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振廉;禹思宏
目的:总结国家级名老中医王会仍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跟师学习,结合典型医案,对王会仍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并分析。结果:王会仍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肺脾肾虚”为本,以“气滞、痰饮、血瘀、肺热”为标,以“外感六淫”为诱因,治疗当“理气健脾、活血化瘀、补肺脾肾”等,并根据患者的体质差异,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结论:王会仍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其临证经验及选方用药值得学习。
作者:刘贤忠;张丽婷;童卫泉;王帅;陈芳;王会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张杰(1935-),男,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内伤杂病、疑难病,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显著。
作者:张晓军;章天寿;张胜;唐勇;张晓娟;杨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五味消痤饮加减治疗寻常痤疮冲任失调型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病例均口服五味消痤饮加减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治愈3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五味消痤饮治疗冲任失调型痤疮安全、有效。
作者:张玉瑾;赵学义;郑学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难治性部分性发作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9例单药不能控制发作的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添加量治疗。结果:59例患者治疗后有效9例(15.3%),显效14例(23.7%),完全控制16例(27.1%),总有效率为67.8%,无严重药物副作用。结论: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安全有效。
作者:王坤芳;梁志刚;杨育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5例。两组均采用平喘、祛痰、抗过敏的常规对症治疗,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有细菌感染症状时给予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混悬剂、干扰素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喘息、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翠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右归饮调控辐射后小鼠体内的异体骨髓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尝试揭示其防治辐照引起的骨量丢失的机制。方法:选用80只8 w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选取32只用于骨髓细胞提取和回输。将剩余48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辐照组、骨髓细胞(BM)回输组、右归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辐照组:接受6.0 Gy的γ辐照;BM回输组:6.0 Gy的γ辐照+同种异体骨髓细胞1∶1回输;右归饮高、中、低剂量组:在骨髓回输组的基础上,分别将0.51 g/mL浓度的右归饮每天以0.03 g/mL、0.02 g/mL、0.01 g/mL灌胃。2 w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双侧股骨单位体积内骨量(即骨密度)的差异及股骨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右归饮高剂量组双侧股骨骨密度显著高于辐照组、BM回输组(P<0.01),右归饮中剂量组与辐照组、BM回输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归饮高、中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ALP浓度显著高于辐照组(P<0.01),且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BM回输组(P<0.05)。组织病理显示:辐照后骨髓组织结构凌乱,骨髓单核细胞大量消失,部分组织变性,骨小梁稀疏甚至消失,经BM回输后骨小梁重现,骨髓单核细胞数量明显恢复,与BM回输组比较,高剂量组骨小梁排列有序坚实,脂肪空泡数量少,接近空白对照组。结论:右归饮可促进异体骨髓细胞向成骨分化,改善辐照后小鼠骨量丢失情况。
作者:夏臣杰;尹利明;黄杰烽;陈俊杰;赵凯;杜文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1],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为主要症状,具有迁延难愈的特点,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迁延至成年。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甚至致死。目前西医治疗儿童哮喘主要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抗炎,第二种方案是扩张支气管。抗炎药主要有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以及抗过敏类药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色甘酸类等;扩张支气管药主要有β2受体激动剂、氨茶碱、抗胆碱药等[2]。中医主要通过宣肺止咳、清热解毒、化湿祛痰、温阳利水、调畅气血等方案进行治疗,常用疗法有中药汤剂、推拿、针灸、食疗等。该病目前尚不能根治,治疗关键在于增强抵抗力,预防发作,减少复发。穴位贴敷疗法将中药的药效与穴位经络的功效融为一体,不仅能扶正祛邪,防止哮喘复发,而且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避免了患者长期服药的痛苦,临床依从性高。
作者:赵兴梅;马淑丽;王洋;常佳婧;高凌;樊建楠;何院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温针灸配合当归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82例已被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洛昔康加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加当归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和膝关节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75.6%(31/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配合当归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建国;郭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建中汤对脾虚证肺癌小鼠肿瘤转移及HIF-1α、V-ATPase c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因素法建立脾虚证小鼠模型,进行分组并接种Lewis肺癌瘤株后的第10天,取肺及肿瘤组织,压片法计肺转移结节数,RT-PCR法检测V-ATPase c mRNA的表达,Power Vision法检测HIF-1α的表达。结果:与肺癌对照组比较,肺癌脾虚组小鼠肺转移结节数增多(P<0.05),与脾虚肺癌组比较,脾虚肺癌治疗组肺转移结节数减少,HIF-1α表达下调(P<0.01)。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对小鼠肿瘤转移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肿瘤微环境的HIF-1α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包素珍;陈淇;张誉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舒心安神胶囊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以Diamonsil C18柱(4.6 mm×150 mm)为色谱柱,以甲醇-水(19∶81)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30℃,2998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38 nm。结果:胶囊中栀子苷与样品中其他组分能基线分离,阴性对照无干扰;栀子苷在67 ng~1340 n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精密度实验RSD=0.84%(n=6);样品在10 h内稳定;重复性试验的RSD为1.82%;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0.88%(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可靠,可以作为舒心安神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丽;裴妙荣;李慧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索手术室设备定点定位摆放模式的效果。方法:将设备放置区域划分区段顺序编号,附上图片及编号,并指定为各种设备摆放位置。分析比较整改前后设备取用和归回的工作流程、整改前后设备取用时间及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与整改前比较,整改后工作流程方便快捷,设备取用时间明显缩短(P<0.01),医务人员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手术室设备定点定位摆放模式能使设备摆放规范有序,缩短设备取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有效保护仪器设备,减少医疗安全隐患,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洁;辜盈盈;方璐;朱映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炙桂枝与肉桂对普萘洛尔所致心动过缓大鼠心率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分析炙桂枝与肉桂在抗心动过缓中的作用机制及两者差异。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炙桂枝组、炙桂枝模型组、肉桂组、肉桂模型组、空白组、普萘洛尔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7 d,以普萘洛尔造模,比较各组大鼠心率变化及Na+-K+-ATP酶活性。结果:炙桂枝组与肉桂组30 min心率减慢变化率较普萘洛尔模型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炙桂枝模型组、肉桂模型组Na+-K+-ATP酶活性较普萘洛尔模型对照组高(P<0.01)。结论:炙桂枝与肉桂均能显著提高普萘洛尔致心动过缓的大鼠的Na+-K+-ATP酶活性,以增加心率。
作者:罗琳;陈一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用星点与正交设计两种方法优化穿龙薯蓣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回流法提取穿龙薯蓣总皂苷,以薯蓣皂苷为对照品,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为考察指标,通过UV法测定其总皂苷含量。结果:终确定穿龙薯蓣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5%,料液比为16,提取时间为130 min/次,提取温度为85℃。结论:该方法设计精确,数据可靠,可为穿龙薯蓣总皂苷的提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陈惠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醋氯芬酸和对乙酰氨基酚联合用药后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小鼠醋酸扭体实验观察其抗炎、镇痛作用。结果:热板法实验可以确定醋氯芬酸与对乙酰氨基酚有明显协同作用,通过醋酸扭体实验,醋氯芬酸与对乙酰氨基酚剂量比例为1∶5时镇痛作用大。结论:醋氯芬酸与对乙酰氨基酚配伍,其药效有明显协同作用。
作者:程侯连;李宝霞;甄会贤;杜学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命门学说一直是中医学界热议的话题,尤以明清时期盛,命门三大家对其理论的发展成熟、临床应用为后世的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近年来,多数学者结合现代科学研究以及生物解剖等技术,对命门的功能及形态展开深入探索与讨论,本文对各医家的现代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归纳,综述如下。
作者:沈明月;张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大运动量体能训练大学生运动员血清睾酮(T)的影响。方法:将45例大学生男性运动员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每组15例。各组进行2 w的大运动量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后对各组主观体力感觉进行评估并检测运动员血清睾酮(T)值。结果:各组运动员训练前后血清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后,治疗1组和治疗2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主观体力感觉评分值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后治疗1组和治疗2组主观体力感觉评分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过度的运动训练可引起机体疲劳,血清T的下降,TEAS能改善运动员疲劳状态,增强运动能力,减少血清T的下降,具有一定的防治运动性疲劳作用。
作者:游世晶;易红梅;纪峰;陈采益;吴追乐;何玲玲;何芙蓉;童伯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武汉市2012-2014年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合理的院前急救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2-2014年接诊的2331648例院前急救患者为调查对象,以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疾病谱等为观察指标,将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中男∶女为1.579∶1,年龄以60岁以上者居多,处于疾病谱前7位的是外伤、车祸、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各种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及妊娠待产。全年中12月份出诊次数多,其次为5月份。结论:武汉市2012-2014年院前急救患者主要为创伤和心脑血管疾病,对急救人员在创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专业培训方面要有所侧重,以提高院前急救质量。
作者:靳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医理论认为,脑藏神,能够总统诸神。脑总统诸神,指脑主之神(脑神)对五脏神--神、魂、魄、意、志具有统帅作用。脾藏意,在志为思,意为五神之一,“意者记所往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与人的记忆、思维有着密切关系,而人的记忆、思维等则与脑功能的正常与否有着密切关系。关于脾脑的研究散见于历代文献,对二者进行深入研究者较少,文章从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角度,对脾脑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窦志芳;张俊龙;赵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电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TIMP-2)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3组。记录各组大鼠心电图变化,以RT-PCR测定心肌组织中MMP-2、TIMP-2表达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检测Cx43。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心电图有明显改善,TIMP-2、Cx43 MMP-2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电针内关、心俞通过调节MMP-2、TIMP-2的表达保护缺血梗死心肌组织,且有效对抗心律失常。
作者:杜慧静;陈峰;唐关敏;徐文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上火”是指人体阴阳失衡,火热旺盛而致的一系列症状,属于西医学的亚健康状态,也可认为是许多疾病的前期状态,通常认为包括有目赤、口舌生疮、咽痛、口干、口腔溃疡、牙龈肿痛、便秘、尿赤等症。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不良的饮食、情志、生活习惯成了引起“上火”的关键诱导因素。中医学认为,情志过激或持续刺激,容易引动肝、心、脾、肾等五脏之火,导致气机逆乱,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表现为“上火”病证。因此,调节情志、梳理气机亦可反作用于机体,是降火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包洁;周传龙;谢志军;范永升 刊期: 2015年第04期