品,3~5 mg多巴胺。结论护理人员应尽早识别和判断并发症,给予及时有效治疗,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青;殷爱娣;韩月霞;孙晓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在胆道胰腺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阴县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胆道胰腺疾病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十二指肠镜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创伤性程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后所造成的创伤较小。观察组无出现并发症,对照组6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胆道胰腺疾病的治疗当中,十二指肠镜的治疗方法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和近期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的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这种治疗方式更容易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巍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经T形管窦道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残石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85例肝内外胆管残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配合重点及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采用经T形管窦道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残石,术前认真做好各种仪器、配件的准备工作;术中掌握良好的配合技巧,密切观察术中患者情况;术后给予全面、细致的护理,可顺利、安全完成操作过程,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肝内外胆管残石患者,抓住护理重点进行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具有手术用时短、创伤小、手术次数少、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多项优点,其经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媛;李桦;刘欣;刘晨;刘娟;柳娜;张平;屈清荣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应用盐酸氨溴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株洲县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所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通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分别为(1.89±0.12)L、(65.78±6.12)%、(74.38±7.42)mm Hg(1 mm Hg=0.133 kPa)、(42.20±6.01)mm Hg,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仅 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76.8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应用盐酸氨溴索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血气分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跃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100例新生儿血糖检测,采用足跟血,应用ACCU-CHEK罗氏血糖仪进行血糖测定,其中50例血糖正常,50例有低血糖,出生7 d行脑电图、头部MRI检查。结果血糖正常组脑损伤发生率为6.00%(3/50),低血糖组脑损伤发生率为26.00%(13/50)。结论新生儿低血糖是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低血糖持续时间越长,脑损伤发生几率越高,脑损伤越严重。
作者:张青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正红花油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对43例正红花油接触性皮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19例,女24例,年龄6.5~77岁,平均(40.35±17.63)岁;致敏时间(从接触到发病的时间)为10 min~15 d,平均(3.53±3.15)d,下肢26例,上肢11例,躯干4例,面部2例,其中2例为系统性接触性皮炎,3例以前有正红花油过敏史,6例对膏药、胶布或其他药物过敏史。外用糖皮质激素或系统用药,所有患者3d开始见效,1周基本控制,2周痊愈。结论对正红花油接触性皮炎患者以后禁用该药及成分相似的外用药,对既往有药物过史者应慎用。及时处理正确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在1周可以控制病情,及时处理正确用药即便是重症类型也只需要半个月左右即可痊愈。
作者:万红新;张守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行PCI术的ACS患者100例,其中50例应用替格瑞洛治疗,50例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的发生率,出血、呼吸困难及心室间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呼吸困难及心室间歇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S患者急诊PCI治疗中应用替格瑞洛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梁鹍;董守仁;崔红营;彭欢;孟颖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 TB-SA)抗体用于结核病检测的价值。方法可疑结核病患者353例和健康志愿者74例同时进行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PPD)试验,并对可疑结核病患者进行痰涂片显微镜检查和分离培养鉴定。结果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菌阳肺结核的敏感度为87.92%(80/91);诊断菌阴肺结核的敏感度为78.23%(194/248);诊断结核病的总体敏感度为81.42%(276/339),特异度为86.36%(76/88)。结论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结核病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利于结核病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郝宝林;邢进;李辉;马晓光;杨萍;李明虎;王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CARTO标测指导下维拉帕米敏感性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6例维拉帕米敏感性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接受射频消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CARTO系统标测指导组26例,常规透视组( X线)20例。结果所有手术均获得即刻成功,无手术并发症。CARTO标测指导组与常规透视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11)min vs(89±12)min,P﹥0.05)];而X线透视时间少[(6±2)min vs(15±4)min,P﹤0.05)]。平均随访6个月,CARTO标测指导组无心动过速复发,常规透视组1例复发。结论 CARTO标测指导下维拉帕米敏感性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安全有效,且显著减少了 X 线透视时间。
作者:董淑娟;杨蕾;楚英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治疗。观察1个月后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指标、B型尿钠肽( BNP)水平及6分钟步行试验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指标、BNP水平及6分钟步行试验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标准化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可进一步改善心力衰竭治疗疗效。
作者:尚伟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采用不同剂量地佐辛对脊柱手术患者进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治疗,比较其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择期手术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为A、B、C三组,每组40例,均于术后行镇痛泵静脉镇痛,A组地佐辛0.2 mg/kg,B组0.5 mg/kg,C组0.8 mg/kg。比较三组术后2、4、8 h VAS及术后2、4、8 h 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2、4、8 h A组患者VAS评分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8 h C组患者Ramsay评分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A、B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0.5 mg/kg地佐辛进行脊柱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相比于低剂量和高剂量有更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提倡于临床应用中等剂量。
作者:李泉;田术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